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多以來,隨著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多國加大了對海外購房者的限制力度,從這些地區逃離的全球炒房客將目光轉向了東南亞多地,新加坡樓市則在衆多國家中脫穎而出,一度上演火爆的行情。炒房客投資新加坡樓市的理由也非常簡單,看好了新加坡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豪賭新加坡房價將迅速躥升,以實現財富的跳增。然而,炒房客措手不及的是,新加坡樓市的前景卻並不那麽樂觀,甚至存在房價斷崖下墜的巨大風險隱患。
新加坡樓市風險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加坡發揮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功效的色彩將不再那麽濃烈;二是新加坡對樓市的調控力度,將使炒房客遭受意外的經濟損失;三是新加坡的貨幣舉措未來將並不寬松。有一種觀點是,只要一個城市占據了某種“中心”的位置,這個城市的炒房客可以高枕無憂,前期投資的房産可以大量變現。然而,這一觀點幾乎將炒房客推向了毫無余地的財富一端,即繁榮城市中,樓市的一勞永逸思維。事實上,這一觀點非但不可持續,反而是一種激進的冒險投資。我們僅參照美國紐約的曼哈頓和英國的倫敦這兩個世界級城市的樓市現象就可以說明問題。
房地産經紀公司Douglas Elliman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紐約曼哈頓區的購房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7%至2629套,這也創下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第二季度的最低成交量。同時,二季度曼哈頓房屋庫存共6985套,同比上升10.7%,爲2011年以來二季度的最大值。彭博援引Brown Harris Stevens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今年二季度,曼哈頓的二手公寓正以五年以來最大的折扣售出。上東區(Upper East Side)三居室銷售價格中位數較上年同期暴跌16%,至307.5萬美元。分析認爲,全球投資者正大舉撤出曼哈頓樓市,主要的原因是擔心美國經貿的各種優先舉措,以及美聯儲持續的加息舉措。
另據房産中介機構Acadata數據,早在今年1月,英國倫敦房價就創下了2009年8月以來最大的跌幅。另據英國《衛報》報道,截至今年一季度,倫敦地區房價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經下跌15%。倫敦樓市驟然降溫的原因是投資者前期在英國脫歐進程中,緊盯英鎊持續貶值,認爲倫敦房價的漲幅將帶來巨大收益,然而,全球炒房客萬萬不曾想到的是,此時倫敦金融中心地位正隨著脫歐而不斷被法國巴黎和德國法蘭克福擠壓,而英國央行也結束了超長周期的低息舉措。
美國紐約曼哈頓和英國倫敦就像全球許多超級繁榮大都市的一面鏡子,新加坡樓市或也正在成爲被折射的一個點。特別是在世界經貿各種不確定性加劇的當下,由于新加坡經濟高度依賴經貿航運和國際金融業,因此,該國經濟的預期並不樂觀,房地産咨詢公司國際房地産顧問公司(International Property Adviser)首席執行官Ku Swee Yong曾表示,新加坡經濟前景看起來越來越暗淡,而國際貿易不穩定性很可能把新加坡也拽進去,而這個國家又如此依賴國際貿易。
圖片來源Businessamlive
分析認爲,這或將直接沖擊到新加坡已被瘋狂炒作的樓市。值得一提的是,野村證券預計,鑒于新加坡經濟增長和通脹與官方預測水平保持一致,新加坡金管局將在10月份的評估中略微收緊貨幣政策。在第二季度GDP數據今日公布後,該投行表示,新加坡央行將“繼續保持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漸進過程”。這或意味著,未來全球投資者在新加坡的購房成本或將加大。
不僅如此,或引發新加坡樓市震蕩的,還有來自于該國對樓市的調控力度。新加坡已于7月開始實施增加買家印花稅等一系列限制房地産市場的政策。根據新規定,對于外國人購買住宅物業,印花稅從15%增加到20%;對于新加坡公民來說,在購買第二套購房和第三套以上住房時,印花稅分別漲至12%及15%;持永居身份的居民在購買第一套住房時,就需要繳納5%的印花稅,而第二套住房的印花稅漲至15%。不僅僅是炒房行爲被限制,貸款政策也愈發嚴格。買家第一套房的借貸上限從現在80%減少到75%,借期超過30年,或買家年齡超過65歲,借貸上限也相應減少5%,從現在的60%下降到55%。對海外買家而言,在新加坡購置價值300萬新元的房屋僅稅費就將達60萬新元,而增長的印花銳也成爲許多炒房客額外的“損失”。由于稅費上調,目前持觀望態度的海外買家將增多。
有分析師認爲,全球炒房客在沒有做好對當地樓市詳細預算風險評估的前提下,盲目投資的方法或並不可取。新加坡樓市調控更爲嚴格之處還在于,不僅是針對海外買家,連本國買家也被納入限制範圍內。經過快一個月的施行,新加坡的房産市場已經做出反應,特別是在豪宅領域。據彭博報道,新加坡豪宅市場預計在未來兩季度的銷售額將下降30%至40%。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些迹象或正在成爲本文開篇提及的新加坡存在房價斷崖下墜可能的注腳。(完)
BWC中文網原創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