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古驿道文化之旅走入潮汕
——穿越世界記憶時空,尋找先輩過番足迹,傳播潮州瓷器文化
金羊網訊 記者趙燕華報道:11月18日—19日,2017南粵古驿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賽暨中國南粵古驿道文化之旅來到汕頭、潮州。千百年來,潮汕人沿著古驿道、古港口出海下南洋,帶去了潮州陶瓷、茶葉、潮劇、潮州大鑼鼓、潮繡,將潮汕文化傳播到海外。如今,南粵古驿道保護利用工作在修複活化古驿道、古港口的同時,更注重挖掘當地珍貴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部署要求,帶動旅遊、體育、文化、精准扶貧、特色農業等工作有機融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爲人民群衆提供優質的生態産品,促進古驿道沿線經濟社會發展,以道興村,讓一條條古驿道“活”起來。
西堤公園穿越世界記憶時空
11月18日,汕頭“世界記憶名錄僑批紀念地”西堤公園熱鬧非凡,公園中間的僑批記憶之流吸引了衆多遊客駐足,來自泰國澄海同鄉會代表團的林铮女士穿著一身旗袍,在人群裏特別顯眼,她一口娴熟的潮汕話,開心地說道:“我爺爺那一輩就下南洋了,他就是從西堤上船離開故鄉的,今天特別開心能來到西堤公園,看到這麽多僑批的故事,好感動,還看到活力滿滿的汕頭,讓我十分驕傲,以後真要多回來。”
圖爲運動員和遊客們在觀看僑批記憶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汕頭港于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的美稱。轄內的西堤公園、樟林古港列入了南粵古驿道四大出海口紀念地。西堤公園是汕頭百載商埠的發祥地,也是當時“僑批”的集散地。在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16萬封僑批檔案中,“潮汕僑批”就有12萬封。2013年,《僑批檔案》被國學大師饒宗頤譽爲“海邦剩馥”“媲美徽學”,並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今年,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體育局等部門聯合開展的“驿道依舊在,故人何處尋——尋訪僑批銀信後人”活動就掀起了向海外華人,特別是向新生代華僑介紹祖國繁榮昌盛、家鄉日益美好的熱潮,衆多僑批後人紛紛奔走相告,攜親帶友前來西堤公園尋訪舊迹、追根溯源,大大地凝聚了僑心,增強了海外僑胞的家國情懷。8條南粵古驿道主題文化遺産線路之一的《世界記憶》僑批和銀信文化遺産線路就專注于挖掘潮汕當地僑批文化,串聯重要曆史遺迹,打造形成獨具潮汕特色的文化之旅,激活當地經濟發展。這就是南粵古驿道保護利用工作深入挖掘當地曆史文化內涵的具體舉措。
近日,西堤公園獲得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因主題突出、兼具運動功能,利用古碼頭遺址打造百姓自家博物館等特點赫然在列,慕名前來西堤公園觀光、學習和了解僑批文化知識、尋找曆史記憶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由此,也帶動了開埠區的旅遊熱潮,使靜寂多年的舊城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馬來亞潮僑通監》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吳萬發廣告頁
當天開幕式上還舉行了“汕頭西堤公園世界記憶走廊揭幕儀式”。西堤公園“世界記憶”走廊選取和介紹了《世界記憶名錄》裏的部分內容。這條記憶走廊收錄了部分外國《共産黨宣言》手稿及《資本論》初版,路德維希、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手稿,安徒生手稿及信件等二十項。
樟林古港恢複生機活力
“真的變化好大,我都認不出來了!好漂亮!”11月18日下午,樟林古港人流如織,來自澄海中學的學生小陳興奮地對夥伴連發幾聲贊歎,驚訝于古港這一年來的蛻變。
樟林古港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清中期到清末時期,它是占廣東貿易出口量三分之一的港口,曾經在港口對外貿易方面叱咤風雲,是紅頭船精神、紅頭船的發祥地、潮州最大的貿易港口與粵東最早的古港口。後來隨著水位下降和韓江泥沙沖積,樟林古港至清末民初逐步被汕頭西堤港所代替而逐漸沒落,在去年,樟林古港還是一個垃圾滿地,河道淤塞惡臭的地方,完全沒有當年的光彩。
