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呂秀倫
潛伏在中國房地産的外資“熱錢”正在逐步撤離。近段時間,內房垃圾債券最大投資者貝萊德于數月以來首次減持內房垃圾債。
作爲全球最大的資産管理公司,貝萊德在中國內地有著規模不小的地産生意,它不僅是萬科、融創、世茂、金隅、領展房産基金、保利物業等房企和物企股票的持有者,還重倉恒大、德信中國、佳兆業及當代置業等地産債券。
但眼下,地産風聲鶴唳、暴雷不斷,也讓這家外資巨頭對地産失去了些許信心與耐心,它開始不斷減持地産股、抛售地産垃圾債。
對于中國房地産板塊,貝萊德似乎並不樂觀,其預計房地産行業將面臨整合,只有那些有能力償還短期債務、擁有多樣化的土地儲備和維持營運透明度的開發商才有機會繼續運營。但,它也將繼續密切留意潛在的地産投資良機。
減持地産股
在資本市場,投機者追逐低風險落後內房股的現象此起彼伏,甚至出現某暴雷房企連續漲停7個板,而貝萊德也是抄底地産股大軍的一員。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內房股的動蕩,貝萊德對融創的增減持戲碼頻繁上演。2021年8月24日,貝萊德以均價19.2201港元/股增持165.8萬股融創中國股份,涉資約3186.8萬港元。增持後,貝萊德持股比例由4.83%上升至5.02%。
短短幾天後,貝萊德以19.2591港元/股減持融創254萬股,套現4892萬元,持股比例也由5.02%下降至4.96%;次月中旬,貝萊德以16.9264港元/股再度增持融創138萬股,涉資約2335.84萬港元。
可以看出,“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成了貝萊德抄底融創的慣用伎倆。
最爲明顯的是去年11月5日,貝萊德以13.9163港元港元/股增持融創172.2萬股,涉資約2396.39萬港元。此時,外界普遍定義爲貝萊德抄底入場融創。在消息利好以及資管公司增持下,彼時融創股價連漲兩日。
截至今年3月21日,貝萊德持有融創股份數量約2.68億股,持股比例4.92%。
對于另一家出險房企的世茂集團來說,貝萊德今年開年就對其進行了減持操作,持股比例從最高的5.08%降至最新的4.72%。截至3月22日,貝萊德持有世茂約1.79億股。
除融創、世茂外,貝萊德還盯上了地産大哥萬科。
在去年年初,它以每股25.9214港元增持萬科企業(02202.HK)109.74萬股,總涉資2844.61萬港元,持股比例首次超過5%至5.04%。同年8月底,貝萊德又以 22.2208港元/股繼續增持萬科企業662.44股,總涉資約1.47億港元,持股比例上升至6.27%。
但在內房股跌跌不休的背景下,萬科也未能幸免。直至去年9月30日,貝萊德或許坐不住了,開始減持萬科企業495.38萬股,每股作價20.7408港元,套現約1.03億港元。減持後最新持股數目約爲1.1億股,持股比例爲5.8%。
緊接著一個多月後,貝萊德再度減持萬科企業股份165萬股,其持股比例降至4.99%。此次減持也是貝萊德對萬科企業股份的最新操作。
除了頭部房企外,貝萊德還持有國企金隅集團的股份。2020年5月6日,貝萊德增持金隅集團448萬股,持股比例爲6.11%。
同月下旬,貝萊德分別進行兩次減持金隅集團股票。其中,2020年5月20日,其減持840萬股;緊接著兩天後,它又減持643萬股。兩次減持後,貝萊德持有金隅集團股份降至4.97%。不過,貝萊德此後並未對其所持的金隅集團股份進行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而在國內房地産市場風雲變幻的2021年,貝萊德頻頻變動手中萬科、融創、世茂等房企股份,但並未對金隅集團股份動手,背後大概原因指向金隅集團系國企,屬于優質資産。
除此之外,貝萊德也是領展房産基金、保利物業等房企和物企股票的持有者,曾經還被傳出涉足萬達私有化。
抛售內房垃圾債
不僅是內房股,貝萊德還涉足房企債券。例如,在恒大債券股票暴跌之際,貝萊德在去年第三季度購入恒大的美元債。數據顯示,去年1至8月期間,貝萊德旗下BGF亞洲高息債券基金抄底購入了3130萬張恒大債券。
截至去年8月底,BGF亞洲高息債券基金一年回報爲2.5%,跑輸基准指數(6.17%),恒大並不在該基金的十大重倉之列,但其中不乏地産公司,包括德信中國控股、佳兆業及當代置業。
轉眼半年時間過去,這家全球最大資産管理公司正在對中國房地産市場投資失去興趣,除了減持內房股,近期市場也傳聞稱,貝萊德于數月以來首次減持內房垃圾債。
所謂垃圾債,一般指信用評級甚低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一般而言,BB級或以下的信用評級屬于低,而這類信用評級低的企業所發行的債券的投資風險較高,因此,須以較高的息率吸引投資者認購。
雪球用戶“正奇”自述,自己到今年1月在購買地産垃圾債上花費139萬元,合計權益爲239萬元,這意味著其收益約有100萬元,收益率71.9%。
此外,這些垃圾債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那就是便宜。
去年9月20日,新力控股遭遇股債雙殺,其一筆2022年6月到期的美元債在一天之內就大跌21.908%。再放眼整個地産行業的債券暴跌,幾乎持續了整整半年,二三十塊錢甚至幾塊錢的都有。
消息稱,貝萊德在2021年11月初至2月底期間增持13億美元面值的內房垃圾債後,3月份削減約3.7億美元的敞口,讓其手上的內房美元債面值回落至低于50億美元。
此舉凸顯了即使是中國房地産債券的長期支持者,也可能失去對該資産熱情。資料顯示,內房債在內的垃圾級別美元債券于上個季度下跌約18.6%,跌幅嚴重。
