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次錯過。
作者|畢亞軍
最近有篇文章《去新加坡,收割一個時代》,看得兄弟我是五味雜陳。
文章大意是,很多中國企業和企業家,正在加大對新加坡的投資,甚至移民新加坡,將新加坡作爲後花園,以及通向東南亞,通向世界的跳板。
與之對應是,新加坡這幾年,尤其疫情以來的持續逆襲。它已經是全球最發達國家,而且看不到停下來的迹象。
2021年,新加坡人均GDP超過7.2萬美元,世界第五。在不少城市排名中,它也是世界第五,甚至前五,亞洲最高。
這個面積遠遠不如我們的香港,立國時曾被認爲難以生存的小島國,不但從李光耀宣布獨立時的淚水中站得那麽高,而且腰杆子越來越硬:高端制造業占其GDP超過20%,比重看齊甚至正超越德國和日本。
這個彈丸之地,生産了全球約60%的微陣列、35%的熱循環儀和質譜儀,約20%的半導體設備,占了全球10%的制冷壓縮機市場、30%的助聽器市場……
全球銷售收入最高的10種藥品有4種在此生産,多家世界醫藥巨頭亞太總部都在這裏;它還是全球宇航産業鏈的重要一環,擁有全球前10的化學制品出口量,也是僅次于休斯敦和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彭博創新指數顯示,2020年,新加坡制造業産值比2019年增加了7.3%,制造能力排名全球第三;2021年,新加坡再上升一位,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韓國。
我當然不是容不得新加坡好,也不是因爲新加坡發展得好而五味雜陳。
我爲我們的香港有點五味雜陳啊。
曾經的香港制造業,比新加坡強到不知強多少啊。新加坡立國時,香港的李嘉誠已經通過制造業完成原始積累搞地産了。
新加坡大搞第一個制造業振興計劃的1970年代,香港制造業占GDP的比例高達30.9%,工業出口占總出口更超過80%。
新加坡妥妥是香港的學生,難以望其項背。
而今,而今不擺了。
我也不單純爲制造業懸殊而五味雜陳。
曾經,我們的香港才是我們內地與世界的跳板啊,才是內地企業家,尤其民營企業家和富豪們前進世界的首選之地啊,怎麽現在成了去新加坡收割一個時代?
香港地方不夠大嗎?房子不夠多嗎?
還是交通和資訊不夠發達?
吃的,基本也都是粵菜和福建菜啊?
不是說這個錢不該新加坡賺或者新加坡不該賺,而是香港也該賺,該首先賺啊。肥水可流外人田,但流自己田不也挺好嗎?
何況,香港現在還真是需要這筆錢。
據說,現在一些內地民營大企業高管,都已經習慣在新加坡開會,聚會。但討論的,卻不只是前進東南亞,或者沖進歐美,也包括“家裏的事情。”
多的不說了。
香港各界應該好好檢討一下了。
已經錯過了曆史性大機遇,不要再錯了。
對去新加坡收割,也需要審慎再樂觀了。
是去收割,還是被收割啊。
新加坡很小,但卻曾經是我們虛心學習的一個地方。這個小師傅:
貌似又有些新東西了。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