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炎到陳心如的龍窯工廠探尋該廠龍窯的曆史。本版圖片均由頤陶軒提供 |
上世紀60年代馬來西亞依淡佳麗登集團衛生潔具生産場面。 |
《馬來亞潮僑通監》載馬來西亞吉隆坡吳萬發廣告頁。 |
潮瓷在南洋(上)
大約4個小時的飛行之後,潮州窯研究者李炳炎來到了馬來西亞的槟城,此後他轉至新山、亞依淡,爾後再到新加坡。這是2011年9月,李炳炎第一次下南洋尋訪潮瓷在東南亞的印記。他隱約預感到,作爲民間學者的他將揭開“海上瓷路”一段鮮爲人知的曆史。
相較于潮人先輩,他以飛行的方式跨越國境和汪洋大海顯得輕松很多。在近代,潮人先輩因生活所迫,像被“賣豬仔”似的過番下海,順著季風,乘帆船前往南洋諸國。彼時,從樟林和柘林等港起航,他們要在海上漂一個月左右,才能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登陸。
一個世紀前的登陸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寫了潮州與東南亞的曆史。這些潮人上岸之時不會料到,他們及幾代後人將成爲潮瓷與東南亞的紐帶,爲南洋諸國帶去陶瓷業的興起和繁榮,也帶去潮人的傳統文化。
從第一次始,李炳炎不斷來往于潮州與東南亞之間。至今年4月,他于七年間八下南洋,自掏腰包遍尋潮瓷的海外之路。他將對東南亞潮人陶瓷從業者的口述曆史、現場尋訪等寫入《潮瓷下南洋》《近當代新馬泰潮人陶瓷業研究》等專著裏,也將曆代陶瓷實物見諸于在潮州、廣州、香港等地舉辦的“南國瓷珍——潮州窯瓷器”等展覽中。
從潮州連接到東南亞、歐洲等地,李炳炎看到了潮瓷外銷、潮窯外設、潮匠外輸,看到了潮人的艱苦創業,看到了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努力追尋著潮州的“海上瓷路”。
●南方日報記者 蘇仕日 廖奕文
風潮▶▷潮人開創東南亞陶瓷業
牌坊街是潮州著名旅遊景點,是遊客到潮州必去之處。2009年,年近五旬的李炳炎已“棄商從儒”約十年。從收藏古陶瓷到研究古陶瓷,李炳炎已成潮州窯研究專家。他在牌坊街北段開了一間潮州窯博物館,取名“頤陶軒”,希望在此“頤享天年,陶冶性情”。
然而,他從此更爲奔波。
開館不久,博物館櫥窗上展示的龍窯模型吸引了不少華僑遊客的注意。來自新加坡陶光工藝有限公司的陳德育總經理告訴李炳炎說,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還有龍窯,“爺爺輩就是從潮州來的”。
這引起了李炳炎的巨大興趣,據他當年所知,在潮州燒制陶瓷的龍窯幾乎沒有了。他決定去東南亞實地考察一番。
潮汕地區依山臨海,民衆自古就有冒險下南洋謀生的傳統。清代以降,數以百萬計的潮人先民移居海外,以南洋爲最,爾後又遷徙到歐美澳各國。如俗語所雲:“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
2011年9月,在潮州做了很多功課的李炳炎終于踏上南洋尋訪潮瓷之路。陳德育陪著李炳炎去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此行非虛,李炳炎看到了很多潮瓷、潮人的印記。
從1998年開始研究潮州窯,李炳炎對潮州窯的本土曆史頗爲熟悉。
潮州窯是唐代以來潮州轄區內所有窯場的總稱。唐代的水車窯、北關窯,北宋的筆架山窯,明清至近代的九村窯、高陂窯、惠來窯和楓溪窯,都是各個曆史時期潮州窯的主要代表。其中筆架山窯已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人熟悉的是,潮州是“中國瓷都”,這是2004年4月由中國輕工聯合會和陶瓷工業協會授予的。事實上,在宋代潮州便已是瓷都。作爲“海絲重鎮”的潮州,早在宋代便已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潮人下南洋是在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影響下發生的,並且隨著曆史的進步而愈演愈烈,直至近代出現高峰期。
從上世紀初開始,在又一波潮人下南洋的風潮中,會燒制陶瓷的潮人漂洋過海到東南亞討生活,陶瓷業成爲他們自然而然的選擇。除了從家鄉帶去陶瓷産品之外,東南亞的潮人很多實現了“在地化生産”。
李炳炎在實地訪問考察中發現,新馬泰等國家的陶瓷業起源大多與潮人直接相關。在當地潮人陶瓷從業者的口述曆史中,故事通常都是這樣的:先輩們在勞作中發現了瓷土,于是當地的陶瓷業便開始了。
