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直不太樂觀的香港,最近因爲打疫苗的事情更是鬧上了新聞。
在內地各個省市疫苗接種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香港數量充足的疫苗卻幾乎“滯銷”,200萬疫苗接種數量還不夠30萬支。
然而就在政府爲了民衆打疫苗不積極而頭疼的時候,一則新聞炸上了熱搜——打疫苗送豪宅!
原來是香港當地有名的信和地産出資,表示只要在規定期限內接種完疫苗的人,都能參與抽取價值千萬的一套住宅。
效果簡直不要太好,香港當地當天打疫苗的人數就激增一萬。
而壕氣送樓的信和集團也同時被人注意到,負責人行事一直異常低調,遠沒有香港四大家族的富豪惹人注意。
但是在了解其中背景後,才發現大有來頭。
香港信和集團已故創始人黃廷方,在香港創業多年,同時蟬聯8年新加坡首富。
“在香港沒有人不知道李嘉誠,在新加坡沒有人不知道黃廷方。”
一句話就概括出黃廷方的財富和影響力。
而8歲離家、只有識字的文化水平、開雜貨鋪失敗的黃廷方,是如何在異鄉新加披白手起家,奮鬥出巨額財富?
細細探究,發現別有洞天。
8歲新漂
20世紀初,民不聊生的窮苦漁村邊,大批大批的人帶著爲數不多的行李擠上停泊在三江口的木帆船。
某個普通黃昏,在福建莆田江口,8歲的黃廷方也被親戚牽著上了船。長輩說他們是下南洋去看爸爸,他一路沉浸在出遊的快樂中,想著回家了一定要向小夥伴好好吹噓一番。
只是沒想到,這一走就是67年。
當費勁千辛萬苦終于和爸爸團圓,短暫的喜悅馬上被忙碌的現實沖散。在異鄉謀生的父親開了一家小小的醬油店,每日辛苦勞作,靠著維持溫飽的收入養活全家十幾口人。
作爲長子的黃廷方,只被送去當地的華文學校學了幾年基礎的識字算數,便早早在家幫忙父親幹活。
每天耳濡目染地做生意,做事勤快又吃得苦的他很受街坊喜歡。眨眼到了20歲,他告訴父親自己想開店當老板。
從最熟悉的雜貨店開始做,不過因爲沒有經驗,沒找好位置,店鋪生意冷清很快關張了。
迫不得已,他又回到父親的醬油店打工。
不像之前總想著自己出去當老板,不滿足手頭的活兒。創業失敗的黃廷方開始沉下心每天認認真真學做醬油,雖然工序複雜、繁重,但是從不偷工減料、敷衍了事。
沒想到無心插柳,他用心做出來的醬油越來越多人買。
遠近都知道他家賣的醬油質量好價格也實在,漸漸地黃廷方把父親的醬油店開成了一家頗具規模的醬油廠,在南洋範圍內都有了不小的名氣。
只是別人眼中已經事業有成的他卻並不滿足,開個醬油廠雖然有錢賺,但是利潤就那麽高,再怎麽賣也只能掙有限的錢。
一遇到黃豆漲價幾乎賺不到太多錢,賣了十年醬油的黃廷方並不滿足于這種小本買賣。
每當走進醬油廠,聞著濃郁的醬油味,他心裏百感交集:難道自己要像父親一樣,賣一輩子醬油?
