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馬來西亞華人財富的積累,華人開辦的銀行開始在馬來西亞崛起。在20、30年代馬來西亞的華資銀行可絕不僅僅是現在的兩三家,那時候的華資銀行可占了馬來西亞銀行的半壁江山,那爲何現在馬來西亞的華資銀行會越來越少呢?
說到馬來西亞富豪大家最熟悉的是不是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呢?那你是否知道今年大馬首富榜排行第二名的豐隆銀行掌門人郭令燦,還有第五名的大衆銀行靈魂人物鄭鴻標呢?
這兩個人他們身後是兩家銀行,可都是馬來西亞唯二的華資銀行,那今天就和大家來一起了解關于華資銀行在馬來西亞的興衰史。
華資銀行在馬來西亞的情況
曾有人說華人的大事業就是一點一滴拼湊來的,靠人情、靠誠信,也靠幾代人的艱辛。無論是二戰前後還是晚清時期的下南洋,明朝之後的馬來西亞或者是今天的馬來西亞,其實都特別多華人,當年的華資銀行也是應時而生,突破了外資銀行的壟斷。可你知道當年馬來西亞華人銀行在最鼎盛的時期有數十所,只是後來在一場又一場的金融風暴,還有加上一變再變的政策和營運環境,才讓華資銀行的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艱難,甚至被並購。
所以華資銀行才會越來越少。那現在的華資銀行只剩下大家都熟悉的大衆銀行還有豐隆銀行這兩家了。以前聽一些朋友說當年的華資銀行在馬來西亞銀行業內可是呼風喚雨。那你知道當年還有哪一些華資銀行嗎?
大馬華資銀行的興衰史
你有沒有聽說過興業資本、聯昌集團還有馬來亞銀行呢?沒錯他們這三家都曾是華資銀行,只是在漫長的曆史漩渦當中,逐漸從華商易手了。說實話我其實能夠找到的資料真的不多,我就重點給大家說說這幾家銀行的故事。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今天的RHB Bank其實是由很多個銀行合並而成的,主要就是由廣益銀行以及DCB Bank。
廣益銀行成立于1913年,算是馬來西亞最早的本地銀行。而DCB Bank據說是在1966年由馬來西亞第一任財長李孝式所創立的,後來由他的兒子李裕隆接管了。可是在1986年他卻因爲經濟不景氣而脫售持股,這導致興業銀行最終落入了馬來西亞企業家拉昔胡申手中。那最後廣義銀行在1997年與DCB Bank合並成了今天的興業銀行,作爲當時馬來西亞最大的銀行合並。
說到聯昌銀行它可是馬來西亞第二大銀行,也是全球資産規模最大的伊斯蘭銀行之一。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聯昌銀行出生地其實在砂拉越古晉,而更多人不知道的是聯昌銀行原本是一家法資銀行。
1924年年僅34歲的黃慶昌在古晉創辦了聯創銀行。銀行初期是以商業融資還有發送彙票爲主。可後來1975年銀行被大馬土著銀行收購,並且更名爲商業銀行。那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聯昌國際銀行是這幾十年來透過有許多家銀行合並而成的,其中包括1935年由商人葉祖義所創立的萬幸利銀行。
在這麽多的銀行裏,馬來亞銀行算是馬來西亞股市市值最高的一家銀行。在最有價值的銀行品牌力在東盟地區排名第五名,全球排名它是83名。如果我上面沒有提到的話,你會不會想到其實這家銀行的創辦人是華人呢?
