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前5個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累計交付量超過21萬輛,同比增長超50%。圖爲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産制造內景。特斯拉供圖(新華社發)
科德寶旗下威巴克集團近期擴建的新技術中心。科德寶集團供圖
松下集團積極推動生産流程節能減排,旗下無錫“零碳工廠”已實現二氧化碳實質“零排放”,未來還將興建更多“零碳工廠”。圖爲松下能源(無錫)有限公司。松下集團供圖
近期,有跨國公司調整區域布局,把部分工廠和生産線從中國遷出。這引發海內外關注。有人擔心:隨著勞動力成本提高,中國市場對跨國公司的吸引力下降了嗎?
外商在華投資數據是最好的回應。今年1—5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56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有跨國公司把生産線遷走,也有更多跨國公司在華新建工廠及研發機構,還有跨國公司在華設立地區總部。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表示:“從曆史同期看,使用外資增速仍然處于較高水平。我國吸引外資穩定增長的勢頭沒有改變。”
跨國公司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全球制造業FDI(外國直接投資)流入規模有所下滑,但中國制造業利用外資規模保持相對穩定
科德寶是一家全球化技術集團,業務領域涵蓋技術紡織品、清潔技術等。1995年,科德寶在中國內地成立首家工廠。如今,中國已成爲科德寶全球第三大市場。
“我們看好中國市場,正持續加大在華投資。”科德寶集團亞洲地區代表許倍帝告訴記者。2021年,科德寶在大中華地區的研發投入達2.7億元人民幣,比上一財年增長18%。今年2月,科德寶旗下威巴克集團在江蘇無錫擴建的技術中心落成,旨在爲汽車行業客戶開發創新NVH(噪聲、振動及聲振粗糙度)解決方案,提高駕駛舒適度。此外,隸屬于科德寶特種化工集團的賽德克公司建造的全新技術中心,也將于今年下半年在浙江杭州投入使用。“我們重視中國市場,希望能更好地利用並融合全球資源網絡,借助‘中國制造’的創新成果實現更好發展。”許倍帝說。
近期,不少跨國公司加碼在華投資。5月31日,科技公司默克宣布將在張家港市投建先進半導體一體化基地,進一步優化升級公司在地化能力。6月23日,華晨寶馬裏達工廠在遼甯沈陽正式開業,該項目投資額超過20億歐元,成爲寶馬迄今爲止在華最大的單項投資。
“今年以來包括寶馬在內的一批跨國公司加快在華投資布局,充分說明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信心不減,看好在華長期發展前景。”束珏婷介紹,今年1—5月,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實到外資476.8億美元,同比增長40.3%,占全國同期實際使用外資的54.3%。
放在全球背景下,中國持續吸引外資的勢頭更顯得搶眼。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近日發布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全球供應鏈重塑中的再選擇》(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近年來,受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沖突頻發等因素影響,跨國企業投資意願有所減弱。2017—2021年,全球制造業FDI流入規模從6755.7億美元降至5010億美元,下降了25.8%。在此形勢下,中國制造業利用外資規模保持相對穩定。2021年中國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337.3億美元,同比增長8.8%,比全球制造業FDI增速高出1.1個百分點。
更多跨國公司表示“還是願意到中國投資”,並把地區總部設在中國。
6月15日,上海市爲新認定的3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0家研發中心頒發證書,至此,落戶上海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到848家。新認定的30家總部企業中,大中華區及以上區域總部達9家。達索析統(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于2005年進入中國,主要業務爲數字化建模和仿真優化技術。兩年前,公司決定把亞太區地區總部從日本東京遷入中國上海,公司副總裁崔海燕說,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奧鎂(中國)有限公司從事高檔耐火材料業務,亞太區總部原先設在新加坡,該公司中國及東亞區總裁馬世吉說:“目前上海總部是除了全球總部之外最大的地區總部,到2025年,預計在亞太區的銷售可達8億歐元。”
7月5日,全球電子電氣工程領域領先企業西門子宣布,自今年10月1日起,其位于江蘇蘇州的西門子電氣産品中國總部將正式升級爲中國及東亞總部,職責將擴展到覆蓋韓國、日本在內的東亞地區業務。西門子中國董事長肖松說,此次升級,意味著西門子正以本地化的完整價值鏈和全球資源,支持蘇州打造“總部經濟”高地。
外企在華投資結構不斷優化
——高技術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實現增長;勞動密集型和高耗能、高汙染行業利用外資有所下降
