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恩設計剛剛完成了位于新加坡的一處私人住宅The House of Remembrance。正如其名,這座承載著紀念的居所,是在舊宅的原址重建而來的。舊居建築帶有英國殖民時期獨棟平房的風格,融入了維多利亞風格的裝飾細節以及當地的傳統馬來建築元素,遮風避雨的坡屋頂是其一大特色。經過此次重建,將成爲曾經在這裏度過童年,如今各自成家的兄弟姐妹三人及家庭的新居。
在設計之初,如恩設計與業主們進行了細致的溝通,以便確認他們對“家”的理解和期許,如下的關鍵詞被提及:神聖、甯靜、安心以及懷舊。他們特別強調了風景及親近自然的重要性,並希望可以有一處特別的花園紀念他們已故的母親;另外,他們希望保留舊建築中的坡屋頂,使得新居不與童年記憶中的家完全割裂開來。在這一過程中,如恩意識到,對業主而言,記憶和情感依戀不僅與童年記憶中舊宅的外觀和功能相關,更與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生活元素緊密相連,比如悉心照顧植物的時光,熱帶雨季窗外的聲音記憶……因此,這次住宅設計的意義不僅是創造一個美好的住所,更是創造一系列的空間,使新舊記憶、過去未來並存。
新住宅保留了坡屋頂的設計元素,保留了部分的原有風貌,使新舊得以共存于一處。
如恩將這些概念和需求用空間進行轉譯,首先,由于這是一處由兄弟姐妹三人及其小家庭組成的多代同住式的居所,如恩設計從“四合院”中汲取了靈感,作爲儒家思想中多代同堂的家庭在空間居所上的體現,The House of Remembrance的基本組織形式也是四面圍合,並在中心預留出內院的空間,另外,鑒于新加坡當地的自然氣候,坡屋頂因爲既滿足建築的功能性,同時也是棲居者情感依戀的表達,而被保留了下來。就此,坡屋頂的意象與四合院的建築形式融合,爲傳統建築帶來新的诠釋與解讀。
The House of Remembrance的各向視圖與各層結構。
原址郁郁蔥蔥的植被沿著緣線形成自然綠化帶,這一景致在設計中被保留了下來。雖然從外觀看去,整棟樓仍然像一座四面坡屋頂的獨棟平層,實際進入,新建的住宅有兩層,基本形成了公共與私密空間的劃分。
周圍郁郁蔥蔥的植被與被巧妙隱藏在原有屋頂中的第二層。
一層圍繞中庭的花園展開,作爲先母的紀念場所,占據了露天庭院。通透的玻璃牆面將一層的所有空間與內外花園連接,將公共區域的視覺通透性最大化,這裏分布了客廳、開放式廚房、餐廳及書房等功能空間。無論居住者立于何處,都能在茂密植被的環繞下望向中央的紀念花園。整個一層基于花園,形成了一個環形的空間,賦予了這座小花園某種神聖性,仿佛是“家”的心之所在,又仿佛是先母的溫柔注視,這裏既提供駐足時的沉靜冥思,卻又作爲中心,組織起了無數流動鮮活的生活場景,“紀念”並不只是駐足不前,正如如恩在采訪中說,“中央花園是對過去的紀念,但它也是收集未來記憶的舞台”。
由玻璃分隔出來的中庭花園,構成了記憶的舞台。
相比于一層通透性表達出的某種“空”,臥室均位于更爲私密的二層,花園的景致被有意遮擋,表現出一種“實”的體驗,隱秘于屋頂的山牆之下。天窗、臥室與陽台間的大面積玻璃牆,將視野向外延伸,引入室外景觀。通過剖面的相互作用,三處雙層挑高空間連接了一樓的公共空間與二樓走道,使居住者即使在私人空間時,也可以看見家人們在公共空間的活動,私密與公共空間的邊界也因此變得模糊。這些空間相互滲透,創造了垂直層面的視覺聯動,也賦予了空間更加豐富的層次。
上圖:臥室與陽台之間的玻璃牆。
中圖、下圖:住宅中的雙層挑高空間。
另一處比較特別的處理,出現在屋頂上方的一處切空,將一棵小樹輕輕框入,陽台與采光井從坡屋頂的立面中雕刻而出,光滑的屋頂外部過渡到內部木板紋理的混凝土。
被框入屋頂中的小樹。
如恩對建築的迷戀,源于在不同項目中探索空間和創造的趣味性,並且喜歡對傳統建築類型提出非傳統的問題,在The House of Remembrance設計之初,對“住宅”這一種建築類型,如恩有過如下發問,例如:什麽是家?什麽是房子?什麽是公寓?在當今社會,真正意義上的“棲居”又意味著什麽?當我們大部分時間只是在臥室睡覺時,窗戶是必要的嗎?怎樣將更多光線引入空間?臥室必須是私密的嗎?走廊還能更有趣嗎?
