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元一枝獨大,主導了全球貨幣體系。無論是石油美元,還是美元本位制,以及美元對SWIFT體系的呼風喚雨,這一系列美元壟斷方式,都正在成爲全球經濟的一大枷鎖。
比如,多個石油國都受制于石油美元,一旦對美元稍有不順從,則有可能無法正常接收外彙,導致經濟流動性受阻。而美元彙兌本位制更是將美元強行捆綁給全球所有經濟體之間的商貿往來,伴隨著美聯儲不同時間的美元舉措,全球的貨幣都要受到美元利差的沖擊。顯然,這是一個極不公平的全球貨幣體系。
基于此,截至目前,中國、俄羅斯、日本、德國、法國、伊朗、安哥拉、委內瑞拉、伊拉克、尼日利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卡塔爾、阿聯酋、印度、越南、沙特這21國或用一種或多種方法亮劍美元。
以日本和印度經濟爲例,首先是日本央行與中國央行簽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緊接著,日本與印度已簽署了規模爲750億美元的雙邊外彙互換協議。值得注意的是,印度近日正研究同中國在雙邊貿易中采用人民幣與盧比結算的計劃,印度還大舉囤積黃金,加速減持美債等方法去美元化。這意味著,向來跟隨美元的經濟體開始大幅度向美元說不。
IMF總裁拉加德
這一系列去美元化的舉動幾乎都是在最近很短的一段時間內發生的。可見,全球去美元化或正進入高潮。近日,全球去美元化這件事又有了最新進展。
11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發表演講稱,當貨幣面臨“曆史性轉折”之際,各國央行應該考慮發行數字貨幣。拉加德表示,隨著全球對現金需求的下降,貨幣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而央行在爲數字經濟提供資金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拉加德特別指出,中國、加拿大、瑞典和烏拉圭央行均在“擁抱變革和新思維”,考慮如何向公衆提供數字貨幣的計劃。
分析認爲,IMF關于各央行加緊開發數字貨幣的呼籲正在對美元的統治地位構成威脅。要知道,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由于沒有主權和實體背書,發明人中本聰也遲遲不肯現“真身”,這是比特幣這一類非主權加密貨幣最大的劣勢。而一旦各央行都發行基于主權背書的加密貨幣,不但比特幣這類虛擬貨幣將受到巨大沖擊,經濟體之間交易的便利性將導致美元主導的SWIFT體系占有率驟然下降,同時,美元的流通性也將減弱。
我們以近期深受美元桎梏的伊朗石油爲例,如果全球的買家都用主權加密貨幣與之進行石油交易,其將再也不用看美元的臉色了。而按IMF的上述說法,除中國之外,加拿大、瑞典和烏拉圭也正積極布局主權加密貨幣,從這一角度來講,這三個國家或將成爲繼中俄等21個向美元說“不”的國家後,去美元化的國家或正上升爲24個。
值得一提的是,繼委內瑞拉的石油幣公開面世之後,多國已明確表示正在研發基于本國主權和實體的加密貨幣。其中,伊朗和俄羅斯等石油國尤爲明顯,俄羅斯聯邦經濟顧問Sergei Glazev數月前就表示,數字化盧布可以有效繞過國際限制(美元限制),在全球範圍內完成貿易結算。而IMF的呼籲實際已然成爲全球去美元化的一大趨勢,與此同時,信用不斷降低的美元或也正在成爲強弩之末。(完)
BWC中文網原創文章,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