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是衡量社會進步與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爲推進服務業改革開放和供給創新,2017年,國家發改委印發了《服務業創新發展大綱(2017-2025年)》(簡稱《大綱》),《大綱》對未來十年的服務業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成爲服務業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准。本文圍繞《服務業創新發展大綱(2017-2025)》對我國服務業創新發展現狀作了全方位的分析。從創新環境、創新投入、創新産出和創新績效等角度考察服務業創新發展基本特征和變化趨勢變化,並與美、日、韓、英、法等國家進行了國際比較。
未來3-5年,將是我國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基于當前我國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開展國際、國內服務業創新發展狀況監測,將對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和促進中國經濟轉型有著重要指導意義。首先結合我國服務業創新發展狀況,對標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從服務業創新發展環境、創新投入、創新産出等維度進行比較,探討我國服務業創新發展狀況在全球的整體競爭力水平。其次,結合現狀和比較分析結果,分析當前我國服務業創新發展面臨的短板與不足。最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一、服務業創新發展狀況的國際比較
(一)服務業創新環境
1、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升但仍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
2013-2018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8310.8元上升至28228.0元,人均消費支出由13220.4元上升至19853.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日益增長助推了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隨著人們的消費需求日益旺盛,加速了消費升級,服務消費比重不斷提升,消費正在成爲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2016-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支出占比分爲41.0%、41.4%、44.0%和45.9%,4年時間提高了4.9個百分點,其中,我國交通通信、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占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由32.50%上升至33.18%。這三方面支出比重的不斷上升,說明城鄉居民消費熱點向服務消費型轉變,服務型消費比重的日益提高,說明城鄉居民消費升級態勢顯著(見圖1)。
圖1 2013-2018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以及交通通信、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占人均消費支出比重
數據來源:《中國第三産業統計年鑒2019》。
世界銀行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各國人均國民收入淨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主要集中于北美和歐洲地區,其中瑞士實現人均國民收入淨額64314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8826.15美元的7.28倍,其次是挪威和盧森堡,均在6萬美元以上。而我國人均調整國民收入淨額爲6567.93美元,爲中等收入國家。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亞洲的日韓來說,水平較低,在金磚國家對比中,僅高于印度和南非(見圖2)。
圖2 2017世界各國人均調整國民收入淨額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數據庫。
2、基礎設施建設與發達經濟體之間還仍有較大差距
從全球各國家和地區的物流績效指數得分情況來看,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全球物流績效表現持續居于領先地位。2017年德國連續三次位居全球物流績效指數(LPI)排名第一。以德國爲參考,從2017年全球各地區物流基礎設施質量績效得分情況來看,歐洲、北美、東亞表現突出,中國貿易和運輸基礎設施的質量得分是3.75,與周邊地區、同等收入水平國家及其他金磚國家相比,中國已經處于相對領先的地位,但與發達經濟體之間還仍有較大差距。其中,排名前30位國家和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平均得分爲3.86分,高于中國0.11分;再從中德兩國的對比情況來看,提供貿易和運輸基礎設施的質量得分差也達到了0.62分(見圖3)。
圖3 2017年世界各國貿易和運輸基礎設施績效指數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物流績效指數(2018年)》。
3、中國營商環境還存在短板和不足
《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世界各國營商環境前沿距離分數來看,新西蘭、新加坡、丹麥、韓國、挪威、美國、英國、瑞典、芬蘭、澳大利亞等全球營商環境排名前十,經商便利度分數在80以上,相較而言,我國經商便利度分數世界排名僅第46位,爲73.64,也低于俄羅斯(77.37),略高于印度(67.23)、南非(66.03)、巴西(60.01)等金磚國家。不難發現,我國營商環境還存在短板和不足。近年來,雖然政府出台各種“放管服”改革及減稅降費和技術創新等相關政策,積極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和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但由于服務業涉及領域衆多,現有政策過于寬泛,尚缺乏精准性。因此,除關注常規政策手段外,還應該注意加快彌補營商環境的主要短板(見圖4)。