The House of Remembrance的模型。
每個住宅項目因其場地、環境及客戶需求的不同都是獨一無二的。在實現業主對功能性要求的同時,如恩還試圖打破關于舒適和家庭生活的定義和邊界,他們認爲“家”和“居家”的概念其實是一種心理構建,在人們對庇護所、隱私性、親密感和安全感的主觀感知中産生。居所留存了我們日常起居的印記,也收藏了與日俱增的生活小物。它不僅是生活的底色和容器,更是我們在親密關系中形成的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The House of Remembrance平面圖。
卷宗Wallpaper*簡稱 W*
如恩設計簡稱Neri&Hu
Part1.
住宅類建築
W*:如恩設計在全世界已完成了系列住宅的設計,每個設計都具有特性,並且被概括爲“兩半”,“二分”,“循環”,“重疊”等關于建築本體的概念,請問這些概念是如何生成的?
Neri&Hu:我們對建築的迷戀源于不同項目空間探索和創造的趣味性,“兩半”、“二分”、“循環”、“重疊”的概念是我們的表達方式,從而實現功能和情感層面上的空間體驗。在“兩半房”和“田子坊私宅”項目中,我們重塑了老上海的新式裏弄,以錯層的手法呈現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在“重疊房”項目中,對建築中“二元論”的探索(兩座L 形體塊,兩層樓的設計:其中一層開放,一層隱蔽)強化了連續性的概念。我們將私密居住空間從地面提升至二層,底層則從室內延伸至室外形成了建築的基座。一層的透明玻璃外牆將景觀引入室內空間的同時,也將居住空間向花園和泳池延伸,從而模糊了內部與外部、景觀與住宅、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
田子坊私宅。
相比之下,此次的新加坡私宅“The House of Remembrance”則與“循環”相關,在不同的層面上表達了建築的連續性。不同于“重疊房”連續的自然景觀,“The House of Remembrance” 的連續性關乎住戶的日常生活,體現在那些循環往複的情境之中。兩者都在探索“四合院”這一概念邊界與中心的關系,不過“The House of Remembrance” 側重于家庭的融合與散布。項目對虛實的表達也有所不同——中央的紀念花園指向觸手可及的虛空,它是對往日的紀念,也是收集未來記憶的場所。房屋的外觀(混凝土牆及坡屋頂等)其實是次于花園體驗的。來到二層,紀念花園被有意遮擋,住戶在場景的轉變中從回憶和遺忘的狀態中切換——而這,可以稱之爲“循環”。
“The House of Remembrance”體現了一種“循環”。
W*:私宅的設計,需要和甲方也就是實際生活在這裏的業主有許多溝通,您是如何平衡這些需求與如恩設計的風格的?
Neri&Hu:在初期概念設計階段,我們與客戶密切溝通合作,以了解“住宅”、“庇護所”、“家”這些概念對每個家庭成員的意義。他們給了我們幾個心中關于理想“家”的關鍵詞:神聖、甯靜、安心和懷舊。此外,他們都很在意與自然景觀的連接。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意識到,對業主而言,記憶和情感依戀不僅與童年記憶中舊宅的外觀和功能相關,更與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生活元素緊密相連,比如寫作間隙在花園小徑上漫步,悉心照顧花園植物的時光,熱帶雨季窗外的聲音記憶……因此,這次住宅設計的意義不僅是創造一個美好的住所,更是創造一系列的空間,使新舊記憶、過去未來並存同輝。
我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風格”或審美導向。但很確定的是,我們對探尋每個項目背後的意義很感興趣。我們所有的項目自始至終都緊密地與其概念聯系在一起。
W*:如恩設計在做住宅設計時,會特別關注什麽地方?和做其他類型的建築有何異同?
Neri&Hu:家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喜歡對傳統建築類型提出非傳統式的問題,並進行實驗與探索。比如新加坡私宅在設計之初,我們對“住宅”這一種建築類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探索其潛力。比如:什麽是家?什麽是房子?什麽是公寓?在當今社會,真正意義上的“棲居”又意味著什麽?當我們大部分時間只是在臥室睡覺時,窗戶是必要的嗎?怎樣將更多光線引入空間?臥室必須是私密的嗎?走廊還能更有趣嗎?
