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潘毅 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因公衆號取名叫中醫老師潘毅,所以申請公衆號時就需審核中醫師與教師資格。的確,要用這名稱,從信服度上是需要一點資格或資曆的。
那就先作個自我介紹吧:我本科七七級,即文革十年大學停考試招生後恢複高考的第一屆學生,如果對這個年級沒概念,那給個數據——廣東當年的高考錄取率是1.63%。
也許是這個年級那摩羯式岩羊攀登的學前及學中經曆,我對它的情結特別深。
大學畢業後即留本校任教,後又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爲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退休前是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
畫作來源于範曾
從事中醫教學、臨床三十五年。
在本校、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中醫學院、正安文化及其他不同場合教過課。
課程涉及哪些科目或內容呢?
系統教過的有: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學概論、中醫學基礎、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周易與中醫學、五運六氣、子午流注、中醫一年通、無極導引,以及前些年台灣中醫師檢定考試科目:內經知要、本草備要、醫方集解等。
非系統教過的內容有:傷寒論、中醫內科學、醫學衷中參西錄等。
其他校內外各類文化、醫學與養生講座的內容太廣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可以說,清華大學演過講,北京大學講過座,中文大學教過課。
即便再謙虛,也應該可以說:在國內中醫院校體制內教過這麽多科目或內容的老師,該是罕有的。
由于平日亂翻各類書的積累,和以上科目的教學積澱,以及著《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時對既往學識和經驗的疏理、融彙與提升。我想應該可以說,對中醫學認識的深度、厚度、廣度乃至高度也算略備了。
教得多或雜的好處是整個中醫框架內的內容易于融彙貫通,通則透,所以教起每門課來都容易縱橫貫串,例子信手拈來。
教過不同層次或背景的學生又有那些呢?
——本科生、研究生、中西醫結合二學位生、非醫攻博生、非醫攻碩生(香港)、自學考試生、醫院醫師培訓生、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培訓生(基本是現職醫生),以及全國優秀臨床人才(學員全是教授或主任醫師,不帶一個"副"字的)等。
教學質量如何?
自我評價:不虛僞地說,優秀是夠得上的。
但自評容易讓人懷疑是否有自戀的成分在?那就看看以學生爲主的客觀評價:
退休前是學校唯一毎屆都被全校學生評爲"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的教師。獲南粵(廣東省)優秀教師獎。登上2009年全國醫學專業最受歡迎十大教授榜。榮登2010年各省最受歡迎十大教授榜。獲得過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屆全校教師講課比賽第一名。
所著60多萬字,含"易"、"道"、"象"篇的《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在中醫界産生較大的影響,目前已印刷七次。
由于擅思考,自以爲供中醫思考的腦內存還行,轉速也算快,所以臨床較擅奇難雜症的診治。
書作來源于南懷瑾 畫作來源于顧炳鑫
好了,下來切入主題,學中醫通常該是怎樣的學習次第?
本來,這在院校不存爭議,幾乎每個中醫院校所排的科目順序都差不多:
中醫基礎理論(同時開中國醫學史、醫古文)-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與後兩門並列開的通常是針灸學)-內、外、婦、兒……等臨床學科(與之並列開的通常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匮要略、溫病學這些開課的經典),而正規提法的四大經典該是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難經及神農本草經,但後兩經在高校或者沒開課,或者是選修課。
然後在中醫診斷學之後陸續安排一些見實,在學完臨床科目後安排實習。
這個順序或次第合理嗎?
除了實習時間安排得遲了一點外,或者說不能邊學邊跟診,其他我認爲基本合理。而實習的時間偏遲是受制于醫院的帶教容量,這裏不作討論。
但是,近些年,我接觸得更多的是院校外的中醫粉絲,他們對學習中醫的科目順序在感覺上並不一致。
以下內容,主要爲他們而寫。
不少中醫粉可能是看《名老中醫之路》這樣的書看多了,或是受到網上一些自命非凡的人講話的影響,以爲學中醫的次第就應該,或必須是從經典開始,如此才是玄門正宗,才會踏上正途,開始雖辛苦,一旦突破,就會進境爆表,然後有朝一日自會開天門而飛升至醫神境界。舍此,都是左道旁門,所得不過是野狐禅。
果真如此?
注意,下來討論的學習次第是對常人而言的,自覺天賦異禀或身邊有個風清揚般的絕世高人指點者請自覺除外。
這裏得先說清楚,學醫不從四大經典入手,不等于說,學醫不該學四大經典。
要說經典,我的經典情結更重,這不,除中醫經典常溫,我甚至連經典中的經典——《易經》都援入了中醫,並作了較爲系統的整理與普及,在高校正式開了好些年課。就我所知,中醫院校開類似于《周易與中醫學》課的甚少。
我所著之書就有"道"之篇,亦開過《醫眼觀兵略》(孫子兵法在中醫的運用)。那麽,就四大國學經典:《易經》、《道德經》、《孫子兵法》、《論語》而言,我就差《論語》未引進過中醫了,所以,我該算是個經典的經典迷了。
再說一遍,今天討論的是學習次第問題,而不是該不該學經典的問題。
常見網上的一些爭論,往往自己理解有偏,或爲了自己裝那啥,接著就是攻其一點,不及其余,所以這裏先打預防針。
學中醫的都知道,中醫的治則有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爲使天賦非異稟的同好們少走彎路,我們不妨也因時因人地分析一下:
其一、時代背景是要考慮的。
《名老中醫之路》的那些前輩,該有百歲或以上了吧?那個年代學醫人的古文功底或國學常識通常高于今人,所以他們從經典開始,如果碰上高明的老師或師傅,或許這條路部分人走得通,但即便如此,走通這條路的人的概率有多少呢?就像我們現在看到一些北漂演員的成功,但漂在北京一直漂得不鹹不淡、不湯不水的又有多少呢?
