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歡美食的朋友對娘惹菜並不陌生,這種充滿南洋風情的美味,讓不少吃貨大飽口福。那麽娘惹菜到底是怎麽來的?其背後又有哪些傳奇故事呢?
01
峇峇娘惹(baba nyonya)是馬來西亞地區對于土生華人的稱謂。這種文化的形成,承載了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中華文化與南洋土著文化交融的見證。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南亞、西亞甚至非洲等地重要的經貿路線。很多來自印度、波斯、阿拉伯甚至歐洲的商人、傳教士通過這條要道,乘船來到中國。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中國人(以福建人、廣東潮汕人爲主)離開自己的故鄉,前往國外謀生。從而形成了海外華僑群體。在明代以後,國人海外遷徙的熱潮日益頻繁,到了近代時期,東南亞已經成爲除中國外,最大的華人集聚區。
而福建、廣東等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也是造成國人向外遷徙的重要因素。盡管中國人自古就有“安土重遷”的傳統,具有濃郁的鄉土意識,但如果沒有遇到嚴重的戰亂與天災,或者朝廷的強制移民,基本不會向外移民。可福建等地多以山地爲主,可耕種的土地非常有限,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環境下,當地人爲了生存,就必須向外拓展。有著“以海爲田”傳統的福建人就把富饒的東南亞視爲其發展的區域,于是很多人紛紛出海下南洋,這是華僑海外移民的根本動力。
02
當然要向南洋遷徙,需要渡過浩瀚的南海。而宋代以來,中國的造船工藝以及航海技術,都達到了當時較高水平,從鄭和寶船的規模就可見一斑。有了堅實的技術保障,福建人向東南亞移民,也就成了必然。
因此,海外華人群體的形成,乃是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福建惡劣的地理環境以及強大的造船、航海技術所決定的。爲福建人下南洋這部曆史大劇提供了舞台道具,從而演繹了一場中外多元文化融合的美麗佳話。峇峇娘惹文化的形成,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
當時,下南洋的華人絕大多數都是成年男子。他們爲了滿足生理需求,繁衍後代。加上某些土著規定,外來人要在當地工作生活,就必須融入他們的社群,而娶當地女孩爲妻,則是“效忠”的最好表現。此外,還有的華人富商將當地女子納爲小妾。因此,很多在南洋的華人與當地人通婚。而他們所生的混血孩子,男的稱爲“峇峇”,而女的則爲“娘惹”(一般認爲第三代才算,也要注意跟純種的華僑相區分)。這些混血族群,被人們稱爲“峇峇娘惹”,從而在東南亞形成了獨特的社群與文化,並一直延續至今。
03
峇峇娘惹文化,是中華與南洋兩種文明相融的産物。在保留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前提下,又融入了當地文化。在習俗上,峇峇娘惹仍會在過春節時貼春聯,結婚典禮上也都會以“囍”字作爲裝飾。家居陳設上,也能看到不少中式家具。
而在語言上,峇峇娘惹所使用的“峇峇語”就是一種閩南語爲主,並混合當地方言的混合語言。而到了近代,隨著英國人到南洋地區,峇峇娘惹也開始接受了西方文明,英語在其中日益普遍。因而現代的峇峇娘惹文化,其實是中、西、巫三種文化融合的産物。
在宗教信仰上,峇峇娘惹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儒釋道的信仰。他們強調孝道,也崇拜從福建帶過去的媽祖、觀音、大聖公(孫悟空)等等神佛。即使近代以後,隨著西風東漸,不少峇峇娘惹接受了西方文明,信仰基督宗教,但其中華文化的根子仍然保留下來,並延續至今。
04
雖然有些極端的民族主義認爲,峇峇娘惹接受了太多的外來文化,在精神上已經不是真正的中國人,甚至用“數典忘祖”這樣的詞彙論斷他們。但這是一種極端的,不合事實的論斷。正如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政黨)的創始人陳祯祿所說:“華人若不愛護華人的文化,英人不會承認他是英人,巫人(指當地人)也不會承認他是巫人,結果,他將成爲無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豬牛雞鴨這些畜生禽獸是無所謂祖籍的,所以,華人不愛護華人文化,便是畜生禽獸。”
可見,峇峇娘惹盡管在海外繁衍了幾百年,但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心還是向著中華大地的。比如華人領袖林文慶就主張“海峽華人改革運動”,推崇儒家思想,強調仁愛、孝義等傳統價值觀。而林文慶後來更是回到中國,擔任廈門大學的校長,他在廈大任職長達16年。爲支持學校發展,他將爲人診病所得、全年薪金以及夫人的私房錢獻給學校。
峇峇娘惹對于當地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像陳笃生、章芳林、陳若錦、佘連城、林文慶、宋旺相等。到了現代新加坡,林有福、李光耀、杜進才、吳慶瑞、林金山、黃金輝、陳慶炎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策劃:魚羊史記 監制:魚公子
撰文:鼓浪隱士 制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