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支付
菜品檢測取樣留證
中國江蘇網訊 “秋涼的薄暮,小菜場上收了攤子,滿地的魚腥和青白色的蘆粟的皮與渣。一個小孩騎了自行車沖過來,賣弄本領,大叫一聲,放松了扶手,搖擺著,輕情地掠過。這一刹那,滿街的人都充滿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
關于菜場的記憶,南京人大抵與小說《更衣記》的描述相似:色彩鮮亮的魚肉菜蛋,行色匆匆的家庭主婦,飄蕩在空氣中的早餐香味,此起彼伏的吆喝叫賣……濃濃的市井氣息,最終沉澱爲韻味十足的草根文化,在時代更叠中幻化成生動的城市表情。
但是,新的時代,對傳統菜場提出了新的命題:城市加速更新,陷于“髒亂差”的菜市場,如何提升顔值?在新零售和新消費的圍剿下,作爲古老的商業形態,菜場怎樣拓展生存空間?長期處于“散養”模式的菜場,該引入什麽樣的管理體系?面對周邊居民的巨大需求,菜場如何實現功能疊加?
南京正在加速破題:2017年出台的《農貿市場提檔升級精細化長效管理工作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全市三年內提檔升級230個農貿市場。近兩年,農貿市場改造作爲民生實事被連續寫進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從核心城區,到邊遠鎮村,一場轟轟烈烈的“菜場革命”已然打響。截至目前,南京已有219個菜場整治出新,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270個。
小小菜場之變,折射的是一座特大城市的發展建設和文明變遷。
形象之變:
城市“傷疤”長成網紅“打卡地”
民國風與歐洲風混搭的門頭上,蘭園惠鄰街區幾個字分外搶眼。寬闊的小廣場,地面一塵不染,一長排盛開的海棠嬌豔欲滴,圍牆下還有精致的涼棚供居民歇腳。搭乘扶梯上二樓,風幕機把熱浪擋在室外,菜場內,空調早已開啓,“真想不到,菜場還能建成這樣,現在買菜變成了一種享受。”家住公教一村的劉奶奶說。
了解一座城市的風土人情,最直接的方式是去它的菜市場,這裏就像一座座博物館,能從中管窺生活百態和城市性格。
“當時的菜場,路面坑窪,垃圾遍地,汙水橫流,環境已經不能用糟糕二字來形容。”在蘭園社區當了16年居委會主任的饒旭霞說,老城區農貿市場的通病,蘭園市場一樣不少。2016年,南京啓動蘭家莊合圍片區環境綜合整治,深陷棚戶區的蘭園市場,是工程中的重點項目。兩年時間,蘭園市場從“髒亂差”變成了“新靓美”,一樓的商業區,瑞幸咖啡、綠柳居、劉長興等品牌商戶紛紛入駐。
過去,因爲規劃與管理的失位,不少老城菜場基礎設施老化,配套跟進滯後,逐漸成爲一道道“傷疤”。城市功能修補,農貿市場是必須要還的欠賬。近年來,南京市、區兩級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支持農貿市場叠代升級,按照完善類、改造達標類、新建類,給予不同程度的資金支持,新建菜場最高可獲得500元/平方米的補貼。兩年多時間,南京已有219個農貿市場完成提檔升級,不少甚至成爲網紅打卡地。
陪伴了幾代人的科巷菜場,堪稱南京“地標”,2016年入選了南京市“老字號”。鴻福面館、小楊燒餅、許阿姨糕團、陶記德州扒雞……美食的力量驅動著一波波吃貨向這裏聚集。如今,擁有百年芳華的科巷,已經成爲秦淮區的文化品牌,分店甚至開進了江心洲。邁臯橋老街,以前的汙水橫流、垃圾遍地,變成今天“一幢一景”的園林式景觀。金盛農貿就藏在一溜民國風情建築中,去年,一場別開生面的菜場版“漢服秀”賺足了眼球。
