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
粵開證券宏觀分析師:方堃研究助理:徐凱舟、原野
摘要
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著民族複興而解決。這是中華民族曆史演進大勢所決定的,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近期,美國國會衆議長竄訪,台海和平穩定遭到嚴重破壞。2021年10月國務院台辦副主任劉軍川指出,統一後台灣的經濟發展將得到充分增進,台灣的財政收入盡可用于改善民生。當前有必要加深對中國台灣的理解,尤其是對台灣地區經濟財政的理解。本文重點解答以下問題:中國台灣地區經濟總體情況如何?産業發展如何?居民就業及生活處于何種水平?台灣地區財政稅收和金融市場分別有哪些特征?
1、從經濟總量看,2021年中國台灣地區生産總值達到5.0萬億元人民幣,接近湖北、福建,位居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中的第八位。台灣地區人均GDP達到高收入經濟體水平,爲21.3萬元人民幣,位列全國第三,居于港澳之後。
2、從産業結構看,台灣地區的産業體系以“一家獨大”的電子工業爲特色,與深圳的産業結構頗爲相似。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台灣地區把握全球半導體産能轉移機遇,90年代中期電子工業增加值占制造業比重躍居各行業首位,而後這一比重從20%左右進一步提升至超過50%。目前,台灣地區半導體産業産值位居世界第二。
3、從産業區域分布看,電子信息等高增長的高科技産業集聚在北部的台北、新竹等地,機電和冶金企業多分布在中部,石化、食品産業則集中在南部。産業分布“北強南弱”,吸引更多人口向北遷移。
4、從對外依賴度看,台灣地區2021年出口額4464億美元,略低于江蘇省,進口額3815億美元,接近于上海市。外貿依存度則達到106.8%的較高水平。外貿貨物體現了電子工業“兩頭在外”、出口導向的特征,出口品中電子産品占38.5%、通信設備占13.7%,進口品中原材料比重達到69.4%。
5、從人口情況看,2020年台灣地區常住人口2383.4萬人,與吉林省較爲接近。台灣地區人口已進入負增長,預計未來出生率將繼續下降,少子化或導致勞動力供給下降,制約經濟和創新。但是,即使在人口紅利消退的情況下,工資仍然增長緩慢。
6、從居民生活看,近期台灣地區通脹水平和居民生活成本走高,原因包括俄烏局勢、全球疫情推高電價、油價、食品價格,疊加台灣當局強推電力轉型等。在中低收入群體受到物價上漲沖擊的同時,高收入群體通過股市、房市上漲積累財富,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貧富分化問題。
7、從房價看,疫情後台灣房價持續上漲。房價最高的台北市,2022年二季度成交均價爲66.75萬元新台幣/坪(約人民幣5萬元/平米),與北京商品房住宅成交均價相差不大。
8、從財政看,台灣地區公共財政收入達3.3萬億元新台幣,接近上海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整體來看,台灣地區公共財政收支高度集中,台灣當局本級(相當于省以下財政體制的省本級)占全部財政收入的七成、支出的六成。結構上,收入方面稅收收入比重超八成,其中以所得稅、營業稅、證券交易稅爲多,支出方面則是教育、一般政務、社會保險、軍費支出較多。
9、從資本市場看,台交所2021年上市公司總市值達56.28萬億元新台幣,約人民幣12.95萬億元,與創業板相近(14萬億元)。台灣地區資本市場表現良好,如股價、市值、交易量連創曆史新高,股利收益率較好。從上市企業看,市值、成交排名居前的企業多屬于電子行業,股價強勢背後與電子信息産業的繁榮密切相關。
10、應當認識到,台灣地區經濟中還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長期性、結構性、體制性問題。
第一,電子工業“一業獨大”,産業單一化。台灣地區經濟體規模有限,必然決定其難以自行建成完整的産業體系,而産業單一化的經濟體容易在全球周期的波動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例如,高度依賴旅遊業的斯裏蘭卡等地受到疫情帶來的嚴重影響。對台灣地區而言,一旦出現電子産業增長失速或超預期産業外遷等問題,難有替代性産業及時補上經濟缺口。
