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打造內陸開放高地,衆多大咖爲重慶建言獻策了!
6月21日,由重慶社會科學院(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辦、重慶中東歐國家研究中心承辦的首屆“睿見兩江”開放發展論壇在重慶舉行。
本屆論壇彙聚了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運輸技術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機構和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及重慶市商務委、市中新項目管理局、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市貿促會、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等市級部門、機構和園區相關負責人。
專家學者聚焦“重慶對外開放通道功能的優化與拓展”主題,共同爲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以及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聚賢聚力、集智集策。上遊新聞記者走進論壇,帶你聽聽專家們如何“支招”?
劉嗣方:
重慶可完善海外樞紐港口聯動布局
“建設開放大通道是擴大高水平開放的重要支撐,是培育壯大開放型經濟的強大引擎。”重慶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嗣方在論壇主題演講中提到,對標對表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重慶出台西部陸海新通道實施方案和總體規劃,多措並舉、強力推進通道建設,曆經艱辛交出了一份厚重、亮眼的“成績單”,已由開放“末梢”變成開放“前沿”,正以自信堅定的開放姿態擁抱世界。
“重慶開放通道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果,未來還有更大空間。”劉嗣方建議,重慶當前要以通道建設助力穩住經濟大盤,穩步推動中緬印度洋新通道建設,完善海外樞紐港口聯動布局,探索新的中歐陸上通道,與沿線國家探索建立聯動的風險預警與應對機制,使通道成爲一條穩定便捷可持續的高效大動脈。
在培育新動能方面,重慶要延伸智能制造國際合作産業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新空間,打造綠色國際合作新窗口,推動減貧、醫藥健康等合作。
此外,重慶要以通道建設助力構建統一大市場,擴大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半徑,建設中國西部資源要素交易平台,加快推動陸上貿易規則國際化標准化;以通道建設助力沿線人文交流,推動文化貿易發展,拓展人文交流渠道,傳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要全面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品牌效應,不斷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統籌內外貿多式聯運發展,建設多式聯運智慧平台,打造暢通便捷的物流網絡,提升通道效率。
劉嗣方表示,重慶要繼續攜手與沿線國家及地區構建智能化、綠色化、人文化的新型國際物流通道體系,合作培育國際化物流服務品牌,持續擴大通道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王楊堃:
重慶要把握RCEP深入落地實施機遇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運輸技術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楊堃博士認爲,重慶要圍繞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加快探索以增強國內國際産業鏈供應鏈組織能力爲目標的交通經濟融合發展路徑。
王楊堃提到,重慶要加強中新互聯互通合作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賦能,把握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深入落地實施和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機遇,進一步完善國內國際協調機制,加大制度型開放和標准化、法治化建設,全方位深化國內區域協同化發展和國際合作。
同時,推動重慶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與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聯動融合發展,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中歐班列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相關企業和項目提供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
崔洪建:
形成擁有核心優勢的對外合作新格局
論壇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研究員分析了當前歐洲産業鏈供應鏈重新布局的態勢,指出目前重慶作爲內陸經濟體,可采取多種對策,應對中歐合作面臨的巨大挑戰。
“重慶要服務于國家持續開放大局。”崔洪建說,重慶要以工業基礎和中歐班列爲依托,加快向綠色和數字經濟轉型,形成新型産業示範區。
同時,進一步實現並體現出區位整合優勢,形成對歐洲産業資本具有持續吸引力的開放市場環境。
此外,重慶要形成擁有自身核心技術優勢的對外産業合作新格局,重點開拓南歐與中東歐市場。並加強教育、旅遊、人文交流等軟硬件及配套能力建設,形成綜合性、系統性的合作環境。
程凱:
統籌運用RCEP區域一體化相關政策
重慶社會科學院産業經濟研究所程凱博士認爲,RCEP實施有助于提升重慶的産業鏈供應鏈國際競爭力,培育內陸開放新優勢,同時也會對招商引資、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等帶來巨大挑戰。
“重慶要統籌運用RCEP區域一體化的産業及金融政策。”程凱建議,圍繞全市重點支柱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梳理招商引資企業圖譜;拓展雙向投資新領域,引進RCEP成員國大型投資機構來渝投資與開展第三方合作;促進重慶企業有序“走出去”,重點推進電子制造業對外貿易與投資升級,著力提高汽車摩托車産業、裝備制造業在RCEP國家的出口比例;充分發揮重慶作爲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營中心優勢,加大開放要素保障。
新聞多一點》
怎樣建設開放通道、重慶前景如何?專家們有話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羅雨澤:
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跨省跨境協調將開放度提升與國際合作聯動起來,促進開放紅利的充分利用和轉化,這是重慶未來引領西部開發開放需要重點做的。
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際剛:
重慶發展通道建設要深化國際物流合作。提升重慶國際合作深度與廣度,形成政府、社會、企業多層次合作渠道。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劉作奎:
重慶是我國內陸面向歐亞大陸開放通道建設的引領者,爲推動中歐班列的發展做了大膽嘗試和有益的探索。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余南平:
我國在全球價值鏈結構性調整背景下,依靠自身強勁的産業基礎,在制造和出口等方面表現出極強的韌性。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國際發展與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長、長聘副教授高宇甯:
“一帶一路”建設形成了區域內的全球價值鏈分工網絡,重慶的影響力在中西部地區的分工網絡中不斷提升。
重慶市商務委二級巡視員蔣中全:
更好推進重慶開放通道經貿功能的發揮,需要著力解決怎麽運、運到哪裏、運什麽的問題。
重慶市中新項目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彭志明: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中新跨境融資通道等五條通道充分發揮重慶和新加坡“雙樞紐”作用,有力提升了中國西部與東盟國家及更廣泛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正加快形成中國西部與東盟地區“面對面”互聯互通新格局。
重慶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黨組成員、副主任胡紅兵:
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已成爲重慶對外開放骨幹通道,爲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重慶市貿促會黨組成員、副會長鄧文年:
拓展渠道,重慶就要把末端“軟通道”打通激活,擴大國際朋友圈,豐富對外工商合作機制,拓寬企業對外合作渠道。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韓超:
依托鐵路樞紐和鐵路通道,重慶國際物流園區已初步形成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級開放平台于一體的開放平台體系。
重慶社會科學院國際經貿與物流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馬曉燕:
RCEP框架下加強陸海新通道與瀾湄合作深度對接,對我國加深與中南半島的全方位合作,進一步暢通要素通道,更加緊密連接國內外市場,保障供應鏈産業鏈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重慶社會科學院國際經貿與物流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鄧靖:
重慶被賦予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的重任,應該積極爭取統籌班列調配、貨物組織、資金結算等職能。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張軍:
重慶的工業經濟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融合與發展,也必將進一步推動重慶國際物流及其國際物流通道體系的更大發展。
上遊新聞記者 王梓涵
本文來自【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