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各大視頻網站熱播的劇集《小娘惹》引起了人們的熱議,雖說這是一部國産劇,卻帶有濃濃的馬來西亞風情。故事講述的是馬六甲當地一戶富有名望的峇峇娘惹家族幾代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的故事。爲了還原真實的峇峇娘惹文化,整個劇組還實地前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拍攝。劇中的黃家宅邸正是位于馬來西亞槟城的一處娘惹博物館,具有悠久的曆史。
由于劇中的故事主要發生在馬六甲和新加坡兩地,所以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夥簡單聊聊馬六甲和新加坡的峇峇娘惹文化及其曆史。
說到馬六甲,就不得不提到14世紀的馬六甲王朝,根據明史記載,明朝使者尹慶于永樂元年(1403年)來到當地宣揚國威時,當地尚未建立王朝,馬六甲等地還臣屬于暹羅(今泰國),每年向暹羅進貢物品。當地酋長拜裏米蘇拉得知明朝使者到來時大喜,即遣使隨尹慶回明朝進貢,使者于永樂三年抵達南京,明成祖封拜裏米蘇拉爲馬六甲國王,賜诰印、彩衣、诏書、黃傘。從此,馬六甲得以和暹羅同列,不再臣屬于暹羅。馬六甲開始從漁村成長爲該地區最重要的港口,吸引來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明朝的商人,作爲兩次季風之間中印貿易的停泊點。
由于地理位置優越,馬六甲成爲鄭和的遠航船隊一個重要的遠洋基地,鄭和船隊的水手也有的在當地定居下來,落葉生根。當時的中國明朝和馬六甲王朝的往來十分密切,根據馬來史記載,來自明朝的漢麗寶公主與五百名隨從到達馬六甲,嫁給馬六甲國王蘇丹滿速沙。據說這五百名隨從與當地人通婚而後定居下來。他們的後裔男人稱峇峇(Baba),女人稱娘惹(Nyonya),後來擴散到馬來西亞各地,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有最多的峇峇娘惹。
因此峇峇娘惹又稱土生華人,與一般的馬來西亞華人還是有所區別的,他們到達南洋的時間要更早。由于年代久遠,甚至有少部分峇峇娘惹已經不會講華語和閩南語或廣府粵語及客家話。而我們一般現在所稱的馬來亞華人則是清末和民國時期務工或躲避戰火到達南洋的,距離我們所處的時代較近。
由于土生華人祖先到達南洋的時間更早,而馬來亞半島在馬六甲王朝滅亡後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殖民統治,所以峇峇娘惹文化中除了具備中華傳統文化的成分,還具備馬來亞本地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特點。這些文化特點可以從他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得到很好的體現。
娘惹服就是融合了東南亞各種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比如槟城娘惹的服裝較偏向泰國、緬甸的風格,款式較豐富,奢華氣派;而馬六甲娘惹的服裝則偏向本土、印尼的風格,款式較樸素。從圖案上來講,槟城和馬六甲的娘惹服裝區別不大。在早期,馬六甲比較常用花卉的圖案,後來才慢慢跟上潮流加上動物的圖案。槟城娘惹則比較時髦,會采用大量泰國、緬甸、中國的設計元素。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娘惹菜,傳統的娘惹菜口味濃重,使用多種來自馬來本土的香料,如小蔥頭,黃姜,辣椒,薄荷葉,香茅,叻沙葉,班蘭葉,肉桂,蠟燭果,羅望子,泰國青檸,香菜籽,蝦醬 ,鹹蝦醬等,菜品講究把香料研磨杵碎,調成稠糊的配料,給食物帶來獨特的風味。娘惹菜又喜好使用華人傳統的食材,配以多種馬來料理中的配料,如椰漿,芒果等,配合香料加以長時間的炖煮,最後成爲一派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娘惹菜的經典特色菜肴有叻沙,烏打,娘惹糕,黑果焖雞等。其中黑果焖雞就是一道典型的費工費時的料理:主要的配料黑果産自馬來西亞,是一道娘惹傳統的家傳菜肴。
早在2008年,新加坡版的電視劇《小娘惹》在當時的馬來亞和新加坡等地就掀起一陣“娘惹潮”,一時間可謂萬人空巷。時隔12年,中國大陸版《小娘惹》再度強勢席卷而來,不知道會不會再度引領一股熱潮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