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
今日,器械之家獲悉,羅氏董事會宣布任命羅氏診斷部門負責人 Thomas Schinecker 接替Severin Schwan(施萬) 爲羅氏新任首席執行官,原CEO Severin Schwan將在幾個月後擔任董事會主席,爲診斷部門的現任負責人Thomas Schinecker騰出空間,權力交接將在明年3月份的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進行。
作爲羅氏創始家族代表兼董事會副主席André Hoffmann表示:“和過去一樣,我們能夠確保羅氏內部的優秀領導人接任董事會主席和CEO。“
公開資料顯示,施萬從2008年成爲羅氏集團CEO至今已有14年。1993年加入羅氏後,他從一個管培生開始,此後任羅氏財務負責人。2000年,施萬成爲羅氏診斷財務負責人,2004年任羅氏診斷亞太負責人,2006年任羅氏診斷CEO,2008年任羅氏集團CEO。2021年,Schwan的薪酬總額達到了1150萬瑞士法郎(1240萬美元)。
01
診斷業務負責人接任羅氏CEO
此次接任CEO的Schinecker也與施萬有類似的軌迹。在羅氏診斷的20年裏,他從一個管培生開始,在全球輪崗,擔任了各種職務,包括市場和銷售主管以及德國總經理等。
2019年,時任President Global Head Centralized & PoC Diagnostics,年僅44歲的Thomas Schinecker被董事會任命爲羅氏診斷的首席執行官,目前還不清楚誰將填補Schinecker的職位,但很大可能仍將通過在羅氏內部選拔優秀領導人繼任診斷業務CEO。
新冠期間,診斷業務暴漲
或許全球區掌舵人在此時更換是羅氏”敏捷之旅“的重要一步,畢竟此時的羅氏需要的是對市場的敏感性!而Thomas Schinecker就是一位對市場極具敏感性的領導人物!在新冠3年期間,其帶領下羅氏診斷業務占比提升7.3%,成爲新冠期間羅氏的經濟支柱。
原羅氏診斷部門負責人 Thomas Schinecker
在新冠前期,Thomas Schinecker 直接減少門診與定期健康檢查業務的投入,將測試的整體産量提高了正常水平的四倍,並投入大量資金來繼續擴大PCR檢測的生産能力。而實際結果是,新冠影響下,門診與定期健康檢查的減少對業績造成影響,新冠檢測暴漲,羅氏診斷得以吃到疫情的最早一波紅利。
在他上任後的首個財年2020年,羅氏診斷第一時間針對新冠病毒開發了全面的産品組合,並大大提高了生産能力,目前每月可提供數百萬次測試。受益于新冠病毒的檢測試劑需求的爆發,羅氏診斷2020年營收呈現了高達14%的增長,達155億美元;在全球TOP醫療企業排名上升1位,占據第8。
另外,從7月21日羅氏公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全球總營收322.95億瑞士法郎,同比+5%;
制藥業務:營收223億瑞士法郎,同比+3%,其中中國區爲16.18億瑞士法郎,同比-7%;
診斷業務:營收99億瑞士法郎,同比+11%,中國區12.98億瑞士法郎,同比+2%。
羅氏集團2022上半年營收
診斷業務增長強勁,這是對Thomas Schinecker工作能力最好的驗證。Thomas Schinecker 強調:“未來,在加強問責制下,羅氏未來將采用以産品爲核心的“産品線模式”,打造區域爲導向的管理模式。”
後疫情時代,挑戰巨大
對照之前輝瑞采取區域爲導向的管理模式的大改革,內部裁員20%-30%,在Thomas Schinecker掌舵下,羅氏的“敏捷+區域爲導向”,或許會迎來新一輪大裁員。全球掌舵人更替的背後,牽涉公司整體的戰略布局的大變動。
隨著新冠進入常態化,對于相關藥物和診斷産品的銷售額,羅氏預計將減少約20億瑞士法郎。羅氏傳統意義上的三駕馬車Herceptin、 Rituxan和Avastin因爲受到生物類似藥的沖擊正在失去市場份額;診斷領域,也在不斷受到雅培、西門子、丹納赫的沖擊,市場競爭力巨大!