第二,要素稀缺阻礙産業發展。台灣地區面臨“五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原因是出口導向型經濟高度依賴于勞動力、資源能源、土地等,要素供給的缺乏勢必制約産業發展。
第三,經濟發展均衡性不足,如區域間不均衡、勞動者與資本回報不均衡等。一方面,“北強南弱”愈演愈烈,中南部面臨“人口空心化”“産業空心化”風險,另一方面,市場規模有限、接近理論天花板,産業缺乏進一步增長的空間和想象力,或導致企業不願提升勞動報酬水平。這兩方面的短板,都有望通過建設更大範圍的一體化市場來彌補。
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祖國完全統一的曆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風險提示:台灣地區政局變化;全球産業格局超預期變化
目錄
一、台灣地區經濟概覽:總量位居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中的第八位
二、産業結構:電子工業穩居産業結構的主導地位
三、對外貿易:進口以原材料爲主,出口集中在電子與通信産品
四、人口與就業:人口負增長,但工資仍然增長緩慢
五、居民生活:能源糧食供應有缺口,通脹沖擊居民生活水平
六、財政稅收:財政收支高度集中于當局本級,市縣級收支占比低
七、資本市場:受益于電子産業發展和寬松政策,近年來股市表現較好
正文
台灣島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緣,是中國第一大島,同大陸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台灣自古即屬于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重新恢複了台灣省的行政管理機構。惟國民黨集團的一部分軍政人員退據台灣,造成了台灣海峽兩岸隔絕的狀態。
——節選自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
一、台灣地區經濟概覽:總量位居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劃中的第八位
中國台灣地區GDP總量接近湖北、福建水平。“中國台灣地區”這一概念一般包括我國的台灣省、福建金馬地區以及部分南海島礁。在兩岸隔絕的七十年間,中國台灣地區GDP從1951年的12.0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7749億美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年均增長7.3%。按平均彙率折算,2021年中國台灣地區GDP爲5.0萬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全國(含港澳台)的4.1%,介于湖北與福建之間。人均GDP爲21.3萬元人民幣,在34個省級行政區劃中位列第三,居于港澳之後。
2000年以來,台灣地區駛入半導體産業發展快車道,GDP增速雖然較上世紀末有所下降,但實際增速中樞保持在3.6%左右,疫情期間短暫受沖擊後快速複蘇,2020年、2021年實現同比增長3.4%、6.6%,增速位居高收入經濟體乃至全球前列。不過,根據2021年5月發布的台灣地區《第18期中期計畫》,2021—2024年台灣地區GDP年化增速目標爲3.3%至3.7%。
二、産業結構:電子工業穩居産業結構的主導地位
制造業是台灣地區經濟的重要基礎。從三次産業比重來看,第一産業從80年代初的7.7%一路下滑到本世紀初的2%左右,後保持持平。第二、第三産業則此消彼長,第二産業比重、制造業比重于2001年降至28.9%、24.3%的低位,目前已重回37.8%、33.8%的較高水平,且變化軌迹與貿易依存度的變化大致同步。2021年,台灣地區的五大行業分別是制造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産業、金融保險業、公共行政,分別占GDP的33.8%、16.2%、7.9%、6.9%、5.7%。2021年,台灣制造業增加值爲7.1萬億元新台幣(約合人民幣1.6萬億元),相當于全國(含港澳台)的二十分之一,高于GDP比重。