圖4 2017年世界各國營商環境便利度
數據來源:《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18》。
(二)服務業創新投入
1、服務業R&D投入相對偏低
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可以直觀地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水平。從服務業研發投入來看,根據OECD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服務業研發投入爲1388.19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一,占據全球服務業研發經費投入較大份額。其次是法國(209.23億美元)、日本(154.53億美元)、德國(132.85億美元)、以色列(116.95億美元)、加拿大(89.57億美元)、澳大利亞(73.18億美元)、英國(72.68億美元)、意大利(63.72億美元)、西班牙(60.07億美元)等北美、歐盟發達地區,亞洲地區國家服務業研發投入整體相對較低,新加坡(25.94億美元)、韓國(59.89億美元)、中國(2015年數據爲24.86億美元)、俄羅斯(2015年數據爲2.45億美元)。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服務業研發經費投入較低,技術水平不高,科技創新對服務業的貢獻率還待進一步提升(見圖5)。
圖5 2017年世界各國服務業研發經費投入
數據來源:OECD數據庫。
2、服務業從業人才短缺
服務業的創新發展有賴于具有高技術的創新型人才,從2017年世界各國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就業總數來看,盧森堡排名第一,爲87.85%;其次是新加坡,美國爲78.84%,我國服務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44.04%。本研究以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從業人員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從業人員總和占服務業就業人員比重來近似替代服務業創新人才投入,比較結果顯示(見圖2-7),第一名是盧森堡,占比爲48.32%;其次是冰島、瑞典、以色列、新加坡、美國、英國、瑞士、斯洛文尼亞、捷克、波蘭、芬蘭、新西蘭、比利時、韓國、愛爾蘭、俄羅斯、澳大利亞、匈牙利、荷蘭,占比在40%以上,日本爲34.81%,我國爲28.55%,與發達經濟體相比,差距較大;在金磚五國中也僅高于印度地區,這說明我國服務業創新人才還存在較大缺口。人才是推動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隨著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深入,人才短缺對我國服務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制約日趨突出(見圖6)。
圖6 2017年世界各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就業人員占服務業就業人數的比重
數據來源:OECD數據庫。
3、信息化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強
信息技術在服務業中的廣泛應用推動服務理念、服務業態和服務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信息化不僅成爲服務業發展的新動力,更爲重要的是它打破了服務業原有的發展範式和産業格局。2017年IDI參與排名的國家和地區有176個,我國IDI綜合排名全球第80位,分值達到5.60(全球平均水平5.11),成爲全球進步最快的十個國家之一。不過我國固定寬帶資費占人均GNI比例爲2.4%,顯著低于亞太地區平均水平(14.5%)和世界平均水平(13.9%);移動寬帶資費(1GB)占人均GNI比例爲1.1%,也顯著低于亞太地區平均水平(5.4%)和世界平均水平(6.8%)。數字生活指數反映了信息技術在居民中的擴散和普及程度。根據《2017年全球信息社會發展報告》數據顯示,世界各國數字生活指數得分最高的國家盧森堡爲0.9604,而我國爲0.5443,與之差距很大。對此,我國應進一步強化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信息技術更加廣泛而深入的應用,以縮小發達國家和其它發展中國家的信息化差距(見圖7)。
圖7 2017年世界各國數字生活指數
數據來源:《2017年全球信息社會發展報告》。
(三)服務業創新産出
1、服務業勞動生産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服務業創新能力的成長有利于提高服務業勞動生産率。服務業勞動生産率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和影響著服務業創新能力的成長。根據世界銀行網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世界各國服務業勞動生産率最高的是盧森堡,爲207682.61美元,是我國的14.73倍。其次是瑞士,爲128625.65美元,美國排第六,是我國的7.52倍,我國服務業勞動生産率爲14103.85美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與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金磚五國中僅高于印度(9072.95美元)(見圖8)。長久下去,不僅會顯著降低我國服務業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或致人才大量外流,從而很容易導致企業國際話語權不足和競爭力下降,加劇了被跨國公司兼並收購或壟斷的風險,甚至加劇了在國際市場“被邊緣化”的風險。
圖8 2017世界各國服務業勞動生産率
數據來源:世界勞動組織官網公開數據。
2、人均服務業增加值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
從對比的世界各國第三産業增加值來看,我國服務業增加值排名第二,僅次于美國,但從人均服務業增加值來看,2017年世界人服務業增加值最高的是盧森堡,爲85382.72美元;其次是瑞士(57140.42美元)、冰島(46592.90美元)、美國(46392.01美元)、挪威(42908.94美元)。亞洲國家中,新加坡排名第五,爲42951.47美元,日本爲26479.37美元,排名第21位,韓國爲17341.14美元,排名第24位,而我國人均服務業增加值爲4678.11美元,排名第37位,僅占盧森堡的5.47%。新興經濟體中,我國人均服務業增加值低于巴西、俄羅斯,高于南非及印度(949.06美元)地區。總體來看,我國服務業發展水平仍舊偏低,遠低于歐美及亞洲發達國家(見圖9)。