環境整治後的樟林古港
今年,樟林古港被列入南粵古驿道保護利用工作8處示範段之一,正式拉開了環境整治、河湧治理、修複活化的序幕。今年2月,澄海樟林港古碼頭遺址重現,挖掘出較爲完整的樟林港古碼頭遺存,古碼頭基本風貌保存較好,部分石階仍然完好。目前,通過改造升級,沿著古港河核心區規劃的多個廣場已經建成,古驿道信息牌、樟林古港吉祥物雕塑等配套設施都已經完成安裝。古港截汙清淤引流後河水變清變深,兩旁河堤綠道與傳統村落建設構成一體,行走其間十分惬意,樟林古港實現了蛻變,帶給當地村民實實在在的環境改善,獲得了周邊村民的連連點贊。
樟林古港實現蛻變
今年10月12日,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樟林古港田野工作室在樟林古港揭牌,工作室設置在新興街林園,該工作室展示了中山大學對樟林古港的研究文獻及成果,這裏研究樟林古港曆史文化的基地,對推動潮汕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大賽舉辦期間,中國南粵古驿道首屆文化創意大賽(汕頭站)展出了省內16所高校134件文創作品,作品融入汕頭的古驿道、古村落及當地曆史文化,讓到場觀衆更好地了解汕頭悠久的曆史,感受汕頭深厚的底蘊。此站比賽還結合樟林古港的曆史、紅頭船精神、潮汕瓷器文化,專門設計了一款南粵古驿道紋章瓷,將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
南粵古驿道文化之旅首部話劇《風雨僑批》獻演
活動期間,“中國南粵古驿道文化之旅首部話劇”《風雨僑批》在汕頭藝都大劇院獻演,爲遠道而來的參賽運動員、賽事裁判、教練、工作人員以及廣大志願者送上一道別開生面的“視聽文化盛宴”,讓人們近距離感受潮汕人深厚的僑批文化與堅韌的僑批精神。
南粵古驿道文化之旅首部話劇”《風雨僑批》
大型話劇《風雨僑批》第一次將“僑批故事”搬上話劇舞台,借用舞台藝術的形式講述僑批故事,更具感染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年輕的一代了解過去的曆史和文化。因題材獨特、立意高遠,話劇《風雨僑批》不僅被列爲廣東省2015~2017年戲劇創作生産重點選題規劃,也被定爲中國南粵古驿道文化之旅首部話劇。
潮州與法國利摩日的瓷器交流與“碰撞”
從上世紀初開始,會燒制陶瓷的潮人漂洋過海到東南亞討生活,陶瓷業成爲他們自然而然的選擇。至1990年前後,根據新加坡瓷商公會會員登記資料,新加坡的瓷器商號有50家,其中大部分由潮僑經營,在馬來西亞、泰國等國亦如是。潮州瓷器早已走向世界,憑借悠久的冶陶史,先進、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陶瓷産量,被譽爲“中國瓷都”,享譽海內外。8條南粵古驿道主題文化遺産線路之一的瓷器文化遺産線路,就是旨在挖掘在南粵驿路上的知名窯址,如三水洞口窯、番禺沙邊窯、佛山石迳窯、中山碗迳窯、南海官窯、惠城瓦窯嶺遺址、新會官沖窯和洞岩裏窯址、潮州筆架山宋窯、豐順馬鞍山窯址、大埔余裏窯址等,形成一條獨特的瓷器文化遺産線路,其中,潮州的瓷器文化和曆史故事就十分厚重,獨具魅力。
在潮州站,南粵古驿道文化之旅則注重對潮州陶瓷文化的挖掘,活動的一大亮點就是中法兩國“瓷都”大師的對話和碰撞。法國利摩日自古以來是歐洲陶瓷的代名詞,自從利摩日在中國引進陶瓷技術後,通過不斷的創新和文化融合,創造了獨特而豐滿的陶瓷藝術門類和語言形式,爲歐洲陶瓷産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7年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爲“陶瓷之都”。
中國南粵古驿道首屆文化創意大賽(潮州饒平站)以“開啓瓷都創新之旅”爲主題,邀請中法兩國設計師基于對技藝與文化的理解,通過“瓷”展開對話。廣州美術學院、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南華商學院等高校聚焦中國傳統人文審美,並深入挖掘潮州當地文化元素,將地域性、時代性與當代審美趣味融入藝術創作中,産出創意方案共計43項。利摩日國立美院教授馬克西蒙先生和阿爾萊特女士帶領5名藝術家,則創作了一系列富有創意的瓷器作品。
當天,在活動現場,中法當代設計(陶瓷)産業研究中心暨廣東陶瓷創意聯盟正式成立,旨在通過搭建中法交流合作平台,把優質的法國設計和創意人才和資源帶到潮州來,與當地企業和品牌對接,推動陶瓷産業優勢互補、創新發展、合作共贏,把中國的速度和節奏與法國的精致和審美結合起來,碰撞出新的火花,創造出符合當代社會和消費者需求的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