新加坡私宅的窗戶和走廊。
每個住宅項目因其場地、環境及客戶需求的不同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試圖在實現業主對功能性要求的同時,打破關于舒適和家庭生活的定義和邊界。“家”和“居家”的概念其實是一種心理構建,在人們對庇護所、隱私性、親密感和安全感的主觀感知中産生。居所留存了我們日常起居的印記,也收藏了與日俱增的生活小物。它不僅是生活的底色和容器,更是我們在親密關系中形成的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Part2.
The House of Remembrance
W*:在這個項目中您提到了“四合院”作爲一種原型的影響,這和之前如恩在新加坡完成的另一個私宅“重疊房”對四合院的致敬有何異同?或者說,四合院的什麽地方吸引了您?
Neri&Hu:多代同堂的傳統四合院是儒家思想在棲居空間上的诠釋,“同一屋檐”隱喻了共居概念。對于這兩個項目,“四合院”這一概念都是“在同一屋檐下共居生活”最爲恰當的表達。然而,在此次項目中,屋頂尤爲重要,因爲它對業主有著特別的意義。坡屋頂的設計滿足了建築的功能性,同時也是棲居者情感依戀的表達。于是我們將坡屋頂的意象與四合院的建築形式融合,爲傳統建築帶來新的诠釋與解讀。
坡屋頂的意象與四合院的建築形式融合,爲傳統建築帶來新的诠釋與解讀。
W*:這個私宅業主的期待是什麽?請簡述一下原有的基地狀況。
Neri&Hu:原有的基地其實是業主童年時期的居所,是他們成長的地方。這三個兄弟姐妹現在都三十多歲了,一些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原本有著相連臥室的平房布局不再適用。雖然住宅是舊址新建,但仍保留了一些過去的特征,比如花園和一些綠植。在委托時,業主提出了一些構想:首先,原址重建的住宅空間能夠容納兄弟姐妹三人及各自組建的家庭;其次,能有一座花園,以紀念他們已故的母親;最後,保留舊建築中的坡屋頂設計,作爲他們童年回憶的寄托。
住宅的設計滿足了兄弟姐妹三人的多種需求。
舊建築帶有英國殖民時期獨棟平房的風格,融入了維多利亞風格的裝飾細節以及當地的傳統馬來建築元素,其遮風避雨的深屋檐依稀可辨。原址茂密的植被沿著緣線形成自然綠化帶,這一景致在設計中也被保留了下來。此外,舊建築原本有一個遊泳池,但位置並不合理,缺乏自然光線。因此,我們保留了原有的花園,並設計了一個新的遊泳池,采光充足,並在視覺上與餐廳相連。
經過重新設計的遊泳池在視覺上連接著餐廳。
W*:“家”往往都有很強的情感因素,您是如何通過空間實現了紀念功能?(這其中可能既包括對母親的懷念,以及對居住者對曾經居住環境的回憶。)
Neri&Hu:新建的兩層住宅圍繞著中庭的紀念花園而展開,連接所有的公共空間。花園作爲先母的紀念場所,占據了露天庭院。“紀念”這一功能實際上是客戶提出的想法,但將紀念花園放置在布局的中心則是設計上決定。這是爲了讓空間真正成爲一個值得慶祝的瞬間,它象征著家的中心,並且不僅可以作爲視覺背景,也可作爲從一個公共空間過渡到另一個公共空間必經的花園小徑。
紀念花園是家的中心,同時也是通往各處的必經之路。
一樓的動線基于圍繞花園的環形空間,步行其中,沉靜而流動,賦予紀念空間神聖的冥思。圓,無邊無角,象征著身心的本源回歸。紀念花園仿佛是“家”的心之所在,近在咫尺。那永遠無法觸及的回憶,成爲集體生活記憶中不會褪去的底色。
一樓的環形空間。
W*:在這個住宅中,共有和私密的關系是如何處理的?
