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標普500指數本月暴跌進入“熊市”階段,是近20年來的第四次 來源:彭博社
2日,拜登在白宮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會面,商討應對高通脹的措施。在此次會面前夕,拜登發布了治理通脹的計劃,將通脹加劇繼續歸咎于俄烏沖突,而“控制通脹的主要責任在美聯儲”,表示不會幹預美聯儲工作。爲了減輕制裁措施對美國消費者日常生活開支的影響,拜登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修複供應鏈、改善基礎設施以及打擊外國海運公司高額運費等,還提出將減少預算赤字。
10日,勞工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美國CPI同比上漲8.6%,創1981年12月以來新高,並高于上月及預期的8.3%增幅;CPI環比增長1%,顯著高于預期的0.7%和上月的0.3%。通脹已經蔓延到多個領域,雖然商品價格的飙升正在放緩,但服務成本卻達到了1991年以來的最大漲幅,而5月實際平均時薪同比下降了3.0%,意味著物價上漲連續第14個月超過了工資漲幅。
13日,美股三大指數開盤大跌,標普500指數跌3.9%,較紀錄高點跌20%,今年以來累計跌幅達到22%,正式進入熊市,道瓊斯工業指數同日跌超60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530.80點,跌幅4.7%。同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漲幅擴大至13個基點,觸及3.28%,創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
15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最新利率決議,將基准利率上調75個基點至1.50%-1.75%區間,爲1994年來最大幅度的加息。聯儲官員以10-1的投票比例通過本次利率決定。美聯儲發表聲明稱,高度關注通脹風險,“堅決承諾”將通脹率恢複到2%,並重申認爲持續加息是適當的。
16日,由于前一日美聯儲宣布加息75個基點,創下1994年以來最大加息力度,美國股市遭受巨大抛售壓力,三大股指開盤集體下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開盤下跌700點,跌幅超過2%,收盤時跌破30000點關口,創下2020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29日,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終值萎縮1.6%,較5月份公布的第二次預估下調了0.1個百分點。而2021年第四季度經濟數據爲增長6.9%。同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歐洲央行年度政策論壇上表示,美國經濟正處于“強勁狀態”,美聯儲可以在維持穩健勞動力市場的同時,將通脹率降至2%。
美國安全與外交
26日,拜登前往德國巴伐利亞州埃爾茂城堡出席七國集團峰會 來源:美聯社
1日,白宮發表聲明稱,美方將向烏克蘭提供“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但美方要求烏方保證這些系統不會被用于打擊俄羅斯的領土。國防部高級官員透露,預計需要三周時間訓練烏克蘭軍隊使用該火箭系統。該裝備是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方對烏實施的11次軍事援助,價值7億美元,也是前不久國會通過的對烏大規模援助方案所落實的第一筆款項。
5日,常務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開始其亞洲之行,計劃在9天內訪問韓國、菲律賓、越南和老撾四國。其中,美日韓三國將于8日在韓國首爾進行副外長級會談,圍繞合作應對朝核問題及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進行戰略協調。而舍曼訪問菲律賓期間將與候任總統小馬科斯以及新政府團隊會面,在越南訪問期間將與越方官員討論供應鏈韌性等議題。
6至10日,第九屆美洲國家峰會在加州洛杉矶舉行,拜登前往當地主持本次峰會,這是時隔28年後美國再次主辦該峰會。由于拜登政府此前以“不民主”爲由拒絕邀請古巴、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三國官員參加峰會,引發了拉美國家普遍不滿,35位美洲國家領導人中只有21人決定參加本屆峰會。8日,拜登在峰會期間宣布美方將主導成立“美洲經濟繁榮夥伴關系”,承諾將提振拉美經濟,10日,拜登與20個與會國家領導人簽署《洛杉矶移民宣言》,表示將共同應對當前的移民問題。
