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爾拉丁美洲新聞社網站7月14日發表題爲《中國:一個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的文章稱,中國制度著眼長遠不斷革新,與西方的僵化形成鮮明對比。作者爲哥斯達黎加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專家希爾韋托·洛佩斯。全文摘編如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說:“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曆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一個世紀!這是中國政府制定目標的裏程碑。這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馬凱碩在分析國際形勢時總會提到的一個話題。“未來的曆史學家一定會非常困惑:一個僅有不到250年曆史的年輕的美利堅合衆國,居然會相信自己能改變一個人口約爲其四倍且擁有數千年文明史的國家。”馬凱碩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他在文章中著重強調了這個問題的曆史維度。
在華生活過的英國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今年5月發表了一篇文章,論述了爲何中國制度能提供比西方制度更多的選擇。2009年,雅克出版了《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一書,提到了西方主導時代的結束和世界新秩序的誕生。他指出,中國擁有非凡的能力,以其他國家或文明無法做到的方式重塑了自己。中國在曆史上有多個時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或最先進的文明之一。他還比較了西方和中國政治制度在政府形式上的各個方面。
兩個世紀以來,西方自認爲其模式是一種“普世”系統,應該成爲其他人效仿的榜樣,是世界政治組織的完美模式。但雅克建議,將問題放在曆史背景中進行分析。他提醒我們,民主制度不是憑空産生的,它自二戰結束以來的存續是某些特定曆史條件的産物。
但這種認爲西方制度適用于全世界的想法“在遇到中國的情況時顯得尤爲荒謬”。雅克比較了這兩種制度:中國政府的高效率、長遠眼光和實用主義的結合,“促成了人類曆史上最顯著的經濟轉型”。
他指出,在過去的40年裏,哪種制度“更有效,爲民衆服務得更好”,答案是無可爭議的。西方批評中國,並認爲只有多黨制才能提出替代方案。“但證據表明並非如此”。
他認爲這種變革比西方國家自1945年以來推動的任何變革都更爲深遠。他說:“至少在過去的40多年裏,中國制度的特點是不斷更新和改革,這與西方的僵化特征形成鮮明對比。”
習近平在講話中表示,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有著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曆史,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指出:“我們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確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戰勝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開創、堅持、捍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曆史性轉變,實現了從生産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曆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曆史性跨越,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
中國軍隊在世界舞台上發揮著關鍵作用。強國必須強軍。習近平強調,要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爲世界一流軍隊,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習近平還強調,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産黨矢志不渝的曆史任務。他警告說:“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