圖9 2017年世界各國服務業增加值以及人均服務業增加值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數據庫。
3、我國服務貿易總額不斷提高,但國際競爭力水平仍不高
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總額持續擴大。2012-2019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由4828.8億美元上升至7850.0億美元,年均增速7.2%。2019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15.1%,越來越接近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步增長,2019年中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額達到了1.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0.7%,占服務進出口總額比重達到32.4%,比上年提升了2.5個百分點(見圖10)。
圖10 2012-2019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與貨物進出口總額對比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5-2019》。
近年來,我國自主研發水平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優化,由此以來,新興服務貿易出口規模也呈現擴大趨勢。商務部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興服務貿易總額爲18777.7億元,增長10.8%,占服務貿易總額比重上升2.5個百分點至34.7%。其中,出口9916.8億元,增長13.4%,占服務出口總額的50.7%;進口8860.9億元,增長8%,占服務進口總額的25.6%。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領域向價值鏈高端環節邁進,知識産權使用費出口大幅增長,金融保險服務出口穩定增長(見圖11)。
圖11 2005-2019年我國新興服務出口占服務出口總額比重
數據來源:WTO商品及商業服務貿易統計數據庫。
以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和知識産權使用費的出口情況爲例,2014-2018年我國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總額由184億美元上升至470.6億美元,增速由11.10%上升至16.90%,知識産權使用費出口總額由6億美元上升至55.6億美元。與2016年相比,2017年,我國知識産權使用費出口總額增加296.84%。自2018年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來,我國明確提出將穩步擴大金融業開放,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一系列開放政策爲相關産業發展創造了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服務業創新發展潛力巨大(見圖12)。
圖12 2014-2018年我國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與知識産權使用費出口總額及變化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5-2019》。
世界貿易結構正發生著重大變化,服務業在各國貿易籃子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7年美國服務貿易總額爲13428.41億美元,是全球第一大服務貿易國,是中國服務貿易總額的近2倍。從全球來看,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印度、西班牙等發達國家是服務貿易順差國,我國是服務貿易逆差國。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總體水平不高,尤其是金融、信息服務、商務服務、教育和醫療等知識密集型服務行業占GDP比重大幅低于美、日等發達國家,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分行業貿易數據顯示,從服務貿易結構看,我國服務貿易順差主要來源于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建設;逆差主要來源于旅行(含留學、旅遊、就醫)、知識産權、運輸。總體來看,我國知識、技術、資本、環境密集型服務總體競爭力不足。2017年上述行業服務貿易逆差達到158億美元,2018年逆差增至235億美元。從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來看,在對比的國家中,我國服務貿易總額雖然排名第二,但是服務貿易競爭力指數爲-0.38,顯著低于美(0.21)、德(-0.04)、英(0.23)、日(-0.02)等發達國家,也顯著低于印度(0.26)、南非(-0.01)等金磚國家,這表明中國服務業貿易整體上處于比較劣勢,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較弱(見圖13)。
圖13 2017主要國家服務貿易進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數據庫。
