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私募行業發展迅猛,最新數據顯示,國內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萬余家,已備案私募基金産品6萬余只,內部競爭已夠激烈,還有7家巨頭外資私募的虎視眈眈。既有本土私募量的競爭,又有外商私募名氣與規模的沖擊,國內私募的處境可謂“內憂外患”。
11月9日,惠理、景順、路博邁三家外商獨資私募成爲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至此,已有瑞銀、富達、英仕曼、富敦、等7家外資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完成登記,按規定,新獲批的私募公司須在6個月內推出産品。
作爲第三家進軍中國證券類私募領域的外資機構,英仕曼于9月7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獲得中國境內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到12月11日備案第一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僅用了三個月時間,英仕曼也成爲繼瑞銀、富達之後,第三家在中國發行私募産品的外資私募。
據了解,英仕曼發行的第一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用量化模型交易中國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由中國工商銀行擔任該基金的托管人,國泰君安證券則提供行政外包服務。
7家外資私募風格不同,各有千秋
在已經獲批的7家外資私募中,有三家已經發行産品,瑞銀2只,富達1只,以及英仕曼新近發行備案一只。雖然在産品數量上並未有太大陣勢,但是7家外資私募實力不容小觑,地域上涵蓋了美國、英國、歐洲、新加坡、香港等主要資本市場,業務上涵蓋了全球知名的綜合性資産管理機構;産品上涵蓋了股票、固定收益等傳統策略和量化對沖等新興策略。
7家外資私募的詳細資料
富達:第一家獲批的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發行首只外商獨資債券私募基金。
富達利泰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14日在上海成立,在2017年1月3日獲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頒授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也是首家獲得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的外資私募,當時在資管行業引起不小的轟動。目前,富達已發行首只外商獨資債券私募基金。
富達投資由Edward C Johnson二世在1946年于美國波士頓創立,是全球最大的專業基金公司,同時也是世界第四大的資産管理者,總資産達到2萬億美金。主要業務是資産管理,爲美國及加拿大以外的世界各地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服務。
富達國際從80年代開始拓展亞洲業務,1981年設立香港辦公室,專注于投資及研究中國和東南亞市場,目前香港已成爲富達國際第二大投資中心。截至2016年6月30日,富達國際客戶數量超過500萬,管理的客戶總資産逾2718億美元,旗下擁有700多只股票、固定收益、地産和資産配置基金。
英仕曼:全球最大上市對沖基金,發行第一只外商獨資量化私募基金。
英仕曼集團于1994年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管理資産爲959億美元。
作爲全球最大的和最多元化的上市另類資産管理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上市對沖基金,英仕曼也是最早打開我們中國市場的對沖基金巨頭之一。
亞洲區的業務占英仕曼全球管理資産總值的20%以上。不僅如此,英仕曼在近年將目光瞄准了中國內陸市場。2012年,英仕曼在中國設立代表處,並于2013年成立第一家外商獨資公司並成爲首批獲得合格境內有限合夥(QDLP)制度的公司之一,如今位于上海市黃浦區的英仕曼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是英仕曼集團在中國成立的第二家外商獨資企業。
作爲繼富達和瑞銀後第三家獲得中國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的外資機構,自今年9月登記成爲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後,英仕曼緊接著在中國發行一只外商獨資量化私募基金,目前已完成初始資金募集,12月11日完成在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備案。
此外價值投資的先行者惠理,亞洲市場的早期參與者景順,首個獲得PFM牌照且具有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資格的外資機構瑞銀資産,定位亞洲和新興市場的富敦,他們既風格各異,卻又各有所長。
雙向投資,從制造業對外開放看私募行業的對外開放
星石投資認爲中國資本市場和私募行業的對外開放,實際上與制造業的對外開放走的是相近的道路,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資本市場發展的初期。此時國內的私募行業尚未發展起來,國家管控外資私募的進入,保護國內市場的發展,實質上理論基礎是李斯特的幼稚産業保護理論。
第二階段是“引進來”實行“進口替代”。這一時期私募行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能夠經受住外資的沖擊。此時國家逐漸放開資本市場,外資私募加快進入中國,一方面給國內帶來了先進的投資理念、投資方法和投資工具;另一方面也可能産生虹吸效應,國內一些經營不佳的私募公司可能逐漸退出市場,這實際上倒逼了我國的私募管理人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和投資能力,從而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第三階段是“走出去”實行“出口導向”。未來中國的私募公司也要走出去,去全球各地開展私募基金管理業務,真正實現投資和配置的全球化,這是私募行業發展的大方向。
外資私募進攻中國市場,國內私募機遇與挑戰幾何?
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加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吸引越來越多的外資關注。中國資産管理行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高淨值人群集中,雖然目前只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經濟發展增速快,未來前景可期,這些都是吸引全球資産管理公司進軍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規模前十的資管巨頭中已有7家落戶中國,其中三家已發行4只私募産品,已經發行了首只産品的瑞銀、富達與英仕曼均高度重視中國市場。
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入,外資私募加快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將會給國內私募行業帶來哪些挑戰和機遇?
星石投資認爲對于國內私募而言,外資的進入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但是機遇大于挑戰,是我國私募邁向全球化的第一步。
美港投資執行合夥人陳龍直言外資私募一定競爭不過內資私募。有三方面原因,從投研端來看,內資優秀私募的投研能力更強;從市場端來看,內資私募的客戶服務能力更強;從運營管理來看,內資私募更高效。所以長期來看,在主動管理領域,外資私募的市場規模一定遠遠低于內資私募;基金長期業績也一定遜于優秀的內資私募。陳龍同時也指出,外資私募在指數基金領域或許會有一定的機會。
基岩資本副總裁岑賽铟表示外資私募加快進入中國市場給國內富人階級提供了更多金融理財上的選擇,也給國內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國外先進投資理念,將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但是,國內金融市場複雜多變,外資私募能否在國內資本市場取得長久成功還需留待市場的檢驗。在岑賽铟看來,對于國內私募行業的本土公司而言,私募基金的發展仍有廣闊空間,外資的進入根本不足爲懼,因爲本土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才最了解國內金融市場的存在。
同有投資總經理姚茂林認爲對待外資私募要有開放的心態,不僅外資私募可以走進來,我們也可以走出去。總體來講,引入活水利好中國整個資本市場建設,進一步利于A股價值發現;對國內私募行業而言,和外資私募同台競爭是學習的機會,有利于國內私募提高整體質量和水平,促使優秀私募進一步優秀。
知名財經評論員詹靖表示外資私募加快進入中國市場有助于提升行業風險管理水平以及企業治理水平,從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外來機構也會帶來更多的增量資金進入中國的資本市場,短期可能會對市場造成一定沖擊,但是長期向好。
究竟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還是土生土長了解中國市場行情的國內私募更勝一籌,還有待時間的檢驗。可以確定的是,外資私募的進入將給國內資管行業帶來新鮮的血液,在投資理念,服務水平等方面的創新會無形中加劇私募之間的競爭,爲投資者甄選出更多的優質私募,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進步,推送中國資本市場的全球化。
中國私募們,時不我待,摩拳擦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