南京菜場的變化,不僅僅局限于主城。在江甯,老廠房經過台灣設計師的生花妙筆,蝶變成利民美好生活集市,洋溢著小清新的“文藝範”。在六合,露天經營了近10年的新篁農貿市場,去年搬進了室內,以綠色爲主基調的裝飾透著濃濃的鄉村風情,悠揚的背景音樂讓人心情舒朗。在高淳,原本搭建在兩棟居民樓之間的北漪農貿市場改頭換面,經過翻新市場頂棚,重鋪汙水管道,分類裝修攤位,這裏迅速成爲區域商業中心。
消費升級,首先是消費體驗的升級。空間再造,讓市民像逛超市、景區一樣逛菜場,傳統菜場由此煥發出勃勃生機。
消費之變:
數據“賦能”讓菜場更“聰明”
“單價9元/公斤,重量0.3公斤,金額2.7元……”7月11日,南京市建邺區江心洲街道好鄰裏智慧惠民菜場,攤主韓桂勇將裝好的四季豆一放上智能電子秤,攤位上方的液晶屏立即顯示出相關購買信息。洲島和園社區居民王建軍掏出手機,掃描液晶屏上的二維碼,支付成功後,電子秤當即吐出一張購物小票。
可別小瞧這張小票。“以前賣菜,最怕‘良心菜’被當做‘黑心菜’,現在說菜不好,先把小票拿出來看看是不是我家賣的菜。”韓桂勇說。“我們消費者最擔心的是食品安全,菜的農殘有沒有超標、菜從哪裏來的,掃描小票上的二維碼,一目了然。”王建軍說。
好鄰裏菜場的“智慧”不僅體現在秤上。菜場負責人孫中華帶著記者逛了一圈,在菜場入口處,一塊液晶大屏實時顯示交易總量、交易筆數、交易金額、實時交易信息等,智能電子追溯秤的信息在此彙總;在一樓樓梯口,食品安全及溯源信息公示平台可追溯查詢到每一個商戶的進貨記錄、抽樣品種、檢測結果;每一個攤位均配備了二維碼,消費者不僅能掃碼看食品溯源信息,還能對攤主點贊和投訴。
“對農貿市場進行提檔升級,服務與管理的智能化是重要方向。”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使用智能電子秤進行交易結算、擁有先進的農殘檢測設備、運用互聯網采集交易數據等,已成南京不少菜場的標配。擁抱互聯網和大數據,菜場的管理更智能,消費者購物更加方便,缺斤短兩、食品溯源等問題得到了解決,大數據還能爲商戶經營提供決策服務。
菜場更“智慧”,買菜也更加“智能”。14日上午,家住浦口區碧雲山莊的張婧打開美團外賣APP,在“生鮮/菜市場”菜單下找到凡星綜合市場,幾分鍾選菜下單,半小時不到快遞員已送貨上門,“買菜現在就像點外賣一樣,送貨上門非常便捷,特別適合我這種不想出門的懶人。”
互聯網時代,菜場升級的另一種形態更加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那就是手機買菜。南京綠恒市場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房震甯介紹,企業鼓勵商戶自發與美團、餓了麽等平台對接,爲消費者送貨上門。
阿裏、京東等超級電商搶占生鮮市場,在上海等城市,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企業也層出不窮。雖然當前生鮮零售還是線下交易占據優勢份額,傳統農貿市場已然感受到了競爭壓力。房震甯說,“當前南京農貿市場的線上銷售,商戶與外賣平台的零散合作是主流。農貿市場的菜源拿貨價比電商要高,要想建立統一的線上銷售平台,一是要有穩定的農産品供應基地,二是要解決配送問題,而這些都需要不小的投入。也許時機成熟,我們會考慮線上線下一體化運作。”
管理之變:
模式創新激活發展“原動力”
已經建成27年的進香河農貿市場,攤位上的貨品碼得整整齊齊,地面上見不到任何垃圾,快檢室外的顯示屏上,滾動顯示著各個商戶的産品檢測結果。隨時拿著垃圾鉗的負責人杜建宇很是驕傲:“菜場上一次出新還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你看不出來吧?”