這樣的例子,在泰國南邦尤爲典型。南邦府是泰國北部的一座古城,現今被稱爲“瓷器工業城”,陶瓷工業是其主要産業。然而,其陶瓷業的發展卻是從上世紀50年代潮人偶然發現當地有優質瓷土才開始的。
1974年7月14日的泰國中文報紙《新中原報》以《最先在南邦府發現瓷土的——郭修欽、陳心如其人其事》爲題記載了當年的曆史:
1950年,在偶然的機會下,在南邦的潮人陳心如發現當地村民使用的磨刀石中含有瓷土,這一發現引起他對南邦瓷土的探究。他立即與友人郭修欽、郭漢等騎著腳踏車到處尋找瓷土。經過一年多的尋找、試驗、燒煉,經曆多少塵埃飛揚、泥濘及膝、日曬雨淋,最終證明此地瓷土是優質瓷土。二人想創建陶瓷廠,卻沒資本投入,只能先經營菜園種菜售賣。七年後,二人終于獲得數位朋友投資,得以合資建廠。他們不曾想,這裏蘊藏著全泰國最多的瓷土礦,約占全泰國總産值的65%,優質黏土更是占全泰國的93%。郭修欽和陳心如也因此得到泰國工業部的嘉獎。
南邦就此成爲全泰出産瓷土最多、質地最優良的地方,加之這裏還有一幫刻苦耐勞並充滿活力的潮人,南邦的陶瓷業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南邦的陶瓷工廠有兩百多家,其中九成與潮人有關,年總産值達三十億泰铢以上。
興盛▶▷潮瓷在南洋異軍突起
“陳叔叔,您穿得這麽樸素啊?”2011年9月26日,在馬來西亞柔佛亞依淡陶業公司,時年83歲的佳麗登集團前總裁陳宗正穿著運動褲,腳上一雙白色布鞋。李炳炎對于眼前的億萬富翁有些驚訝。
亞依淡是馬來西亞的陶瓷之鄉,此地不少陶瓷企業是潮人所創辦。佳麗登集團如今已是世界知名陶瓷企業。但其前身在1920年只是一個簡陋的陶作坊。
1919年,從潮州楓溪下南洋的陳順興當錫礦工時,無意中發現吉隆坡鵝麥錫礦中挖出的泥土是可以制陶的陶土。從此,對瓷土敏感的陳順興開始異鄉制陶之路。從吉隆坡到馬六甲再到亞依淡,陳順興及其後代緊跟著時代發展的步伐,步步爲營。他們從陶管、屋瓦等粗陶器開始,此後應橡膠種植業大勢大力生産膠杯,之後到日常生活的餐具,在戰後爲排汙系統等市政工程提供高標准的排水陶管、衛生潔具等,直至今日成爲世界級的優秀陶瓷企業。
“很多人覺得下南洋很好,其實在馬來亞的生活非常艱辛。都以爲能在這邊過富貴的日子,其實是到這邊拼命的。到這邊打工的人,十個人都不知道有沒有三個人是能回去的。”陳宗正用這番話回應了李炳炎關于自己衣著樸素的問題。1957年,他的父親陳順興在馬六甲去世。令人唏噓不已的是,待李炳炎2016年6月再次造訪佳麗登集團時,陳宗正先生已于2月前離世。陳氏第三代則擔起了集團經營的重任。
如佳麗登集團的成長一般,在下南洋風潮中,潮人到南洋諸國經營陶瓷業,經曆了一戰、二戰及戰後各個時期,他們大多從最初的橡膠業所需的膠杯開始,不斷延伸産品線,産品幾乎囊括所有的日用陶瓷。至今新馬泰等國的陶瓷主産區、銷售區的陶瓷企業大多數仍爲潮人家族經營,其中不少形成企業集團,擁有知名品牌。
李炳炎不僅記錄口述曆史,還在各地搜集相關的文獻材料,包括賬本、報紙、會議記錄、書信等等。他將這些材料分門別類地整理裝訂成冊,幾乎裝滿了家裏的一長條櫃子。
據1928年童子達編《新加坡各業調查》載,新加坡經營瓷器的商號共有47家,按經營者籍貫分,廣州4家,福建28家,潮州15家。此後,福建人逐漸轉向橡膠種植等行業,擅長制瓷的潮人逐漸在當地陶瓷業占據主要地位。至1990年前後,根據新加坡瓷商公會會員登記資料,新加坡的瓷器商號有50家,其中大部分由潮僑經營。由潮人主導當地陶瓷業,在馬來西亞、泰國等國亦如是。
李炳炎調查發現,東南亞的潮籍瓷商主要分布于新加坡、槟城、馬六甲、曼谷、吞武裏等新興港口城市。他們利用港口優勢進行潮州陶瓷産品的貿易,使潮州陶瓷産品穩占東南亞市場。與之對應的是,潮州窯自唐代創燒以來,大部分窯址都建立于韓江或其支流區域,這一分布規律應是爲了便于産品的水上運輸。
“潮人南洋導夫先路,拼搏精神成就大業。”李炳炎如是評價近代潮人下南洋。“他們從一無所有到成爲行業代表,僅用了幾十年時間。”潮人借助海上陶瓷之路將潮州窯發揚光大,使之成爲今日享譽海內外的“中國瓷都”。從産業發展上看,近代以來潮州窯業在東南亞一帶的影響力遠遠勝于國內,最終形成國內一個瓷都和海外一個瓷都的局面。
潮州窯的生産技術不僅讓東南亞的潮人得到生存和發展,更讓他們成爲當地陶瓷業的主導者,陶瓷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讓他們成爲當地社會重要的一員,爲所在國的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從世界移民和當地社會發展史的角度看,潮人在整個東南亞社會發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