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個國家就跟這牛皮癬一樣,時不時就要出來起膩。
這幾天印度又開始作妖了,印度政府再次禁止了43款APP,大部分是中國的産品,其中包括了阿裏賣家、千牛工作台、全球速賣通等,早在今年6月,印度政府已經禁止了59款中國APP,9月,又禁了118款中國APP,加上最近的這次,中國的APP幾乎全部被印度政府所禁止。
印度政府給出的理由是“有損印度主權完整、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這裏需要強調一下,印度政府以“國家安全”的理由禁封中國APP,而被禁的很多中國企業實際上使用的是亞馬遜、微軟等全球公司提供的網絡服務,數據儲存在新加坡、美國等海外國家,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數據安全隱患。
莫迪政府禁封中國APP的手法,和特朗普拿“國家安全”封殺華爲的流氓行爲非常像。也難怪莫迪被稱爲印版的“特朗普”,據說兩人還非常欣賞對方。
尴尬的是川總就要下崗了,莫迪爲了示好新領導,趕在拜登還沒宣布勝選前就通過推特送祝福,還專門打電話給拜登祝賀,不過拜登沒有接,印度政府爲了掩飾尴尬對媒體解釋說,拜登會在合適的時候回電。好吧,印度人給自己找回場子的本事還是有的,就像邊境沖突中從來都是他們獲勝是一個道理。
說回禁中國APP這件事,很多人覺得印度禁止中國APP是因爲中國在邊境上不懂得“謙讓”,同時平複國內的民族情緒,如果只這麽想問題,那就把莫迪想簡單了,實際上印度這個國家一直有耍小聰明的傳統,莫迪政府打著民族主義的旗號,背地裏卻敲著自己的小算盤。
01
今年6月,印度禁封TikTok(抖音海外版),一個多月後,一款印度山寨的短視頻軟件“Trell”迅速沖上了應用市場的排行榜,數據顯示它的用戶量增長了10倍,用戶使用時長增長了800倍。
而印度的另一個山寨貨“Roposo”,在TT被封的一周內,下載量突破了700萬。同類別的短視頻軟件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增長幅度都是百萬級。
印度禁封中國APP後,印度的本土企業就像是翻身農奴把歌唱,山寨貨也有了春天,沒有人覺得這種勝利有什麽不妥,畢竟耍流氓贏也是贏。而在印度政府耍流氓前,印度國內下載次數最多的10款軟件中,有6款來自中國,4款來自美國。
印度的流氓行徑立即改變了本土互聯網企業的生存環境,大量山寨應用迅速占領了中國APP被禁後的市場空白。
不過,就在印度企業狂歡的同時,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也馬上顯現了出來。
首先就是黑客打劫,印度山寨的應用對于黑客來說就跟逛自己家後院一樣方便,客戶信息經常被盜,而且一時半會解決不了。
好在印度人穩定性非常高,疫情都鬧成那樣了,也沒見印度人出來鬧事,更何況隱私?對于絕大多數印度人,有個勉強能用的APP就已經很知足了,還要啥自行車?
另一個問題就是,雖然印度本土的APP能夠在功能上照抄中國APP,但要支撐視頻和遊戲平台海量的內容和用戶,那就需要非常強大的服務器,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進行研發。
而印度人的“工匠精神”全球聞名,就連印度人也不相信自己能在短時間研發出來,所以最近幾個月,印度人又把美國公司請了過來,讓美國公司填補中國企業的空缺。
前段時間,Facebook就以57億美元投資了印度首富的企業,小紮號稱要用科技手段改造全印度3000萬家小商店,讓消費者可以用WhatsApp直接下單;7月,谷歌CEO和莫迪進行了視頻通話,隨後宣布在印度設立100億美元的數字化基金;8月,在中國VIVO退出2020年印度超級板球聯賽冠名贊助後,美國的亞馬遜和可口可樂蜂擁而上,力求花錢買個印度人開心。
說到這,大家可能看出來了,印度大舉禁封中國APP,無非是打壓中國企業,給本土山寨貨和美國資本騰空間。
02
更騷的是,就在第一次宣布禁封中國APP後,莫迪居然發起了一個“自力更生”的應用創新挑戰賽,那感覺就好像中國APP不讓印度人發奮圖強一樣。
其實早在2015年,莫迪就發誓要搞“數字印度”,更早的時候還推出過“印度制造”計劃,這兩個口號是不是眼熟?看來抄襲中國是從口號做起的。
雖然莫迪口號喊得響,但現實卻非常打臉,2020年第一季度,印度的應用下載量排行榜裏沒有一款APP是印度的本土公司開發的。不過印度人從來不覺得尴尬,就像三十多年前印度也要在武器裝備上“自力更生”一樣。
1978年,印度開始自主研發核潛艇,經過20年不懈努力,1998年才搞定圖紙,又過了11年,核潛艇才下水,7年後正式服役。而印軍被自己人坑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們對自己制造的東西認識的非常清楚,輕易不敢嘗試。
印度人知道自己的實際能力,所以莫迪就把技能點全點在忽悠上。
前幾年莫迪爲了忽悠外部投資,把牛糞都當成藥材算在GDP裏,搞出了個連續7%以上的增長。結果很多中國老板傻呵呵地跑去印度建廠,等把真金白銀投進去才發現是個坑,因爲印度的基礎建設就跟沒有一樣,經常斷水斷電。
而且印度有近3億人是文盲,一半以上的人也只是個小學水平,大部分印度人在工廠裏連個說明書都看不懂。非常奇葩的是,雖然印度社會不把低種姓的當人看,但勞動法出奇的完善,印度人不僅懶散而去動不動就罷工,搞的人力成本一點也不低。
後來很多中國老板都認栽撤資了,莫迪這幾年也不提“印度制造了”,現在換了個馬甲改口宣傳“數字印度”了。