要知道中醫經典都是古文,加上裏面貨真價實的未接觸過的醫學內容,咱們不妨自問:如果在毫無醫學與古文基礎上,自己能看得懂嗎?又或者硬著頭皮看,能夠看下去幾頁?從中又能領悟多少?
現在有些讀經小孩的培訓,以後他們能否走這條路或許可以拭目,但終歸未成大衆。
還有更過的表達,說讀經典千萬別看別人的注解與白話文,因爲別人可能注歪了,要自己先背下來,有朝一日自己悟通了才是真的通。
自己有自己的悟當然好。但說千萬不看別人的注就有點逗笑了,因爲:
1、以現代人平均的古漢語與國學水平,即便有別人的注或白話解作參你也末必就能全看懂,更不用說壓根不看了,這好比一個單詞量嚴重不足的人去翻譯外文專業文章,還不許查字典。全不看注解與白話解的個人理解可能一開始從文字到句子到醫學內涵都歪到爪哇國去了。不信?讀者可以拿本《黃帝內經》翻到以前沒接觸過的條文試試。如果以開初的爪哇國之歪爲基礎去悟,能悟回本土?
2、從邏輯上看,別人的注也是別人的悟,怎麽就先設定了別人可能悟錯了,而你悟的才是真的呢?古人由于文字習慣與思維方式,他們與原著比我們更接近,所以他們對經典的理解,常能直達本質,至少可成爲我們理解的䃼充,開闊我們的思維。很可能衆多的注或悟可構成一個太陽的體積大小,而你的獨悟就算沒大錯也可能僅僅是一個地球大小,爲何要拒絕前人的幫助呢?在前人悟的基礎上再加上自己的悟難道不可能更高端嗎?
不看注?以王冰爲代表的曆代著家們如果看到這一說豈不是要吐血?因爲他們算是白忙活了。
更何況,整部經典你都可以全悟通?或者再退一步來說,即便你真的是天賦異稟,全能自己悟通?但時間呢?要多久?學醫可以不計時間成本?
菩提樹下一坐就悟透的,難道是你?佛佗及後世的六祖慧能等不世出的奇人人數肯定不會多。如果你認爲你是,那麽恭喜你,走這條自悟或者頓悟之路,肯定是最快成材的。
當然,如果學白話本的粉們同時喜歡背誦經典,比如中醫基礎理論教材裏出現的經典引文,先朗朗上口,然後與白話內容相參著看;或者背那些實用又基本不須理解的內容,如經絡走向、交接規律、循行路線等,自然好,本人嚴重贊同!但這很難說是從經典入手學中醫,只是現代教材與經典相參而學。
如果從現代教材入手,我不敢說學出來的醫生水平就很高,但他的平均值不算低。
所以,我們實際要考慮的是不同學習次第的成才概率。當然,現代教材之後如果再加上經典的學習,就會如虎添翼。
何況,現代教材,比如《中醫基礎理論》,經常就是經典與久經驗證的各家學說的系統化、條理化、綜合化與白話化,實際也爲經典的學習鋪好了路。
比如陰陽學說,我們現在的教材是把它放到一節裏的,幾乎所有跟陰陽相關的內容(包括內經及曆代相關見解都基本涵蓋了)都講得條理清晰,明白易懂。但你看看《黃帝內經》,之中有160多篇文章,陰陽學說的內容是散落在很多篇中的,你要把陰陽學說內容都揀出來,可能要看很多篇,在這篇出現一個陰陽理念,另一篇出現一個陰陽用法,很散在。但如果學完了中醫的基礎知識,再去看《黃帝內經》,你就很容易對上,這一段就是我原來學中基時的某個觀念,另一段是某個觀念。
但爲什麽現在對中醫院校教育的評價相當一般呢?
這不是學習次第問題。
這裏既有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問題,不少學生是考到哪間學校就讀哪間的,並不見得是帶著學醫目的或目標來的,同時又有課業負擔重——一個學期學六七門課造成的消化不良,還有就是臨床實習或跟診的安排問題(這個命題今天不討論),更有畢業後醫療單位的唯科研爲第一權重的評價體系問題。試想,如果醫生的評價不以醫術水平爲第一權重,就算你是從經典入手學習的人在這體系內又能如何?
