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音美音土澳音,都比中式發音高級?圖/《中國合夥人》
但誰能保證土味的中式口音沒有翻身之日,或許哪年就被評爲“世界上最動聽的口音”了。
即使你沒看過雷軍在印度的英語演講,你也一定被鬼畜區的“Are you okay”神曲洗腦過。
小米官方還幽默地把這首歌納入自家鈴聲庫,一句濃濃湖北味的“哈喽”“三Q”,成爲無數人的快樂源泉。
中國人對同胞的英語口音要求無比苛刻,又有多少人能像雷軍一樣,把網友對他口音的群嘲一笑置之。
國外明星說一兩句中文,評論也是一片贊揚,但每當國內明星開始說英語了,就會有人評論口音。如果說得不是特別標准的話,彈幕馬上一邊倒。
“英語說成這樣還敢拿出來秀”,“這口音太尴尬了,小學畢業了嗎”,“還是聽聽英音,洗洗耳朵吧”。
網上就有這樣一群口音狙擊手。對他們來說,不止中式口音,各國的口音聽著都難受。聽印度口音覺得“腦殼疼,這不是英語是新語種咖喱語”,不能理解印度人的“迷之自信”。
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裏的英語老師,一開口就被形容是“掐喉嚨說的英語”。
街訪日本路人的視頻下面,評論甚至懷疑“日本教育水平不是很高的嗎,都沒有學過英語的嗎?”。
除了談論口音,基本上很少人會關心談話的內容、用詞邏輯等問題。口音一難聽,說得再好的英語也瞬間減分。
泰國人說英語,也得一個字一個字地蹦。圖/《初戀這件小事》
爲什麽我們對標准口音情有獨鍾
誰沒有崇拜過幾個不同的口音,從英國牛津音的優雅,到美國加州口音的陽光活潑。對這些口音的喜愛還不是來源于國內英語教育的理念。
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本來就是和外國人交流時才會用到的。對待外賓可不能丟臉,那英語當然是說得越標准越好。
上世紀80年代開始,英語不僅加入了高考,四六級考試還開始和學位證、職稱評價挂鈎。
中國的英語教育這才開始受到重視,要學就要向最正宗的英語發源地學,教材就自然選擇了英式英語。
一口標准的英式口音,就像爲你的英語加了一身定制西服。
陪伴了許多人成長的老人教版英語,都是邀請了英國語言專家和播音員錄音的。
《新概念英語》這本火了二十年、人人痛恨的網紅教材,公開表明播音員來自BBC廣播公司,用的是純正的英國牛津口音。
英語作業最常見的莫過于背誦全文,一代英語大師林語堂介紹學英語方法時就強調,“看到一個單詞,一個句子,和學習古文一樣,要讀到會背誦爲止,到自己口音很純熟爲止”。
要背誦少不了大量聽力、跟讀練習,最好學生邊模仿錄音的語音語調,邊朗讀課文,這樣背誦時才容易做到口音純熟。
聽著讀著,抑揚頓挫的牛津音已經刻進骨子裏了,再聽什麽其他的口音都覺得奇怪。
還記得被《新概念英語》折磨的日子。
跟讀模仿,是很常見的學外語方法。既可以糾正發音,又可以培養語感。傳說中讀多了做完形填空的時候,選項代入一讀就知道了對錯。
更直接的好處是,中高考的英語口音裏有朗讀題。英語老師告訴我們,讀得起伏越明顯,越像外國人,分就越高。于是BBC英語、VOA英語就成了指定的模仿對象。
隨著美國文化的入侵,不少學生初高中時期就開始接觸美劇、流行歌、真人秀等,裏面蘋果siri的加州口音,黑幫電影裏的紐約口音,還有各種卷舌的德州口音都成了很多人潛移默化的模仿對象。
說得一口好聽的口音,會被人誇英語好。像是學校的演講比賽,沒有標准漂亮的口音,只是把“rose”讀成“肉絲”的話,老師不會讓你參賽的。
各種交流、接待、校外活動的機會,更是與你無關。所以,口音好聽的學生機會多、自信心強,成績也自然不低。
