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緊鄰虹橋交通樞紐的SKYBRIDGE HQ天會(原名淩空SOHO)附近, 一架大飛機在落霞中飛過 楊建正 攝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迎來了一周年。2021年2月24日,國家發改委印發《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簡稱《總體方案》),標志著繼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之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成爲上海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又一重要承載地。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大虹橋”著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鏈接。一年來,這片熱土用“大手筆”和“繡花功”繪就“極中極”“彩虹橋”的時代畫卷,從“上海的虹橋”向“長三角的虹橋”乃至“世界的虹橋”邁進。
集聚成群“一起飛”
2016年,永恒力中國區總部落戶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兩年後,永恒力在家門口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從此成了年年相見的“老朋友”。自此,這家德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始終離不開“虹橋”二字。
“大虹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國家戰略的疊加賦能爲公司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永恒力中國區總經理白大平說,立足虹橋,公司借助長三角完善的産業鏈,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自動倉儲項目每年有超過50%的增長。
成立于2015年的威馬汽車,則是“生在虹橋、長在虹橋”的本土企業。誕生之初,威馬就把全球總部及研發中心放在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緊接著,設計中心、前瞻研究院、銷售中心、采購中心和智能網聯軟件中心等等也都雲集于此。威馬董事長沈晖說,從智能制造産業的發展底座,到“就近跑一次”的營商環境,大虹橋都是不二之選。
伴隨著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提速,越來越多的總部型企業加入“大虹橋”一起飛。
一年來,虹橋中央商務區出台《關于支持內資總部企業發展的政策意見》,設立“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和“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服務中心”,聚焦本土跨國公司、央企第二總部、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等,加大對落地營運、能級提升、人才發展、國際商務合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目前,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集聚具有總部功能的企業超過400家,包括羅氏、殼牌、伊頓等世界500強、外資地區總部、上市公司和長三角企業總部,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
回顧過去這一年,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的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離不開這些高能級總部機構帶動區域經濟新發展,向價值鏈、産業鏈的高端發展。2021年,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稅收收入高于全市超過10個百分點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商品銷售額、規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幅均達到兩位數。
承接“進博溢出效應”
今年“五五購物節”前,虹橋品彙A棟將出現現象級的直播基地:在B1層50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68個直播間和選品中心悉數亮相,將進博好物送入千家萬戶。
作爲承接和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的主平台,虹橋品彙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批複後,明確了“進博成果的集中展示地、進口商品集散地、國際貿易企業集聚地”的三大戰略定位。此次進寶彙直播基地的入駐,將打造直播+進博、直播+跨境、直播+産業供應鏈的直播電商基地,撬動千億進口貿易交易額。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中央商務區“十四五”規劃》中,將“全力打造全球數字貿易港”與“打造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並列,作爲“放大進博效應,打造開放共享的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的重要抓手。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進口爲主題的在線新經濟平台,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將持續擴大進口規模、穩步優化進口結構、逐步提升進口能級,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打造國際貿易生態圈。線上,以數字化推動進口貿易要素交互融通,線下,以高能級貿易平台集聚投促類國際組織。在構建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的過程中,作爲“一核”的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爲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資源要素高效流動架起“彩虹橋”、建立“超鏈接”,全面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這裏就像一個‘小聯合國’。”英國上海商會會長高翔對于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國際化深有感觸,在英國生活了二三十年的他兩年前回國,隨後就在虹橋海外貿易中心搭建海外聯誼會,幫助企業走進來,也走出去。
