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崗亭裏,路燈下,樓道內,手中的平板放著《新概念英語》口語,56歲的關朝海就跟著一句一句念。雖然有點蹩腳走音,但他樂此不彼。關朝海是一名夜班保安,工作在合肥新站高新區一家物業公司。曾經多次到國外打工的他,爲了實現與外國人順利交流的夢想,將工作之外的時間基本都用在了自學英語上。
巡點結束後,關朝海捧著平板借著燈光學習英語單詞。
小學二年級辍學 靠看新聞識字
關朝海說,他讀到小學二年級就辍學在家,13歲就跟著師傅後面從事瓦匠工種。因爲不識字,吃過很多虧。爲了識字,他拿著紙筆守著看《新聞聯播》,“先記住字幕上的字,再回憶抄下來,從簡單的人名開始記起,最初的時候只能勉強寫出一句話。”
遇到筆畫多的字,他自制一個小紙板,用粉筆反複抄寫。靠著聽廣播、看新聞字幕和翻新華字典,老關自學識字,80年代他成了一家建築企業的合同工,工作之余總愛往圖書館跑。他說,自己很喜歡看魯迅的小說。
先後多次赴國外“打洋工”
2002年,36歲的關朝海突擊學會了26個英文字母,拾了幾件衣服,揣著100來塊錢,第一次乘坐飛機來到新加坡,從事當地金文泰別墅項目建設。2004年,工作2年後回國休整了一段時間。關朝海又去了一趟新加坡打工。
2006年,回國後的他,在電視裏看到《動物世界》節目介紹非洲大地的紀錄片後,決心要前往非洲援建。他兩次前往阿爾及利亞,一共待了4年,依舊從事建築行業,先後參與建設當地“兩萬套住宅”項目以及康斯坦丁大學項目。
在外“打洋工”這些年,關朝海也掙了一些錢,每次自己都不舍得花,留一點生活費,就一股腦往家寄。在外打拼這些年,他靠勤勞的雙手撐起了一個家,把兩個孩子都培養成了大學生。
2015年回國後,關朝海忙著蓋房子和裝修,爲了陪伴家人,選擇在周邊打散工。
辭去工作當保安 跟著平板學英語
老關愛琢磨事,回想起在國外那些年,因爲語言不通,他遭遇迷路、誤機等困擾,只能靠手勢比劃或者求助。一個念頭從心底而生,“我想自學英語!”
他買來新概念英語書籍,又花500塊錢淘了一塊二手平板,下載了英語口語對話和單詞APP軟件,開始了自學自練。
爲了讓自己靜下心來學習,2021年11月,他放棄了工地零工,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夜班保安的工作。他的訴求很簡單,在夜班巡點結束不忙的時候,能跟著平板電腦讀讀英語。身邊的同事都被他這種學習勁頭觸動,支持他安心學。
每天都要抄寫一張紙的英語單詞
夜深人靜時,崗亭內,路燈下,樓道裏,平板點讀一句,他跟著念一句,時間久了,就放開聲朗讀起來。讀音蹩腳帶著鄉音,有的單詞只會讀,卻寫不出來。有的詞組甚至不連貫。一個簡單的“the”單詞,他要花幾個小時跟讀,才能勉強得到系統評分“78分”,他把自己標准定在70分以上才算過關。
白天,老關抽出時間,在A4紙上抄寫英語單詞和詞組,不管是英文還是漢字,都寫得工工整整。
希望花兩年時間學完新概念英語一百課
如今,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和工作外,老關基本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學習英語上。靠著堅持不懈的跟讀和閱讀,從單詞到短句,一點一滴都是收獲,半年多時間,這本新概念英語已經學到第15課。
老關的想法很簡單,一直學下去,爭取花兩年時間學完100多課。
他想,等自己能掌握簡單英語對話時,再找位英語老師討教一下學習規律。“現在還是零基礎,怕老師笑話我。”他還想多攢點錢,給自己配一台電腦,早日學會打字。他說,如果還有機會出國,作爲農民工能與外籍人士正常交流,或者用電腦打字記錄所見所聞,會是一件很開心和自豪的事,“我雖然年紀大,但也有夢想。”
張敏 朱天翼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張大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