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銀行(ANZ)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亞洲經濟體中,企業債務在中國,韓國和新加坡增長最快,數量最多。
澳新銀行的報告稱,過去幾年中,這些國家的公司已經在迅速增加債務。但是,冠狀病毒的狀況已經損害了收入,反過來又影響了他們償還債務的能力。
報告稱:“中國、新加坡和韓國的債務積累規模和速度最高。”“由于新冠疫情的強度以及政府隨後采取的各種措施,幾個行業的公司收入受到了影響……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可能會導致信用評級下調和違約,拖累經濟增長。”
報告稱,能源行業的企業在新加坡和韓國受到的沖擊尤爲嚴重,而在中國,房地産企業則捉襟見肘。
澳新銀行表示,新加坡的能源部門在2019年占該國國內生産總值的五分之一,正遭受負收益,換句話說,正在遭受虧損,這是現金短缺行業的一個問題。
它寫道:“盡管這是全球能源行業的特征,但新加坡存在流動性受限的額外風險,這令人擔憂。” 澳新銀行表示,這些公司占該國今年償還債務總額的15.7%。
報告稱,韓國的能源公司也“過度杠杆化,缺乏現金緩沖”。
總體而言,該國的中小企業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因爲它們在過去兩年中獲得了更多的信譽。“規模較小的企業往往比大型企業更快地陷入現金短缺,由于這些中小企業在韓國經濟中的重要性,因此構成了宏觀經濟風險。”
同時,在中國,由于過去幾年的擴張步伐加快,房地産行業過度擴張。
新加坡公司“更脆弱”,中國最少
報告說,在新加坡,公司似乎面臨現金流和外彙風險的“更脆弱”。
報告稱:“10個企業部門中,有6個部門的杠杆率很高,現金吃緊。”
與其他兩個國家相比,新加坡公司更容易受到外彙風險的影響;在流通的公司債券中,有60.9%以美元計價,僅以本幣計價爲三分之一。報告稱,這與韓國形成鮮明對比,韓國只有五分之一的外幣未償還債券。
但澳新銀行表示,韓國企業還有其它風險,資金非常緊張。報告稱:“盡管企業面臨的外彙風險較低,但它們持有的‘高風險’債務比例大得不可持續,80%的高杠杆行業的現金緩沖有限。
報告稱,中國企業表現最好,因爲10個行業中只有3個是過度擴張的,而且大多數債務是國有的,“有針對違約的隱性擔保”。
編輯:嗷嗷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