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喜茶海外第一家店在新加坡開業,同時,奈雪的茶宣布,第一家門店將于12月第一周在新加坡怡豐城與新加坡消費者見面。更早在9月5號,台蓋已先一步進入新加坡,在Nex購物中心開出第一家分店。台蓋和奈雪的茶同屬品道集團。2018年的“當紅明星”新式茶飲代表企業喜茶和奈雪的茶海外第一站的選址,也讓新加坡餐飲市場再次廣受關注。
爲什麽新加坡吸引了新式茶飲的目光?
據億歐餐飲此前對新加坡餐飲市場總結,中餐品牌選擇新加坡作爲海外拓展優選市場的主要原因在于兩方面,一是因爲新加坡飲食文化豐富多元且包容度高,無論是中西餐、日韓菜還是印度菜系等,都活躍在餐飲市場上;另一方面,新加坡華人較多,和中國的餐飲市場消費習慣較爲接近。知名餐飲品牌策略師王鹿鹿曾分析:新加坡餐飲市場經過快速發展後基本成熟,市場份額被幾大餐飲巨頭瓜分,與深圳相比,新加坡是“疊加”,而深圳是“重造”。
2013年至2017年,新加坡餐飲市場快速發展,餐廳數量由2013年的6705家增至2017年的7892家,年複合增長率達4.2%,餐飲市場總收入也由2013年的86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432億元)增至2017年的93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46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3%。咖啡店也是新加坡餐飲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新加坡咖啡店數量由2013年的670家增至2017年的787家,咖啡業總收入由9.99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50.42億元)增至10.957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55.30億元)。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10月發布的市場數據,2018年8月新加坡餐飲市場表現同比上漲3.2%,無論是餐廳還是飲品店銷售額均呈現上漲趨勢。喜茶的首戰告捷也顯示了新加坡市場的茶飲消費潛力——開業前三天銷售額約在2000多杯,與國內店基本持平。
品牌國際化快人一步,新式茶飲們在“急”什麽?
新加坡當地也有不少飲品品牌,如LIHO、KOI、U Cha等,茶飲品牌大量出現也是從2017年開始。新加坡的茶飲市場正興,但市場格局遠遠未定,是國內新飲品品牌看好的消費市場,如喜茶在完成B輪融資時宣布出海是2018年發展兩個重點之一,奈雪的茶在新加坡開店有新加坡知名本土餐飲品牌面包新語的加持,答案茶也早就有以加盟形式在新加坡開店的計劃。更早之前,上文提到的KOI就是50岚在新加坡做的當地品牌。
在品牌上貼上“國際化”的標簽,可以給一個品牌帶來更高的品牌溢價,茶飲市場也是如此。如今的新茶飲品牌如雨後春筍,在産品上的創新探索,讓市場看到了新式茶飲的生命力和想象力;在門店設計上的新思考,讓飲品店看到了從街邊店或者檔口店等小店發展成場景大店的可能。並且,隨著新式茶飲的興起,茶産業、烘焙業和相關産業也迎來了新一場發展機會。
2018年10月,前瞻産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茶飲料行業産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底中國現制飲品的門店數達到44萬家,比2016年新增3萬家,門店年度增長率爲7%。
事物是具有兩面性的。快速增長的門店數和市場熱度以及行業不算高的門檻,讓尋求增長的新茶飲品牌面臨兩個現狀:要麽做出差異化且有壁壘的産品,要麽能夠更快建立更強的品牌認知。
不久前奈雪的茶和喜茶因産品相似度互怼就反應了這種市場局面,這一事件在登上微博熱搜後,由行業內熱議變成了全民討論。將行業兩家領軍品牌對比來看,兩者均起家于廣東,在茶方面,起初還能以芝士茶和果茶做區分,後來隨著雙方新品不斷研發拓展,漸漸在茶方面有了一些品類類似;軟歐包也不再是奈雪的茶一家的特色,喜茶、樂樂茶等如今也提供軟歐包産品;而在門店設計方面,新式茶飲品牌都在門店設計上下足了功夫,爲了讓消費者更有空間體驗感。
在堅持直營、堅持品質的同時,背負比較高的市場熱度和市場期待,新式茶飲品牌也面臨不小壓力,比如供應鏈能否跟得上?客流是否足夠穩定?未來方向在哪裏?處在發展中的新式茶飲,無論哪一個品牌未來都需要資本市場更多肯定。所以,在如今國內新式茶飲市場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除了産品創新,在市場渠道上領先同業一步也由此顯得重要。
結語
在如今的市場熱度下,新式茶飲的構成和産品在口感上只要不太差,絕大多數都能推向市場並被消費者接受。消費者心態已逐漸由“被種草”和”被推薦“變成主動”嘗鮮“。受限于門店拓展速度和城市覆蓋,如今的新式茶飲市場依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除了在一線城市購物中心激烈競爭的品牌外,區域性茶飲品牌也有不少。品牌度如今依然是新式茶飲必爭之地,先後進軍新加坡市場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在經營的各個環節,頭部新式茶飲品牌還會常常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