在華研發人員近3年增長30%,目前已超1800人,獲得專利1800多件——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研發創新”已成爲施耐德電氣在華發展的關鍵詞。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告訴記者,施耐德電氣堅持“多中心”戰略布局,通過建立集技術、研發、銷售支持爲一體的中國中心,持續推進“中國研發”和“中國首發”,大大縮短了産品上市時間。“中國已成爲施耐德電氣全球4大研發基地之一,擁有上海、深圳、西安、北京4個研發中心。其中,位于北京的軟件研發中心更是強化了我們的軟件整體實力。”尹正說。
這是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結構不斷優化的一個縮影。
中國持續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跨國公司在中國制造業領域投資也呈現從中低加工制造業向高技術制造業拓展、從低技術低附加值生産環節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生産環節轉變的趨勢。《報告》顯示,2017—2021年,中國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從98.9億美元增長至120.6億美元,占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比重從29.5%提升到35.8%。與此同時,綠色低碳更受跨國公司青睐,勞動密集型和高耗能、高汙染行業利用外資有所下降。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我們看到中國對可持續發展的強烈需求。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智能制造等,都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也是科德寶集團多年來深耕發力的領域。”許倍帝舉例說,近期,中國出台了《氫能産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和相關扶持政策,科德寶也加大了相關領域投入。“今年4月,我們成立了全新的科德寶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業務集團,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最近我們還在上海設立了全新的技術創新部門,旨在加強與本土研究機構和創新企業的研發合作,促進科德寶在電動交通、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突破。”
松下集團正推動北京、無錫和蘇州的3家工廠實現“零碳轉型”。去年4月,松下能源(無錫)有限公司宣布“零碳工廠”真正實現了“零排放”。“松下集團打造的‘零碳工廠’在沿用LED照明等傳統節能措施的基礎上,導入工廠能源管理系統等先進節能技術,實現生産過程節能減排。”松下控股株式會社集團代表董事、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向記者介紹,以無錫工廠爲例,企業在測定設備使用電量的基礎上,根據各項目實際情況制定了減碳計劃。工廠采用的智能控制系統,能依據生産情況自動調節設備功率達成節能目標。“我們計劃到2023年底在中國再增加10家‘零碳工廠’。”本間哲朗說。
競爭新優勢正在形成
——供應鏈呈現高度專業化分工和大規模協作特點,勞動生産率較高等優勢較爲突出
采訪中,多家跨國公司談到,中國各類生産要素充足、成本較爲低廉,無疑是最初吸引其“落戶”的重要因素。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勞動力成本優勢已不再明顯,但跨國公司不會停下投資中國的腳步,因爲中國的吸引力是全方位的。
“中國的産業鏈門類齊全完善,在這裏找到質量好、性價比高的供應鏈商比在其他任何區域都容易。”尹正告訴記者,“目前,施耐德電氣供應鏈在中國實現了90%的本土采購率,這種以短鏈爲特征的本土化供應鏈,能夠幫助我們在疫情期間敏捷快速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
中國制造業供應鏈配套完善正成爲中國市場競爭新優勢。《報告》顯示,中國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形成了一批産品集中生産、專業化協作配套、産業鏈條成熟的産業集群。這種由高度專業化分工和大規模協作形成的供應鏈,具有較強的韌性,即使某些時候遇到沖擊,也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自主修複和恢複。
“中國所具備的全産業鏈優勢,是吸引資本密集型企業來華投資的重要因素。”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余淼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于資本密集型企業而言,勞工成本只是其選址投資的因素之一。相比之下,全産業鏈上下零部件配套、産業鏈工業門類齊全更受其重視。
在許倍帝看來,中國具有豐富的創新人才資源,爲科德寶這類全球化技術集團的成長提供了重要支持。據世界勞工組織統計,2021年,中國勞動生産率達16512美元/人,高于越南、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2010年—2021年,中國的勞動生産率年均增長率達6.7%,高于全球平均增速5.1個百分點。“中國有很多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同時,中國在勞動生産率、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性價比較高,呈現出明顯的比較優勢,對跨國公司是一大吸引力。”余淼傑說。
“良好的創新環境、豐富的人才資源和生態夥伴資源,吸引我們在中國持續投入創新研發,並與更廣泛的生態圈加強協作。”尹正說,“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