他所入駐的虹橋海外貿易中心,就是《總體方案》明確支持的高能級貿易平台。目前已有新加坡企業中心、中國馬來西亞商會、法國企業中心等31家貿易及投資服務機構入駐海外中心,並通過上海海外聯誼會(虹橋海外華商進博及貿易促進中心)、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等聯系全球超過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全球化的貿易及投資服務網絡。
記者從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獲悉,中心已引進落地企業88家,總注冊資本達42.93億元人民幣。同時圍繞進博會及商貿投資舉辦各類線上線下貿易促進活動近300個,累計引進商品貨值1.3億元人民幣,爲進博會展品到商品的跨越做出了貢獻。
形成“數字新勢能”
引入産業升級“新勢力”,布局經濟發展“新賽道”,一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吸引一批新賽道企業入駐,爲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更強勁的韌性和動能。
從元宇宙、新能源到電競遊戲、數字制造,牽住這些超級應用場景的“牛鼻子”,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搭建起全球數字貿易港的“四梁八柱”,建設數字貿易集聚區。
2018年成立的萬生華態是商務區核心區新引進的數字領域“瞪羚企業”。“我們已建立以數字資産爲核心,雲架構與AI爲底層的科技生態體系,能爲各行業賦能,推動元宇宙時代的到來。”萬生華態創始人、CEO彭程說,一到兩年內,公司將打造全球最大的3D原生數字資産庫。
“去年5月公司入駐商務區後發展迅猛,目前員工已超300人,營收與待簽訂訂單達數千萬元,實現了相較入駐前的數倍增長。”他表示,依托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人才、地理、市場資源和政策優勢,萬生華態將在這裏建設未來元宇宙生態。
“在數字經濟發展的浪潮下,産業互聯網是建築業數字化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作爲數字建築的平台服務商,2018年廣聯達將華東區總部落戶在大虹橋,很快就實現納稅與淨利潤的持續增長。“我們整體人員規模增加40%,年納稅增長20%。”廣聯達副總裁郭建鋒說,一大批産業鏈夥伴集聚在大虹橋,逐步形成數字經濟生態體系,這樣高質量的“朋友圈”帶動企業成長。
可喜的是,數字經濟的浪潮已吹遍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像長甯區的臨空數字經濟産業園集聚了數字經濟企業700多家,聚焦人工智能、數字制造、數字健康、數字出行、數字創意等五大重點産業,打造經濟高密度、創新高濃度的數字産業新高地。虹橋國際會展産業園則于去年6月在青浦區揭牌,國際展覽、雲上會展等10家會展行業領軍企業簽約入駐。其中,借助AI、5G、大數據等新基建技術優勢,雲上會展籌辦數字進博會,還承擔了北京冬奧會“雲展廳”的數字化開放與服務,爲線上線下融合辦展提供新平台。
配置高端新要素
向創新要活力,向改革要動力,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構建了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新通道。從金融支持政策、人才高地建設到國際商事服務,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虹橋以搭建平台、優化環境、深化改革爲重要抓手,積極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去年2月獲批的《總體方案》,提出“支持虹橋商務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爲國際貿易企業等提供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務”等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記者了解到,商務區內已有67家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依托FT賬戶體系建設,有一批企業相繼開展了資金結算彙兌、投融資、資産管理、搭建全功能一體化資金池等業務,實現了本外幣資金的集中管理和高效運營,金融政策賦能的效果已經顯現。
“隨著大虹橋的不斷發展,企業進出口業務的規模也在擴大,全球化戰略逐步展開,在建設銀行開通FT賬戶之後,可以有效提升與境外賬戶之間的劃轉效率。”程先生是上海鳴志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他告訴記者,基于FT賬戶可以使用境內境外兩個市場的資源進行融資,支持跨境股權投資,是企業“走出去”的好幫手,爲我們參與國際競爭插上“自由”翅膀。
同時,大虹橋也在加快人才集聚。“虹橋國際商務人才港”正式開通,中國上海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區虹橋園正式開園,公共租賃住房和人才公寓規劃也在加速落地。1700余套的樂賢居(二期)將在今年建成並使用,5300余套的虹橋人才公寓也在有序建設之中。
大虹橋還吸引了一批國際機構、高端要素市場、專業服務機構,推動專業服務機構在虹橋商務區加快集聚。去年9月,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揭牌,目前已有23家律師事務所、1家公證機構和近10家功能型及市場化法律服務機構已入駐或表達了入駐意向。通過打造面向長三角乃至全國法律服務機構的共享空間,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將逐步構建服務長三角和聯通國際的法律服務發展新格局。
新民晚報記者 張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