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加坡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經濟和社會活動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巨大沖擊,一段時間內整個國家幾乎進入了“睡眠”狀態。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沒有觀望,更沒有放棄,而是迎難而上,在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積極搶占零售市場,創造了兩座加油站年銷售量過萬噸,遠超當地平均水平的佳績。
“狹路相逢勇者勝”
作爲全球最大的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中石化在新加坡開展業務已超過30年,在不斷發展壯大業務的同時,也一直非常重視加強與新加坡各界的合作,更好地服務當地社會。爲深耕新加坡市場,中國石化于2018年12月份投入運營了義順加油站,2019年2月份投入運營了武吉知馬加油站。
目前,新加坡市場上共有5家石油公司經營加油站業務,分別是埃克森美孚、殼牌、雪弗龍、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全島共有188座加油站,星羅棋布散在各處,每座加油站年平均銷售量在4000噸至5000噸。
新加坡是四季如夏的島國,成品油消費市場有限,年度銷量基本保持在穩定或略有增長狀態。在人口居住密集的地區,方圓兩三公裏就有四五座加油站,競爭非常激烈。中國石化兩座加油站作爲初生牛犢,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求得生存已屬不易,能在疫情蔓延的特殊形勢下交出一份漂亮答卷,可謂“狹路相逢勇者勝”。
2020年,面對疫情防控和經營創效雙重壓力,中國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零售團隊迎難而上,始終以積極進取姿態抓服務、搶銷量,用真心真情贏得客戶青睐,實現了油品和非油品業績逆勢強勁增長。
截至11月9日,中國石化新加坡武吉知馬加油站在投入運營的第二年,就率先實現了年度油品銷售萬噸的目標,成爲中國石化在海外打造的第一座萬噸級加油站。好事成雙,11月底,新加坡義順加油站又提前一個月實現了銷售萬噸油品的目標。
“顧客第一,員工至上”
中國石化兩座加油站“開門紅”的秘訣究竟是什麽?中國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副總經理、主要負責新加坡零售及非油品業務的馬學剛向經濟日報記者娓娓道出了答案。“哪有什麽秘訣?如果非說有的話,那就是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要求,在全力落實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公司努力做到‘顧客第一,員工至上’。”馬學剛說。
首先,穩定員工團隊,保障加油站疫情期間正常經營。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新加坡各行各業均受到嚴重沖擊,人們普遍降低了收入預期。因2019年加油站整體業績實現經營目標,今年3月份公司決定對加油站5名考核優異的骨幹員工升職加薪,對表現優異的9名員工加薪,在大家普遍擔心失業的氛圍中,公司逆勢提職加薪,進一步凝聚了人心,穩定了員工隊伍。
其次,激發員工熱情。3月17日,馬來西亞政府突然宣布自3月18日起在全國實施封鎖措施。此項政策的出台,讓加油站13名員工猝不及防,他們住在馬來西亞新山市,每天騎摩托車往返于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中國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迅速爲7名願意繼續留下工作的員工安排了住宿,解了燃眉之急,並制定了詳細班次安排和住宿安全管理細則。同時,公司在疫情期間始終爲員工排憂解難,及時送去溫暖,種種舉措既打消了外籍員工的生活顧慮,又使留宿員工增強了工作幹勁。
再次,精准營銷打響品牌知名度。中國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作爲新進入新加坡油品零售市場的競爭者,如何快速提高中國石化品牌知名度,贏得新加坡人對中國石化的認可,一直是零售團隊思考的問題。經過認真調研,中國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優先鎖定了對油品質量和價格最爲看重的出租車grab、貨運車lalamove兩類特殊群體,出台了油品和非油品組合優惠政策,使“中石化油品質量高、價格優惠、服務好”的口碑迅速在業界傳開,加油站銷售量迅速攀升。目前,兩站平台客戶穩定上升至32%。
最後,通過會員制強化客戶黏性。借鑒中國國內會員制營銷經驗,結合新加坡現有加油站信息系統功能,推出了中國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獨具特色的會員積分優惠卡——X卡,定期通過線上社交媒體,線下實體推廣宣傳,隨機客戶轉化爲會員的比率逐月提升。目前,累計轉化會員21105名,會員銷量占比超40%。同時,結合當地實際,有針對性地推出節日特色營銷活動,融入當地文化,提高加油站人氣指數。
10月17日,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到武吉知馬加油站參觀時說:“中國石化加油站服務好,吸引了很多客戶,同時十分重視客戶意見,爲客戶及時解決問題、排憂解難,是一家有責任感的企業,希望今後繼續加強與社區的溝通聯系、共建和諧社區。”
展望2021年,中國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負責人鄭昱自豪地說,中國石化(香港)新加坡公司已中標的第三座加油站正在建設中,預計將于2021年2月份投入運營。
“我們對經營前景充滿信心,將在新的起點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用優異的經營業績擦亮中國石化在海外的金字招牌,爲共建‘一帶一路’添磚加瓦,盡己所能,貢獻綿薄之力。”鄭昱說。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