台灣地區的産業體系以電子工業爲特色,具有突出的出口導向特征。目前,電子産業占台灣地區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一半。台灣地區電子産業(含電子零組件、電腦和電子産品)全球領先,增加值達到3.24萬億元新台幣(折合7549億元人民幣)。據披露,台灣地區半導體産業産值達到4.1萬億元新台幣,位居世界第二。除此之外,台灣地區化工、冶金、機電等行業也具有一定規模。
縱觀曆史,台灣地區在90年代中期確立了電子産業在産業結構中的主導地位,迄今已曆近30年。1985年,美日貿易爭端加劇,美國針對日本半導體産業發起第一次301調查,這標志著新一輪産業布局調整的啓動。受此影響,日本原先頗具優勢的半導體産業不得不尋找新的生産基地。彼時,台灣地區紡織服裝業還處于鼎盛時期,電子工業的增加值尚不足前者的一半。從另一個角度看,台灣地區正是憑借一批勞動密集型産業實現了財富積累,取得了進軍先進科技領域的能力與市場條件。1986年,張忠謀赴台創立台積電,帶動了台灣地區投資集成電路産業的熱潮。此後,台灣地區芯片代工行業迅速發展壯大,至90年代初時電子、紡織、石化已成爲三駕馬車之勢。1996年,台灣地區電子工業占制造業增加值、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上升到20%、5.1%,遠遠抛下其余行業,奠定了自身在經濟中的關鍵地位。受益于台積電、聯電等世界知名企業的産能和技術優勢,台灣地區電子工業取得並保持強大競爭力,在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持續上升,以電子爲特色的産業結構也一直保持至今。
分區域看,台灣地區高科技産業集聚北部,機電和冶金企業多分布在中部,石化、食品産業則集中在南部。台灣地區電子信息企業主要分布在台北—新北—基隆區域(占全台灣地區的40.8%)和桃園—新竹—苗栗區域(34.6%)。與1997年相比,“桃竹苗”區域企業占比提升7.6個百分點,一大原因是新竹科學園區形成的虹吸效應。相比之下,傳統産業大多分布在中南部。
台灣地區制造業固定資産投資規模高。2020年,台灣地區制造業固定資産投資達到2.1萬億元新台幣,占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接近50%,遠高于房地産、公共行政等領域。
台灣地區向電子工業投入大量研發經費。研發活動是提升産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台灣地區企業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到2.8%,較中國大陸高出1.1個百分點(OECD數據)。從研發投入領域來看,制造業研發投入中近八成用于電子工業(含電子零組件和電腦、電子及光學制品)。除了本地化研發以外,台灣地區制造業企業還積極開展技術進口,美國、日本爲前兩大來源地,台灣地區本地僅位列第三。據《當前經濟情勢概況》(2021年8月27日刊)披露,在2019年台灣地區633億元新台幣的技術購買總額中,從美國、日本進口的比重分別爲37.6%、25.5%,二者合計接近三分之二。
台灣地區電子工業發展還伴隨著薪酬水平的提升。本世紀以來,台灣地區電子零組件、電腦電子産品和光學制品制造業平均薪酬與全部工業服務業平均薪酬之比明顯上升,爲吸引更多人才進入行業創造條件。
台灣地區意圖著力推動數字信息、新能源、醫療健康等行業發展。2020年,台灣地區發布《六大核心戰略産業推動方案》,涵蓋數字信息、資安卓越(內涵類似于“信創”産業)、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軍工(航空、艦船、太空)、民生戰備(能源、糧食、醫藥、重要原材料等)六大行業。該方案的意圖是,使台灣地區掌握全球供應鏈重構的先機,維持先進技術優勢,擴大在全球經濟中的參與度。台灣地區作爲中型體量的發達經濟體,並不具備構建完整産業體系的基礎條件,圍繞若幹特定行業制訂産業政策是必然之舉。
三、對外貿易:進口以原材料爲主,出口集中在電子與通信産品
中國台灣地區經濟的出口導向特征明顯,外貿依存度高達106.8%。2021年,受益于全球經濟複蘇、本土疫情防控有效、地區供應鏈穩定,台灣地區外貿出現曆史罕見的高增長。全年出口金額4464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35.6%,占全球出口份額2.0%,較疫情前提升0.3個百分點。全年進口金額3815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33.6%,占全球進口份額1.7%,較疫情前提升0.2個百分點。
