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市場裏的特例,你知道嗎?
土地決定供給,人口決定需求,解決居住問題的關鍵是供需平衡。一般土地供應越緊張,居住需求越難滿足。但是縱覽全球房地産市場,我們卻發現這樣3個現象:
-
新加坡國土面積不大,擁屋率卻排名全球前三;
-
德國房價穿越金融周期,表現的相當穩定;
-
日本興建一家一棟房,似乎不擔心土地利用率。
他們是怎麽建立自己獨特的房地産市場制度,帶來不一樣的居住體驗的?本期文章帶你看看其他國家的經驗。
在美國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發布的《2019年全球住房可負擔性調查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組數據:新加坡普通家庭在0存款的情況下,如果不吃不喝買一套房,需要4.6年的時間。這個數值在香港是20.9,溫哥華是12.6。
有意思的是新加坡的人均土地面積比這兩個城市都低,724.4平方千米的國土上生活著570萬人,可以說寸土寸金。盡管如此,新加坡90%以上的居民都能購買自己的住房,是全球擁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這個國家是怎麽做到居者有其屋的?
其實新加坡正常商品房價格並不低,但是它依靠獨特的組屋制度保障了普通人群的住房需求。
圖│新加坡組屋
來源:網易
組屋類似于經濟適用房,最初新加坡只有最低收入人群可以購買,隨後對中等收入家庭放開了限制,保證80%以上的家庭都能買到廉價房。組屋的特點就是價格低,新加坡國有土地將近9成,政府有絕對話語權,可以將土地低于市場價格轉讓給新加坡建屋局。此外,新加坡政府還會對組屋定期翻新、提供配套設施,並提供各種類型的補助。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中等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制度。
與新加坡高擁屋率不同,德國的房地産市場特點是穩定。穿越曆次金融危機,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房價常常隨著周期起起落落。但是德國不同。從1970年至2015年,德國名義房價上升90%,扣除物價上漲的影響後,實際房價在近十年的房價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
圖│德國與美國房産價格指數對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新華社記者郇公弟說,“應該給德國政府房地産政策打99分”。那麽,德國是怎麽做到的?
這要得益于穩定的金融環境和交易環境。在金融方面,德國以商業貸款爲主,同時也輔以獨特的住房儲蓄。在住房儲蓄下,如果購房者想申請貸款,需要先儲蓄。滿足放貸條件後,再根據存款期限、還款貢獻、利率等指標,來對申請者進行配貸評價,評價值高的優先配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降低金融杠杆帶來的市場泡沫。
在交易方面,德國的稅收重交易輕保有。住房相關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僅2%,居民稅負較低,但其中1.9%來自不動産交易稅和土地稅。這種稅收結構降低居民長期持有的成本,打擊投機需求。
除此以外,德國租戶的穩定性較高,保障制度完備,比如默認租約沒有固定期限,房東不能隨意解約等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分散購房需求,引導建立多樣化的居住市場結構。
獨棟、庭院、草坪,是許多人印象中的日本人居住環境。
圖│日本一戶建
來源:藝術與設計
爲什麽在日本我們很少看到高聳入雲的大廈,更多的是這種獨棟的“一戶建”?只是因爲地震頻繁嗎?他們爲什麽不擔心陷入土地危機,引起房價上漲?
1950年後,日本的經濟出現兩次小高潮。第一次被稱爲神武景氣,由電力工業和石油産業發展引起;第二次被稱爲岩戶景氣,因汽車、家用電器和鋼鐵産業的興起而出現。
經濟在騰飛,鋼鐵産量在增長,日本開始大刀闊斧的解決民生居住問題。1965年,日本政府提出“住房建設五年計劃”,並提出“一家一套,一人一室”。在這個時候,獨門獨戶的“一戶建”成了政策扶持重點。
僅僅23年時間,日本城市化率提高到72%,伴隨而來的就是不均衡的人口和土地分布。城郊和鄉村的土地大量被閑置,城市人口也主要集中在東京都市圈、關西的近畿地區、北九州。將近一半人在10%的土地上。所以對日本來說,在城市周邊建“一戶建”,土地資源綽綽有余,再輔以完善軌道交通系統,既可以疏散市中心密集的居住人口,又能保證居住水平的提高。
貝殼找房青島站感謝您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