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商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通過網絡直播推銷商品。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攝
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延宕反複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經濟發展遭遇巨大挑戰。從深化基建投資合作到加強數字經濟合作,中國始終致力于攜手各國共同應對挑戰,爲推動全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爲歐亞地區産業鏈供應鏈暢通作出貢獻
人民日報記者 牛瑞飛
不久前,從青島發出的中歐班列(齊魯號)搭載化工原料、車輛配件、生活用品等貨物抵達德國曼海姆市。中歐班列(齊魯號)中國青島—德國曼海姆雙向對開班列是中歐班列開行的又一條新路線。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中歐班列安全穩定運行,2021年全年開行1.5萬列,運送貨物146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2%、29%,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80個城市。
疫情發生以來,不斷攀升的物流和時間成本給歐洲許多企業帶來巨大挑戰。疫情造成全球海運價格飛漲、港口擁堵,鐵路運輸的優勢更加凸顯。數據顯示,中歐班列運輸一個標准集裝箱的價格遠低于在主要海運航線上的平均運輸成本。丹麥物流公司DSV稱,從中國到歐洲的鐵路運輸時間是海運所需時間的一半,運輸成本是空運的1/4。運輸時間的縮短讓企業可以更快地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做出反應。
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中歐貨運列車負責人澤維爾·範德爾波潘說,2019年到2021年間,法國和中國之間的貨運列車數量翻了一番,他對中歐班列的未來發展充滿希望。據他估算,到2030年,中歐班列的運力將是目前的兩倍。
一趟趟列車穿梭于歐亞大陸,源源不斷地將防疫物資、機械配件、電子産品等貨物運抵目的地—作爲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中歐班列爲沿線國家和地區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作出了重要貢獻,加深了中歐經貿合作,也推動了區域經濟複蘇。
作爲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中國在穩定全球供應鏈、抑制通脹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爲中歐經貿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在比利時,中國臨港集團澤布魯日現代産業園于去年6月底開工建設,園區物流貿易業務範圍將涵蓋新能源汽車、跨境電商、冷鏈運輸等;在希臘,中遠海運集團控股經營的比雷埃夫斯港年吞吐量不斷提升,累計爲當地創造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超過1萬個,爲當地帶來直接社會貢獻逾14億歐元……
在全球疫情反複、世界經濟複蘇放緩背景下,中歐雙邊貿易規模2021年呈現快速增長勢頭,經貿等多領域合作展現出旺盛活力和巨大潛力。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以美元計算,2021年中國與歐盟進出口總值達828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5%。中國繼續保持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歐盟爲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
“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大力推動與區域內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這些都爲歐亞地區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作出重要貢獻。”西班牙IE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席菲利克斯·巴爾迪維索認爲,推動區域內互聯互通是加強經貿交流合作的基礎,各國間經貿聯系日益緊密,將進一步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對接非洲工業化和城市化需求
人民日報記者 萬宇
在坦桑尼亞東北部港口城市坦噶,馬文尼水泥廠不久前剛完成升級改造,重新投産。新産品面市以來,憑借強度高、初凝時間短、脫模快、性價比高等優點受到當地客戶廣泛好評。如今,水泥廠每天水泥銷量可達3300多噸,熟料1000噸,實現滿産滿銷,已成爲坦桑尼亞第二大水泥制造商。“許多政府基礎設施項目都在使用我們的産品。”馬文尼水泥廠行政助理安妮塔·穆西高興地說。