那我就先給大家說說它的創辦人新加坡首富邱德拔,他出生于1917年在新加坡長大,16歲就在華僑銀行裏擔任文員。而幾年裏就馬上爬上了總經理的位置。在1959年他看准了當時的金融市場決定與四位友人一起合資馬幣1000萬來到馬來亞,成立了馬來亞銀行,後來改名爲May Bank,還積極地在各地開設了分行。以至于在當時馬來西亞成立的1963年,它的分行已經高達150家。那當時候他可是數一數二的大型銀行,同時他還以馬來亞銀行的名義投資了各種業務,比如五星級酒店、地皮,還有地産等等。
在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的時候,馬來亞銀行的資産以及存款方面已經遠遠超越了華僑銀行。但好景不長1966年馬來亞銀行出現了資金困難,差點就要倒閉。後來邱德拔被指控濫用公款,而被政府強迫驅逐了自己的銀行,這是不是真的其實至今都沒有人知道,有人說邱德拔分明就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分家的政治犧牲品。既然已經不是一家人了,那最重要的銀行購置權肯定不能落入外人手中對吧?所以May Bank也因此被政府接管,後來由馬來西亞土著馬來人擁有。
說到這裏究竟爲何當年馬來西亞21間銀行會最後合並成了現在的7家銀行呢?其實90年代末亞洲金融風暴的時期,有很多的銀行都由于過度的放貸導致資金不足,還有管理不佳等等,令一些根基本來就不穩的金融機構陷入了倒閉風潮。那最後迫使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必須出手相救,而且進行了區域整合。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馬來西亞的華資銀行開始隕落。
在1996年銀行大整合當中,馬來西亞的銀行數量由最初的50多家減至10家,而最主要的是10家銀行當中也只有3家是華資銀行,遭到並購的華資銀行當時包括了萬幸利銀行、聯合銀行、太平銀行,還有福華銀行等等,這當中其實也有很多的故事。
那其實還有一部分的人分析是把矛頭指向馬來西亞1970年代出台的新經濟政策,據說當時馬來西亞獨立後華資的金融業發展不大,實收資本額也有限。後來資本比較大的華資銀行就根據新經濟政策進行了資本重組。後來就涉入了大量的馬來資本以及外國資本。
到90年代多其實大部分的控制權都已經在馬來資本手裏,或者被外國資本所控制了。以至于到了90年代全馬華人資本在金融界所占的資本根本不足10%的股份。也就是在各種壓力之下,在馬來西亞幾十年努力的華資銀行,一家接一家的不是面臨被並購的命運,就是改名換姓。
那現在馬來西亞的華資銀行又怎麽樣了呢?其實經過一番的整合,現在馬來西亞華資銀行也僅剩大衆銀行和豐隆銀行了。而慶幸的是他們都是馬來西亞其中兩所最受歡迎的銀行。而這兩家銀行能在艱苦難行的銀行業走得這麽遠,除了要歸功于華人社會的鼎力相助,其實也要歸功于管理層的領導能力以及魄力。奠定了強勁的基礎,才能夠抵擋住虎視眈眈的各方權勢,並且茁壯成長。
這裏就給大家說說這兩家銀行的故事。大衆銀行由鄭鴻標創立在1966年,首家大衆銀行在吉隆坡開業,隨後它的分行也覆蓋了整個半島地區。隨後在1980年代中期擴展業務至東馬,分行鋪遍全馬來西亞。而到了1990年代大衆銀行就開始展開海外擴城運動,它的業務涉及了香港、柬埔寨、越南、緬甸、還有斯裏蘭卡等等,截至目前大衆銀行在馬來西亞的分行大概有265家,而海外的分行只有150多家,根據它的市值在馬來西亞說排行第二大的銀行。
說到豐隆銀行你可知道它的前身是廣利銀行?是在砂拉越古晉成立于1905年,也是馬來西亞曆史最悠久的當地傳統金融機構。在1982年它被馬聯集團收購之後就改名爲馬聯銀行了。直到1994年由郭令燦掌舵的豐隆金融集團收購之後,就改名爲豐隆銀行有限公司了。並且在1994年在吉隆坡的證券交易所,也就是現在馬來西亞的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從此它就開始通過收購來大幅度擴展它的業務。最終豐隆銀行在2011年與國貿集團合並之後,成爲馬來西亞五大銀行集團之一。
在風雨飄搖的幾十年之後,如今馬來西亞僅存的兩家華資銀行可以說都是馬來西亞舉足輕重的金融機構。開始就不免讓人好奇,華資銀行的前景到底會如何呢?那有專家就說相比起其他的銀行,華資銀行的擴展計劃相對的保守。因爲比起其他銀行的領頭,他們是快速的擴張以及一擲千金的風格,不同的是華資銀行投資的策略似乎更慢,但是也更加的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