因此對于2022全年集團銷售額,預計將保持穩定或以低個位數增長。羅氏董事會表示:“我們看到了Thomas Schinecker 在新冠期間作出的努力以及診斷業務在公司業務中的突出表現,我們也相信未來他在擔任全球 CEO 所帶來的卓越成就。”
高層洗牌之際,羅氏還加強了早期管線的布局,以鞏固其全球頂級制藥企業的地位。據華爾街機構Evaluate估計,到2028年,羅氏將成爲僅次于艾伯維的全球第二大制藥企業。
02
執掌14年,將百年羅氏帶進全球前三
羅氏創辦于工業革命時期,1894年,創始人Fritz Hoffmann-La Roche成立了一家名爲F. Hoffmann-La Roche & Co.的公司,初期公司困難重重。Fritz Hoffmann 確立了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制藥,主要集中在專業處方藥、植物生化堿藥物的提取和合成藥三個領域。期間發現的最重要的産品有治咳嗽的藥Thiocold和從洋地黃中提取的治療心髒病的Digalen。
百年羅氏曲折曆程
這些産品在羅氏發展初期的銷量都是非常可觀的。從那時起,羅氏逐漸成長爲全球領先的醫療公司。一戰前,羅氏公司産品已在世界各地出售,爲了規範産品營銷,公司以Roche作爲它的全球商標。
Fritz Hoffmann也于1920年逝世,當時公司正遭受巨大財産損失和業務打擊,Emil C. Barell作爲羅氏代理主席。二戰前的幾年裏,Emil C. Barell將戰略從提取天然來源藥品逐漸轉移到大規模生産合成維生素,維生素逐漸成爲了羅氏的支柱,羅氏也因此成爲全球最大的維生素經營企業。
上世紀70年代,羅氏遭遇了意大利維塞所事故、安定降價危機、維生素競爭等事件,同時由于全球石油危機導致化工原料價格明顯上漲,羅氏損失慘重。到1978年,羅氏幾乎面臨破産,市值下降到了曆史最低的63億瑞士法郎。
收購擴張之路
之後在Fritz Gerberr的帶領下,羅氏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堅持以市場爲導向,強迫研發人員走出實驗室去了解市場需求。除此之外,在1980年至1989年間,Gerber圍繞公司戰略管線,以低價爲原則頻繁出手,收購了近15家企業。
到80年代末期,以制藥、診斷、維生素與特種化學品和香水香料爲核心的四大板塊業務逐漸形成,于是羅氏基于四大核心業務進行重組,形成了一個控股集團。
進入90年代以後,羅氏診斷則開始走上快速並購擴張之路,在分子診斷、免疫診斷、血糖、組織診斷、四代測序等諸多領域並購取得先進技術。羅氏診斷産品類型非常豐富,羅氏診斷已成爲國內生化免疫流水線、化學發光診斷等領域的頂尖品牌。
1990年,羅氏通過斥巨資購買了基因泰克60%的股份,並一舉踏入生物技術領域;二十年後,羅氏耗資468億美元完全收購了基因泰克,全球巨頭藥企羅氏就此誕生。
執掌14年,將公司帶進全球前三
SeverinSchwan自1993年加入羅氏,2004-2006年擔任羅氏診斷新加坡分公司亞太區負責人,2006-2008升爲羅氏診斷CEO,2008年擔任羅氏全球 CEO,如今已有14年。Severin Schwan上任後比羅氏任何一位 CEO 都要看中研發,每年20%的研發費用遠超同行,在過去的10年裏,羅氏研發投入增長了74%!
現任羅氏CEOSeverin Schwan
從成立之初一直到現在,對于研發的投入從來都沒有“吝啬”過。據數據顯示,2021年,羅氏研發投入161億美元,占總營收比例高達21.83%;諾華2021年研發投入95.4億美元,占總營收比例18.48%。據悉,在全球top10藥企之中,羅氏和諾華研發強度分列第三和第四位。
Severin Schwan 還重點打造“體外診斷+藥物治療”兩大業務的有機組合,加速創新!
