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演變曆經了六千多年的滄桑歲月,是現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從複雜的象形文字到簡易的象征,漢字的傳承也彰顯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不可磨滅的華夏之魂。作爲傳承文化的主要載體,漢字的進化也深深地影響著許多國家。史書中曾記載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文字形成都與漢字有著莫大的關系。
一.新加坡與漢語的淵源由來已久
除上述國家之外,新加坡也是深受漢字文化熏陶的國家。作爲亞洲的發達國家之一,新加坡的常住人口中僅僅有53萬人是政府認定的“永久居民”,而華人就是這座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城市的重要人口組成,有資料顯示新加坡公民中有高達74.2%的人口都是華人,他們大多來自中國福建、廣東、海南等省份。因此,在這樣一個以華人爲社會主體的國家中,漢語也就成爲了他們重要的溝通方式。
受曆史因素的作用,新加坡的國語其實是應用並不廣泛的馬來語,但作爲一個人口組成複雜的移民國家來說,一門語言顯然並不能夠完全的維持社會運轉,所以新加坡的官方用語有四種,分別是: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當然,目前爲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新加坡施行了所謂的雙語制度,即英語爲主體,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作爲第二用語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雖然將漢語作爲流通語言,但新加坡卻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征,不同于香港、澳門等地,新加坡在漢語的使用上緊跟了中國大陸的走向,經曆了由繁到簡的過程,最終在本國內推行了簡化過的漢字。在此之間,有一個不可不提及的人他就是新加坡的開國元首、前總理李光耀。
二.曠日持久的漢字簡化路
李光耀,祖籍廣東省梅州市,畢業于新加坡萊佛士學院,被譽爲“新加坡國父”,由于華人的出身,他本人十分推崇華語漢字,盡管在後期出于新加坡未來經濟等方面的發展考慮,李光耀推出了他引以爲傲的雙語制度,但在改革開放初期,他也是不遺余力的在新加坡推廣漢字簡化。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便開始推行簡體字,但是由于我國當時文盲率較高,如何推行便成爲了迫在眉睫的大問題。1954年12月中國文字改革研討委員會更改爲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次年該委員會擬定了《漢字簡化方案》,這一方案爲簡體中文替代繁體奠定了重要基礎。1956年以後簡體中文逐漸替代了繁體中文。
在大陸正式推行簡體中文後新加坡也意識到繁體中文的簡化勢在必行,于是新加坡政府便于1969年發布了第一批簡體字,但事實上,中國漢字的複雜之處超乎想象,要想在簡化漢字方便其書寫、傳播的同時又要避免“字不達意”的現象更是難上加難。
李光耀
在初次發布後的十年間,新加坡一直嘗試通過自己的力量設定一套簡化標准,但是由于社會環境和文化基礎等多方面原因,新加坡的漢字簡化始終停滯不前。直至我國出台了簡體字的具體方案後,新加坡才結束了簡體字、繁體字、異體字、自造簡體字,雜糅合用的局面。
要說起爲何新加坡要如此堅定地跟隨中國大陸的步伐使用簡體字,錯綜複雜的原因下有兩點可謂是重中之重:
其一,早期的新加坡被稱爲“南洋”,雖不比“東洋”令人向往但也有衆多華人前往,明朝至民國時期國人便一直有著下南洋經商的熱潮,李光耀後來也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表示,像他這樣在南洋發展不錯的人,大都是小民文盲的後代,漢字的簡化省去了不少新加坡華人後裔學習中的麻煩,同時加快了書寫的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且廢除繁體中的異體字便于民衆交流,而且在電腦、手機、PDA等數字設備,文字大小有限,簡化漢字因筆畫較簡單,顯示較清楚。
其二則是處于更加深層次的考量,李光耀在任新加坡領導人的這些年間,將新加坡從一個剛剛成立自治的彈丸小國打造成爲了騰飛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短短的幾十年之間每個政策的實行都彰顯了這個老人的深謀遠慮。新加坡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國家,甚至沒有省份的劃分,在這樣資源極度匮乏的國家中,經濟發展所仰仗的就是外貿驅動型産業。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李光耀就曾預言中國必將崛起。作爲中國改革開放之路上的重要合作夥伴,新加坡想要分一杯羹必然要常與中國打交道。因此爲了與中國接軌,在新加坡國內推行漢字簡化也是大勢所趨。
三.貿易下的語言選擇
新加坡的衆多外貿産業中經濟貢獻占比最大的就是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商品服務也都是支柱型産業,即便面臨轉型的今天,新加坡仍然努力向知識型經濟轉移。同時,新加坡的旅遊業在其國內GDP占比中超過3%,這些産業均是需要進行大量的涉外交流。所以,哪怕是如今回看,當初緊跟中國大陸的腳步也是明智之舉。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語政策之下的新加坡人對漢語的使用率逐漸下降,很多人質疑李光耀的決定,他們普遍認爲,李光耀將英語作爲官方語言,導致了新加坡錯失了許多中國後續發展中的商機,但新加坡作爲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這樣一個既功利又現實的國家在促進本國發展的過程中無疑是會選擇更加有利于自身的一方進行合作。政策也都是發展過程中的必行之路,單獨的苛責某一個人是十分不明智的。
近日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在對外對疫情進行報告時依然使用的中文,由此可見,新加坡國內“英語至上”的局面也並不是完全不可打破的。如今在世界範圍內都掀起了“漢語熱”的浪潮,中國文化、語言的魅力仍將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心向往之。
文/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