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加坡,城市國際化,心想獅城,花園城市,智慧國家,千禧一代,兒童友好,精英家庭,知識經濟,國際醫療
作者簡介
常瑤
2014年7月至今,主持或參與了海澱區上莊鎮鎮域發展戰略研究、濰坊市白浪河下遊旅遊提升戰略、安徽肥東東城新市鎮、六安舒城産業新城、眉山加州智慧小鎮、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發展戰略及實施計劃研究、邯鄲叢台産業新城、重慶合川産業新城、呼和浩特科技城、北戴河新區發展戰略等衆多項目的顧問策劃工作,涉及範圍包括區域開發、新城建設、産業規劃、文化旅遊等領域。
1.新加坡:逐浪全球,“摘金”50年
2018年,一部好萊塢電影《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 )風靡全美,上映首周就獲北美票房冠軍。而一同抓人眼球的,是故事的發生地和取景地——新加坡。影片中驚豔的濱海灣風貌、奢華的酒店屋頂派對、迷人的無邊泳池、絢爛的煙火夜景……不僅是一場關于亞洲富豪的生活盛宴,更像是寫給新加坡的一封情書!超豪華的電影場景將新加坡國際化大都市的氣質彰顯得淋漓盡致,刷新了世人的眼球,不少人觀看後大呼“想立刻去新加坡旅遊!”
新加坡無疑是公認的國際化大都市。“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全球營商環境第一”“最受移民歡迎的城市”“國際人才吸引力指數第二”“全球熱門旅遊目的地”……各種頭銜多年蟬聯。
但是新加坡的獨特在于,它不同于倫敦、紐約,並不是“天生的國際貴族”,原本不過是一個“飛機一起飛就飛出國界”的彈丸之地,資源少、人才稀薄,在1965年被迫獨立後更是在夾縫中求生存。但就是這麽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在短短幾十年內就蛻變成了人人效仿的“世界超模”。而更值得驚歎的是,新加坡可不只是“亞洲四小龍”的“時代網紅”,而是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國際紅人”!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一直是世界的焦點,弄潮于世界的浪尖上50余年,直到今日依然能“摘金”國際、持久不衰。因此,要研究城市的國際化,在全球浪潮中具有絕對生命力的新加坡必然首屈一指。
那麽,新加坡是如何做到持續“摘金”全球、長盛不衰的呢?有人說新加坡的成功國際化得益于它的港口和交通區位。這的確是新加坡早期打開國際市場的先天優勢,但卻不是它國際化成功的根本原因。“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一時的成功可能靠運氣、靠先天條件,但半個世紀的成功則必然離不開後天的機敏和戰略遠見!
新加坡能夠長久不衰的國際“摘金秘籍”就在于,能夠抓住每一次時代的浪潮,因時制宜地制定國際化頂層戰略!
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小城,而正是因爲小,使得它天生擁有一種漂泊世界的危機感,在獨立後就將國際化作爲立國的核心戰略。李光耀總理說:“新加坡上的第一課是:假如我們不能與世界接軌,我們將回到漁村的年代。”李顯龍總理說:“新加坡必須與全球化接軌,才能避免被邊緣化。” [1] 可以說,新加坡的國際化是主動“謀劃”出來的,而且是一次次主動順應時代變化、搶先作出戰略性反應的結果。
20世紀60-70年代,新加坡抓住制造業的時代浪潮,搶先制定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戰略,通過取消進口關稅、取消外彙管制等一系列措施,積極爭取外國直接投資,從一個轉口貿易地成功地躍遷爲世界工廠和投資天堂,成爲制造工業時代的國際化“摘金者”。
20世紀70-90年代,新加坡在全球制造業轉移和升級的時代浪潮下,主動謀劃資本與技術導向的國際化戰略,借助貿易港口優勢大力發展金融市場,通過一系列政策吸引跨國公司,再一次實現了國際地位的躍遷,變身世界金融中心和跨國公司總部聚集地,成爲資本和技術流動的國際化“摘金者”。
而在20世紀90年代後,金融危機的到來並沒有終結新加坡的“摘金”之旅,它又一次搶先站在知識經濟的潮頭,以知識驅動的國際化戰略,發展高科技産業和現代服務業,表現出強勁的全球競爭力和創新力,又一次成爲傲立新時代的“摘金者”!
