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園概況】靈壽縣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在總體布局上爲“一中心、兩走廊、多基地”,規劃面積76.82平方公裏,總人口4.35萬人。中心區域位于靈壽縣經濟開發區,建設了電商服務中心、農業大數據中心等平台,爲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提供指導和服務;兩走廊爲滹沱河、磁河觀光大道,輻射帶動周邊村農業與觀光采摘、餐飲接待、特色農産品加工等業態深度融合;多基地爲特色農産品基地,發展紅薯種植面積50000畝、桃種植面積5000畝、桑葚種植面積3000畝。示範園的産業定位是以農業種植爲基礎,以休閑、觀光、生態旅遊爲抓手,以産業鏈、價值鏈、利益鏈三鏈同構爲目標的延伸農業産業鏈型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靈壽縣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根據靈壽縣地形地貌和資源禀賦,通過積極探索和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實施,形成了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的框架。培育了狗台仙桃、塔上紅薯、南營茶葉、青同桑葚、馬家莊葡萄等農村産業融合示範基地,建立健全了利益聯結機制,拓寬延伸了産業鏈條,推動了農業種植、生産加工、電商物流、觀光旅遊等農村産業深度融合。通過推進産業鏈、價值鏈、利益鏈“三鏈同構”,形成特色産業鏈條完整、功能拓展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的三産融合發展新格局,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示範園內農旅觀光公路
一、主要亮點
(一)堅持以優布局延伸産業鏈,構建全域融合新格局
針對縣域地形輪廓呈條狀、山區丘陵平原地貌並存這一特點,著眼全域、統籌謀劃,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原則,確定“一中心、兩走廊、多基地”産業布局,實施總投資40億元的12個重點項目,實現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縣域全覆蓋。一是做強“一中心”輻射帶動。以縣城和經濟開發區爲中心,投資8.85億元,實施互聯網雙創大廈、新加坡豐樹現代供應鏈産業園、電商示範平台、農村産業融合綜合服務中心等項目,搭建覆蓋農産品基地的物聯網平台、可追溯平台、電商服務中心和農業大數據中心,爲農村産業融合發展提供指導和服務。二是暢通“兩走廊”串聯帶動。投資14.79億元,建成河北大道靈壽段、磁河大道兩條觀光路,沿觀光路兩岸實施投資近10億元的旅遊項目,帶動周邊176個行政村發展觀光采摘、餐飲接待、訂單農業等産業。三是連點“多基地”示範帶動。依托紅薯、桑葚、食用菌、茶葉等特色農業資源禀賦,高標准打造狗台順明仙桃、塔上紅薯、南營茶葉、青同桑葚等多個農業融合發展示範基地,帶動周邊農民發展特色種植業,調優調特農業種植結構。
(二)堅持以産業鏈提升價值鏈,走出轉型升級新路徑
積極探索産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農業由單一種植向種植、加工、銷售全産業鏈延伸,旅遊業向旅遊産品加工、特色農業種植、觀光采摘和帶動群衆就業延伸,實現産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一是探索“一産向後延”模式。一産做優,發揮紅薯等特色農業種植面積大、産量高的優勢,積極推廣先進技術,組織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發展訂單農業,保障農戶收益;二産跟進,組織專業團隊幫助企業進行産品設計包裝,並對農産品加工項目提供資金、用地、貸款等優惠政策,培育了河北昂豐、靈壽豐沃、河北圖略等一批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三産提升,統一建設電商銷售平台,培育地標産品,大幅提升品牌價值和産品附加值,構建農戶種植、企業加工、平台銷售一體化融合發展模式。二是探索“二産連兩端”模式。依托果桑深加工基地,建設桑葚果汁、桑葉茶生産線,帶動周邊村形成3000畝的規模化果桑種植園,並建設規模化養殖場,促進一産發展;依托桑葉種植園、桑産品加工基地,建設桑蠶文化園,發展生態餐飲、采摘觀光、休閑旅遊等旅遊服務業,帶動三産發展,打造集種植、加工、采摘、休閑觀光、餐飲于一體的全産業鏈發展模式。三是探索“三産向前連”模式。依托豐富的旅遊資源,持續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五嶽寨、水泉溪、秋山3個4A級景區和錦繡大明川、漫山花溪谷等一批景點,實現由旅遊資源大縣向旅遊強縣轉變。結合旅遊業發展,包裝推出具有靈壽特色的腌肉、茶葉、甜玉米等産品,吸引遊客購買消費,帶動食品加工發展。同時,隨著旅遊産品需求的增大,農戶主動擴大茶葉、甜玉米等種植,帶動農業發展。
(三)堅持以價值鏈築牢利益鏈,開創共建共享新局面
