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2019“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啓動儀式“全家福”。
張建恒攝
意大利馬切拉塔大學青年佘瑞尼(左)在重慶拍攝意大利原外交官張盧卡的辣椒創業。
李伯紳攝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影視學院青年莫蘭芝(左)與中方制片人梁蕾拍攝重慶金剛碑古鎮。
楊詩琪攝
在中國廈門的鼓浪嶼,有一家91歲高齡的鍾表店“盛昌鍾表行”,這家店在1928年創辦,曆經風雨,是廈門著名的老字號,有著許多令人著迷的故事。
2017年的夏天,盛昌鍾表行迎來一位外國客人——克裏斯蒂安。他來自南非,是一位學習影視的學生,到鍾表行是爲了完成一部微電影《表述》。微電影講述的是盛昌鍾表行一位名叫李欣的修表匠的人生故事。這部微電影獲得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三屆國際微電影節優秀作品獎。
把克裏斯蒂安和盛昌鍾表行聯系在一起的是一個叫作“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項目,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會林文化基金主辦,每年邀請100位外國青年來中國拍攝紀錄短片,讓外國青年通過實地體驗與拍攝來了解中國。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看中國”項目正是把外國青年與中國青年、中國文化聯系在一起,爲外國青年親身感受中國提供了平台。這不僅能夠增進友誼,促進中國同世界各國的關系發展,也有助于推動共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
“他影響的是一群人”
回憶起2011年第一屆“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舉辦時的情形,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看中國”項目創始人黃會林依然記憶猶新,“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來自美國的青年們一直不肯上車,而是東瞧瞧、西看看。問他們爲什麽不走?他們說,你們怎麽會有這麽現代的航站樓?”
美國青年的這一疑問讓黃會林甚爲感慨,“在他們眼裏中國是落後的、神秘的。他們對中國的認識落差如此之大、誤會如此之深,對中國文化了解基本上是空白的。”
自2011年起,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連續8年舉辦“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邀請不同國家的青年來中國,在中國青年一對一的協助下,進行文化體驗與影像創作。
“中國文化走出去是有一定難度的,比如漢字難傳播,中國話難學習。所以我們決定用影像的方式來傳播中國文化。”黃會林表示,影像傳播不僅是要把中國自己拍攝的影片帶到國外,還要請外國青年來中國拍攝,讓他們的眼睛和鏡頭來看中國,感知中國。
“看中國”是文化體驗項目,參加項目的外國青年每人在華期間要完成一部短片的拍攝,長度在10分鍾左右。這部短片要在外國青年來華的最後一天在拍攝地展映,之後便帶回各自的國家去放映。
“每一個來參加項目的青年,背後有他的家庭、親友和同學,他影響的是一群人,改變的是和他相關的一群人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黃會林說。
“看中國”的項目由小慢慢變大,第一屆只有來自美國的9個人,到第三屆就有來自5個國家、4所高校的24位青年來參加,第四屆則有8個國家、8所高校的58位青年參加。從第五屆開始,每年就有100位左右的外國青年參加,這些青年的國籍和所屬高校也越來越多。
據統計,8年時間,來自55個國家的508名青年,在中國24個省市共拍攝完成507部“看中國”紀錄短片,這些影片在臉書、推特、YouTube等國外網絡平台上被大量觀看、轉發、評論,並在美國羅德島電影節、中美電影節、薩拉熱窩電影節、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等賽事上斬獲100余項國內外獎項。
今年,第9屆“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已經啓動,約50位外國青年已來到中國拍攝短片並展映。未來幾個月還將會約50位外國青年來到中國,完成體驗中國文化的拍攝之旅。
“我對中國很感興趣”
“看中國”項目搭好了台,就需要有外國青年們來唱好戲。
伴隨項目的不斷成長,選拔參加項目的外國青年渠道也越來越寬。現在大致有三條渠道可以報名參加項目:一是項目組委會面向五大洲50余所高校發送招募書,由學校選拔、推薦申請者;二是通過全球影視聯合學會聯系相關成員高校,由高校選拔、推薦申請者;三是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青年電影人慕名而來,主動聯系主辦方。
伴隨著“看中國”的知名度提高,越來越多高校在主動尋求合作。據黃會林介紹,項目在2016年與牛津大學簽署協議,近些年英倫四島的青年選拔均由牛津大學代理。此外,許多大學的電影學院都將這個項目作爲學院重點項目來向學生推薦。
