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孫嘉夏 張寶蓮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驅動下,綠色低碳可循環發展成爲主旋律。2021年,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是中國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話題之一。
ESG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企業將ESG與“雙碳”目標納入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實際上,ESG並非新概念,過去10年,中國上市公司自願披露ESG信息呈現上升趨勢。在2015年後,證監會、交易所對企業ESG信息披露包括社會責任的履行都作了相應指引和規範。
12月24日,作爲2021第十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周的系列活動之一,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第五屆中國上市公司董秘峰會在線上舉行。
活動邀請到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歐睿國際董事、中國區總經理任玥,華鑫股份董秘胡之奎,海螺水泥董事、董秘周小川,安井食品董秘梁晨,佳都科技副總裁、董秘徐炜,尚品宅配副總經理、董秘何裕炳,複星旅文副首席財務官、投資者關系總經理莊白如,共論ESG下的全新機遇與共同責任。
在這場學界與實務界關于ESG的思想碰撞上,爲企業實踐ESG提供了三大提示——可持續産品創新與升級、改變供應鏈策略、CVC(企業風險投資)。本次峰會上,命名爲“ESG行動派”的每經ESG産品服務包也正式首發。它基于每經ESG研究平台,對接上市公司需求,爲上市公司提供從産品到服務的ESG一站式解決方案。
做好可持續産品創新與升級
過去10年,A股社會責任報告披露數量逐年上升,企業自願性披露內容逐漸增加,但是對于企業來說,ESG與可持續如何高效實踐的問題依然有待解答。企業在社會責任(社會公益、客戶服務、供應鏈責任、員工責任等)、環境保護(碳排放、綠色研發與采購等)、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關聯交易、中小股東權益保護)等方面有過各式各樣的嘗試,但是披露數量與披露質量仍然有待提升。
疫情爲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困擾,企業期望通過ESG獲得業績的可持續增長,並提升品牌力,保持全球市場的持續引領,而加大ESG投入,做好可持續産品創新與升級,是提升可持續收入的有效方式。
數據來源: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
根據歐睿預測,2021-2026年間,在環境保護方面,74.2%的企業會將投資集中在可循環領域,72.4%的企業會加大投入打造對地球友好的可持續環保産品的研發。一些企業開始爲自己設定綠色業績指標,希望到2030年公司的1/3業績來自于可持續産品收入。
歐睿國際董事、中國區總經理任玥
歐睿國際董事、中國區總經理任玥提供的一組商業案例顯示,企業可以通過可持續産品研發提升其可持續收入。例如,日本的Hug Browne在2020年9月推出了咖啡身體磨砂膏,該産品是日本第一個使用升級回收咖啡渣的磨砂膏産品;新加坡的Bio home,使用植物和生物可降解活性成分;在越南,Cocoon作爲不進行動物測試的品牌獲得了PETA的認證, 它的成分也是完全基于植物;聯合利華推出碳彩虹戰略,其首款由碳排放制成的洗衣粉産品于2021年4月在中國推出。它是一種新型洗衣膠囊(OMO-Persil),由通過碳捕獲技術獲得的工業碳排放制成。與傳統的化石燃料工藝相比,這項創新將乙醇生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82%。聯合利華還力求到2030年,在其産品制造過程中消除化石燃料,可將産品制造的碳足迹減少20%。
任玥還提供了食品飲料的消費品案例。如達能與Full Harvest合作,將不符合市售標准的檸檬制成酸奶;馬來西亞的StixFresh標簽,使用100%天然的材料用來緩慢而逐漸地釋放能量以減緩微生物活動,保持水果産品的新鮮度從而減少食物浪費等。
水泥行業一直被視作高耗能企業,對環境與資源消耗較大,海螺水泥董事、董秘周小川在參加本屆峰會的“董秘一席談”環節提到,海螺水泥正在探索水泥的創新産品。據了解,海螺水泥通過研究水泥生産替代燃料、替代原料、低鈣熟料、無(少)熟料水泥等技術,以減少碳酸鹽原材料的使用,降低水泥生産過程二氧化碳排放。
改革供應鏈策略必要性凸顯
應對氣候變化是環境保護領域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英國石油公司(BP)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第70版)》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全球碳排放量持續增長,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達343.6億噸,創曆史新高。
