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2月2日電 12月2-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與海外農業研究中心在京舉辦“亞太地區疫情沖擊下信息化助力鄉村振興與人的發展培訓研討會”。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國際組織處處長徐玉波、國家鄉村振興局綜合司國際合作處副處長趙佳、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文化交流部主任王侃、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郝衛平出席會議並致辭。
此次研討會旨在促進APEC各經濟體在應用信息化技術助力農業發展方面,尤其是針對婦女和青年的技術合作與經驗分享,提升亞太地區應對食物安全挑戰的能力。來自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秘魯、越南、中國等APEC經濟體及11個非APEC經濟體、東盟秘書處等的各界代表100余人在線參加了研討會。
徐玉波在致辭中表示,農業的數字化轉型爲農業可持續發展、經濟增長、體面就業創造了巨大的機遇。在各成員體著力推動亞太地區農業投資、貿易和技術合作的同時,要進一步確保傳統上處于劣勢的群體擁有平等獲得工具、教育、培訓和資源的機會,確保人民平等地享受信息化和數字農業技術帶來的紅利,推動亞太區域農業和農村包容性發展。
趙佳在致辭中表示,脫貧攻堅是中國共産黨自十八大以來聚焦貧困農村貧困農民開展的曆史性行動,鄉村振興是中國共産黨自十九大以來面向全國農村全體農民實施的戰略性舉措,兩者一脈相承、緊密聯結。圍繞減貧和鄉村發展,國家鄉村振興局積極同國際社會保持經常性聯系、開展機制性交流,已在亞洲老撾、柬埔寨、緬甸3國6個貧困村實施東亞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幫助當地創新脫貧思路。
王侃在致辭中指出,青年群體助力鄉村建設的過程,既是真實又生動的個人成長故事,又是國際傳播中的典型案例和優秀素材。她建議青年們要不斷傳承、創新鄉村文化,盤活蘊藏在鄉村中的特色文化資源,使鄉村文化和鄉村故事在新時代的文明框架中,在現代和傳統的交融中重新煥發光芒。她鼓勵青年主動講好中國鄉村振興的故事,加強與全球青年關于減貧、鄉村振興、農村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交流,推動中華文明與各國文明的互學互鑒。
郝衛平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積極參與亞太經合組織和世界糧食安全治理,參與國際農業交流合作,科學技術是糧食系統轉型的驅動力,是農業現代化的根本解決方案,是可持續糧食供應的重要支撐,中國農業科學院願意以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態度,推動數字農業、綠色農業、可持續農業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創新經驗分享和能力建設模式。
中國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和泰國農業部大數據中心主任Kanjana Kwanmuang分別就兩國在數字農業創新與發展中的良好實踐做主旨發言,中國農業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院長樊勝根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及中國的應對策略做主旨演講。
會上,來自聯合國婦女署、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全球農業發展青年論壇、新西蘭皇家農業研究所、馬來西亞農業與農基工業部、菲律賓農業部、CNEW思新女性發展中心、Model APEC、重慶市鄉村振興局、雲南省武定縣婦女聯合會等部門機構的近20位國內外專家、代表做了精彩分享,各方參會代表充分交流農業信息化方面的做法、成效及存在問題,分享利用信息技術創新促進婦女賦權和青年能力建設的實踐經驗。
開幕式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信息所副所長、海外中心副主任聶鳳英研究員主持。她指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和海外農業研究中心已經成功舉辦了4屆APEC培訓研討會,一直致力于推動APEC各經濟體在糧食安全、減少貧困、鄉村振興等方面的交流,未來仍將繼續加強與各經濟體在數字農業、婦女賦權及青年創新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來源:China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