4、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創新效益與歐美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從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來看,根據OECD顯示,全球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的是盧森堡(54.48%),其次是愛爾蘭(48.89%)、澳大利亞(41.02%)、荷蘭(34.78%)、英國(33.69%)、美國(33.12%),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爲24.55%,與歐美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亞洲國家對比中,低于新加坡(46.99%)、韓國(32.60%)高于日本(22.28%)、印度(16.63%),金磚五國中低于南非(25.64%)、俄羅斯(22.28%)。從總量來看,全球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主要來自美國(33.12%)和歐盟(29.12%),中國(17%)和日本(6%)是全球第二大生産國。(見圖14)雖然我國服務業在國際中的地位不如制造業強,但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在全球商業投資服務産出中所占份額不斷增加,其中印度的IT和會計行業增長較快,而印尼則在金融和商業服務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圖14 2017世界各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數據來源:OECD數據庫。
5、我國服務業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成就
國家知識産權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第一、二、三産業的有效發明專利量分別爲1.9萬件1、201.4萬件、21.3萬件,占比分別爲 0.9%、89.6%、9.5%。其中,第三産業有效發明專利量同比增速(25.1%)居首,高于同期全國有效發明專利整體水平(17.7%)7.4個百分點,而第一、二産業的同比增速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分別爲13.3%和17.2%。
2018年,我國高質量論文和自然科學指數均居世界第二位。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居世界第一,PCT專利居世界第二位。服務業的科技産出也較2017年有了較大增長。2018年,服務業研究與開發機構發表科技論文總篇數達110024,較上年增長了109.3個百分點;有效發明專利63497件,較上年增長24.4%;形成國家或行業標准數1700項,較上年增長10.5%。從服務業細分行業的科技産出來看,科技産出數量排在前三位的行業是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見表1)。
表1 2018年服務業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産出
數據來源:《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19》。
從國際比較來看,根據OECD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服務業商標注冊數爲112803件,排名世界第一;墨西哥服務業商標注冊數爲51973件,日本、韓國服務業商標注冊數分別爲43732件、42922件,位列世界第三、第四;德國服務業商標注冊數爲36787件,位列世界第五;其次是澳大利亞爲288664件,西班牙爲27850件,意大利爲18952件,加拿大爲14812件,瑞士9742件;我國服務業商標申請量爲771件,可以看出,發達國家長期占據服務業價值鏈高端的研發、設計、營銷環節,我國以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土地價格等融入全球價值鏈分工,處于全球服務價值鏈的低端。隨著“中國制造”成爲全球化的主角,“中國服務”應該以新的形象走向世界。因此,我國服務業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將成爲下一輪國際化發展重點。
二、我國服務業創新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服務業創新發展意識不足
近年來,雖然我國服務業創新意識較以前有所增強,但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界仍然缺乏創新意識,對服務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許多地方政府經濟工作重點仍然以主抓大工業項目爲主,缺乏對服務業在産業轉型和結構化中戰略功能的辯證性認識,更缺乏對服務業創新發展的規劃布局。全國企業創新調查數據統計顯示,在阻礙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産品或工藝創新情況的因素中,除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外,其他行業首要阻礙因素就是認爲沒有創新的必要,其次才是缺乏人才和人才流失。此外,實地調查也發現,較多地區推進服務業創新發展基本停留在傳統服務業自身發展水平的提升上,地方政府和産業園區管委會對于生産性服務發展思路謀劃仍停留在中介咨詢行業招商引資層面,尚未從産業鏈的角度識別和引入産業轉型所需技術先進性服務業,雖然工業項目建設勢頭強勁,但在工業園區周邊及園區範圍內缺乏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現代物流、科技金融、人力資源等服務業及關鍵共性服務平台的布局和建設。導致以項目建設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往往難以取得實效,新舊動能轉換進展並不明顯。
(二)服務業創新人才短缺
在全球範圍內,服務業一直是吸納勞動者就業的主要渠道;同時,衆多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也是高端人才、知識精英和專業技能人才彙集的行業。目前,一方面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還存在服務業人才總量不足,難以滿足發展需求。如2018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就業人員占就業總數的比重爲28.8%,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另一方面,長期以來,由于欠缺高水平的服務業專業人才培訓機構和學科體系,職業教育與服務業人才需求不匹配,加上服務業主要是傳統業態和中小企業,缺乏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致使我國服務業領域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和創新人才匮乏,服務業從業人員多集中在傳統服務業。