業內人士表示,最大的20家資産管理公司對中國垃圾債的資金流在去年6月以來獲得正增長之後,在(今年)3月份出現逆轉。中國高收益信貸與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出現資金外流。
而貝萊德的一只交易所交易基金也出現了撤資現象。截至3月底,管理著23億美元的iSharesUSDAsiaHighYieldBondIndexETF的資金流出量在上個月加深到了創紀錄的水平,該基金有著大量的中國房地産債務敞口。
某資管企業高管表示,“投資者的信心,而不是基本面,是中國高收益債領域需要關注的關鍵。只有當投資者信心提高時,資本才會回流——這時我們才會考慮加倉。”
眼下,國內地産形勢尚不明朗。剛過去的三月,在政策金融接連松綁的背景下,房企們的業績依然大幅下跌。
3月,房企老大哥萬科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36.9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415.3億元,分別同比減少44.8%、33.9%。同時,一季度萬科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632.7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1065億元,分別同比減少42.7%、40.66%。
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3月,房企銷售同比降幅較1、2兩月進一步擴大。一季度百強房企的整體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47%,也低于2020年的同期水平,開局慘淡。
同時,一季度多數規模房企銷售表現不佳,能進到千億銷售梯隊的只剩下2家(碧桂園、萬科)。另外,有超過8成的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同比降低,其中近4成企業的降幅高于50%。同比減少5成的房企裏面,基本都是此前債務暴雷或是出現流動性困難的房企。
一方面,房子賣不出去,另一方面,房企不敢拿地不敢建房,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是爲了提振信心強說好,也未必管用。在這個充滿了危險的時間節點,投資地産垃圾債就成爲一種賭博行爲。
押注能源與互聯網
除了投資內房股、房企債券外,貝萊德此前還熱衷于持有中國物業。
早在2015年,貝萊德就表示正計劃提高其在中國部分城市的商業不動産市場上的投資,其重點關注的是那些正在得益于中國經濟向服務業轉型的板塊。彼時,貝萊德不動産公司持有成都市一座名爲成都凱丹廣場的購物商廈,以及上海嘉定區的一幢辦公樓。
2017年3月,貝萊德以13.7億元的價格從滬港聯合控股有限公司手中收購總建築面積31700平方米的上海中港彙大廈全棟,這也是其在中國收購的首個物業;緊接著2018年初,貝萊德從PGIM Real Estate手中收購了上海北岸長風兩棟寫字樓,涉資12億。
不僅熱衷于中國持有型物業,貝萊德還將視野落定于海外,它在2016年以4550萬澳元收購新加坡星獅地産旗下的墨爾本物業。
回望貝萊德在中國市場的布局,其實早在16年前,就已經開始。2006年,貝萊德通過收購美林證券投資管理業務,持有了中銀基金的股權。
貝萊德集團又稱黑岩集團,它有一個“兄弟”不得不提,那就是黑石。
貝萊德集團英文名BlackRock,爲全球最大的資産管理公司,黑石英文名Blackstone,爲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管理公司,從名字到業務,不難感受到二者的“相愛相殺”。
1985年,蘇世民耗資40萬美元創辦了黑石,而貝萊德則由芬克創立于1988年,彼時是黑石的金融管理部門。
1995年,二人的矛盾終于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從此貝萊德與黑石分道揚镳:貝萊德走的是公募路線,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而黑石走的是私募路線,主要爲主權財富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服務。
此後的貝萊德便一發不可收。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它在全球管理的總資産規模約10萬億美元,涵蓋股票、固定收益投資、現金管理、另類投資及咨詢策略等。
一邊減持地産股、抛售內房債,另一邊貝萊德卻喊話,中國股票在全球配置中非常具有價值。
眼下,對房地産失去熱情的貝萊德正在尋找優質資産投資,包括能源、互聯網就是其看好的領域。例如,3月7日,貝萊德增持了锂電龍頭紫金礦業-H1912萬股,交易價達2.36億港元。增持後,貝萊德持有紫金礦業于港股市場發行股份數目的8.03%。
又如,3月16日,貝萊德買入價值8975.41萬港元的國內清潔能源分銷商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股票,買入均價爲95.7684港元。3月24日以118.683港元的均價賣出,交易價值1.5億港元。
截至3月底,貝萊德持有在美國上市的傳統能源企業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ADR 1.70億股,占公司股份的4.9%。在互聯網股方面,3月,貝萊德還耗重資1.67億港元買入約112萬股美團-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