可見,每一次都“摘金”成功的新加坡,不是一個時代的幸運兒,而是一個有“遠見”、敢于逐浪的弄潮兒。李光耀總理曾說:“新加坡沒有腹地,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腹地。” [2] 新加坡不僅搶占了世界腹地,而且通過一次次的國際化戰略選擇,成功守住並不斷鞏固了它的世界腹地!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作爲“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 ① ,新加坡的“摘金秘籍”更是衆多城市爭相尋覓的寶典。那麽,就讓我們一起揭開新時代下新加坡的國際化面紗吧。
2.知識經濟時代,新加坡的“國際化摘金遠見”
做時代的“摘金者”,就要精准把握時代的脈搏,順勢而爲。在20世紀90年代前的兩次國際化戰略中,或許新加坡的港口和地理區位優勢還是重要的資本,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新興的科技産業具有弱地點性,新加坡要實現國際化升級,就必須緊緊圍繞知識經濟的特點,進行具有國際化遠見的戰略布局。
1. 知識産業的國際遠見:從精英教育到精英産業,發展新時代國際教育服務貿易
小國小城決定了新加坡本身就注重人才教育,以“精英戰略”立國,擁有一流的教育體系。而在知識經濟的新時代,新加坡依然緊抓最核心的資本——“人”的國際化,並且開發知識經濟的新産業——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産業,搶奪新時代“人的生意”。
(1) 打好自身“金剛鑽”——實施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提升國際教育品牌
20世紀90年代末,新加坡開始制定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提升自身競爭力。1997年專門成立了“國際學術咨詢團”(International Academic Advisory Panel,IAAP),探討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的全球化定位發展。
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爲例,專門設有“國際關系辦公室”(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fice,IRO),以推動國際教育交流。與世界一流大學進行國際化合作,不僅創建了豐富的國際交流項目,包括國際暑期項目、國際實習、國際研究附屬計劃等,而且還開展了雙學位、聯合學位等教育合作。根據國際關系辦公室的年度報告,該校參加海外交流項目的人數從2000年的289人上升到了2016年的1861人。此外,該校還積極建立大學戰略聯盟,與國際研究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大學協會、東盟大學聯盟、英聯邦大學協會等機構積極聯盟,提升學校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
經過持久的努力,新加坡國立大學早已成功跻身國際化大學的行列。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上發布的“2018年度世界最具國際化的大學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高居第四位,實現了新加坡教育的國際化目標。
資料來源:《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2) 念好國際“教育經”——發展國際教育服務貿易,打造國際教育服務樞紐
在自身教育實現國際化提升的同時,新加坡開始強調“教育的經濟力”,推動國際教育産業化。2002年,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制訂了“環球校園計劃”(Global School,GS)②,其目標是一方面在10年內吸引10所大學到新加坡辦學、設立分校;另一方面希望到2015年吸引15萬名國際學生赴新加坡留學,最終把新加坡發展成爲亞洲地區的教育中心和國際教育服務樞紐。
在此計劃下,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和旅遊局進行了全球大規模的教育營銷推廣。雖然最終在2015年沒有完全實現最初設定的目標,但是成功吸引了美國杜克大學、耶魯大學等高校入駐,而且赴新加坡的留學生也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激增,極大地發揮了新加坡的教育品牌效應,提升了國際教育影響力。在爲新加坡知識經濟時代網羅全球人才的同時,也將“精英”做成了一門實用的知識産業。
2. 城市規劃的國際遠見:從花園城市到智慧國家,更新新時代的城市規劃
新加坡十分重視城市的前沿規劃,早在立國之初,就聘請聯合國專家曆時四年完成了基于新加坡的整體概念性發展規劃,不僅高瞻遠矚,著眼于未來40~50年的長遠發展,而且與時俱進,每10年進行一次修訂,以適應新時代的城市要求。
在20世紀60年代以工業制造業爲主的時代,新加坡提出了打造“花園城市”的理念,以綠色魅力的生態環境與其他城市工業汙染的形象相區分,成功塑造了新加坡宜居的城市形象,成爲吸引外商和企業的第一張名片。
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新時代的精英已經不只需要美麗、幹淨、綠色的花園,對于他們來說,宜居的環境只是一個基本要求,已難以激發新時代的科技創新和活力。新加坡這一“花園”,開始顯得枯燥、無趣。那麽,這時的新加坡又是如何華麗轉身的呢?
