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科興科學園內,3樓大會議室坐得滿滿當當,日本創業公司Skydisc創始人未永善彥走上講台,用流利的英語介紹智慧工廠AI解決方案。
隔壁的小會議室裏,幾位投資人正在等他詳細面談。這間會議室被隔出若幹個小桌,每一桌都在進行著熱烈的討論——“我們要做投資、客戶或是合作夥伴嗎?”
這是由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主辦和力合銳思承辦的創新中小企業海外發展項目現場,15家來自人工智能、醫療健康、能源電力等各領域的日本“隱形冠軍”企業來此展示科研成果,尋找“深圳合夥人”。
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日本科技企業似乎正在揭起一股深圳考察熱。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部長張琳荷說,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選擇來深圳尋找合作夥伴,探尋新的商業模式,而隨著日本國內媒體對深圳的新聞報道增多,“這種趨勢在今年變得愈加強烈”。
日本科技企業爲何來深圳尋找“理想合夥人”?這股深圳“考察熱”又因何而起?
從硅谷到深圳
在完成800萬美元兩輪融資後,未永善彥感到應該開啓公司的國際版圖了,中國如火如荼的AI創新熱潮、龐大市場和潛在需求對他具有著強大吸引力。
“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每年增長40%,但在我們專注的智慧工廠領域,解決方案商不足1%。”基于對市場的研究,未永善彥希望在這裏尋找更多客戶。
在日本,一部分像Skydisc一樣的中小科技型企業擁有核心專利技術,秉承“工匠精神”在各自細分領域深耕多年,在獲得本土市場商業模式驗證後,一部分優秀的科技企業渴望尋求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中國作爲制造業大國和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近年來逐漸成爲日本項目海外拓展的首選。“海外-國內”企業的雙向匹配需求下,海外創新技術與國內産業結合成爲推動創新産業發展的核心勢能之一。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下稱JETRO)是爲日本企業海外發展提供官方服務的機構,作爲其旗艦項目,創新中小企業海外發展項目(下稱JIP)從創新角度服務一批日本中小企業,引領他們走向海外創新生態圈。
隨著創新趨勢的發展,JETRO的服務內容和重點領域會做出相應調整。第一站走進硅谷,隨著企業規模慢慢擴大,每年選擇3至4個城市推進,包括迪拜、以色列和新加坡等。
2017年,JETRO關注到中日企業合作模式的變化,將JIP項目搬到中國城市舉辦,10家日本科技“隱形冠軍”首現深圳,其中6家在活動後表示落地的強烈意願。
日本隱形冠軍“搶灘”登陸
“隱形冠軍”概念由德國管理大師赫爾曼·西蒙首先提出,指的是一大批中小企業在某些細分的行業領域可以做到全球領先,卻不被外人所知。
日本科技界“隱形冠軍”爲何選擇深圳作爲中國首站城市?張琳荷認爲,“深圳有其獨特的硬件優勢,經營模式也很創新,再加上廣東省産業聚集背景、離香港也比較近,所以創新項目在深圳開辦比起北上廣更加合適。”
張琳荷說,項目從去年從11月開始,但9月就進入宣傳階段。JETRO在東京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把日本的創新項目帶到中國。
作爲力合科創集團旗下的專業跨境項目服務平台,此次項目中國落地方力合銳思依托清華大學研究院的研發支撐體系和國際化網絡資源,在力合科創集團的百億規模創投基金支持下,將國際領先技術、高端人才和優質科技項目資源引入國內,目前已經幫助40多個國際高科技産業項目進入中國市場,爲海外高科技公司提供咨詢顧問、落地孵化、産業對接、股權投資等全方位跨境加速服務。
今年項目遴選範圍由原來的關西地區擴展到日本全國,馬上吸引了30多家企業報名。在經過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力合科創集團、力合銳思組建的7人資深導師團授課,以及12人專家團隊遠程輔導後,最終15家企業來到深圳參與路演,還有部分企業將參加今年的深圳高交會。
“媒體對深圳的報道越來越多,JIP項目去年在NHK播出3次,很多民營電視台也陸續從不同角度介紹深圳,加上這幾年不同地方政府來深圳考察,今年以後,更多的企業希望我們帶他們來深圳。”張琳荷說。