畫作來源于沈道鴻
其二、上述老中醫學醫的年代是沒有現代教材的,所以他們必須從經典入手。
嚴格來講,他們很多也不是從四大經典入手的,多半是從四小經典:《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藥性歌括》、《湯頭歌訣》開始的,也就是說:先從他們那個年代最淺的中醫知識普及本開始,就類似于現代從中醫四大基礎:《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入手。所以,由淺入深地學是古往今來學習某門學科的基本路徑,前人也不例外。
而現代一些在網上或書上宣稱自己從經典入手學中醫並學通得如有神助的,其實多半是院校出身或自己接觸過白話本中醫教材,然後才學習經典並從經典中得到大益的,所以,他們其實是回歸經典,並不是從經典開始。他們之所以這樣說,估計是想讓人認爲他才是正宗且老字號,這就是典型的裝了。這種說法也挺像一個人明明是吃了三個餅才飽,卻對外宣稱,他只吃了第三個餅就飽了,爲什麽?因爲第三個餅賣相比較好吧!
其實我挺納悶的,當今國內,如果不經院校培訓,宣稱自己一開始就從經典入手,不讀白話教材的人(極少數個人境遇特殊者除外)是如何拿到執業醫師執照的?如果沒有執照,基本就難以行醫,不能行醫又如何證明自己學通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
即便是十多年前曾開放過的自學考試拿執照,考的也基本是院校教材。
還有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全國二三所中醫藥院校,沒有一所是把內經、傷寒的學習放在第一學期的,都是白話基礎科目打頭,這種科目的好處是系統化、條理化及知識體系的完整化做得比較好。
你學完這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後,再去學經典,收獲會多很多(至于這些教材的准確性或精確性如何,是個有意思的話題,抽空再談)。比如你現在沒有任何基礎花兩個小時去讀《黃帝內經》可能只能看一小段,還不見得就整明白了多少,但當你學完相關科目後再讀《黃帝內經》,兩個小時可能就能看幾篇,更會從不同角度切入而悟得更多。
再有,大家也可以問問高校教內經與傷寒的老師,他/她們可願意在第一學期就教?不是教不了,而是要同時兼顧的基礎知識太多、太碎也太繁雜,教學難度大,也難以一下教透,也可說限制了他們水平的真正發揮。
當然,如果只選《黃帝內經》的一些好玩且養生意義大的篇來作爲培養中醫學習興趣去講還是不錯的,這事我自己也經常做,而且剛好這幾篇也不太難。但真正診治疾病及談醫學機理的相關內容就真不是都適合作啓蒙用的。
傷寒論亦如是,如果僅是初步了解一下六經辨證與幾個對應的代表方的應用也可以一開始就接觸,但系統地學習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推廣某一學科的學習次第時,其成才概率與時間成本是必須考慮的。
畫作來源于張大千
如果問我中醫的核心課程是什麽?該是《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針灸學》和《中醫內科學》,而《內科學》基本可說是上面前四門的組合。前四門學通了,《內科學》就不難學通,甚至接近可以自學。而婦、兒……等臨床科的形式與《內科學》近似。
所以,我現在在正安文化就是以前四門爲基礎外加病案,兼有其他老師上的針灸、經絡調理而整合成中醫一年通課程,就是希望從真正的基礎入手讓業余愛好者能相對容易地走進中醫之門。(溫馨提示:此處有硬廣嫌疑)
學完這些,至少你找中醫看病時,可分辨出醫生的優劣和處方或措施的合理性。
同時,你也該可以初步學以爲用了。學以致用是鞏固與加深對所學知識理解的不二法門,至于如何用,各人的學習目的與身邊環境不同,自應因宜制宜。
有跟診條件的自然最好,但如果沒跟診條件的,其實也可以看古今醫案,面對複雜病例,看看醫林高手們的思路及對知識的運用是怎樣的,也應是一個很好的複習方式。
這裏必須說明,如果真有成醫的欲望,或本身就是中醫文化的深度愛好者,學經典就應該且必須。因爲那是中醫的提高課。
畫作來源于張大千
那麽,再往前,正式學中醫相關科目前又該做些什麽或看些什麽呢?
可以先學學推拿按摩、艾灸、刮痧、拔罐、耳穴療法等,只要認真看看、練練,上手都不難。先體會療效,有了療效,自然就會生出求其所以然之心。
中國傳統的不少功夫,往往都是先踐行,踐行有效後才回去找所以然的。
同時也可以看看對中醫思維有啓發的書,這些書不一定要一下讀懂,只須領略其中的思維方法就好了,適應了中醫的思維方法,學起中醫來比較容易直達本原。
這類書不少,各花自可入各眼。這裏推薦幾本,一本是《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前半本不錯,有簡明的中醫思維框架,如果覺得還未過瘾,可上溯到清代黃元禦的《四聖心源》。一本是劉力紅的《思考中醫》,這本書的特點是中醫思維較原味,且趣味性與可讀性均強。還有一本是我寫的《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尤其是其中的"象"之篇,能更系統、更完整地體會中醫的思維方式,既可入門前讀著玩,也可入門後把它當作提高的書來看,古人說"舉賢不避親",我是爽直人,既然是好書,就該分享,直接去到"舉賢不避己"。■
【來源: 中醫老師潘毅 文/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