(1) 花園城市,需要國際“活力”
李顯龍總理在2005年國慶群衆大會上說:“要重塑經濟、吸引人才,我們必須重塑我們的城市。這裏應當成爲一個充滿活力、能量和興奮的宜居城市,一個讓人向往的生活、工作和娛樂的地方……”③
知識經濟下,活力的頭腦需要活力的生活和活力的城市。爲了改變枯燥無趣的印象,新加坡于2000年大力開發濱海灣CBD區域,經過10余年的時間,通過金沙酒店、濱海藝術中心、濱海灣花園、科學藝術博物館等一系列龍頭項目的建設,將這片區域打造成爲集辦公、生活、娛樂于一體的全球活力聖地。這裏不僅有豪華的購物中心、酷炫的文化藝術節,還有世界首個夜間動物園、世界首個F1夜間賽……新加坡,以其獨特的活力生活,再次吸引了世界人才和企業的目光,真正通過規劃活力城市,激發了活力人才和活力産業!
(2) 國際城市,需要未來“智慧”
然而,新加坡的規劃遠見並不止于此!正如《國家地理》所說——新加坡:明日之都 ④ 。真正的國際遠見在于搶先看到未來,爲未來而規劃!緊抓知識經濟科技化和智能化的趨勢,新加坡早在1992年就率先提出“智慧島計劃”,是最早進行智慧城市探索的城市。2006年,新加坡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2015”計劃,要打造“世界第一個智慧城市”,而在2014年,更是將其上升爲“智慧國家2025”計劃,成爲全球第一個發布智慧國家藍圖的國家,舉全國之力構建智慧未來。在2017年全球智慧城市指數中,新加坡毫無懸念地摘得桂冠 ⑤ !
資料來源:Smart Cities—Whats in it for Citizens,Juniper Research
在2014年的國慶演講中,李顯龍總理強調,要“讓國人通過科技的力量,過有意義與充實的生活,並讓所有國人獲得令人激動的機會”。如今的新加坡,在生態宜居、富有國際活力之余,還閃耀著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智慧之光;如今的新加坡,不僅有讓人贊賞的全Wi-Fi 覆蓋和智能化服務,而且還提供著未來學校、智慧交通等前沿生活,甚至擁有“人生時刻”(moments of life)的數字化體驗——讓孩子的第一次上學、第一次工作……生命中重要的“第一次”都加上“智慧”的喜悅。
回顧新加坡的城市規劃,這樣一座宜居、有活力而又充滿“智慧”的城市,怎能不具有全球吸引力?這樣與時俱進、擁有規劃遠見的城市,又怎能不持久地立于國際化潮頭,讓世界望塵莫及呢?