進香河農貿市場,是玄武區國資平台鍾山集團旗下的6家農貿市場之一,由甯鮮商業管理公司統一進行平台化、標准化管理,菜場周邊秩序和內部環境明顯改善。“農貿市場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南京市菜籃子工程辦公室調研員張臘伢介紹,目前不少區屬國有、街道集體等性質的菜場,均已采用這種管理模式。秦淮區明商集團也成立了南京鄰裏生活農貿市場管理有限公司,將科巷、尚書巷等菜市場納入旗下實行統一運作。溧水區則由城建集團負責配套建設新建農貿市場,建成後移交商旅集團統一管理。
傳統農貿市場粗放型管理模式下,“野蠻”生長的菜場不僅僅環境上“髒亂差”,更在食品安全、誠信經營、社會治理方面潛伏著諸多隱患。作爲農産品進入千家萬戶前的最後一站,管理好農貿市場,是建設平安南京的關鍵環節之一。當前,南京農貿市場治理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運營主體管理菜場內部環境,城管部門負責周邊秩序維護,商戶經營行爲則交給市場監督部門,三方合力,讓800多萬南京市民拎穩“菜籃子”。
南京大大小小340余家農貿市場中,超過半數由社會投資主體開辦,行政約束力不如公辦菜場。但憑借靈活多變的管理方式,市場化運營的菜場迸發出更強的活力。
“劉姐菜籃子”從江甯出發,現在一路拎遍了全城,開了8家連鎖菜場。“劉姐”劉玉琴積極推進公司化運營方式,市場管理水平一點不比公辦菜場差。依托盛莊集團的多元業態,她的菜場采用積分模式,任何攤位購物均可獲得積分,憑借積分可以去蔬菜基地參觀,也可以在菜場、酒店消費,客戶黏性增加的同時,還實現了業態互補。
劉玉琴說,希望有朝一日,“劉姐菜籃子”模式能夠走出南京,幫助更多傳統菜場進行現代化改造。
定位之變:
功能“疊加”加出了“鄰裏中心”
“菜場也可以這麽精致!”走進位于秦淮區朝西街的“秦淮街坊”,猶如逛大賣場,迎面是一個服務台,旁邊擺放著休閑座椅。門頭和內飾整體引入“白粉牆、小青瓦”徽派元素,淡雅清靜的風格削減了菜場喧囂嘈雜的氛圍,令人賞心悅目。拐進菜場,蔬果排放整齊、水磨石地面上看不到水漬。這裏的朝天宮菜場就地改建後,變身爲融合鄰裏生活模式和傳統菜場爲一體的新型商業體。
“給菜場做規劃設計,2006年的進香河菜場是第一家。”從那時起,南京國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設計院設計部主任錢軍就與菜場結緣,操刀了南京衆多菜場的設計。當年去杭州考察學習,古蕩菜場的菜品整齊、管理有序讓人印象深刻。取經歸來,進香河菜場的設計上開始“劃行歸市”、幹濕分區、合理布局。2013年,科巷菜場改造設計時,新加坡的鄰裏中心概念正深入人心。“融入一定比例的小百貨,植入幹洗店、家電維修等,打造了一個‘生活長廊’”錢軍說,這一嘗試很成功,這些小店如今仍“活得很好”。2018年,海福巷菜場的設計更進一步,菜場“客廳”位置不再賣菜,而是開起了輕餐、花店、和善園包子、小鄭燒餅等。“設計隨著功能升級不斷叠代。菜場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業態要全,業態越全生意越好。”錢軍強調。
“9.5:0.5,7:3,5:5。”南京鄰裏生活農貿市場管理有限公司副經理陸柏青報出一組數字,從科巷菜場、海福巷菜場再到朝西街的“秦淮街坊”,菜場不止是賣菜,“生活長廊”這一公共空間占比越來越大。“秦淮街坊”朝西街社區店總面積3000平方米,鄰裏生活的內容就占據了一半。考慮到周邊老小區多,公共活動空間少,這裏的設計融入了休閑空間的理念。漫步其間,寬闊的中庭開設了旅遊咨詢點,設置了“轉角遇見”文化休閑驿站。環顧四周,不僅有“百姓飯桌”荟萃各類輕餐美食,還有推拿按摩、縫補、幹洗等一系列便民生活業態。原本在四條巷一帶彈棉花的包師傅,在這裏有了一間工作室。“原來以爲要補貼他的,結果特別受周邊居民歡迎,生意火爆。”菜場負責人說。
一個菜場就是一個社區鄰裏中心。這正成爲當下菜場改造升級的主流模式。6月1日,棲霞區堯化街道好鄰裏惠民農貿市場開業。一樓熟食和水果爲主,二樓蔬菜水産爲主,三、四樓以餐飲及休閑配套設施爲主。原本功能單一的菜場已經變身居民社區一站式生活服務中心,輻射堯化地區周邊人群約8萬人。
提籃叫賣、隨行就市,農貿市場就是最早的“衆創空間”,如今,不斷植入新的功能讓菜場一點不“菜”。“農貿市場的定位變了,運營思維也要不斷拓展,”陸柏青說,在變身鄰裏中心的過程中,菜場可以連接更多社會服務和公共配套資源,把居家養老助餐、時間銀行志願服務等功能一起納入,爲百姓提供一個一站式滿足需求的公共空間。
本報記者 盛文虎 仇惠棟 鹿 琳配圖: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余 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