爲何日本隱形冠軍“搶灘”登陸深圳?在與JETRO、日本創業者的交談中,記者發現日本企業對中國、對深圳的三個新認知:
深圳的民營企業非常發達
數據顯示,目前廣東日本商工會注冊企業有2200多家,約有2000至3000家日資企業在廣東經營。
如果說過去日本企業在粵主要聚焦廉價勞動力和廣大消費市場,企業布局多圍繞産品生産和經營展開,近年來日企則更多注重在中國所能接觸到的研發和創新技術的機會。
一些日本企業家注意到,近年來中國民營企業在發展速度和市場開拓能力方面獨具優勢。“中國的商業發展速度之快,感覺和新聞裏不一樣。”研究PPR基因工程技術的福田了士曾在5年前來過中國,以前他覺得中國的國企發展很好,但這次他發現,中國的國企和民營企業都很厲害。
“日本人知道大疆的無人機、華爲的手機、比亞迪的電池,通過了解這些企業的品牌、産品、技術及赴日投資布局,他們對中國民營企業有更多的信息認知,對中國企業的發展也産生更濃厚的興趣。”張琳荷說。
“日本人知道中國的阿裏、小米,但在日本,有轟動性新聞的是華爲、比亞迪和大疆。”張琳荷說,由于日本是制造業大國,對中國的硬件行業關注更多。所以深圳作爲民營企業聚集、硬件環境最爲發達的城市之一,自然引起日本經濟界的更多關注。
作爲國際投資者關注亞洲市場的指標,在2016至2018年度日經新聞發布的亞洲300指數中,華爲、大疆和騰訊等知名企業都榜上有名。張琳荷舉例說,有人認爲華爲的手機在日本賣得比蘋果好。
深圳是中國市場的最佳突破口
全球創新趨勢下,不少日本企業將深圳視爲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佳突破口。
從此次項目路演上可以觀察日本創新企業的國際發展路徑,以及與之相應的創新需求。
在日本研發並獲得本國權威認證後,進一步向中國市場拓展成爲資本企業海外拓展新模式之一。例如參加路演的日本企業NewroCare Institute Japan Co. Ltd.最早是在新加坡開設研發實驗室,在日本進行研發生産,並獲得日本藥品與醫療器械(PMDA)的權威認證,如今進一步向中國市場發展。
一些即將從技術研發走向産業化的“隱形冠軍”,則希望在發展的關鍵階段,在中國尋求更大規模投資。PPR基因工程技術負責人福田先生在現場密集地與3個投資人進行了細致溝通,它們的技術是全球首個可操縱RNA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將在大約2年後從研發進入産業化階段,此次來中國希望通過融資鞏固他們的研發成果。
“日本也意識到,如今單純的賣東西已經行不通了,要發揮傳統日本制造業優勢+日本先進技術。”張琳荷說,在AI技術、共享經濟等領域,中國發展比日本更快,如果將日本新技術、新産業與中國商業模式和市場結合,將有可能在創造新興商業模式、快速擴大市場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兩地創業文化逐步趨同
日本企業和媒體更多關注中國市場和民營企業的變化,也與日本國內的創業環境息息相關。
一些企業家告訴記者,近3年來,日本人打破了到大公司打工到60歲的“傳統就業觀”,美國Wework式的創業氛圍深深影響日本。
兩種新型創業路徑逐漸受到認可。
一方面日本各大學在學生就業前,會提供很多創業講座,大學生不必在規定的招聘季內找到工作,創業成爲大學生們一種新的就業選擇。
另一方面,大公司裂變的創業者出現,一批在大公司擁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人選擇創業,他們通常擁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經驗。例如SKYDISC創始人末永善彥就有在索尼公司8年工作經驗。這種趨勢類似于深圳“騰訊系”“華爲系”企業,創始人有大公司的工作背景。
與此同時,日本大型企業也在以更積極的態度開放合作。查閱日本維基百科可以看到,從2015年開始,日本一些大公司開始舉辦冠名創業大賽,例如森永奶粉有自己的創業大賽等。通過舉辦創業大賽等形式,不僅可以向外部拓展新型技術的合作潛能,還能幫助企業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生産效率。
顯然,更趨一致的創新創業價值觀將讓彼此創新鏈接加速。
這些項目的科技含量到底有多“黑”?
南方+記者在現場深入采訪了兩個項目,戳鏈接看:
失眠到底怎麽治?安眠藥爲何治標不治本?腦神經學專家揭開真正原因
把日本工匠智慧“裝”在AI裏,這個創業團隊正在尋找“中國合夥人”
【記者】戴曉曉
【見習記者】張秀娟
【作者】 戴曉曉 張秀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圳市~南方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