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的“零零後”正在經曆成長過程中“最長的寒假”。他們中有一群人,選擇了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抗疫情懷。
2月7日,一個名爲“2019新冠肺炎-全球報道”的網站(2019ncptoday.news.blog)正式上線,裏面聚合了路透社、美國國家公共電台、日本産經新聞社、德國之聲、《科學雜志》《自然》《國家報》《共和報》《費加羅報》《解放報》等國際知名媒體和機構的實時疫情新聞,每一篇報道都被精心翻譯成中文,還附上了原文作者信息和鏈接。
2019新冠肺炎-全球報道官網圖 本文圖片除標注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截至記者發稿時,該網站已刊載新聞156篇,所有報道都依照原文語言,並被一一歸入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俄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日語八個子頻道,網站首頁還有一份詳細的免責聲明,有中、英、日、法語四個版本。
“新聞翻譯收割團正在努力提高翻譯質量”,網站最下方寫了簡單的介紹,羅列了主要譯者和編輯的名字。
高中少女的朋友圈
在上海念高三的Tracey最初通過各大微信公號了解新冠疫情動態,後來疫情開始在海外擴散,她父親時不時說起了微博上看到的外媒報道。于是能熟練運用英文和西班牙語的她,就去找原文,發現了很多值得一讀的文章,而且其中很大部分都還沒有中文版,她想幹脆做幾篇翻譯,鍛煉自己閱讀和寫作水平。她告訴記者:“在全球化時代,我們與世界相連,中國已經站上全球舞台,那麽外媒怎麽看中國,就是有意義的話題。何況疫情也不只是中國的事,別國也在應對,也值得關心”。
Tracey閱讀西語小說
她把倡議發在朋友圈,同時征集小語種翻譯人員。很快她得到了同班同學墨,跳跳菇,在新加坡念書的學妹Sarah和日語Alice的響應。Tracey提出了選擇外媒報道的基本標准,首先是確保資訊出自正規、合法的平台,內容可以是各地疫情動態資訊、走勢分析、疫苗藥物研發、國家應對的政策介紹,也可以是國際組織、醫療科研團隊的深度分析,還有社科人文學者的觀察,也可以是一線紀實采訪等不同角度和專業的報道。
在思辨中成長
正是在搜索材料和翻譯的過程裏,這群高中生慢慢地認識了新聞寫作方法、新聞的價值和意義,鍛煉了信息爆炸時代裏的思辨能力,當然還補充了很多新的知識。
他們的網站上有篇西班牙《國家報》的報道翻譯,說有一批從中國返回西班牙的華人,其中至少有61人決定自願在家隔離二周。“中國疫情爆發後,外媒對海外華人報道可以說展現了他們的立場和角度,有知名媒體用標題煽動民族主義情緒,但外國人都這樣嗎?”一直關注該話題的Tracey說,“《國家報》采訪了自我隔離的華人,他們曾擔心會被拘留,但當地人是友善的。我認爲翻譯這樣的報道是有意義的,報道客觀記錄了海外華人、當地人的做法和感受,它破除了某一些人激烈的、悲觀的情緒,不論是西班牙人還是中國人,它是有新聞價值的”。
墨逐字逐句翻譯中
墨找到了德國媒體的一些焦點話題,比如疫情對世界工業經濟的影響。《每日鏡報》采訪了中國歐盟商會主席,還就疫情隔離導致例如阿迪達斯、大衆汽車等知名外企的供給緊張情況做了數據分析,她說:“我以前很少關注制造工業、進出口貿易等經濟新聞,但現在我知道了中國在世界經濟市場上的意義”。
日語組的Alice說她的關注點可以概括爲“鑽石公主號”、“口罩”、“東京奧運會”等幾個關鍵詞。通過持續追蹤,她覺得得客觀全面地來看問題,尤其是熱點新聞。以“鑽石公主號”爲例,《産経新聞》曾發文介紹政府方面對郵輪是否需要全員檢查。
Alice 搜索新聞中
“我和很多人一樣,覺得這必須全員檢查。但日媒指出了困擾所在,因爲檢查處理的能力有限,有可能讓滯留時間變得更長,接觸傳染的概率也會變高”,她說,“人們下判斷,表態都挺容易,但做起來並不是,我們得看看想法的實際可操作性”。這篇報道翻譯的評論裏有一條日語老師的留言,“對于新聞的翻譯非常到位且專業,因此我想以你們其中的某篇翻譯爲模板來給學生講課,如果能夠得到你們的授權,我將十分感謝”,Alice表示這讓她備受鼓舞。
Sarah浏覽法國新聞網站