11日,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新加坡參加第19屆香格裏拉對話會,並以“美國印太戰略的下一步計劃”爲題發表講話。奧斯汀表示印太地區是國防部的“優先區域”,聲稱美方不希望發生沖突或對抗,不希望出現新的冷戰,也不希望地區分裂成敵對集團。奧斯汀在講話中承諾美方將在中方所謂”挑釁性和破壞性”行動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協助台灣加強自衛能力。
13日,韓國新任外長樸振訪問美國,在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面,布林肯在記者會上重申,美國仍對與朝鮮對話持開放態度,但平壤卻無視美方的呼籲,不僅多次發射導彈,還在爲進行第七次核試驗做准備。布林肯表示在朝鮮改變路線之前,美方將繼續對其進行施壓。樸振表示國際社會將對朝鮮采取一致的回應行動,並敦促中方發揮其影響力。
17日,拜登主持召開主要經濟體論壇(MEF)線上視頻會議,共有包括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全球2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討論氣候變遷和能源問題,本次會議印度與俄羅斯等國沒有出席。拜登在會上敦促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通過減少甲烷排放等方式,加大應對氣候變化的力度,並與多國討論了在俄烏沖突持續下穩定全球能源市場的舉措。
18日,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表決通過了《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要求增撥2023財年國防預算450億美元,使2023財年國防預算總額達到8576億美元,這一數字比2022財年的國防預算增加了8%。2日,衆議院軍事委員會投票通過提議,在拜登提出的7730億美元國防預算的基礎上增加370億美元。由于參衆兩院所要求的預算金額不同,需要兩院進行協調以確定最終規模,但預計2023財年國防預算至少將有8100億美元。
21日,司法部長加蘭德(Merrick Garland)對烏克蘭進行訪問,與烏總檢察長維涅季克托娃會面,加蘭德表示美方支持烏克蘭起訴被控犯有戰爭罪行和其它暴行的俄羅斯軍人,聲稱“和我們的夥伴們”將尋求每一個可以使用的手段,確保那些犯下這些暴行的人被繩之以法。
23日,有官員表示,美方將再向烏克蘭提供4.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彈藥和其他物資。同日,烏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表示,美國援助的第一批“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已運抵烏克蘭。美方此前曾在15日宣布向烏克蘭額外提供1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24日,在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五國與太平洋島國在華盛頓舉行高級別官員會談後,五國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將成立名爲“藍色太平洋夥伴”(The Partners in the Blue Pacific, PBP)的新合作框架,以促進與太平洋島國的經濟和外交關系。聲明表示該框架將更有效和高效地爲太平洋地區提供成果,加強太平洋地區主義,擴大太平洋地區與世界的合作機會。美方宣稱將根據該框架制定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美方在南太地區的外交存在,並幫助各國應對氣候變化和非法捕魚等問題。
26日,七國集團峰會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埃爾茂城堡舉行,拜登前往德國參加峰會,同時這也是拜登就任以來首次對德國進行訪問。峰會開始之前拜登與德國總理朔爾茨舉行了會談。美方本次在峰會上計劃進一步加大對俄羅斯方面的壓力,與各成員探討應對能源和食品價格飙升的手段,以及與部分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領域建立夥伴關系。同日,拜登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七國集團將共同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