2021年,台灣地區最終需求中,消費、資本形成、淨出口分別占到58.2%、26.9%、14.8%。進口和出口分別占66.3%、51.5%,進出口合計占到支出法GDP的1.18倍。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地區淨出口占支出法GDP比重從1986年的18.5%降至1998年的0.8%,再提升到2021年的14.8%,走出“V”型走勢,外貿出口也經曆了先抑後揚的過程。
加工貿易和代工出口是台灣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方式。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中國台灣地區就開啓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最早于1965年在高雄設立首個出口加工區,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台灣地區自1976年開始持續保持貨物貿易順差,並積累超5400億美元國際儲備。早期發展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發揮內部剩余勞動力優勢,打造産業基礎,再引進外資,持續擴大深加工制造。1990年代以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由于台灣地區要素成本提升導致出口競爭力下降,外貿增速放緩,産業開始向外轉移。而後中國大陸迅速融入國際化分工,台灣地區發展“以大陸爲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代工出口受全球供應鏈調整的沖擊,而台灣地區本土技術進步緩慢,制造業景氣度下行,外貿增速放緩甚至陷入停滯,進而拖累整體經濟增長。
目前中國台灣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是中國大陸。從進口來看,五大進口市場爲中國大陸(含香港)、歐洲、韓國、美國、日本,占比分別爲22.1%、14.7%、12.4%、10.2%、8.0%。自1990年代以來,台商企業赴中國大陸建廠,開辦合作企業,從事代工出口,台灣地區從中國大陸的進口份額持續擴大。從出口來看,中國大陸(含香港)是第一大出口市場,近年來出口份額基本穩定在40%左右。中國大陸是台灣地區農産品出口的主要市場,特別是水果、奶制品、水産品的市場份額很多都超過50%。值得一提的是,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市場占中國台灣地區出口份額從2018年11.8%提升至2021年的14.7%,或體現了中國大陸對美出口訂單轉移效應。
中國台灣進口以原材料爲主,出口集中在電子與通信産品。所謂加工貿易,是進口全部或者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經加工或裝配後,再將制成品再進行出口的活動。中國台灣的進出口商品結構也反映了加工貿易的特征,2021年度進口多爲原材料、資本設備,占比分別爲69.4%、18.1%;而出口以中間品爲主,占比超77%。從産品來看,目前中國台灣出口的比較優勢集中在電子與通信。2021年度中國台灣出口電子産品超1720億美元,占全部出口的38.5%;出口通信設備613億美元,占全部出口的13.7%,這也與中國台灣的産業特征一致。
中國台灣的能源自給率極低,天然氣幾乎完全依賴進口。中國台灣由于産業耗能較高,而本土油氣資源匮乏,致使能源對外依賴度較高。總口徑上,據統計,2021年,中國台灣能源總供給1439.7億升油當量,其中進口能源達1407.0億升油當量,能源自給率僅有2.3%。石油方面,進口來源主要是沙特、科威特、美國、阿聯酋;天然氣方面,進口來源主要是澳大利亞、美國、卡塔爾、俄羅斯;煤方面,進口來源主要有澳大利亞、印尼、俄羅斯。近二十年以來,台當局倡導清潔能源轉型,進口液化天然氣需求持續飙升,1999年至2021年間進口量累計增長近400%,而自産天然氣規模大幅萎縮,天然自給率不足0.4%。根據台灣當局的要求,石油儲備安全儲備爲30日,天然氣儲備只有13天,天然氣接收站的儲存容量、運輸能力不足,加劇了天然氣供應風險。