制藥:三大明星單抗占據全球腫瘤藥物銷售額的前三位;
診斷:憑借免疫、分子等幾乎所有體外診斷細分領域産品,公司在該領域也占據市場榜首地位。
在發展戰略上,Severin Schwan 將“並購+自研”打造爲落實發展的核心,先後並購寶靈曼、基因泰克鑄就了診斷與抗體藥物的基礎。顯而易見,在掌舵羅氏14年時間裏,Severin Schwa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從2008年到2021年,羅氏營業收入從435.07億瑞士法郎增長至628.01億瑞士法郎,歸母淨利潤每年均保持在90億瑞士法郎左右,毛利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
在Severin Schwan手上,羅氏的戰略開始朝中國傾斜,奠定了羅氏中國在全球的地位!如今羅氏長期雄踞全球頂級制藥前三,診斷行業與丹納赫、西門子、雅培不相上下。總之,Severin Schwan 擔任CEO以來,將羅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的離任,屬于羅氏一個時代落幕!
03
羅氏診斷在中國
據中國駐瑞士大使館網站,6月8日,駐瑞士大使王世廷訪問位于巴塞爾市的羅氏集團總部,會見集團首席執行官施萬博士(Dr. Severin Schwan),施萬表示,中國是羅氏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羅氏集團在華具有包括研發、生産、營銷等環節在內的完整價值産業鏈。羅氏集團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將繼續深化同中方的合作,爲促進人類健康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是羅氏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作爲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藥企之一,1994年以來,羅氏在中國相繼布局包括研發、生産在內的醫藥全價值産業鏈:
2004年,羅氏研發(中國)有限公司成立,這是羅氏在新興市場設立的第一個研發中心;2007年,羅氏全球藥品開發上海中心成立,推動並加速了羅氏創新藥品在中國的臨床開發及注冊;
2009年,上海中心加入羅氏全球藥品開發中心,位列全球TOP5;
2014年,在中國蘇州工業園區建立了羅氏診斷亞太生産基地和研發中心,累計投資達4.79億美金;
2019年,羅氏追加投資8.63億人民幣將研發中心升級爲羅氏上海創新中心(RICS),加強免疫領域的藥物研發能力,以及建立腫瘤領域的藥物研發能力。
2021年,羅氏中國加速器在上海正式啓動,是羅氏制藥全球首個自主建立並運營的加速器,將加速中國本土創新藥企從科研到臨床的成果轉化,推動中國自研創新藥走向世界。本次進博會,羅氏也帶來了中國加速器“首秀”。中國也成爲了羅氏繼美國和瑞士之後的第三大全球戰略中心。
羅氏集團曾發布羅氏制藥2030願景,以一半的社會成本,創造3至5倍的患者獲益,讓每一位適用于羅氏藥物的中國患者都能得到先進的健康解決方案。簡而言之,羅氏期望打造“低成本、高效益”的模式。
爲了實現這個願景,羅氏就接連進行布局並升級業務模式,改變以往的傳統模式。從“産品線業務模式”、廣東和川渝的“區域模式”、淋巴瘤“生態圈模式”、以疾病領域爲核心的“客戶交互業務模式”,再到本次羅氏的新動作,公司多次加強産品線、業務模式和管理職能等資源配置,足以見得羅氏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羅氏中國加速器正式啓動
調整組織架構,以推動“敏捷轉型”
從2020年開始,羅氏開啓了“敏捷轉型”之旅,不斷有人事變動、新模式上線、團隊調整等消息傳來,引發行業內討論。去年年中,羅氏制藥中國再次升級“裝備”,根據公司公告,羅氏將新增中國産品管線策略團隊,財務、策略與運營優化部戰略分析與新産品規劃團(SI&P)、競爭信息團隊將調入中國産品管線策略團隊,以加速推動“敏捷轉型”。
對跨國企業而言,日益上升的中國區收入讓中國市場重要性不言而喻。輝瑞、諾華等外企中國區負責人都多次公開表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信心。享受過擴張時期,如今內資藥企崛起,面對“大殺四方”的國內市場,再加上醫藥政策的層出不窮,讓跨國藥企在中國區的生存難度直線上升。
去年以來,羅氏合並多個産品團隊,並調整了大量管理崗位。羅氏中國總裁周虹于2021年9月30日離開公司,市場准入副總裁邊欣將接任周虹的工作,成爲羅氏中國的新“掌門人”。 上線“客戶交互業務模式”後,在疾病領域統一負責人的管理下,羅氏將更方便布局産品線,減少溝通與時間成本,縮短決策鏈,實現結構扁平化管理,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