這家生意興隆的水泥廠在2018年曾一度停産,瀕臨倒閉。2020年5月,在獲得中非發展基金與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後,馬文尼水泥廠啓動環保升級改造,新建了年産160萬噸的新型節能環保粉磨站,還應用綠色環保的粉塵回收和余熱發電技術,大大降低了水泥廠對周邊的粉塵影響。坦桑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表示,這一項目帶來了先進技術、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創造了就業崗位,爲促進坦中關系友好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馬文尼水泥廠是中非發展基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完成投資收購、技術改造、擴建並實現投産的重點項目。作爲中非合作論壇重要成果和中國首支對非股權投資基金,中非發展基金緊緊圍繞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等重點,幫助非洲國家提高社會綜合發展水平,爲非洲經濟發展創造內生動力。截至2021年底,中非發展基金已累計對37個非洲國家投資近60億美元,撬動中國企業對非投融資270億美元。
投融資合作是近年來中非合作的亮點之一,爲非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截至2020年底,中國對非投資存量超過434億美元,涉及50多個非洲國家。中國已經成爲非洲第四大投資來源國,3500多家中國企業紮根非洲,民營企業逐漸成爲對非投資的主力,聘用非洲本地員工比例超80%,直接和間接創造了數百萬個就業機會。
南非國家規劃委員會委員米麗亞姆·奧爾特曼認爲,來自中國的投資助力非洲更好地融入全球價值鏈。中國企業不但爲當地帶來品質優良、價格適中的産品和裝備,也帶來更多的投資、管理經驗以及創新活力,同非洲工業化和城市化需求對接,有力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在中非合作框架下,中國企業對非投資在聚焦基礎設施、制造行業、能源礦産、工業加工等傳統領域的同時,也在關注中高技術制造、醫療醫藥、數字經濟、航空産業等新領域的發展與合作。由湖北人福醫藥集團與中非發展基金在馬裏共同投資的人福非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西非地區建設標准最高的現代化藥廠之一。藥廠投産使馬裏市場上的基礎藥品價格大幅下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藥廠全力保障正常生産,極大緩解了馬裏及周邊國家的藥品短缺問題,有力支援了西非地區的防疫工作。
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薇拉·松圭認爲,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國持續推動企業對非洲投資,爲非洲國家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也促進了非洲經濟複蘇發展。與此同時,雙方均關注並致力于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非中合作將愈發密切和深入。
深化與東盟各國的數字技術合作
人民日報記者 孫廣勇
在曼谷郊區一個2萬平方米的物流倉庫內,當地員工威猜在工位上輕點電腦屏幕,貨架上的貨物由多台自動引導運輸車接力送到他的工作台前,貼好標簽後再通過傳送帶送上貨車。兩天後,這些商品就能到達泰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
這是東南亞最大的自動化倉儲系統,由菜鳥與泰國快遞公司閃電達攜手打造,日均處理能力保持在6000單,最高日處理能力可達2萬單。在這裏,商品的入庫、分揀、包裝、出庫等環節都實現了自動化處理。倉庫運營負責人披叻說,來自中國的先進技術讓物流倉儲環節的出錯率更低、倉儲效率和發貨能力更高,徹底改變了以前揀貨速度跟不上訂單增長的窘境。
近年來,泰國電商市場發展迅猛,作爲泰國當地單量最大的快遞公司之一,閃電達在本土擁有超過2000個網點,每天派送單量超過200萬單,業務覆蓋東南亞大多數國家。隨著電商交易量不斷增長,原有的物流和倉儲系統的短板逐漸顯現。爲改變這種情況,當地電商平台在同中國企業開展跨境貿易的同時,引入成熟的技術經驗和運作模式,改進技術、物流及支付體系,並將直播等營銷新模式引入東南亞電商市場。
“中國企業幫助泰國建設智能數字物流中心,不僅能提高兩國間的物流效率,還將助力泰國成爲區域物流樞紐,爲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等國提供服務。”閃電達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狄玮傑表示。
泰國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動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以提升國家競爭力。泰國總理巴育表示,先進的信息及通信技術和數字創新在支持泰國經濟韌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展數字經濟是泰國等東盟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中國和東盟國家的數字物流合作是雙方數字經濟合作的一個縮影。2015年,東盟數字經濟産值占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爲1.3%,到2025年,該數字有望提升至8.5%。2021年初,東盟數字部長系列會議通過了《東盟數字總體規劃2025》,與會部長期待東盟與中國加強政策協調,深化數字技術和應用等領域合作。