中國台灣的糧食自給率低,糧食安全面臨挑戰。受地理氣候因素所限,中國台灣地區小麥、玉米種植面積和産量較小,適宜種植的谷物主要是稻米。而居民主食逐漸由大米轉向面食,面粉加工需求增加,推動小麥的進口量較快增長。2020年度中國台灣進口玉米、小麥、大米分別爲455.9、152.4、12.8萬噸。據統計,台灣地區本土谷類産量維持在150萬噸左右,谷物自給率不足20%,遠遠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95%糧食安全警戒線。
四、人口與就業:人口負增長,但工資仍然增長緩慢
中國台灣地區人口進入負增長,人口紅利消退。根據台灣地區最新一次人口及住宅普查結果,2020年台灣地區常住人口2383.4萬人,與吉林省較爲接近。2010至2020年間,台灣地區人口平均年增長率降至0.2%。2020年台灣地區出生人口首次低于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爲負值。2020年,常住人口中15至64歲勞動力人口占比爲71.5%,較2010年減少1個百分點,爲曆次普查首次負增長,意味著人口紅利消退。而2021年出生率下行至6.55‰,死亡率上行至7.83‰,人口自然增長率跌至-1.3‰。
中國台灣地區人口老齡化、少子化趨勢明顯。2017年2月,台灣地區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首度超過幼年人口(0-14歲),二者之比即人口老齡化指數首次超過100%。台灣島北部常住人口多,産業多元吸引更多年輕人北上就業,而南部人口少于北部,且人口更趨于老齡化。台灣地區22個縣市中,共有18個縣市老齡化指數超過100%,南部嘉義縣老齡化指數高達226%,指數越高說明老齡化程度越深。台灣地區老齡人口數增長快,地域差異大,養老壓力加劇或導致社會儲蓄率下降,制約總需求。2021年,台灣地區出生人口數15.38萬人,創曆史新低。預計未來出生率還將快速下降,少子化或將導致未來勞動力供給下降,制約經濟和創新。
中國台灣地區制造業和服務業工資增長緩慢。台灣地區第二、第三産業就業數量大約四六開,制造業就業增長平穩,服務業就業增長較快,批發零售服務業、電子零件制造業是吸納就業的前兩大行業。近十年來,台灣經濟增速趨緩,而工資收入增長更是陷入停滯,甚至跑輸通脹。從原因看,一是制造業的代工模式面臨外部競爭,東南亞等地的成本優勢導致台灣地區本土代工企業盈利空間收縮,雇主爲控制成本也不願意給員工加薪,二是服務業勞動力供過于求,由于高等教育覆蓋面擴大,大學以上學曆人口規模快速擴張,服務業勞動力供給大幅增加,反而招致了服務業薪資低迷。
疫情沖擊下加劇行業間的工資收入分化。2020年疫情爆發,企業多以無薪假形式應對經濟沖擊,因而失業率未有大幅提升,但雇員工資則出現負增長。2021年疫情對就業市場沖擊擴大,失業率最高于6月上行至4.8%,隨後逐步回落至年底的3.6%,勞動力參與率59.2%,基本恢複至疫情前的水平。
疫情之下,行業間的分化程度遠遠大于整體性影響。住宿餐飲、休閑娛樂、批發零售等接觸性服務業就業和工資受沖擊明顯;影響相對不明顯的主要是電力、石油等壟斷性行業,雇員工資依然維持較高水平;金融行業受到資本市場走強影響,雇員工資收入提高;電子行業受益于出口需求而增加工時,雇員工資水平也在提升。
五、居民生活:能源糧食供應有缺口,通脹沖擊居民生活水平
供給沖擊下台灣物價持續走高,電價、油價、食品價格高企成爲居民通脹痛感的主要來源。台灣地區是具有海島特色的外向型經濟體,“兩頭在外”的特征導致其受外部能源資源供應與市場需求變化影響巨大。在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初級石化能源90%以上依賴進口的基礎上,近期的俄烏沖突、島內能源轉型及“非核家園”政策、疫情擾動等因素均加劇了通脹沖擊。2021年,台灣地區全年CPI上漲1.96%,年內7度突破2%警戒線。2022年通脹進一步擡升,6月CPI同比增速達到3.59%,是2009年來最大漲幅,連續4個月在3%以上。
微觀體感上,三個方面表現突出:其一,能源轉型、廢核政策加大電力缺口。缺電一直是限制台灣經濟發展“五缺”因素之一,民進黨當局執意推動能源轉型政策,廢除電價最便宜、最潔淨的核電,但再生能源發展滯後,導致基載電力長期不足,備用容量率長期保持較低水平。2021年5月兩次全台大停電引發民衆強烈不滿。加上今年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價格上漲,進一步加劇台灣缺電問題。其二,油價攀升推高運輸成本。西方經濟體對俄羅斯制裁,其他産油國不願意貿然增産,促使油價上漲,疊加疫情對運輸物流的擾動,共同擡高運輸成本並對各類消費品産生影響。其三,食品價格漲幅大,主因爲國際環境影響。台灣地區大宗谷物嚴重依賴進口,年進口量在1000萬噸左右,約是島內主糧稻米生産量的10倍左右,俄烏沖突顯著影響小麥與飼料的全球供給,導致蛋類、肉類價格飛漲。2022年6月,台灣地區食物類價格維持最大漲幅,同比上漲7.27%,其中蛋類和肉類因飼養成本提高,價格分別上漲29.11%和6.78%。