咱們有一說一,印度在軟件服務業上要比中國起步的早,硅谷裏很多技術高層都是印度人,印度人也一直比較自豪自己的碼農身份。
但說白了,軟件外包也不過是給美國人當廉價勞動力,錢沒賺多少,反而錯過了移動互聯網這波行情,所以到現在印度也沒幾個能拿得出手的APP。
最近四年,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初創公司的盤子越來越大,今年3月的一份報告統計,印度30家獨角獸互聯網企業中,有18家是中國企業投資的,總體大約是40億美元,這比四年前提高了12倍。
不過就在今年的4月,印度政府毫無征兆的修改了外商直接投資印度企業的新規,要求來自與印度接壤的國家的投資者必須經過政府的審批。
傻子都能看出來,這條規定明顯是在針對中國。而隨後短短3個月的時間裏,印度就吸引了200億美元的海外投資,其中絕大部分來自美國。
03
其實大家也不用罵莫迪,印度這麽死心塌地的惡心中國,賣力向美國示好,無非幾個原因:
首先就是邊境問題。自1962年之後,印度消停了50多年,今年瘋狂搞事情,除了國內疫情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中國在爭議區這邊的路修好了,物資運輸明顯改善,這讓印度心裏很慌;另外中國在喜馬拉雅山上搞水電站,直接關系下遊印度人的用水問題,如果哪天中國心情不爽把上遊的水給掐了,印度就得乖乖跪下叫爸爸。
第二個原因,川總和莫迪彼此欣賞,經常還要搞個隔空打扣,比如莫迪禁了TT,川總也跟進響應;川總要搞錢,莫迪就清空中國企業,讓美國資本進來插管子…現在川總要下崗了,新領導沒工夫搭理印度,這讓莫迪內心比較焦慮,因爲每次美國換領導,政策也跟著換。這些年跟著川總圍堵中國的政策大概率是要被拜登廢掉的,莫迪再次禁止中國APP,大概是表明下態度,等著拜登的回扣。
最後一個原因,可能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RCEP裏有中國而沒有印度。這件事怎麽理解呢?不是印度擔心自己被割韭菜,不敢進群嗎?
是也不完全是。
咱們先說下這個RCEP,其實就是東南亞各國搞出來的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其本質就是大家減少內耗,互通有無,一起賺錢。如果類比的話就是“歐盟”的初始版本,RCEP還沒有實現貨幣統一,有些行業的關稅也不是一步減免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各國也都有自己的保護行業。
自由貿易這個事比較有意思,通常情況下都是制造強國家在喊,比如當年大英開著軍艦找清政府上訪,要求開放口岸自由貿易,那個時候的大英家裏堆滿了工業産品;二戰後,做了霸主的美國人也到處喊著要貿易自由,那是美國的工廠開足了馬力;現在英國和美國都不喊了,”自由貿易“喊的最凶的是中國。
事情明擺著,自由貿易對制造強國更有利。
當然,自由貿易對于弱國來說也是好處肯定是大于弊端,而且加入自由貿易並不代表你要開放所有行業。當年中國加入WTO,很多關系國計民生的行業全都保護了起來,雖然也是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但換來了今天的制造強國。
所以印度沒有加入RCEP這事,連他們自己都覺得說不過去。
其實早在尼赫魯時期,印度就想搞個共同市場,讓亞洲國家在裏面自由的做買賣,而且當年印度底子好,大英殖民印度的時候又是給它修鐵路又是給它搞發電廠,算是完成了初步的工業化。
二戰後的印度在亞洲也算是大戶,所以很多國家都買它的帳,印度也搞出來幾個貿易小團體。而且印度很早就加入了WTO,和西方國家的關系非常好,這讓印度在亞洲有足夠的話語權。
1962年,印度被中國打斷了腿,隨後就把中國踢出了群,然後堅定不移的遊說其他亞洲國家建立經濟共同體,不過亞洲這些國家可都不是什麽善茬,相互之間都有龌龊,這個共同體一直沒有搞起來。
最近十幾年,由于中國的崛起,整個亞洲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在高端産業上奮力直追日韓,在中低端産業上基本沒給印度留空隙。中國的産品質量好,價格還便宜,直接把印度制造業搞的痛不欲生,印度政府幾次煽動民衆抵制中國産品,最後都被印度人民用實際行動打了臉,誰讓印度的産品即垃圾又貴的離譜。
這就是爲什麽印度搞了這麽久的經濟共同體,站在大門外糾結了半天,最後也沒敢跨進去。印度對于RCEP的態度,是既想進去占便宜,又擔心被中國割韭菜。最後把東南亞各國都搞煩了,大家索性先簽了,讓印度隨意。
而實際上,印度政府裏的一部分人是想簽的,但有些人死活不同意,最後印度沒簽成,結果另一部分人馬上又跳出來大罵莫迪無能,搞的莫迪政府也挺酸爽的。
結語
現在印度政府又站出來禁封中國APP,形式大于內容,無非就是安撫下國內的一幫神經病,讓他們少罵幾句。
至于中國企業在印度的未來會怎樣,不太好說,但顯然中國企業不想也不能放棄印度這個市場,而印度政府恐怕也很難切斷民衆對中國商品的依賴。
大概率中印關系還是會維持一種鬥而不破的局面,畢竟喜馬拉雅山上的水電站已經立起來了,這就像是捏住印度的兩個蛋蛋,時不時的找找手感,興許會讓印度活得更冷靜一些。
總之,就跟文章開頭說的一樣,印度就跟個牛皮癬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犯病,也不清楚什麽時候它自己就好了。
此文完,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也請順手點贊,幫忙轉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