3. 長久留人的國際遠見:從流量邏輯到用戶邏輯,打造新時代生活方式聚集地
由于本國人口稀少,新加坡一直注重引進國際精英人才。但引人容易、留住難。以前的新加坡,更多的是通過秀與別人的“不一樣”來刺激眼球搏出位——不一樣的特點、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景點,實際上是一種以引人爲主的“流量邏輯”。但是在以人爲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可不只是一時的熱鬧,如何讓國際精英心甘情願地留下來成家立業、長久生活才是發展的關鍵。于是,新加坡再次轉身,從城市營銷到生活打造上,都開始轉向以留人爲主的“用戶邏輯”,即關注不同目標人群的特點和需求,以差異化的方式進行定向吸引。
在知識經濟時代,新加坡瞄准了最有潛力的兩類人群——最具活力的“千禧一代”和最具有“人口補給力”的“精英家庭”。
(1) 摘金“千禧一代”,打造專屬你的“心想獅城”
“千禧一代”(1982-2000年出生的人群),是當下最具活力、創造力和消費力的人群,因而也是新加坡重點瞄准的對象。但是,“千禧一代”與其他人群不同,是與互聯網一起長大的一代,因而更加追求個性與自由,更熱衷于興趣導向的生活方式和圈層社交。
因此,新加坡針對他們的特質,重塑城市品牌宣傳,在2017年發布了以“你想成爲誰”爲關鍵詞的“心想獅城 ”(Passion Made Possible)品牌。曾經的新加坡宣傳語,無論是“無限驚喜新加坡”還是“非常新加坡”,都是面對所有人的同一形象,突出的是“新加坡有什麽”“在這裏可以做什麽”。而“心想獅城”關注的則是“人”的個性需求,突出“你在這裏可以成爲什麽樣的人”。而且,新加坡還打破傳統的年齡、職業等人群需求劃分標准,緊抓千禧一代興趣導向的特質,以“願望緯度”進行人群劃分。針對美食主義者、城市探索者、精品收藏家、極限挑戰者等七大“激情部落”(Passion Tribes)人群,打造專屬的激情生活,設置專屬的“激情遊線”(Passion Tours),讓他們在新加坡找到自己的激情歸屬。
同時,新加坡的宣傳方式也更加個性化了,線上、線下聯合展開圈層攻勢:線上爭取各類圈層大V 發聲,發揮意見領袖的影響力。比如,《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在2017年12月發表了微博《舌尖上的新加坡》:“別人旅遊是用眼睛,我旅遊是用舌頭,從味覺裏面,就能發現新加坡的地理、曆史和新加坡人的故事”,火速吸引一批奔赴新加坡美食之旅的中國遊客。
此外,新加坡還在17個國家和地區展開猛烈的線下定向活動——在倫敦,讓新加坡“世界50家最佳酒吧”之一的米其林餐廳調酒師作爲形象大使,刺激美食愛好者的味蕾;在東京,爲文化愛好者舉辦“亢奮城市”創意展覽;在菲律賓,專門爲天生愛唱歌的人們舉辦卡拉OK 展台……新加坡,舉著一個個興趣的小旗,將各國生意招攬得風生水起!
(2) 摘金“精英家庭”,打造專屬孩子的“兒童友好”城市
家庭,無疑是最能給新加坡帶來持續人口補給的群體。因此,新加坡人口戰略開始轉向“兒童友好”,吸引“一個家庭的停留”。李顯龍總理在2013年國慶演講中提出,不僅歡迎高素質的移民,而且要“讓新加坡成爲生兒育女的好地方”。
首先,政策刺激——瘋狂撒錢催生。由于人口生育率低,新加坡在2001年就頒布了鼓勵婚姻和生育的一攬子計劃。到了2012年,在第一批嬰兒潮出生的人口開始步入老齡化的檔口,新加坡的政策刺激進一步加大,發布了《可持續的人口,朝氣蓬勃的新加坡:人口白皮書2013》,開始了相親—生育—養育的一攬子“撒錢”計劃,並且在近些年愈演愈烈。撒錢催相親:新加坡政府2018年推出“你相親,政府埋單!”的口號,開展“2018並買單一半費用。撒錢催生:實行“嬰兒花紅計劃”,給予多生育家庭直接津貼補助,還專門設有人工受孕家庭補貼。2017年更是開展“我愛兒童生育活動”(I Love Children Fertility Campaign),讓“小蝌蚪”式的生育廣告占滿地鐵站的每個角落。撒錢幫養孩兒:在新加坡不僅可以享受“育兒優先配屋計劃”(Parenthood Priority Scheme)“職場媽媽”(WorkingMother)等補貼,甚至可以減免學費!2018年,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推出了“結婚生子優惠”,只要結婚或者生子,就可以免掉兩門課的學費。這不禁讓人驚歎,還有什麽理由不結婚生子!