今年11月初,港交所宣布加入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及淨零金融服務提供商聯盟(Net Zero Financial Services Provider Alliance),預期將于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目標。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稱,如果全球要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需要約90萬億美元的巨大投資,預計2050年之前可實現目標,但仍有非常多工作要做,例如要教育公司了解淨零排放及公司應該做什麽,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轉型。
無論是客觀的氣候變化帶來的擔憂,或是監管自上而下的推動,企業必須作出ESG回應。任玥表示,歐睿調研統計發現,亞洲有65.1%的企業認爲氣候變化會改變供應鏈策略。這將引起企業率先在能源效率、能源最大化利用等領域的投資。
歐睿從調查中發現,企業正在加強氣候行動。其中42%的企業將投資于可再生能源項目,24.1%的企業將支持其供應商減少排放。這是因爲要實現企業的減排目標,需要與供應商合作。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指出,ESG有溢出效應,首先會沿著産業鏈溢出。比如客戶的ESG表現會傳遞到上遊供應商。當客戶提高ESG投資後,上遊供應商也會做更多的ESG投資。相對應的,企業在ESG的負面表現,例如碳排放,也可能會沿著供應鏈傳遞到上遊。
因此,企業改革供應鏈策略顯得十分有必要。以宜家爲例,宜家近2/3的氣候足迹都與供應鏈直接挂鈎,其中包括供應商的生産活動。宜家今年6月剛剛啓動了一個項目,以幫助其在印度、中國和波蘭的1600個直接工廠供應商轉換爲可再生能源。據其預計,促使這3個國家的供應商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電力使用,將能夠每年減少67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當于宜家價值鏈中氣候足迹總量的約3%。
雀巢也開始改變自身的供應鏈策略。2020年初,雀巢宣布承諾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目前正在投資其乳制品供應鏈。其這樣做是爲了業務的可持續性,如果2050年氣溫上升3.5攝氏度-4攝氏度。包括咖啡在內的許多商品將不複存在。
田軒指出,企業ESG行動的外溢性還將對競爭對手施加壓力,産生負面影響。當企業宣布加大ESG時,其對競爭對手會産生負面影響,業績(包括股票價格在內)可能會下降。
企業風險投資激勵可持續創新
在ESG投資中,企業風險投資(CVC)是一種較新的投資方式。不同于傳統風險投資(IVC)以財務回報爲主,並會考慮退出,企業風險投資由企業方發起,主要以自有資金發起投資,目標多元化,通常服務于母公司戰略目標,以長期投資爲主,可能不考慮退出。
因此,它不會受到短期財務約束,對失敗也有高度的容忍性,它更加像ESG理念投資,最終能夠激勵被投單位的創新能力。田軒指出,企業風險投資能比較好地長期激勵企業環境友好型創新或者社會友好型創新,這些創新能有效地提升企業ESG水平。
CVC或許將成爲一種更受歡迎的新投資方式。根據CB Insights的報告,2021年上半年,全球CVC交易總量爲787億美元,實現同比133%的增長。
不僅如此,全球CVC總投資占VC總投資比重呈上升,而IVC總投資占比呈下降趨勢。
數據來源:CB insights
即便IVC總投資仍然占據優勢,但是CVC平均投資優勢明顯。數據顯示,過去五年,CVC每筆平均交易規模均在IVC之上。也就是當CVC看好一個項目,可以源源不斷地投入資金。
數據來源:CB insights
田軒提供了一些互聯網與科技公司的投資案例。以谷歌爲例,谷歌風投(Google Ventures)獨立于Google運營,其業務覆蓋全世界。谷歌從事風險投資不僅是爲了財務收益,也不局限于服務母公司戰略計劃。近10年來谷歌風投共投資300多家企業,9家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其中,2014年爲母公司戰略布局做准備,投資打車應用Uber12億美元,目前估值上漲約20倍。
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成立于1991年,主要投資創新型科技公司。投資領域多與母公司行業相關。自成立以來,英特爾投資已向近1478家公司進行了投資,投資總額超過118億美元。其中中國公司140多家,投資總額超過其在亞洲投資的三分之一。投資領域多與母公司行業相關,包括雲計算、智能設備、大數據、網絡安全、物聯網、可穿戴技術、機器人技術、及半導體生産制造等領域。
國內CVC的發展也非常快速。1998年6月,實達集團投資剛成立僅半年的北京銘泰科技發展公司1200萬元,是我國第一個比較大規模的CVC投資。1999年7月上海第一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對視美樂公司投資5250萬元,被媒體稱爲“上市公司參與風險投資第一案”。CVC在國內起步較晚,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我國CVC目前已經初具規模,但仍是“藍海”,代表性的CVC有騰訊、阿裏巴巴、京東、小米等。
雖然目前CVC主體仍然以互聯網占多,但是根據IT桔子的數據,除了互聯網之外,國內CVC主體公司有15%來自于生産制造業。在雙碳目標的驅動下,制造業企業想要實現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僅僅依靠自身的能力與技術往往捉襟見肘。而利用CVC方式讓自己實現與産業鏈的戰略協同,不失爲一條清晰可行的高增長路線。
記者:孫嘉夏 每經研究員:張寶蓮
編輯:陳俊傑
視覺:陳冠宇
排版:陳俊傑 馬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