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的發展在經曆了螺旋式上升之後,進入數字法幣時代。在與國家信用結合的過程中,貨幣的數字化進程爲貨幣的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技術推動力,同時也帶來了新型的監管問題。由一國發行、全球使用的非對稱監管模式,給數字法幣的未來發展開拓了新的視野,也給全球各國的法定貨幣數字化提出了監管方面的諸多挑戰。
一、數字貨幣發展的螺旋上升
我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作爲一種不兌現的信用貨幣,人民幣是我國唯一合法通貨,禁止經營外彙流通。貨幣具有國別屬性,表現爲主權貨幣。《貨幣金融學》對央行的角色定位是國家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和發行的銀行。央行各種角色圍繞的核心是主權貨幣,背後是國家信用的支撐。主權貨幣是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的核心工具,貨幣由此兼具地域、經濟和政治等多重屬性。受到慣性思維影響,即使在數字化的互聯網信息技術下,人們對數字法幣的想象仍然局限在地理上一國境內爲屬地經濟社會的商品和服務流通所使用的通貨。按照這個邏輯,當遇到貿易跨境和個人出境等情景時,就必然要進行貨幣兌換。然而,奇迹總出現在想象的空白地帶,科技發展帶給我們更多的想象空間。法定貨幣的數字化趨勢的形成過程如何?數字法幣有哪些優勢?數字法幣爲什麽存在監管的非對稱性?
從概念萌芽到理念發展,從2014年英國央行學者的研究到後來2019年的設計方案出現,數字法幣終于有可能實現落地。而其中的核心就是速度的變化帶來了質的飛躍–數字法幣必然成爲全球貨幣。在互聯網基礎設施保障下,一年365天24小時都可以交易,且實時結算。數字法幣作爲全球通用貨幣在跨境支付、交易、貿易金融上有大量優勢,使得支付都可以安全高效的實現。效率高、安全性好、成本低的數字法幣將不斷爭取新的市場占有率,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日漸成爲世界儲備貨幣。且該貨幣與國家信用貨幣一樣沒有流動性風險,完全保有了各國主權貨幣的自身特點。2019年8月英國央行行長提出的“合成霸權數字貨幣” 取代美元就是這一思想的最好诠釋。
數字法幣(法定數字貨幣)不只是國家貨幣,還是全球貨幣,是體現一國全球競爭力的重要工具[1]。與傳統的國家信用貨幣相比,數字法幣在設計中可以體現更多優勢。
數字法幣從結構上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1)不需要改變現在法律即可用于支付流通等各領域;
(2)不影響國家貨幣政策,如果有影響,還可以對數字法幣單獨建立貨幣政策;
(3)客戶保障,沒有信用風險;
(4)商家保障,沒有信用和流動性風險;
(5)跨境交易,貸款都可以使用同一種數字法幣。
金融科技無需改變現有的法律框架,就輕易改變了金融市場,且市場占有率的取得不依賴人力、資本、土地等傳統的生産要素,其核心就是高科技。
二、數字法幣成爲全球貨幣的必然性
1)數字法幣可以規避中心化的國家信用貨幣發行體系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在金融體系架構下原有的銀行是國家貨幣的流轉中樞,但金融危機的時候,即使大型商業銀行也可能有信用風險,2008年的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中都出現了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事件。事實上,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風險是經常發生的,有時候銀行明明有足夠的存款,但是因爲日中交易的限制,不能完成交易。但是以比特幣爲代表的數字代幣實現了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都可以交易,沒有央行或是大型金融機構的支持下,居然沒有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甚至連交易速度比銀行要快。這些令多數人匪夷所思的現象,令2014年的英國央行學者無比驚訝。于是在英國央行2014年的報告《支付技術創新與數字貨幣的出現》(Innovations in Payment Technolog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Currencies)[6],作者是 Robleh Ali, John Barrdear, Roger Clews, James Southgate中,提出,如果國家信用背書的法幣,例如數字英鎊,能夠以數字化貨幣的形式出現。也和數字代幣一樣,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實時交易,那麽,只要賬戶裏的數字貨幣存在,數字法幣交易就可以在國家信用背書下規避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高速交易。該報告開啓了全球首個數字法幣計劃,定位就是全球貨幣,實時結算,全天候不間斷交易。這一報告直接引發2015-2016年英國央行屢次提出數字英鎊的計劃,成爲數字法幣研發的第一梯隊和領頭羊。