通過訂單合同、流轉聘用、股份合作、服務協作等利益聯結模式,建立龍頭企業與農戶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實現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深度融合、成果共享。一是實施“訂單農業”,讓農民在價值鏈前端受益。河北益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方式,把絲瓜絡産品原料基地建在田間地頭,企業制定産品標准、行業標准,並免費進行絲瓜種植技術培訓,統一供應良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生産標准,與農戶簽訂收購協議,統一産品回收,降低農戶種植風險,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和收入水平,帶動530余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被評爲“中國企業精准扶貧50佳優秀案例”。二是實行“流轉聘用”,讓農民在價值鏈高端受益。引導農戶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合作社土地入股龍頭企業,實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紅”分配方式,並優先推薦土地流轉農戶就業,在保障農戶獲得穩定土地流轉收入的同時,通過就業拓寬增收渠道,讓農民在二三産業上分享更多收益。目前,全縣紅薯産業流轉1萬戶農戶土地5萬余畝,畝均收益增加1200-1500元,帶動3200余名農戶就地就業。三是發展“鄉村旅遊”,讓農民在價值鏈全鏈受益。依托漫山花溪谷景區,鼓勵周邊村莊發展鄉村旅遊,景區收購茶葉、鮮花等農産品,加工成旅遊商品銷售;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農戶在建築等行業就業,支持有技術資金的農戶在景區或周邊發展農家樂、餐飲住宿等,實現1800人穩定就業,帶動人均增收8300-30000元。特別是南營鄉車谷砣溝域成立聯合黨總支,與正定塔元莊村合作,采取“村兩委+合作社+旅遊開發公司+農戶”四位一體合作經營開發模式,村民全部入股,建設“中國·車谷砣康養旅遊度假區”項目,實現整個溝域全面振興,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不足800元增長到2020年的9000余元。兩個鄉村旅遊發展案例均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文化和旅遊部的《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彙編》。
二、特色政策舉措
(一)高標准謀劃平台建設
爲加強對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的指導和服務,在綜合服務中心高標准建設了四大平台。一是物聯網服務平台,搭建統一的農村産業融合管理平台,對農業基地生産過程可視可控,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實現精准化農業生産。二是質量安全追溯平台,建立組織保障體系、投入品管理體系、標准化體系、監測體系、監管體系等,保障農産品的質量安全。三是電子商務平台,建設新電商體系,整合零散農戶,創建區域品牌,引入專業服務團隊,推進農産品線上銷售。四是産品認證平台,搭建與國際國內權威認證機構連接平台,做好靈壽特色産品的認證,提升品牌價值。
(二)強化融合發展資金保障
以涉農資金打捆整合下達農業項目試點爲契機,結合農村産業融合發展實施方案,連續兩年整合涉農打捆資金2億元,重點用于示範園區標准化農業種植基地和農産品加工項目建設,堅持“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的原則,實行跨部門、跨年度統籌涉農項目,實現財政整合投入,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爲推進農村産業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三、幾點啓示
(一)積極培育新型業態,實現農村産業深度融合
靈壽境內有滹沱河、磁河兩條河流,爲推進全域旅遊發展,高標准建設了滹沱河、磁河兩條觀光公路,在發展旅遊的同時,根據沿途各村的特點,積極培育生態觀光、采摘體驗、農産品加工、特色餐飲等新型業態,基本實現農業從單一種植到農業種植與觀光旅遊、采摘農産品加工、餐飲深度融合。在種植方面培育了葡萄、食用菌、蘋果、桃、草莓、櫻桃等觀光采摘基地,積極發展鄉村旅遊,組織電商團隊設計了核桃油、紅薯脯、腌肉等産品實行線上線下銷售,帶動了加工業發展。同時,積極發展靈壽腌肉面、大鍋菜、缸爐燒餅、羊雜湯等特色餐飲,打響了品牌,帶動了農家院發展。通過多種業態融合發展,觀光路周邊的鄉村由原來的貧困村變成了脫貧致富樣板村。
(二)創新利益聯結方式,真正讓農民共享發展成果
積極發展農業産業化利益共同體,實行“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的合作共贏模式,實現了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農戶深度融合。一是發展訂單農業,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簽訂購銷合同,降低了農戶種植風險,提高了種植積極性。二是帶動農戶就業,引導農戶將土地流轉給聯合體內合作社,每年獲得穩定的土地流轉費用,合作社以土地入股龍頭企業,流轉範圍內的農戶優先就業,使農戶在獲得流轉費用的同時,通過就業致富,讓農民更多地分享二三産業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