26日,七國集團領導人在德國舉行的峰會上,承諾將在五年內共籌集6000億美元的資金爲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持,該計劃被認爲是應對中方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其中,拜登表示美方將動員 2000 億美元的贈款、聯邦資金和私人投資,支持中低收入國家的項目,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支持改善全球公共衛生、性別平等和數字基礎設施等問題。
28日,拜登抵達西班牙首都馬德裏,參加在當地舉行的、爲期兩天的北約峰會,29日拜登在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會晤時,宣布美國將加強在歐洲的軍事部署。拜登表示,美國將在波蘭建立一個永久性的軍事總部,向英國增派兩個F-35戰鬥機中隊,並將在德國和意大利增派更多“防空和其他力量”。
美國內政
24日,示威者在華盛頓特區的美國最高法院外要求保護墮胎權益,當日最高法院裁定推翻美國墮胎權曆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羅伊訴韋德案”
來源:美聯社
1日,俄克拉何馬州第二大城市塔爾薩一家醫院內6月1日傍晚發生槍擊事件。當地警方證實,包括槍手在內5人死亡。據當地媒體報道,槍手爲男性,持步槍和手槍進入醫院內一棟醫用辦公樓二樓開槍,殺害4人後自殺。
8日,國會衆議院以223票通過、204票反對通過了一項槍支管制法案。該法案被稱爲“保護我們的孩子法案”,其中包括將購買半自動武器的年齡要求從18歲提高到21歲,加強未經聯邦政府許可、個人制造、沒有序列號、無法追查的“幽靈槍”管理法規等內容,法案隨後將送至參議院審議。
9日,國會負責調查去年1月6日國會大廈騷亂事件的衆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舉行了首場公開聽證會,公布了調查結果的細節以及之前未公開過的騷亂現場畫面,矛頭直指前總統特朗普。特別調查委員會列出了初步調查結果,認爲特朗普應該爲騷亂事件負責,稱襲擊不是自發的,而是一場“未遂政變”,是落敗的總統推翻2020年選舉的直接結果。特朗普領導了一場“旨在推翻總統選舉的龐大、分步實施的陰謀”。
12日,針對早前衆議院通過的槍支管制法案,國會參議院就控槍立法的提案達成初步協議,內容包括激勵各州實施法案允許警方沒收有潛在威脅的持槍人的槍支、允許調查21歲以下購槍者的精神健康記錄,以及爲學校安全措施提供資金等,但不包括一些最重要的管控措施。一名參與了談判過程的共和黨人士表示,兩黨“只是在基本原則上達成了協議,而不是立法文本。”
21日,國會參議院就涉及槍支安全管理的《跨黨派社區安全法案》舉行程序性投票表決,投票結果爲64票支持、34票反對,標志著此輪立法議程能夠持續推進。法案還將在參議院經曆兩輪投票,全部通過後將送往衆議院表決,再由總統拜登簽署。這一動向被視爲美國數十年來在槍支管控立法上少有達成的新進展,法案提出將支持推行“紅旗法”(旨在對存在安全威脅的持槍者“提前繳械”),擬撥款7.5億美元協助地方創建危機幹預機制;並撥款用于升級各地校園安全設施及精神健康項目。
23日,最高法院裁定推翻紐約州一項限制性的槍支法律,大法官以6票贊成、3票反對的結果通過該裁定,原法律要求民衆必須證明“特別需要攜帶槍支”才能獲得在公共場合攜帶槍支的執照。由于加州、夏威夷、馬裏蘭州、馬薩諸塞州、新澤西州和羅得島州等地都存在相似法律,預計該裁定將影響約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口。拜登發表聲明表示,對最高法院的裁決深感失望,政府將盡其所能減少槍支暴力,並呼籲各州制定“常識性法律”,使社區更安全。
24日,最高法院以5票贊成,4票反對的結果正式作出裁定,推翻了在美國墮胎權問題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羅伊訴韋德案”。該案被推翻後,各州可以自行制定限制甚至禁止墮胎的法規,而目前至少26個州已有或正在推進相關法律。同日,拜登在講話中表示,“今天對于最高法院、對于整個美國都是悲傷的一天”,“美國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在都受到了威脅”。
24日,國會衆議院以234票贊成、193票反對,表決通過了此前在參議院過關的跨黨派槍支管控法案,該法案是對得州及紐約州等多起大規模槍擊事件的回應,要求加強對21歲以下槍支購買者的背景調查。同日拜登簽署法案完成全部立法程序,正式生效。
27日,警方在檢查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一輛大貨車時,發現車廂裏擠有近100名非法移民,車廂裏沒有水,空調也未工作,至少16人因中暑和脫水被送往當地醫院,其中包括4名未成年人,而貨車擁擠窒息導致的死亡人數已有51人。大貨車司機已被捕,另有兩人被起訴。拜登對此發表聲明稱,這場生命的悲劇“可怕而令人心碎”,美國將在未來幾個月加大人口走私打擊力度。
編輯:黃睿
責編:雲琪布日
獲取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海國圖智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