此外,疫情後低利率環境推動台灣房價持續上漲。台灣房市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升溫,炒房現象嚴重,與大陸房地産市場的“資金空轉”現象具有相似的邏輯。2020年相關普查數據顯示,台灣地區空置房已超過166.4萬間,空置率18.5%,其中13.1%尚沒有使用,5.4%是偶爾自住,而歐美發達經濟體空置率普遍在10%以下。房價收入比從2004年的6.4急劇上升至2020年的15.8,高于倫敦(8.6)、紐約(5.9)等。2021年後貨幣政策逐漸回歸,但通脹預期發酵誘使資金仍大量流入房市,房價持續走高。根據信義房屋公布的各都會區標准房價變化,台北從2020年四季度的58.90萬元新台幣/坪漲到2021年四季度的64.06萬元新台幣/坪,2022年二季度達到66.75萬元新台幣/坪(約人民幣5萬元/平米),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台南的房價亦持續上漲。
高通脹、高房價疊加疫情不對稱複蘇,加劇島內貧富分化。一方面,工資增速不及物價變化,導致以工資爲主要收入來源的中低收入群體消費開支加大、財務負擔加劇。另一方面,高收入群體擁有更多元化投資渠道,在股市、房市上漲中,獲得更多財富增值。此外,疫後台灣經濟呈“K型”複蘇態勢,農業、服務業複蘇緩慢,拉大了不同行業間的收入差異。2020年“家庭收支調查”顯示,平均每戶可支配收入107.96萬元新台幣(約25萬元人民幣),而前20%收入最高家庭所得是最低20%家庭的6.13倍,基尼系數0.340,貧富差距爲2013年以來新高。
六、財政稅收:財政收支高度集中于當局本級,市縣級收支占比低
近年來,中國台灣地區公共財政多見赤字,鮮有盈余。2001年以來,中國台灣地區公共財政在21年中僅有2015、2018、2019三年實現少量盈余,其余年份均爲赤字。2009年赤字達5573億元新台幣(下文簡寫爲NT),爲赤字最多的一年。2021年,中國台灣地區各級公共財政收入合計NT 3.32萬億元,支出合計NT 3.36萬億元。收支相抵計爲赤字NT 383億元,相當于全年財政收入的1.2%。
台灣當局本級占台灣地區全部財政收入的七成、支出的六成。習慣上,可將台灣地區公共財政劃分爲四個級次。從收入看,台灣當局本級收入NT 2.39萬億元、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爲72%;六大都市(即台北、新北、高雄、台中、台南、桃園)市級收入NT 0.68萬億元、占比20.5%;縣市級收入NT 0.19萬億元、占比5.7%;鄉鎮市區公所級收入NT 0.06萬億元、占比1.8%。從支出看,台灣當局本級支出NT 2.04萬億元、占比60.7%;六大都市支出NT 0.87萬億元、占比25.9%;縣市級收入NT 0.37萬億元、占比11.2%;鄉鎮市區公所級收入NT 0.07萬億元、占比2.2%。
收入方面,稅收收入占台灣地區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八成以上。稅收收入是最主要和具有穩定性的財政收入,能夠爲行政管理、經濟發展提供有效支持。近年來,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逐年升高,從本世紀初的65%左右上升至2021年的82.6%。
從稅種來看,稅收中規模較大的稅種包括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營業稅、證券交易稅,上述四個稅種2021年實征額合計達到NT 2.0萬億元。
從不同財政級次看,台灣當局本級收入中稅收收入占比爲84%,市縣級以下(含六大都市)收入中稅收收入占比爲79%,比重基本相當。
除稅收收入外,營業盈余及事業收入爲第二大財政收入來源,占財政收入的8.6%,第三至第五位爲規費收入、罰款和賠償收入、財産出售及投資收回收入,分別占2.9%、1.6%、1.5%。
支出方面,軍費支出在台灣地區財政支出中位列第四位,僅次于教育、一般政務、社會保險支出。2021年公共財政支出中,教育、一般政務、社會保險、軍費、福利服務支出規模分別達到NT 5880億元、4343億元、4086億元、3712億元、2231億元,占財政支出的17.5%、12.9%、12.2%、11%、6.6%。如按支出大類劃分,社會福利類、教科文類、經濟發展類分別占支出的23.7%、23.3%、16.9%。
