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晚報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3月1日,海底撈發布管理層人事任命公告,副首席執行官兼首席運營官楊利娟調任首席執行官,董事會主席兼前首席執行官張勇將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
李瑜出任海底撈中國大陸地區首席運營官,王金平出任港澳台及海外地區首席運營官。
此次人事變動被視爲海底撈內部調整的後續之舉。
服務員出身的楊利娟,在海底撈任職超27年,是海底撈走出四川、開拓全國市場的關鍵人物。
截止公告發布,楊利娟持有公司1.797億股股份(其中198.75萬股爲根據本公司的股份獎勵計劃授予的尚未歸屬的獎勵股份),楊利娟有權收取年度董事報酬爲人民幣150萬元,首席執行官年度薪酬爲人民幣270萬元,以及酌情績效獎金和其他福利。
任命兩位首席運營官,則是海底撈在2021年8月新增7位年輕執行董事後,實現管理團隊年輕化的又一舉動。據了解,海底撈管理團隊日趨年輕化,與其接班人計劃息息相關。2020年,海底撈曾啓動接班人計劃,將管理人員的選拔機制面向所有員工開放,計劃周期爲10至15年。
從服務員到海底撈CEO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楊利娟早年爲幫家裏還債,早早辍學到了簡陽縣城,幹起了服務員。因爲機智利索,被上門吃飯的張勇一眼看中,開出160元工資挖她,這比她當時120元的工資高出了不少。面對高薪承諾,楊利娟並沒有接受,直到原先工作的飯館老板去其他城市發展,才加入海底撈。彼時,海底撈剛成立一年。
楊利娟算得上是張勇手把手帶出來的大徒弟,她身上始終有一股“闖勁”。憑借著全心的投入與付出,19歲時,楊利娟就成了海底撈簡陽第一家店的店經理。因此,楊利娟被稱爲“最牛服務員”。
兩位COO再掀“年輕風暴”
和現年43歲的楊利娟相比較,只有36歲的李瑜和38歲的王金平,是新一代力量的代表,將協助首席執行官提升集團不同地區的運營效率,加強對公司管理及執行的監督和實施。
與楊利娟經曆類似,李瑜和王金平入職海底撈後,也是從一線基層崗位做起。
李瑜2007年11月加入海底撈,先後擔任多個地區的門店經理,曾于2015年帶領26人在台灣地區開出了第一家海底撈。截至目前,作爲大區經理的李瑜,管理門店的範圍涵括韓國、日本、泰國等市場。
樂天派的李瑜在自己履曆裏是這樣寫的:“2007年加入公司,端過盤子,收過桌子,看過台子,搗過亂子,捅過婁子……一路磕磕碰碰,也還算得上有膽識、講義氣。”
王金平2008年1月加入海底撈的,此前擔任過門店經理、大區經理,分管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及新西蘭等市場,而他在海底撈的第一個崗位其實是傳菜員。
值得注意的是,王金平是海底撈第一家海外門店的店經理,至今已有十年的海外市場經驗。作爲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王金平曾這麽形容自己的開拓之旅:“你在中國的時候,不用管供應鏈,不用管財務,不用管采購,其他部門對你支持,你只要開好店,按照流程操作就可以了。我到了國外,每個東西要親自去買,沒有貨我要親自去搬。沒有員工我自己要找。那時候很艱難啊。”
2020年,海底撈曾發布一則“接班人計劃”,意在通過各崗位的管理實踐和長期的觀察與判斷,找到符合“愛海底撈、業務熟練、又能洞察人性”標准的領導接班者,繼續承載公司發展的使命。
2021年8月,海底撈董事會新增7位年輕執行董事,被認爲是“接班人計劃”的後續。此次任命兩位“80後”首席運營官,無疑是海底撈在管理團隊年輕化上的又一嘗試。
戰略失誤,海底撈1天虧1000萬
2月21日,海底撈發布業績預告,2021年預計淨利潤虧損38億至45億,相當于一天虧損1041萬到1232萬元。
公告顯示,海底撈出現虧損主要是由2021年關店損失集中計提造成的,2021年300余家餐廳關停及餐廳經營業績下滑等因素導致的處置長期資産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合計約33億元至39億元。此外,全球持續變化和反複的疫情、連續兩年門店網絡快速擴張以及內部管理問題等也對經營狀況帶來一定沖擊。
而在去年12月底,海底撈就曾發布公告稱,將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經營未達預期門店,已有多家海底撈顯示“暫停營業”。
事實上,整個2021年,海底撈壞消息不斷。關店收縮、毛肚縮水、業績大虧,屢屢將海底撈送上風口浪尖。
“我對趨勢判斷錯了。”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在2021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表示,自己對海底撈的戰略失誤有相當大的責任,他承認,去年做出的開店策略是完全錯誤的。“現在來看確實屬于盲目自信,當意識到問題時已經是2021年1月了,等公司反應過來時已是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