中文擬音讀英語,是每一個初學者都經曆過的。
這樣一來,標准口音的追求變得更深入人心,背後的口音鄙視鏈更嚴重。家長給孩子找外教也直接排除了東南亞籍的外教,怕孩子學了一口咖喱味、冬陰功味的英語。
口音習慣都是一點點累積起來的,要獲得標准口音往往要付出更多的錢和精力,比如小學就開始找外教教口音。
所以有經濟條件讀國際學校的、找一對一老師的那些“標准口音持有者”,動不動就抱怨聽不進一個個音蹦出來的中式口音,想把老土的“萊克”糾正回“like”。
最終,不少聽力閱讀高分的中國人,開口也習慣了戰戰兢兢。阻攔中國人學好英語的還是在意口音的同胞們。
學英語不開口?還不是怕被自己人群嘲。圖/圖蟲創意
英語國家就壓根沒把標准口音封神
我們說的標准口音,就是教材或者電視廣播裏面的口音。但現在的英語國家裏,有沒有標准口音這事還不好說,但是英國曆史上是有過標准英音的。
一個比山東省還小的英國裏,被公認的口音就有56種。倫敦、利物浦、約克、愛爾蘭還有蘇格蘭的人口音聽起來都差別很遠。
舊時英國階級分明,傳統上王室、貴族、私立學校的口音稱爲標准口音,這種口音以牛津地區爲中心,也叫牛津口音。
爲了和工人階級的帶有地方口音的英語作區分,牛津口音被廣泛應用在學術界、政府議會和BBC廣播電台。這種口音直接象征著身份尊貴、經濟條件好、教育程度高,曾是被追捧的對象。
牛津特産——口音、牛津鞋和大詞典。圖/pexels
直至英國王室貴族地位沒落,經濟重心南移到倫敦,80年代起BBC的播音員口音開始百花齊放。
曾是“英國電台最有魅力的女性聲音”的播音員夏洛特·格林在采訪時也表示,“BBC已經告別女王口音時代”,公共電台電視不再只聘用像她一樣擁有高貴腔調的播音員。
《衛報》調查顯示,4%的英國人希望自己的口音擺脫精英的標簽。前財相奧斯本在一次演講中,就特意使用了原屬于工人階層的東倫敦口音。標准英音的光環漸漸消退。
保守的英國尚是如此,對岸的文化大熔爐美國,對各種口音的包容度更高。
克林頓是南方口音,小布什是德州口音,奧巴馬是芝加哥口音,希拉裏還會爲了拉攏選民改口音。現在英語爲主要語言的地區裏,大部分人都靈活掌握兩種以上的口音。
《唐頓莊園》中的口音也被人爭相模仿。
標准口音還是有一定地位,本地口音卻演變成了身份認同的標簽、不同圈子的分界線。
就像廣東人一樣,可以在不同口音之間靈活切換,也容易被環境帶跑。什麽時候用標准普通話,什麽時候說點廣普,取決于場合和觀衆。
在印度和新加坡這種英語是官方語言的地方,辦公室開會、上課討論時,人們都會比較留心自己的口音,盡量說得標准一些。
新加坡老老少少都喜歡把多種語言夾雜著說。圖/unsplash
但是到了非正式場合,比如到新加坡人聚餐的熟食中心、酒吧裏,說標准的英音會被認爲是在朋友面前高高在上、有點裝的行爲。
放下口音隨便說幾句馬來、客家、潮汕口音的英語,才是融入圈子的社交之道。就像老鄉喝酒,誰還像新聞聯播那樣字正腔圓地說話,肯定也會被嘲。
但是話說回來,中式英語口音的情況和上述的不同,由于英語運用情景太少,不少人流利表達都有困難,就根本不會在乎是選擇標准口音還是中式口音了。
一種英語口音要成爲獨特完整的系統才能得以流傳,還要這圈子的人共同維護。本來國人就認爲英語要說得越標准越好,加上彼此交流也用不上英語,中式口音就根本沒有生長、傳播的土壤了。
中式口音沒有你想象中丟臉
雖然國人很在意自己的口音,但出國旅遊一圈,就會發現口音真不是最重要的。語言最終的目的還是溝通,外國人更在意的是,話有沒有說清楚,說明白。
民國時期的許多名人,對外演講中說的也是中式口音,絲毫不影響他們傳達救國的心聲。