“中國在發展數字基礎設施等方面走在前列,是東盟推動本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的理想夥伴。”東盟秘書長林玉輝認爲,中國的支持將爲東盟數字化轉型增添新活力,未來雙方將在金融科技、數字化轉型等領域開辟全新合作局面。東盟與中國加強數字化互聯互通有利于區域經濟保持活力與競爭力。
目前,中國和東盟正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點。一大批中國5G、數據中心和雲服務提供商在東盟國家啓動和落地相關項目,爲當地建立和完善數字生態系統、電子商務和支付平台提供了巨大支持。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指出,中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金融科技等領域擁有許多領先技術。通過與中國企業合作,本地企業能夠提升科技能力,催化更具創意的解決方案,進而帶來更多增長機遇。
“數字化發展是東盟經濟共同體建設的三大重點領域之一,關系到東盟國家經濟複蘇和可持續發展,與中國的合作推動了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泰國國家行政學院政治系教授派汕表示,“未來,期待雙方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提升數字互聯互通水平,共同推動區域經濟複蘇。”
增強拉美國家內生發展動力
人民日報記者 李曉骁
在秘魯安第斯山脈高原腹地的瓦努科省,幾台大型設備正在緊張作業,瀝青被均勻地鋪到指定地點,碾壓機來回壓實,平整嶄新的瀝青路面逐漸成形。這是瓦努科至瓦楊柯公路擴建項目,項目連接秘魯山區和該國主要外貿中心,由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擴建項目完成後,這條全長約236公裏的公路還將與泛美公路相連,極大改善當地交通狀況,惠及沿線243個城鎮的近30萬民衆。
“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秘中合作不斷加強,2020年秘魯25%的外國直接投資來自中國。這些投資有力地推動了秘魯經濟社會發展,也給當地民衆帶來實惠。”秘魯國立聖馬科斯大學亞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諾表示。
瓦努科至瓦楊柯公路擴建項目是中拉基建投資合作的一個縮影。在阿根廷,中國企業投資承建的阿根廷赫利俄斯風電項目群分布在該國高山、荒漠和沿海地區,有效促進該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和能源轉型,同時爲當地提供了超過1000個工作崗位;在巴西,中企投資承建的美麗山二期特高壓輸電項目,將巴西北部的清潔水電源源不斷地輸送至東南部,爲2200多萬巴西民衆提供了穩定的電力保障;在智利,中企獲得智利5號公路塔爾卡—奇廉段的特許經營權後,對全長約195公裏的既有道路進行擴建改造,並新設13處電子收費系統,緩解了區域交通壓力,也促進了該項目沿線地區經濟增長……
近年來,中國與拉美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持續深入,拉美地區已是中國對外投資的第二大目的地,在拉美的中資企業超過2700家。近20年間,中國在拉美地區已投入使用或在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共138個,項目資金總額超過940億美元,爲當地創造逾60萬個就業崗位。
疫情發生以來,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嚴重沖擊,拉美地區遭遇嚴重的經濟衰退。疫情並未減緩中拉經貿合作的發展勢頭,雙方在基建投資領域的合作契合拉美地區發展需求,也爲拉美國家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韌性提供了支持,中拉經貿合作顯現出蓬勃生機。
智利塔爾卡大學工業工程系學者埃內斯托·桑蒂瓦涅斯認爲,拉美國家對于優質基礎設施和先進技術的需求不斷增加,拉中産品、技術、服務交流日益密切,特別是中國對拉美國家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持續促進地區國家發展。
當前,中國大力支持數字産業發展,有序推進5G、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應用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拉中在綠色低碳、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有著廣闊發展空間,將推動拉美地區可持續發展。”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問題專家伊格納西奧·馬丁內斯說。
隨著中國與拉美多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拉合作在未來將全面推進。阿基諾指出,中國經濟快速穩定增長,並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作爲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和拉美多國的主要投資來源國,中國經濟發展對拉美地區的積極影響正進一步顯現。“一個發展的中國將使世界受益。”阿基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