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在2019年公布了本地首個露宿街頭的人數統計。去年進行的第二次統計發現,本地無家可歸者達1036人,比2019年的統計少7%,整體情況變化不大。不過,無家可歸的具體情況卻有顯著改變。此次調查顯示,從露宿街頭轉爲寄宿庇護所的街友人數激增。
研究員認爲,一個可能因素是更多街友在疫情期間選擇到人較少的地方。整體上,收入水平相對低、屋齡較老的地區有較多露宿者。
“在不同弱勢群體當中,街友可說是距離主流社會最遠的一群。他們一般選擇把自己隱藏起來……疫情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援助組織能夠同街友接觸和建立聯系,社工也就可以向他們介紹援助服務,其中有些人最終住進了租賃組屋。”
黃國和認爲,住入臨時庇護所的街友增加,這是幫助這個群體離開風餐露宿的第一步。
此外,報告指出,露宿者雖遍布全島各區,但分布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不少原本在商業建築棲息者,轉而露宿住宅區,如組屋底層、涼亭及遊樂場。市區雖然仍有最多的街頭流浪者,但人數占比從2019年的23%,減至去年的12%。
同上一輪統計相比,露宿者的基本輪廓不變,多數是男性,約45%年齡在50歲或以上,約49%是華族。
黃國和認爲,單身者聯合住房計劃很多時候直接導致了無家可歸,他因此建議取消這個計劃,改而進一步放寬申請租賃組屋的收入頂限,並且將無家可歸列爲申請租屋的合格條件之一。
他指出,要對無家可歸問題找到長期解決方案,政府應讓這類臨時寄宿的安排更固定和制度化,也須在政策上做出調整,包括住房政策。
報告也建議政府機構采取整體協作方針,包括更主動找出面對住房問題的居民、協助低薪員工爭取更高收入,以及爲弱勢群體提供足夠的公共援助金。
領導這項調查的是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研究員黃國和博士。他星期四(8月11日)在調查報告發布會上指出,病毒阻斷措施實施期間,政府要求人們盡量避免外出,由于當時可收容街友的地點增多,加上許多街友因擔心染疫,也願意轉移到臨時住處。
約200名義工去年用了幾個月的時間,走訪了本地1萬2000座組屋,以及公共場所和商業場地,記錄露宿街頭者的人數。研究團隊首次將住在臨時庇護所的人數統計在內,以更全面地了解本地無家可歸的問題。
本地最新調查顯示,去年有420名街友寄宿臨時庇護所,人數是2019年疫前的六倍以上;露宿街頭的則有616人,比疫前銳減41%。
這個調查深入訪問了51名臨時庇護所住戶。研究員發現,他們無家可歸有幾個共同原因,包括與家人關系破裂而無法同住、工作與收入不穩定以及工資低;這些導致他們生活困難,包括付不起公開市場的房租等。也有不少街友之前通過單身者聯合住房計劃申請到租賃組屋,但因和室友合不來,而無法繼續居住。也有人聲稱是文件不齊全等因素,導致他們申請不到租賃單位。
冠病疫情期間實施防疫限制,加上援助渠道增多,更多街友因此不用露宿街頭。本地最新調查顯示,去年有420名街友寄宿臨時庇護所,人數是2019年疫前的六倍以上;露宿街頭的則有616人,比疫前銳減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