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已經持續兩周,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一波接一波。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衆議院當地時間3月9日投票通過了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法案。美國總統拜登表示,這是對俄羅斯實施的“史上最嚴厲的制裁措施”。
此前,俄羅斯政府在3月7日公布了一份對俄羅斯聯邦、俄羅斯法人實體和公民不友好的國家和地區名單,以反制那些宣布對俄實施制裁的國家和地區。其中,新加坡赫然在列,成爲東南亞唯一一個被俄羅斯列入該名單的國家。
對俄制裁,新加坡態度“強硬”
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資料圖)
2月28日,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在國會發表講話時稱,“新加坡打算與許多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一致行動,對俄羅斯實施適當的制裁和限制”。
隨後,3月5日,新加坡外交部發布公告,公布了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細節,包括禁止對俄羅斯出口任何軍事物品,以及可用來進行網絡攻擊的電子設備和信息安全産品。此外,新加坡金融機構也不准與包括俄羅斯銀行(Bank Rossiya)在內的四家俄銀行有任何業務往來,或是爲出口至俄羅斯的受管制物品提供金融服務。
對于新加坡爲何采取制裁俄羅斯的立場,新加坡時事評論員李葉明表示,這與新加坡政府一貫的外交原則不無關系。
新加坡作爲一個地緣小國,一直奉行堅決維護國際法的外交原則,其中就包括維護所有國家的領土主權這樣的原則,新加坡也將此視爲保護小國生存的根本。
但李葉明同時也表示,即使政府表態對俄制裁,新加坡國內輿論對俄烏沖突依然有著截然不同的立場,不少民衆以新加坡支持美國以所謂“反恐”爲由入侵阿富汗爲例,指出新加坡政府立場的前後不一致。
盡管俄羅斯與新加坡貿易往來並不頻繁,但由于新加坡是全球三大煉油中心之一,且坐守亞洲重要的能源通道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是否會加入美國對俄羅斯油氣實施制裁,反倒更爲引人關注。但李葉明表示,新加坡暫時不會對俄油氣制裁。
一方面,制裁俄羅斯油氣資源將對全球能源供應鏈産生較大影響,另一方面,目前歐洲國家大多也並不贊成制裁俄羅斯的油氣,在歐盟還未對這個事情采取統一立場的情況下,新加坡不會主動爲之。
馬來西亞:不會對俄羅斯施加單邊制裁
與新加坡態度不同,馬來西亞選擇呼籲俄烏雙方緩和沖突,並表示不會對俄羅斯施加單邊制裁。馬來西亞外長賽夫丁3月8日表示,是否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決定權應該在聯合國。
馬來西亞外長賽夫丁(資料圖)
賽夫丁稱,馬來西亞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一員,馬方呼籲俄烏雙方停火並繼續談判。“如果有制裁的必要,我們會做的,現在還沒達到那個階段。如果要制裁,那將由聯合國來完成。”賽夫丁同時提醒,如果沒有針對性地實施制裁,那麽無辜的民衆將會受到最大影響。
同一天,馬來西亞外交部發表了有關俄烏沖突的聲明,強烈促請各方緩和敵對行動,以防止喪失更多的無辜生命。聲明說,“馬來西亞呼籲各方保持克制並尋求對話,立即探討一切可能的途徑,和平解決爭端。根據《聯合國憲章》以及國際法,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
多數東盟國家呼籲和平對話
實際上,除了新加坡態度“強硬”制裁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公開表示“譴責所有無端入侵主權國家的行爲”,大多數東盟國家對此次俄烏沖突都表示了一定程度的中立態度,更多地是表達“嚴重關切”,希望各方保持克制,以和平方式對話化解沖突。
菲律賓外長洛欽(資料圖)
菲律賓和泰國還分別提出緩解和解決目前危機的路徑和解決方案。菲律賓政府就認爲求助于聯合國《關于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馬尼拉宣言》是一種務實和體面的做法,泰國則指出了應該啓動“諾曼底模式”調節機制。
2月26日,東盟外長發布了關于烏克蘭局勢的集體聲明,同樣將重心放在了對話和國際規範、原則的維護層面。
廣西民族大學東盟學院副院長葛紅亮對此表示,這實際上反映出東盟國家曆來在于大國往來和面對大國競爭時,堅持采取的“不選邊”的立場,並在此基礎上保持戰略自主。
這種‘‘’自處之道‘’也讓東南亞地區有效地避免陷入大國競爭的陷阱,在維護地區和平、安全方面取得顯著的成就和威望。
東盟國家依然面臨選擇
面對俄烏沖突不斷加劇的俄羅斯與美國及西方的對抗,東盟國家同樣面臨著棘手的選擇。
東盟國家中不乏菲律賓、泰國這些美國的軍事盟友,但同時它們也與俄羅斯有著密切的關系與軍事合作。根據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總體而言,俄羅斯是東盟第一大武器供應國,提供了價值10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74億元)的武器。
2017年,菲律賓與俄羅斯簽署國防與軍事合作協議後,進一步發展軍事合作。2019年,俄羅斯還首次派任駐菲武官,顯示兩國持續加強軍事合作。
中國南海研究院世界海軍研究中心主任陳相秒就表示,未來如何在美俄之間做選擇,也是這些國家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俄烏危機同時也讓東盟國家看到,美國對于盟友和夥伴的再次“抛棄”,一定程度能讓東盟國家逐漸看清現實,對于美國能否兌現它在東南亞的安全承諾將心存更大懷疑,也可能將逐步調整完全依靠美國的安全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