對賺錢有著強烈渴望的黃廷方,很快留意到了別的機會。
烏節地王
“有土斯有財”是華人根深蒂固的財富觀,黃廷方也不例外。
50年代新加披的發展並不景氣,經濟一度低迷。只是在大部分人不看好未來趨勢的時候,黃廷方卻堅信“地圖上查不到,但是人口衆多的土地一定能賺大錢”。
相信自己判斷的黃廷方,靠著做生意積累的本錢和人脈,四處籌錢去當時頗爲荒涼的烏節路上買入大塊土地。
據傳,曾經開過的士的黃廷方,靠著口碑,找到了500個的哥籌錢。
而現實的反饋也印證了黃廷方的預期,隨著60年代新加坡經濟的騰飛,越來越多的土地被開發成商鋪和住宅。
而原本冷落的烏節路,搖身變成香饽饽。在新加坡就相當于王府井對于北京,南京路對于上海。
黃廷方在早年買入的烏節路地皮上大肆修建豪華酒店和住宅,相繼建起了新加坡地標——遠東購物中心、遠東商業中心、烏節商業中心等多幢商廈。
因爲壕氣的出手,他被稱爲“烏節地王”,短短稱霸新加坡地産界,一舉成爲當地最大的私人房地産開發商。
正確的判斷也讓黃廷方實現了資本的飛躍。1960年,在地産業站穩腳跟的黃廷方成立了遠東集團,開始了更加快速的發展。
曾有新加坡同業如此評價他的目光精准: “黃廷方是一個頭腦異常精明,又決策果斷的人。他根本不用計算機,因爲所有的數字都在他的腦子裏,他對房地産市場的眼光也非常准確。”
富可敵國形容黃廷方的財富都不足具體。
據統計,新加坡每6戶私人住宅中就有一棟是由黃廷方創建的遠東機構修建的,項目體量占了新加坡1/4的市場。
只是,每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環境的影響,得益于環境也受制于環境。
70年代的新加坡就如同今天的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舉國上下對房地産的熱情異常高漲,房價更是節節攀升。當地政府爲了打壓房産市場,使出了各種調控政策。
敏感的黃廷方在此之前已經感覺到了風向的變化,作爲一個成功商人,順勢而爲的道理再好懂不過。
“不要在房産市場蓬勃時才進場,市場疲弱時就退場。”
此時,他一面繼續發展新加坡的地産,一面把目光投向了在當時不易在地圖上注意到的香港。
超級大好友
靠著東南亞富豪圈的朋友引薦,初入香港的黃廷方很快安定下來。
從英國叫回大學剛畢業的兒子,1972年,黃廷方在香港尖沙咀成立了信和集團。同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運作神速。
整個東亞圈內同根同源的生長環境,讓黃廷方對香港並沒有太多陌生感。而多年在地産業浸潤的他,對香港地少人多的環境表現得異常興奮,在他看來香港簡直遍地撒滿金子!
自從踏足香港,黃廷方父子的足迹便遍布各大地産拍賣會。而且財大氣粗的兩人專撿貴的拍,只看價值不問價格。
在香港的第一次出手便震驚業內外,他聯手自己多年好友——馬來西亞糖王郭鶴年,以18億港元的天價一起買入了尖沙咀一片地皮。
因爲標價太高,很多人並不看好這項投資的收益。
只是黃廷方認爲香港經濟大有搞頭,而且認准了有錢了的人肯定想住更好的房子。一鼓作氣,花大價錢修了許多高質量的住宅。
果然再次被他押中,這批房子一經推出就火爆市場。黃廷方因此大賺一筆,信和公司的名號也自此在香港傳開。
出手又快又猛的黃廷方被戲稱爲“超級大好友”,仿佛過江龍一般,所到之處無不側目。每一次出手,都影響著香港樓市、股市的走向。
在70年代初期,眼看著人多地少不夠用的香港政府,把眼光投向了當時還是一片海的尖東,打算在那一塊地區填海造地。
得知這個消息的黃廷方激動得通宵未睡,淩晨3點打電話叫醒合作多年的老友陳有慶。說他發現一大塊有潛力的土地,邀他第二天一早去實地看看。
“香港地少人多,地産一定有得做!”黃廷方信心滿滿。
斥巨資拿下當時還只是一片海的尖東地皮,黃廷方又投入幾億,在地皮上開發娛樂、休閑物業。不但將紅磡和尖沙咀連成一片,還將尖東打造成香港新興的購物中心。
與此同時,黃廷方“尖東地王”的名號不胫而走。
不同于在新加坡低價買入、高價開發的手法,黃廷方在市場較爲成熟的香港,一直堅持高買高建。
屢屢獲利頗豐,也讓他越發堅信自己的判斷。只是一次意外,差點讓他的事業就此斷送。
3年艱險
不同于新加坡穩定的社會形態,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面臨著何去何從的發展岔路口。
1982年起,中國和英國就香港的歸屬不斷交涉、談判。城中富豪大多也持觀望態度,地産行情一度低迷。而黃廷方一直堅持看好,不斷高價買入地皮。
只是這次一直無往不利的他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滑鐵盧。
因爲香港房地産市場的低迷,他高價買入的地皮建好後一直賣不動。看不清風向的有産階級甚至一度忙著抛售手中物業,新樓盤幾乎無人問津。
從1982年後的3年時間裏,黃廷方的公司前前後後虧損10多億,一度走到了破産的邊緣。
面對公司的虧損,他很是焦頭爛額。一面是外界的唱衰,一面是手下躁動不安的情緒。
甚至不少人催他趕緊低價出讓掉一些土地和住宅,以免一跌再跌。
站在尖沙咀的辦公室裏,望著窗外林立的高樓,黃廷方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一個人在堅定自己的信念,可是周圍人都瞬間變了嘴臉,世態炎涼讓年過50的他感覺疲憊不已。
只是面對如此龐大的家業,他不堅定態度穩定衆心,又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嗎?