如宋美齡在美國國會發表的抗日演講帶有奉化口音,張學良也是東北口音。大文豪胡適留美多年,中年還做了美國大使,說英語也帶著鄉音,但這樣也不影響他在英、美各國演講。
傳說在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中國時,胡適用英語致辭介紹梁啓超,聽上去是“密司忒梁啓超”。
雖然英語各有口音,但民國名人都與泰戈爾密切交流。
不少的網絡博主也到外國街頭隨機找路人,評價中國明星說英語的片段。好幾個視頻裏,路人們覺得英語好的標准就是要聽得懂,而且言之有物。
即使對于像李嘉誠、金星這樣正宗的中式口音,他們也表示不太影響理解內容。還有不少人覺得雷軍的口音很可愛,推測他是個性格特別好玩的人。
不少留學在外的同學反映,很多人室友都來自英語爲母語的國家,他們並不會嫌棄中國人口音奇怪。因爲口音並沒有對與錯,口音只代表著你的文化背景、你的說話風格。
口音昭示著一個人的過去、曆史與成長環境,是我們身上最可愛的“標簽”。圖/unsplash
口音重不代表英語說得不對,只是說得不一樣。一次交談之間,加拿大室友還通過不同的口音,神奇地辨認出了:廣東和陝西的同學是兩個地方的人。
“你從哪裏來的,你的口音很有趣啊”,是外國人之間搭讪的一個好話題,不僅不會爲口音感到羞恥,還可以順帶介紹自己的家鄉、成長經曆。
正因爲口音代表著個人身份,進行與身份不吻合的口音刻意模仿,反而會令人反感。
比如現在的英國裏,如果誰刻意模仿牛津口音,會給人一種“你還活在黑白電影裏”的感覺,所以英語老師也不再給學生教這種口音。就好比一個老外硬說天津腔,不但沒有了調皮幽默,還會令人渾身不自在。
這樣看來,國人無需那麽在意“在外國人面前口音說得不標准會丟臉”,因爲外國人一天可能要聽好多個不同的口音。
甚至在雅思口語考試現場,碰上“無口音”考官的幾率也很低。圖/《三傻大鬧寶萊塢》
爲了追求口音標准,很多人說都不敢說了,我國英語口語水平普遍不高,這才叫人尴尬。
以2017年雅思成績爲例,我們口語成績還排在泰國、越南、日本這些常常被嘲口音難聽的國家後面。
一些奇葩口音還已成爲了國家文化輸出的一部分。這些地方無視嘲諷,利用各種影視作品,宣傳推廣自己的口音和文化。
一說印度口音,就能想到《三傻大鬧寶萊塢》;新加坡有《小孩不笨》;日本的話,最近火遍全球的《Tokyo Bon東京盆踴》。中式口音仔細一想,還真沒有什麽外國人熟知的例子。
只要話都聽懂了,標不標准有什麽所謂呢?圖/unsplash
當國人不嫌棄了,中式口音才能擺脫現在尴尬的處境,不再勸退想說英語的人。
雖然中式口音現在沒有什麽國際地位,聞名世界的中式英語還是只有“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 “add oil(加油)”這種詞彙而已。
但誰能保證土味的中式口音沒有翻身之日,或許哪年就被評爲“世界上最動聽的口音”了。
那些評論別人口音的網民們,不知道你們的英語說得怎麽樣咧?
參考資料:官方最新公布數據:2017年中國大陸考生雅思A類平均分5.76分,英學國際教育,2018-07-09BBC告別“女王口音”時代,環球網,2018-07-06爲什麽中國人總改不掉 Chinglish?地道英語最大的阻礙竟是 ….,INSIGHT CHINA, 2017-07-02你說話的口音反映出什麽?, 梅麗莎·霍根鮑姆,英倫網,2018-03-31中式英語風靡全球 分析:中國價值觀輸出,環球留學,2014-05-12胡適的英語不丟份,楊建民,人民政協報,2014-07-24
✎作者 | 黎二千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