其次,環境拉動——塑造最美好童年。
新加坡不僅有優質的基礎教育,而且還有國際領先的兒童成長環境。兒童友好酒店、兒童友好購物中心、兒童文化娛樂設施……一系列以兒童爲主的城市吸引力,向所有愛孩子的家庭抛出了橄榄枝。甚至初到新加坡的第一站——新加坡樟宜機場,就可以感受到這種兒童友好的氛圍。這裏不僅有東南亞首個兼具互動元素的兒童遊樂園,而且擁有“自然景觀步道”,設有六個獨立的花園,讓孩子們在“航空畫廊”“信息島”“蝴蝶生態公園”等知識的樂園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根據非政府組織“拯救兒童”(Save the Children) 發布的2018年《兒童終結報告》(End of Childhood Report ),新加坡與斯洛文尼亞在兒童成長指數上並列第一,是最能享受美好童年的地方!
最後,健康保障——構建高水准國際醫療。
健康,也是吸引家庭人群的一大核心要素。新加坡在2003年發起“新加坡國際醫療計劃”,聚焦國際尖端醫療服務。如今,新加坡已有13家醫院和醫療機構獲得國際聯合委員會品質認證(JCI),占獲得認證的亞洲醫療機構的1/3!新加坡的醫療衛生系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評爲“亞洲最有效的醫療衛生系統”,2014年在彭博社(Bloomberg)發布的“最高效醫療體系”排名中位居第一,每年吸引近100萬名外國患者到新加坡接受治療。新加坡,不僅成爲亞洲的國際醫療樞紐,更成爲各國精英安家落戶的首選地之一!
3.小結
一次的“摘金”成功叫“奇緣”,靠運氣;幾次的“摘金”成功叫“奇特”,靠能力;而半個世紀、長盛不衰的“摘金”成功,才是真正的“奇迹”,這靠的是遠見!新加坡的國際化成功,固然有其自身獨特的條件和政府模式,不可能輕而易舉地在另一個城市複制。但其主動謀劃的頂層戰略設計、一次次把握時代浪潮的國際遠見,是諸多“天生不麗質”的新興城市值得學習的範式。
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科技創新的今天,如何把握新時代産業、城市和人才的國際化趨勢,如何通過新視角下的國際化革新,逐浪全球、拔得頭籌,更是中國許多新一線城市需要學習和深入思考的命題。
參考資料:
①《全球競爭力報告2018》,世界經濟論壇
weforum.org/docs/GCR2018/05FullReport/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8.pdf
②《新加坡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探析——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爲例》
sohu.com/a/227267248_670057Urban Redevelopment: From Urban Squalor to Global City
③Urban Systems Studies (USS), 2016,p.86.
④國家地理頻道2018 年播出的紀錄片《新加坡:明日之都》
⑤Smart Cities Whats in it for Citizens,Juniper Research
newsroom.intel.com/wp-content/uploads/sites/11/2018/03/smart-cities-whats-in-it-for-citizens.pdf
參考文獻:
[1] 吳元華. 新加坡良治之道[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57—58.
[2] 陸建義. 向新加坡學習:小國家的大智慧[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68
華高萊斯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不得擅自修改、歪曲或篡改,侵權必究。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圖片影像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