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新加坡,醫生社會地位很高,受到普遍尊重,社會各階層的人都非常鼓勵子女做醫生。
作者:歐陽峰
來源:“看醫界”微信號
花了最少了的錢(世界銀行數據:2014年新加坡衛生總費用占GDP 4.9%,中國占GDP 5.5%),卻換來了亞洲最高的平均壽命,新加坡的醫療制度有著怎樣的秘訣?新加坡的醫生又處于怎樣一種生存狀態?
《看醫界》通過由中歐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主編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國際經驗》一書的一些介紹,帶您走進新加坡醫療界一窺究竟。
公立醫院改革這麽搞!
據介紹,新加坡的衛生保健制度承襲自英國,在1984年改革以前,和中國一樣,醫療服務主要由公共部門提供,並由稅收財政提供資金。也就是說,基本上都是公立醫院在主導醫療服務。不僅如此,連醫保也主要通過政府補貼來提供。
這樣的結果就是,在有限的供給和無限的需求面前,新加坡政府受不了了。怎麽辦?1985年首先開始對公立醫院進行重組,將全部8所急症醫院和6所專科醫院變成政府100%政府産權,但同時以私人公司形式進行運作的重組醫院。說白了,就是公辦民營,托管給了企業管理。
重組後,醫院的管理權交予有限公司,由各方面代表組成的公司董事會管理,制定醫院的發展計劃方針政策等。
總之,除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需要提交政府審批外,大多數權力都交給了醫院。而在看看中國的一些公立醫院,院長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權嗎?且不說編制問題,就連用個副院長,是由院長就能一個人說的算嗎?得聽政府組織部門的吧?
不僅如此,在醫保上,啓動強制性的保健儲蓄計劃,類似于中國的城鎮職工醫保,並配以類似中國的大病醫保以及醫療救助基金等。
新加坡醫保的資金籌措和支付原則是這樣的:“個人責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來保障民衆的醫療,病人支付部分醫療費用,而當他們要求更高標准的醫療服務時,需支付更多費用。”
以床位費爲例,公立醫院無論是病房還是門診,都是分等級的。比如住院,病房分爲A1、B1、B2和C級。A1是單間,床位費每天約400新幣(約合人民幣1849.4元),一切費用都由患者自付,400新幣在新加坡夠住一晚五星級酒店。C級是9人間病房的床位,沒有空調,床位費每天35新幣(約合人民幣161.8元),政府補貼可達80%。
據介紹,B2每間6張床, C級每間10–20張床,而且都沒有空調,但這樣兩種病房占到了公立醫院總病房的80%。再看看中國國內的公立醫院病房,四人間的都越來越少,環境越來越好,價格卻極其低廉。
新加坡老總理李光耀曾表示,“根據消費進行補貼不但是錯誤的,而且是具有毀滅性的。不論一個國家有多麽富有,都不可能同時負擔醫療衛生、失業、養老的福利。因爲當所有人都指望國家時,過高稅收、體系負荷過重、工作和儲蓄的積極性降低的現象就一定會産生,社會和衛生福利如同鴉片和海洛因一樣。一旦人們對此上瘾,再要取消社會福利就將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私人診所扛起初級醫療
您沒看錯,不像中國連社區和村衛生室都被政府包攬,新加坡初級衛生保健服務的80%都是由私人開業醫生提供的。剩下20%則由政府公立部門的綜合門診部提供。
據介紹,只有500多萬人口、700多平方公裏的新加坡,擁有多達1900家私人診所,有1470個私人開業醫生。
私人醫生診所就貴得離譜嗎?非也!次均門診費用僅爲10-15新加坡元,還包含藥費。折合人民幣才50-70塊,打臉不打臉?
在醫院方面,私立醫療機構也占有著越來越重的地位,目前29家醫院中,有16家是私立的,截止2010年,私立醫院病床數已經占到30%,且以A等病房和急症病房爲主。這應該才是真正的鼓勵社會資本走高端路線吧。
新加坡人搶著當醫生!
據介紹,由于醫務人員待遇、地位較高,新加坡人搶著當醫生,醫學院競爭非常激烈。
爲了控制醫生數量,新加坡國立大學每個醫學類專業限招150名學生,政府將醫學學位得到承認的外國醫學院校從176所減到29所,中國得到承認的醫學院包括複旦大學醫學院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後來據說又擴大到了8所。
據說,由于國立大學的醫學類招生年年爆滿,不少新加坡學生跑到國外學醫。
新加坡的醫生待遇有多好呢?據介紹,就職于公立醫院的專業醫務人員按公務員支付薪水,同時還享有基礎工資25%的醫務人員津貼。工作繁重的醫生還可以選擇依據醫療賬單發放獎勵金的獎金制。
在中青報的報道中,據新加坡中央醫院內科醫生陳淨介紹,根據新加坡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的數據,畢業生中位數月薪爲3200新元,而醫學院畢業生的中位數月薪達5000新元,在所有專業中位居第二,僅次于法學院。
看到沒?住院醫月薪都2.5萬人民幣左右,據悉,有的高年資醫生更高達10萬月薪,純陽光的哦!
新加坡私立醫院的醫生收入遠遠高于公立醫院。政府爲了鼓勵醫生留在公立醫院服務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和當地的醫學畢業生或者在海外上醫學院的新加坡人簽訂合約,政府補助高額的醫學院學費,而受助者必須在公立醫院服務滿一定的年限才可以去私立醫院。
此外,在新加坡,醫生社會地位很高,受到普遍尊重,社會各階層的人都非常鼓勵子女做醫生。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女兒就是當地有名的醫生,著名歌星孫燕姿的妹妹也是一名公立醫院的醫生。
編後記:想了解更多詳細新加坡醫療體系和醫療改革的狀況,“看醫界”(vistamed)推薦中歐醫改叢書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國際經驗》一書,主編中歐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