2)數字法幣未來將支持全球365/7/24大型實時支付結算。英國央行啓動新RTGS (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s, 全額實時結算系統)藍圖,開放現有的RTGS系統給科技公司做實驗。這個新藍圖計劃支持基于區塊鏈實時結算的大型支付系統,大型實時結算系統可以支持全球數字法幣支持和結算。藍圖中的部分思想在2018年11月被寫進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新加坡央行三國央行的跨境支付報告。
3)數字法幣的設計對應100%的儲備金。而且數字法幣與一般的信用貨幣不同,可直接存在央行。這一概念是2019年6月由英國的公司Fnality和2019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別提出的[4]。也就是央行支持下的“合成數字法幣”(sCBDC)。Fnality提出的是批發合成數字法幣(wCBDC),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討論的是零售合成數字法幣(rCBDC)。而不爲人知的是, Fnality的前身曾作爲成員單位參與英國央行2018年RTGS實驗計劃。
4)合成數字法幣遵循“一幣一鏈一賬戶”准則。Fnality公司還使用基于3國央行跨境支付報告[3]的重要思想,設計了一個通用穩定幣USC(Utility Settlements Coins)。但是由于存在多國央行的法幣支持的穩定幣,基于這一概念,2019年8月英國央行行長麥克·卡尼在美國發表了令世界驚訝的言論—使用“合成霸權數字貨幣”取代美元成爲世界儲備貨幣。
5)雙層架構下的全天候支付系統。Fnality 還提出2個重要系統設計概念:一個法幣一個往來賬戶,一個法幣一條鏈,由此形成了雙層架構,支持高速實時結算的支付系統。這樣因爲日中流動性風險大大降低,從而可以大大增加交易速度。日中流動性風險的時間段也從白天市場交易的7-8個小時擴展到24小時[2]。
數字法幣是一個全球貨幣,但由該貨幣對應的國家來監管,由此形成一個不對稱的監管關系。即貨幣是全球的,監管卻是國家的,而非國際監管。舉個例子,數字英鎊是英國的數字法幣,支付和流通可以面向其他所有國家,技術上也可開放給其他國家(例如英國央行已經發表多份技術報告和其他國家分享),但是英國顯然不會同意其他國家插手自己國家的法幣,這對每個發行國家都是同理。因此,這個不對稱的關系客觀上會長期存在。
三、數字法幣的非對稱監管研
究
數字法幣成爲全球通用貨幣後,監管面臨了新的考驗。一般來說,數字法幣由國家發行,由國家信用保障兌付。即使使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的央行-民間合作方式,數字貨幣仍然是一國央行和在該國注冊的公司合作的金融産品,其他國家不可能擁有監管權。而英國開創數字英鎊的重要原因,就是要拿回監管權。如果完成數字英鎊,該貨幣如果成爲世界通用貨幣,其他國家會擔心自己的貨幣金融體系受到了威脅。
因此,對這非對稱監管關系,可能會有下幾種情形出現:
1)主權獨享式:單個國家完全享有監管權,原因是這是由單個國家發行的數字法幣,該國央行支持,由該國貨幣儲備保障運行。其他國家、商家或是個人使用,都必須遵守該國法律。但作爲全球貨幣,這種制度滲透和金融霸權模式必定受到其他國家的拒絕,Libra受到德法兩國的堅決抵制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同時,以德國爲首的各國都開始在區塊鏈和數字貨幣領域建立自己的戰略部署,建立各國自有的數字法幣系統,並不特別說明數字法幣是潛在的全球貨幣,鼓勵各國的商家和個人注冊和交易,等到米已成粥,才將制度、監管和法律問題一並抛出。這機制以國家主權爲最優先,稱爲主權獨享式。
2)完全共享式:發行國和參與國完全共享監管權,這是另外一個極端。數字法幣發行國和參與國家共享數據。但這種體系本身也有很多不平衡性,在發行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和使用量最大的都是發行國,如果所有交易讓所有參與國都可以看見,從安全機制和經濟利益上都無法說服發行國接受,其他的參與國也可能産生異議,我們稱之爲完全共享式監管[3]。