而電子商務、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興服務業領域人才嚴重供需不匹配,尤其是研發設計、文創服務、資本運營等高端人才及管理複合型人才缺乏。如2017年,我國科技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從業人員占服務業總從業人員比例分別爲9.4%、8.28%、8.18%,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服務業總從業人員比例分別爲19.45%,從全國按行業分的就業人員受教育程度構成來看,服務業各行業從業人員初中學曆占比最多,研究生學曆占比相對偏低,服務業各行業從業人員的學曆水平偏低。服務業發展的核心資産在于高素質人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領軍人才短缺,成爲制約服務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瓶頸。
(三)服務業創新基礎投入匮乏
當前,我國在服務業領域的科技創新研發投入不足,嚴重制約了服務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2017年,我國服務業R&D經費內部支出僅占全國R&D經費支出總量的4.3%。同時,由于我國目前服務業企業大多數以中小企業爲主,自身實力有限,在研發人力資本、研發環境、設備以及其他物質條件方面也受到嚴重制約,真正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不多。而因爲缺少核心技術,服務同質化問題嚴重,同行之間只能通過價格戰來競爭。
(四)服務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滯後
我國在服務業領域的研發中心、實驗室、公共信息服務、公共技術服務等創新平台和載體建設嚴重不足,嚴重限制了服務業的創新發展。從硬件部分來看,各種支撐制造業轉型的研發設施、中試車間、試驗場地、檢驗檢測儀器、物流基地、工業設計平台等均不足。在軟件方面,主要表現在各類工業軟件系統、工業互聯網、雲計算與行業大數據分析、商務服務信息平台、金融服務平台、節能環保服務網絡、行業標准與誠信體系、品牌培育服務、人力資源平台等資源較欠缺。如實地調研發現,許多産業園區入駐服務企業均小微企業,主要是提供一些政策咨詢、項目申報、財務會計等基本服務,非常缺乏研發外包、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科技金融等高端生産性服務業。
同時,目前大多數現有公共服務平台服務能力有限,市場競爭性不足。如調研發現,大部分衆創空間、孵化器等功能單一,只提供房租優惠、協助辦理融資和證照等服務,缺乏中小試基地、技術鑒定、知識産權保護、專業技術培訓、檢驗檢測和其它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以及文化娛樂等相關配套服務;許多工業設計中心、研發中心等科技服務業平台項目大多由企業自身建設,統籌資源和服務能力均十分有限,且主要限制于企業自身或企業內部關聯企業使用,基本不提供對外服務。又如大多數如檢驗檢測中心大多依附于行政單位,缺乏市場意識,無論是平台服務的公益性,還是市場盈利能力均比較弱。此外,現有服務平台間橫向缺乏信息溝通與協作,縱向缺乏業務指導和銜接,協同共享機制也未建立,有限的服務資源得不到效率最大化的利用。
三、政策建議
一是對服務業業態多樣化發展建立基本的認識。政府要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在商貿流通、住宿等傳統服務業拉動經濟的基礎上,鼓勵各區域大力發展金融業、現代物流服務業、文化服務業、旅遊業和信息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促進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物流配送等新興業態的發展,注重培育現代服務業新業態。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類産業在發展中越來越注重與信息技術融合,因此政府要支持鼓勵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從而推動服務業與其他行業或領域的跨界重組與融合,形成服務業新業態。
二是加大對服務業創新發展的資源投入和規劃布局。政府層面要改變過去只重視制造業領域研發投入的觀念,提高對服務業創新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國家科技計劃、國家重大工程要加大向服務業領域的投入力度,支持服務業各個行業圍繞關鍵共性技術建立一批創新基地和科研條件平台。政府重大投資要將制造業、服務業統一來考慮,在重大項目設計時要將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的工作機制、規劃、配套設施、共性技術平台等一體化設計,各地在支撐經濟發展的項目時要增加對服務業的配套,統籌規劃布局服務業內部細分行業與制造業、農業的融合發展。同時,要建立健全服務業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協調聯動工作機制,促進服務業創新資源整合,深化分工合作,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三是加快服務業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健全以企業爲主體的多層次人才培養機制,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支持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和科研院所與有條件的企業合作建設人才培養和實訓基地,采取“訂單式”、委托代培等方式開展技能人才培養,構建基地化、實訓化的人才培育體系。同時,搭建線上線下服務業創業交流和對接平台,大力發展互聯網遠程教育和培訓,加大現代服務業從業人員技能培訓。
作者:胡林元1、徐婕1、鄧大勝1、陳詩波2、劉曉娟2
1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2 北京中鼎産城創新技術研究院
本文摘編自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服務業創新發展評價實證與案例研究》(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9),原文內容有刪減
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歡迎賜稿交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