Neri&Hu:公共空間都位于一層,創造了家庭與家庭之間視覺層面的交流互動。二樓的設計則延用了坡屋頂,具有“庇護”意義的同時,或將公共與私人空間進行劃分,或模糊兩者的邊界。臥室均位于更爲私密的二樓,隱秘于屋頂的山牆之下。天窗、臥室與陽台間的大面積玻璃牆,將視野向外延伸,引入室外景觀。
坡屋頂與內嵌其中的玻璃牆。
通過剖面的相互作用,三處雙層挑高空間連接了一樓的公共空間與二樓走道。這些空間相互滲透,使居住者得以在私人空間觀察公共區域,創造了垂直層面的視覺聯動。業主對這一設計很滿意,他們認爲從二層走廊的大玻璃牆向下望,可以看到哪位家庭成員正在吃早飯或者休息是一件有趣的事。這其中蘊含著個體私密性與集體連接感的內在平衡。
位于廚房上方的其中一處挑高空間。
作爲業主主要的委托內容之一,新建的住宅圍繞多個家庭,必須容納多代家族成員。因此,尋求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之間的平衡成爲空間布局和規劃上的主要挑戰。我們要考慮家庭成員個人的空間,也要確保他們彼此之間的連接感,因爲這種連接感在日常生活中對他們同樣重要。
田子坊私人住宅
“對二分宅的二次思考”
業主仍希望將其改建爲一處擁有三個獨立單元的公寓。
如恩的設計理念是重新思考並延續 “分層式空間構造”這一弄堂建築的典型特征,通過新的構築物和天窗的嵌入添加更多空間興奮點,強調了建築特征的完整性,並使其適用于現代的生活形態。
田子坊私人住宅。
重疊房 | 新加坡私宅
爲了向這一私人住宅項目業主的中國根致敬,如恩設計研究室的建築方案從中國北方地區極具地方特色的四合院汲取靈感。從本質上可以認爲四合院空間化了中國的家庭生活理念。它體現了外圍與核心的關系,強調了中心區域是家庭聚集的空間。它表達了“私有”與“共有”的複雜關系,通過對空間多層次的劃分將公共與私密區隔開來。這是將中國同而又和的家庭結構,擁有等級秩序的幾代人共生共處等方面展現其中。鑒于以上種種,爲了滿足這個三代同堂共四個家庭共同居住的要求並使居所適應于熱帶氣候,如恩設計研究室重新诠釋了這一傳統象征。
重疊房。
兩半房 | 弄堂私宅
(竣工2009年 上海)
兩半房對兩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其一是現有建築和新增建築的物理分離,其二是在上海這一國際都市背景下傳統居住方式與現代居住方式的分離。弄堂濃縮了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居住類型。這種“裏弄式住宅”在空間上有著明顯的層次分離,但在感官體驗方面卻並非如此。在這一項目中,通過一個光線明亮的樓梯將兩幢廂房分隔開來,並凸顯了這種分離。這使得人們能夠從視角和體驗兩個方面閱讀“分離”,同時,也從傳統的“平面”角度創造了不同層面的“分離”。其結果是一個業主和遊人均可感知的組合式分離(sectional split),或者說是豎直分離(vertical split)。
兩半房。
分叉屋 | 佛羅裏達私宅
(概念方案)
美國的這個私宅項目業主最初想要一棟郊區特有的住宅,房子主要結構位于基地的正中央,如恩設計的提案並沒有做常規的設計,反而利用了整個基地,將房子鋪滿基地,水平建造,將景觀圍在建築中。鐵路常用的分流的概念是這棟房子基地規劃的靈感來源;建築如鐵路分流分叉分布,移動不同元素以便捕捉特定的景觀,將房子融合在基地,基地融合到房子中。建築方案由一對元素組成 – 屋頂和房間 – 象征性的存在,互相支持。每一個盒子擁有一個獨特的功能,屋頂作爲連接將所有盒子穿在一起。每個盒子的體量都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盡量小,公共區域都放在空隙空間,自然而然模糊了建築與室內。
分叉屋。
Quissamã House | 巴西私宅
(概念方案)
如恩設計的這個私宅項目概念是 “牆”,業主是一位知名的巴西籍電影導演。牆既是單數又是多功能的元素,打造整個房子的布局及空間流線。溫和的當地氣候適合戶外生活,房子的室外與室內的分隔恰到好處,房子的邊界有時融合/消失在基地裏。牆貫穿整個房子,圍合成一系列的院子,成爲主要的生活空間,室內部分反而變成次要空間。房子的結構比較簡單;起居室和廚房形成中央庭院,三間臥室是相對更小,更私密的空間/院子。房子面朝著湖水,湖水流經整個院落。每個庭院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通過牆上的各式各樣的孔隙與其他空間相連。盡管空間格局簡單直接,然而通過每個空間形成的空間體驗呈現不同層次的複雜關系,建築與景觀,室內與室外,看與被看。
Quissamã House。
撰文、采訪:mizi
編輯:zhuoran
編排:穆越彪
室室如意視覺:椰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