跌落谷底的滋味不好受,黃廷方一直咬牙硬撐。
1984年9月29日,《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簽署。靴子落地,香港的前途豁然開朗,隨即恒生指數回升,地産界複現大升浪。
黃廷方再次賭贏了!
之前賣不動的房産呈幾何暴漲,黃廷方的信和集團一夜之間賺得盆滿缽滿。
“早一輩白手起家的成功企業家都有這種腳踏實地、一針見血的個性。他也是一個非常果斷和專注的人,這麽多年的堅持,讓他在新加坡和香港兩地方的房地産市場,成功地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加坡商會主席曾精准點評過黃廷方的個性。
對于一個沒有文憑、賣醬油起家的漂二代,黃廷方在商界的打拼幾乎全靠自己後天的努力。
對賺錢極大的興趣,加上過人的勤奮以及敏銳的觸覺,算得上黃廷方行走商界的制勝三寶。
曾有人總結過黃廷方屢屢得勝的商業策略,簡而言之就是“快半拍”。而在風雲多變的商場,想先人半步又何談容易?
舊時好友回憶起兩人當年坐飛機,當時已經年過60的黃廷方在十幾個小時的飛行途中,拿著厚厚的資料看個不停,並且同步囑咐秘書記錄下他看到的要點。
90年代後期,黃廷方便將公司業務交給兩個兒子負責,只是兩人必須每天一早去到父親辦公室彙報,直到黃廷方因病去世,這個要求從未中斷。
別樣回鄉
2004年9月,莆田迎來了一個特別的客人。黃廷方闊別故鄉60余載後,熱淚盈眶地重新踏上了這片早已陌生的故土。
當年懵懵懂懂上船的幼童,如今歸來已是兩鬓斑白的老人。只是聽到熟悉的鄉音,聞到熟悉的菜肴味道,久別重逢好似從未離開。
只是在鄉愁的背後,吸引黃廷方重新走回故土的還有他深耕多年的房地産。
1987年,和香港一水相隔的深圳開始嘗試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消息靈通的黃廷方一聽說,二話不說帶著兒子趕緊往深圳跑。
不同于今天的超一線大都市,當年的深圳連像樣的馬路都沒有幾條。
善于抛開表面看本質的黃廷方,認准了這塊緊鄰香港的好地方,積極舉牌競標,終于以全場最高價和深圳政府簽訂了土地使用協議。
而這不過是黃廷方對改革開放政策的試水,一探虛實後,黃廷方心裏有了數。自此,他開始大張旗鼓地進入內地房地産市場。
幾年後,他以8888萬的天價拍得福州一塊大小僅8畝的地皮,看傻了同業。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太瘋狂了!”無數人咂舌。
但是對于財大氣粗的黃廷方而言,8000多萬不過小數字,對于有價值的地皮貴也要買。外人怎麽評價,根本影響不到他的決定。
買賣地皮幾十年,黃廷方心裏的算盤一直都在不停盤算。在別人還看不透的時候,他已經帶著兩個兒子早早在內地布局,到處買地。
當年爲了謀生遠走他鄉,如今因爲發展又榮歸故裏。
現在黃廷方家族産業早已遍布上海、深圳這些內地一線大城市。
精彩繼續
曾有身邊多年的下屬評價過黃廷方:“他對金錢有著著迷的渴望,賺錢對他而言就是人生中最大的遊戲。”
與此同時,他堅信“能者多勞”,每天工作至少12個小時,全年無休。
“我就是個普通人。“黃廷方曾如此評價自己。
坐擁巨額財富的他對于香車豪宅興趣缺缺,住了3、40年的老宅布置簡單,幾十年不變。
唯有對賺錢的渴望和興趣,激發著他一生不斷努力奮鬥。
2010年1月23日,像往常一樣起早的黃廷方還在跟家人說這話,突發腦溢血昏迷倒地。
被緊急送往醫院後,經過幾番搶救卻最終無力回天。農曆新年前夕,82歲高齡的黃廷方在家人的陪伴下離開人世,走完自己轟轟烈烈的一生。
如今的黃氏家族仍在繼續低調發展,而你是否羨慕首富如此過一生?
作者:沅寶味方槍槍
參考資料:
1、 一波說《一個下南洋賣醬油的莆田商人黃廷芳家族,八年蟬聯新加坡首富》
2、 華商韬略《新加坡前首富:生前不喜露面怕被打劫,身後留下700多棟樓給子女 》
3、 莆田文化網《黃廷方,一個締造國家首富的莆田人》
4、莆田僑鄉時報《莆田僑傑:財富帝國締造者黃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