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何劍嶺
圖片來源: 攝圖網_500199886
2016年6月,證監會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獨資和合資企業申請登記成爲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拉開了外資私募備案登記序幕。本周,今年首家外資私募完成備案。
2月9日,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基金業協會完成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它也成爲北京首家外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的股東是新加坡知名量化對沖基金公司DTL。資料顯示,DTL是一家擁有30億美元資産管理規模的高科技投資機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業界曾傳言外資私募遭遇水土不服,而實際上外資私募已開啓多種探索,除私募管理業務之外,還增加了投資顧問服務,並且進軍公募市場。
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完成登記備案
2016年6月,中國證監會表示,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獨資和合資企業,申請登記成爲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開展包括二級市場證券交易在內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業務。此後,基金業協會發布了《外商獨資和合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填報說明》,拉開了外資私募備案登記序幕。在我國金融市場不斷開放的背景下,外資資管機構在中國市場開啓了多種探索,其中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是目前主要的形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放開外資私募備案的前兩年,外資私募備案踴躍,但是在近兩年來,外資私募備案速度出現明顯的放緩迹象。不過在虎年的第一周,一家國際量化對沖基金完成了外資私募基金管理的登記備案,成爲今日首家完成備案的外資私募。
2月9日,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基金業協會完成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WOFE PFM)登記,其股東是新加坡知名量化對沖基金公司DTL。資料顯示,DTL是一家擁有30億美元資産管理規模的高科技投資機構。
基金業協會信息顯示,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21日,于2022年2月9日在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公司注冊資本1500萬美元,實繳資本375萬美元;企業性質是外商獨資企業,機構類型是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注冊地址是北京市房山區北京基金小鎮。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也成爲北京首家外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
從股東來看,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的實際控制人是Dynamic Technology Lab Private Limited。公司的法定代表、 執行董事是TAN HEAP HO。公司總經理班磊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期間在世坤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原千禧年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研究部擔任量化研究員;2012年2月至2019年10月期間在Dynamic Technology Lab Private Limited研究部擔任高級量化研究員、量化基金經理;2019年11月至2021年9月期間在绛霄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發部擔任董事總經理。
資料顯示,新加坡DTL量化投資管理公司(Dynamic Technology Lab Private Limited)是一家擁有30億美元資産管理規模的高科技投資機構,這幾年積極布局中國市場業務,于2018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研發分部绛霄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DTL量化投資公司經常出現在國內各大名校的招聘會上,比如北大、清華、複旦、浙大、上海交大等,招聘崗位包括量化研究員、量化開發工程師等。
外資私募開啓多種領域探索
自富達、橋水、貝萊德、施羅德、路博邁、瑞銀等多家海外資管巨頭紛紛在上海成立獨資私募之後,截至2021年底,外資私募增加至38家。如今加上新完成登記備案的北京道泰量合私募基金,外資私募已達到39家。
去年年底,外資私募迎來高光時刻,由橋水(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當投資顧問的新産品在渠道熱銷,一周募集規模達80億左右。隨後橋水(中國)一口氣備案了30多只新産品,管理規模一舉突破了100億元,成爲國內首家晉升爲百億資管機構的外資私募。從管理規模來看,橋水(中國)投資位居外資私募首位;其次是元勝投資,管理規模區間在50億~100億元;第三層次是瑞銀投資、德劭投資等,管理規模區間在20億~50億元;惠理投資、英仕曼投資這兩家規模在10億~20億元;其余外資私募管理規模均在0~5億元區間。
相比前幾年,2021年以來,外資私募備案速度有所放緩,全年僅有4家外資私募成功備案;而2019年、2020年,分別有7家、9家外資私募完成備案。對于備案放緩的主要原因,有市場觀點認爲,主要是因爲此前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私募,投資者接受度較低,尤其是募集資金渠道有限。同時外資私募的合規比較嚴格,信息披露上極爲謹慎,募集渠道也不夠成熟。在投資策略上,外資私募與本土私募也有著顯著差異,外資私募采用的策略基本均爲在不同市場複制的成熟策略,目前主要集中在量化股票及量化期貨領域,其他的策略爲主動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另類投資等。
在我國金融市場不斷開放的背景下,外資私募在中國市場開啓了多種探索,積極布局謀求投資顧問資格。一旦獲得投顧資質,外資私募不但可以自主發行私募産品,同時可以爲券商資管、期貨、基金子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機構提供顧問服務,這將更有利于外資私募積累管理規模。比如橋水(中國)的投資規模突破百億,主要就是得益于擔任了華潤信托某集合資金計劃的投資顧問,在2021年底發行産品時募集資金或超過80億元。除了橋水(中國),還有瑞銀投資、富敦投資、英仕曼(上海)投資、路博邁投資等11家外資私募獲得了投資顧問資格。
記者注意到,一些外資私募不滿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身份,又申請了中國市場的公募牌照。截至目前,貝萊德基金、富達基金、路博邁基金已經獲批成立,其中貝萊德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爲了進軍公募市場,已經主動注銷了其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WOFE PFM)。
同時,頭部外資私募機構在2021年發行的私募産品數量也大幅增長。據公開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外資私募累計發行了171只産品,其中,橋水(中國)投資、瑞銀投資、元勝投資、惠理投資、潤晖投資所發行的産品數量均超過10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