台灣地區公共財政雖然常年赤字,但債務負擔並沒有加劇,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緩解。2021年,台灣公共財政債務未償余額爲NT 6.5萬億元,占當年GDP的30.2%。雖然余額同比增長2.4%,但占GDP比重反而下降2.1個百分點。
七、資本市場:受益于電子産業發展和寬松政策,近年來股市表現較好
台灣地區現有台灣證券交易所(簡稱:台交所)和證券櫃台買賣中心(簡稱:櫃買中心)兩個重要的基礎設施平台,較早形成了多層次多品種的資本市場體系,爲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繁榮提供了重要條件。
1、市場結構
台灣地區的資本市場具有定位鮮明、功能互補的層次結構。從1962年台交所成立,到1988年設立櫃買中心上櫃市場,再到2002年、2014年先後在櫃買中心劃分出興櫃市場、創櫃市場兩個新的層級,台灣地區基本形成了由“台交所主板上市市場—櫃買中心上櫃市場—櫃買中心興櫃市場、創櫃市場”構成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對標A股,可以簡單理解爲主板—創業板—新三板。(注:實際上創櫃市場針對非上市公衆公司,不可以進行公發,更貼近目前的新三板創新層和基礎層,而興櫃市場是一個預備板,針對的是要登錄台交所/上櫃市場的上市公衆公司,可以進行公發,更類似曾經新三板的精選層。)
2020年起台灣地區推行資本市場藍圖計劃,在台交所和櫃買中心原有層級基礎上又增設了台灣創新板和戰略新板兩個新板塊,以此對標A股的科創板和北交所。創新板和戰略新板主要服務于六大核心戰略産業(類似于大陸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條件中未設盈利標准。其中創新板以市值爲核心,輔以營業收入等量化指標,有市值15/30/40億元新台幣三套標准,約人民幣4/7/9億元,與北交所標准市值要求相似;戰略新板上市條件更寬松,僅須經2家以上輔導證券商書面推薦,並指定其中1家證券商爲主辦券商。截止2021年底,台交所上市公司959家,上櫃公司788家,興櫃公司296家,創櫃公司91家,合計2134家企業。
2、市場表現
其一,股價、市值、交易量連創曆史新高。2021年底,台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達56.28萬億元新台幣,約人民幣12.95萬億元,與創業板量級相近(同期14萬億元),較2020年上漲25.34%。成交值達95.52萬億元新台幣,全球交易所排名第8,上市股票平均日成交值3782.38億元,同比增加102.98%,屬于高流動性市場,換手率提高至176.61%,爲十二年來新高。上櫃股票總市值5.78萬億元,日均成交金額830.98億元,創曆史新高。
2021年,台股加權指數從14000點左右突破18000點,年底報收18218.84點,全年漲幅23.66%,已連續三年漲幅超過2成,累積漲幅87.29%;櫃買指數全年上漲幅度達29.03%,創下近21年來的新高點。
其二,股利收益率較好,市盈率偏低。2021年台股現金股利收益率爲2.56%,顯著高于上海、紐約、香港等市場,屬于全球範圍內投資報酬率較高的市場。市盈率14.94倍,而同期韓國、新加坡、倫敦等平均市盈率約爲12.72~14.29倍,香港、上海、日本、紐約、納斯達克、深圳爲15.06~33.03倍。
其三,股價強勢背後是近年來電子信息産業的紅利。1990年台交所199家上市公司市值2.7萬億元新台幣,傳統産業與金融占比超9成,伴隨著台灣電子廠商崛起並跻身全球供應鏈,2000年電子産業市值占比達到55%,目前已超過60%。粗略地看,當前台股市場非常接近一個大號的蘋果公司影子股,台灣加權指數與費城半導體指數高度相關。疫情後,台灣經濟表現出較強韌性,電子、半導體等優勢産業得到充分展現,疊加相對寬松的利率環境,帶動股市上行,市值、成交排名居前的企業多數屬于相關行業。其中不乏全球第一大晶圓制造廠台積電(占全球芯片代工量近60%)、全球第一大電子工廠鴻海、全球第一大手機晶片商聯發科、全球第一大IC載板廠欣興等。整體看,台股上市公司2021年全年營收達38.24萬億元新台幣,較2020年增加15.60%,獲利連續兩年大幅成長,2021年稅前淨利突破5萬億元新台幣,創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