聚焦法語新聞的Sarah關注到法國人對新冠疫情的態度和醫護人員的情況。她找到了《費加羅報》在1月30日發表的調查數據,在抽樣調查的1005名成年人中,稱自己或家人感到相當擔心(37%)和完全擔心(15%),“這意味著,過半數的受訪人都在擔心,所以外國人也在怕啊!”她說。而情人節時候,法國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罷工的事則讓她意識到他們長期超負荷工作,多年來收入毫無提高的現狀,“醫務工作者的辛勞大家有目共睹,在持續抗議下,他們的情況沒有得到改善,那可以繼續通過合法渠道爲自己發聲”,她覺得疫情加速了大衆對醫療行業的認知,所以全社會應當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和重視。
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外媒的報道也越來越多,主創團隊在豆瓣、新浪微博上開通了賬號,很多網友主動加入了志願者隊伍,如今翻譯團已經成了30多人的一個大部隊。
Sarah告訴澎湃新聞,得益于一位在法國生活志願者的分享,他們讀到了當地報紙上一篇關于受疫情影響下全球旅遊業的動蕩局面的佳作,“我們很多人都是網站找新聞,似乎都不太關注印刷報紙了,其實那裏頭也有很精彩的報道,而且有時它們不會變成電子版”。她們在譯文裏附上了報紙的圖片。
紙質版法國費加羅報 翻譯團官網截圖
除了翻譯人員,還有一批資深的專業翻譯、大學生成爲了義編輯校對志願者,比如Tracey做完譯稿,會交給生活在塞維利亞的Almahado 進行審讀和修改。“我們討論用詞、邏輯等很多細節,盡管一來一去會耗費很多時間,但都是應該且必須要做的”。
在塞維利亞的Almahado擔當了西語編輯
有一位網友的留言,真誠地點評了他們的工作,“網上的信息太雜,各種各樣的新聞漫天飛,處在新聞鏈下端的群體只能以善變的心態看待世事。創辦這個網站的中學生做了一件正確的事,不因社會的真與假迷惑自己的內心。無論個人和社會,堅持初心,難也易,希望他們一直做下去,做最好的自己,相信,保持正直、清醒和判斷力,帶著正能量,比什麽都重要”。
未來的路還很長
2月21日晚上,翻譯團網站崩潰了,幾位主創都覺得那是她們經曆了最難忘的一夜,朋友給Alice發消息問網站是不是被封鎖了,大家都驚慌失措。後來 Tracey和一志願者找到了bug,由于一位熱心讀者留言求合作,附上了個人網址鏈接,導致網站有營銷嫌疑。他們只得和網站官方技術人員電話解釋,最後熬夜把問題解決了。這是他們第一次搭網站,Tracey說不懂的地方太多了,希望大家之後多包涵。
墨覺得這次疫情引發了自己對許多問題的重新思考。她說:“過去經常在網絡上看到‘錢就是爲了買喜歡的東西,還有日常支出和購車房一類’的說法,但這次疫情提醒了人們,尤其是易受消費主義洗腦的部分年輕人,必須要有抗風險的能力”。而抗疫一線女性醫務人員支援生理用品、剃頭的事讓她看到了女性的社會地位和福利問題;還有她理解了許多人堅持上班、擺攤是因爲擔負著沉重的生存壓力,她明白“他們承受不了在家等危險過去”。
墨說感慨萬千的時候,就把心裏話發在群裏,大家一起聊,彼此打打氣。Sarah和Alice 在新加坡的一家寄宿制學校念書,她倆就時常給夥伴們播報新加坡的動態。
新加坡官方的每日自動推送疫情情報 Sarah 圖
Sarah發給記者一張新加坡官方的每日自動推送的短信截圖,上面有當天最新的疫情數據和居家保護的貼士。她說:“這推送挺好的,政府和媒體一直提醒大家不要過度緊張。我們學校不停課,每天給我們測2次體溫,老師都相當負責”。Alice補充道:“最近新加坡疾病爆發應對升級到了橙色警戒,民衆反應挺大的,超市被掃空了”,說完,記者收到了她倆拍的照片,大大的貨架上殘留了幾包紙巾。
新加坡超市 Alice 圖
跳跳菇告訴記者,她一開始沒告訴父母自己在做翻譯,後來想聽聽讀後感就告訴了他們。“我爸爸媽媽都很支持我,認爲這是一件既能提高社會責任感,也有益于自身學習能力並拓展視野的活動”。Tracey的一位老師給她朋友圈發的翻譯作品點過贊,“我沒告訴他們,反正3月2號才開學”,她從容不迫。
“那麽開學後,網站怎麽辦?”記者忍不住追問,“繼續做吧!疫情還沒結束,全球各地陸續又出了新聞,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啊!” Tracey不假思索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