克裏斯蒂安是南非AFDA電影學院的學生,2017年學校推薦他參加“看中國”項目,他當時就十分興奮:“我對中國很感興趣,尤其現在中國的事情經常出現在網絡中,所以我想來看看。”同時,克裏斯蒂安從來沒有出過國,“我一直想要探索全世界。”他毫不猶豫發送了報名表。
新加坡的吳凱源也是這樣。吳凱源2018年來到中國參加“看中國”項目,當時他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上學。現在他自己開了一家公司,專門從事影視創作,每天十分忙碌。
“當時選擇參加,是因爲覺得自己對中國沒有什麽了解,就想到中國看看。”吳凱源說。而在參加項目之前,吳凱源來過一次中國,但只是來旅行,並沒有時間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結交中國朋友。所以當聽說有參加項目的機會時,他就決定報名參加,“要來真正了解和認識中國”。
對中國感興趣不只是這些外國青年,還有外國高校的教師。近幾屆參加“看中國”項目的人員在前往中國各地拍攝時會有外國高校教師全程指導青年們的工作,同時也和青年們一起“看中國”。
克裏斯蒂安在廈門拍攝時的指導老師是阿倫·古普塔,是印度艾哈邁達巴德國家設計學院的教授,他被親切地稱爲“古院長”。自從參加了項目之後,古普塔就一直在關心項目的進行,時不時地催促項目的夥伴們加快工作進度。
古普塔第一次接觸項目是在2016年,在網絡上看到一部名叫《長發謠》的短片,被深深地吸引了。之後他通過朋友了解到“看中國”項目,“這是一個多麽有趣的事情,我一定要參加,成爲項目的一員。”之後他與項目主辦方取得聯系,並在印度組織了部分短片的展映。
“中國大陸一直讓我著迷。”古普塔表示,悠久曆史以及不斷發展的曆程,讓中國成了一個重要的世界性關注點。他還表示自己要不斷爲中印友好作貢獻。
2017年6月,古普塔如願來到中國廈門,指導了11部短片的拍攝。在廈門拍攝的主題是“工匠精神”,主辦方提供了13個選題。在到廈門之前,古普塔就與11個小組取得聯系,幫助他們確定選題。在拍攝中,他還時不時地去探班,現場指導拍攝,解決每個小組遇到的問題。最終11部短片順利完成,在廈門展映。“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在拍攝過程中展現出的民心相通,對所有參與者的一生,包括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古普塔說。
“我一定會再來中國”
克裏斯蒂安拍攝的《表述》講的是一位殘疾人修表匠李欣的故事,李欣因爲意外而導致行動不便,但是卻在盛昌鍾表行找到了賴以謀生的職業,開啓了新的人生。“我想通過這部影片表達的是,激情可以幫助你治愈創傷,沒有人是無可救藥的。”克裏斯蒂安說。
在拍攝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據他的中國搭檔黃娴靓回憶,爲了拍整個修表過程,需要靜音。而當時廈門很熱,他們在沒有空調的情況拍攝了兩個小時,拍完之後汗流浃背。但克裏斯蒂安和黃娴靓都很開心,他們拍到了刷子刷表時“唰唰唰”的聲音,就像給耳朵做了一次按摩。像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
也正是在不斷拍攝中,克裏斯蒂安不斷加深著他對中國的理解,“來中國之前我都是通過網絡新聞媒體了解中國,知道中國很先進,但了解很不深入。”2018年,克裏斯蒂安再次參加“看中國”項目,他在重慶拍攝了幾位生活在大山裏的山民生活,對中國農村有了新的印象。“通過兩次活動,我對中國的認識更加全面,中國的城市有特點,鄉村很美麗。”克裏斯蒂安說。
《板波森》是吳凱源2018年在貴州拍攝的短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布依族村寨——石頭寨的故事。“熱情是石頭寨給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吳凱源表示,從到村子開始,村裏人都十分歡迎他們。拍攝的四五天裏,他不斷地和村裏人聊天,了解當地的生活。
通過拍攝《板波森》,吳凱源對中國人有了更新的認識:“中國人是勤勞、善良的。中國人做事都非常有責任感。這是我要學習的。”
古普塔2018年又一次作爲指導老師來到中國,這一次他去的是蘇州。通過兩次交流,古普塔對中國印象深刻,“無論是青少年還是老年,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中國婦女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古普塔說。
改變成了克裏斯蒂安、吳凱源和古普塔中國之行的關鍵詞,不僅僅是他們,所有來參加過“看中國”項目的外國青年以及外國老師們都在他們的感受中提到了對中國印象的改變。這也是“看中國”項目的初衷: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
獲得友誼,加強中外青年之間的跨文化溝通、交流和合作是項目的另一個出發點。在對克裏斯蒂安、吳凱源的采訪中,他們都不約而同表達了對中方搭檔的感謝,還有對友誼的珍視。直到現在,這些搭檔們依然保持著聯系,時不時地會交流溝通各自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狀況。
“我一定會再來中國。”克裏斯蒂安向記者強調了這個願望。他希望能夠來中國拍攝更多關于中國文化的片子。吳凱源也一樣,現在他已經工作,下一步就會將拍攝有關中國文化的影片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