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作爲每年最受關注的科學盛宴,2021年諾貝爾獎將于10月4日-11日陸續揭曉。諾獎的高保密性有目共睹,直到公布之前,幾乎不會透露任何內部消息。同時,諾獎委員會也對候選人名單設置了50年的保密期。
△諾貝爾獎在揭曉的那一刻,組委會通過這部電話通知獲獎人
關于今年的獎項花落誰家,業界出現了不少預測。
生理學或醫學獎:mRNA技術受關注
新冠疫情是近兩年最受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關于新冠疫苗的研發也爲抗疫做出巨大貢獻。9月24日,有生物醫學“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揭曉,其中,臨床醫學研究獎頒給了來自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的卡塔琳·卡裏科,和她此前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同事德魯·魏斯曼。獲獎理由稱,兩位科學家的突破研究,使得高效率的新冠疫苗得以被快速研發;除了爲應對新冠大流行提供疫苗重要工具外,這項創新還推動了一系列不同疾病的治療和預防工作。
曾有幾十年的時間,mRNA疫苗被認爲不可行的,因爲注射mRNA會誘發不必要的免疫反應,導致mRNA被即刻降解。而卡裏科和魏斯曼在2005年前後發現,將mRNA中一種稱爲尿苷的分子替換成類似的分子假尿苷,就能避免這種免疫反應的發生。 2020年4月,作爲結束新冠大流行的關鍵工具,疫苗背後的兩位科學家才被廣泛了解。
除了MRNA技術,光遺傳學也成爲獲獎熱門。此前,科學界就有一個說法:光遺傳學是一項注定要獲得諾獎的技術。今年拉斯克獎的基礎醫學研究獎,正是頒給了三位光遺傳學專家。
物理學獎:凝聚態物理或得獎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獎項預測中,學術頭條聯合清華大學 AMiner 平台,利用 AMiner 全球學者大數據,通過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篩選出了最有可能獲獎的科學家。
根據AI分析,凝聚態物理是獲獎熱門之一。其中,日本國立先進工業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的近藤淳,早在上世紀中期就發現了“近藤現象”;而德國馬普研究所的弗蘭克則發現了“高溫超導體”。兩位科學家均爲近藤效應及其應用做出了巨大貢獻。
化學獎:分子學研究成熱門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以往諾貝爾化學獎“兩年生命化學加一年其他化學”的規律,今年的獎項有可能頒給生命科學領域,而mRNA技術的研究者卡裏科和魏斯曼再次成爲熱門。
此外,在諾獎預測中,分子學研究也被多次提及。其中,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斯普迪赫(James Anthony Spudich)、德克薩斯大學醫學分部的希茨(Michael Patrick Sheetz)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韋爾(Ronald David Vale),因在生命分子運動機制方面的奠定性貢獻而被猜測將獲獎。據悉,三位科學家在上世紀80年代構建了體外生命運動體系、鑒定出生命分子馬達、闡明了分子運動機制。
而德國馬普研究所的哈特爾(Franz-Ulrich Hartl)和美國耶魯大學的霍維茨(Arthur L. Horwich),則于20世紀80年代發現了分子伴侶,並闡明了蛋白質折疊分子機制。
“諾獎風向標”選出16位頂尖學者
已誕生過59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引文桂冠獎”,被認爲是諾獎風向標。9月22日,專業信息服務機構科睿唯安公布了2021年度引文桂冠獎的名單,來自6六個國家的16名頂尖學者入榜。
其中,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包括來自法國巴斯德學院的榮譽退休教授Jean-Pierre Changeux,他發現了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及其變構特征,爲神經受體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日本千葉國立量子和放射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平野俊夫和大阪大學教授岸本忠三,因發現白細胞介素-6而獲獎;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名譽教授Karl M. Johnson和韓國首爾高立大學名譽教授李鎬汪,因分離出導致腎綜合征出血熱的病原體入榜。
物理學領域有三位獲獎人。其中,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Alexei Y. Kitaev在拓撲量子計算中做出貢獻;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Mark E. J. Newman對網絡系統進行了廣泛研究;意大利羅馬大學榮譽退休教授Giorgio Parisi則在量子色動力學方面有開創性發現。
化學領域的三位獲獎人也都來自高校。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副校長Barry Halliwell在自由基化學方面有開創性研究;美國耶魯大學教授William L. Jorgensen在合理設計和合成藥物上做出貢獻;日本中部大學教授澤本光男則發現和發展了金屬催化活性自由基聚合。
此外,經濟學領域有五位獲獎人。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