3)部分共享式:發行國可以看到全部交易信息,而參與國只能看到和該國相關交易信息。這樣參與國可能可以接受,而發行國也可以接受。但是這樣的監管機制會導致系統複雜。例如,該系統如果有100個國家參與,每個國家的監管機制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差異性,對應需要建立100套監管機制,核心運行的是一個系統,但是對應100套監管機制,系統將無法負荷這樣的複雜性。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參與國建立聯盟式監管機制,建立一個“大監管機制”來包容許多國家的監管法規。但是這種“大監管機制”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在什麽條件下可以實現,這些都是數字法幣發展中必須考慮的問題。這樣機制事實上在美國醫藥區塊鏈上已使用[3],但是這樣的機制不涉及主權,只涉及被監管的藥。另外,如何區分交易屬于那個國家監管還是一個尚需研究的問題,監管的對象是物理地址還是網絡地址仍然有待商榷。在現有網絡架構下,如何解決多物理地址和多網絡地址問題,並且確保在現有機制如何保證參與國能夠收到應該收到的信息,同時看不見其他國家的交易信息。但是在這種機制下,參與國有理由懷疑發行國作弊,故意不發一些重要信息。因爲這一機制下的參與國都只能獲得部分信息,所以我們稱之爲部分共享式。
4)分層分片式:發行國和參與國都只能看到和該國相關的交易信息。這個機制的公平性大大提高,但新的問題出現了,誰是最合適的信息傳輸主導者。可能又回到現在SWIFT的環境,由一個中心來主導信息。發行國必定要成爲自己數字法幣的主導者,不太可能主動出讓和分享主導權。但是如果發行國非常想要大力推行自己國家的數字法幣,可能同意這機制。因爲這個機制可能會帶給一個國家的數字法幣極大的邊際效應[1],大到在其他方面大量讓步都值得。而機制的設計中對信息進行了權屬分層和數據切片,使得每個國家只看到自己相關信息,通過權屬申請可分享的信息,各國在數據分享中各行其志,規避了完全共享中涉及其他國家數據分享的問題,我們稱之爲分層分片式監管。這個是最靠近對稱性的監管機制,但這個還不是對稱性。發行方還是有更多的權力,因爲系統操縱在發行方。
在部分共享式和分層分片式中,都需要有一套機制來調節和決策信息的分享能力和權屬程度。因爲交易是高速的,也是實時結算,相應的監管機制必須是實時的、自動化的。在西方國家,通常會成立一個委員會,由委員會來制定規則,然後交給軟件系統自動處理。在區塊鏈領域“代碼就是法律”(Code is law),軟件自動執行智能合約內容,因此制度的制定是至關重要的,委員會的會員擁有很大的權力。在數字法幣委員會上,發行國在委員會占據大部分的席位,就像Libra中的初始發起會員一樣。因此,發行方在整個機制運行控制上還是擁有非常大的權力。
類似的問題也會出現在臉書Libra天秤幣的監管中,目前世界各國都在討論Libra是否能納入本國監管制度的合規性體系。相比之下,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各國如何“共同”監管Libra幣的運行。區塊鏈中心思想是共識機制,但是主權監管本身是中心化決策,共識型的監管如何在各國金融體系中落地實現,將會是一個難題。
數字法幣是數字貨幣發展的新階段,是科技爲金融界帶來的禮物。國家信用的競爭將以一個新的維度體現在數字法幣的運行上,運行機制優秀的數字貨幣將在運行中被市場和用戶青睐,不成熟的數字貨幣體系將自動失去用戶。數字法幣之間、法幣和數字法幣之間都存在競爭,由于科技的催化,競爭可能會表現得更加激烈。英國央行行長在2019年8月在美國提出以合成霸權數字法幣來取代傳統美元成爲新世界儲備貨幣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帶來至少三個重要信息:1)美元應該被取代;2)取代美元的不是另外一個法幣,也不是一籃子的法幣;3)取代美元的是合成數字法幣,而且是基于一籃子法幣的合成數字法幣。數字法幣不再只是數字化的國家法幣,也不只是世界通用貨幣,而也可能是將來世界儲備貨幣。這意義非常大, 影響到全世界貨幣和金融市場。因此,數字法幣的研發是一個全球貨幣數字化的過程,是科技重塑金融格局的過程,是新技術應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事件。
參考文獻
[1] 蔡維德 姜曉芳《隱藏複興百年英鎊的大計劃—揭開英國央行數字法幣計劃之謎》2019.10.29.
[2] 蔡維德, 姜曉芳《基于批發數字法幣(W-CBDC)的支付系統架構: Fnality白皮書解讀(上)》2019.10.6.
[3] 蔡維德《2018年美國版統一度量衡-鏈網醫藥供應鏈管理》2019.4.25.
[4] 蔡維德,姜曉芳《十面埋伏,商業銀行真的要四面楚歌?——解讀2019年IMF的“數字貨幣的興起”報告》2019.9.18.
[5] Bank of England, MAS, the Bank of Canada, “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s and Settlements: Emerging opportunities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Nov. 2018
[6] Robleh Ali, John Barrdear, Roger Clews, James Southgate, “Innovations in Payment Technolog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Currencies”, Bank of England,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