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過去十年間,人工智能(AI)從實驗室走向産業化生産,重塑傳統行業模式、引領未來的價值已經凸顯,並爲全球經濟和社會活動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
同時,AI投資機遇也持續釋放。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産業區域競爭力評價指數2021》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中國AI技術相關企業已達2205家、投資者3741個,2020年中國AI投融資金額達1748億元。數據還顯示,中國AI企業數量已達全球第二,融資規模全球最大,過去十年來專利申請量位居世界第一。
可以說,AI産業正成爲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當前,AI技術已迎來其發展史上的第三次浪潮,在“國産替代”趨勢下,中國AI技術在語音識別、文本識別、視頻識別等感知領域取得了突破,規模和技術能力逐漸比肩或超過了其他發達國家,正成爲全球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技術的引領者。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預計到2025年,中國AI産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那麽,超4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前景下,未來AI技術與産業該如何投資?行業究竟處于一個什麽階段?AI技術真的只是一個配角嗎?
針對這些問題,在即將(7月8日-10日)召開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之前,祥峰中國執行合夥人夏志進接受了钛媒體App的獨家采訪,詳細闡述了其對于AI技術行業的看法,以及他在技術創新領域的投資布局策略。
祥峰投資(Vertex Ventures)成立于1988年,是亞洲地區成立時間最早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亦是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的成員機構,祥峰投資中國基金(簡稱“祥峰中國”)于2008年在華開展早期風險投資業務,資金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2010年,夏志進加入祥峰投資,重點關注AI、先進制造的創業項目。在此之前,他曾就讀于清華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曾在泰山國際投資公司擔任分析師。在祥峰期間的投資案例包括地平線、極智嘉、雲英谷、移芯科技、中科原動力、曉多科技、深度視覺等。
夏志進對钛媒體App表示,如今AI技術行業進入了穩定期、冷靜期,AI技術不再神秘,懂的人也越來越多,各個産業領域裏面已經實現了AI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家都已不再盲目去投資AI賽道。未來,他也認爲AI技術不會出現革命性的突破。
對于AI芯片發展方向,夏志進認爲,AI芯片在雲端計算領域的市場需求量很大,接下來可能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且,AI技術在終端應用會越來越多,終端或邊緣側的AI計算芯片他也十分看好。
對于被投企業發力出海,夏志進對钛媒體App表示,中國新一代科技公司創始人的視野觀比之前更加開拓,不再局限于國內的市場需求。他認爲,“內銷轉出口”可能是一波非常有意思的創業機會。
對于企業轉換賽道,在夏志進看來,企業不停的追風口是一個勞而無功的事情,總跟著別人後面,很難有更大的新成就。他強調,企業需要不斷聚焦行業當中。
對于AI領域的投資策略,夏志進表示,祥峰中國主要關注早期項目,一直以來,我們以中長期結合的穩健投資策略爲主。他們在AI領域投資的公司類型主要分爲兩大類:一是AI技術的應用,在某一領域AI與自動化/機器人/軟件等技術相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第二類是AI的賦能技術,即更強大的計算芯片、數據處理平台以及更底層的AI算法創新等。 並且,汽車AI芯片將是祥峰中國接下來會關注的投資賽道之一。
夏志進指出,相對于前幾年來說,如今他投資一些AI公司,更加關注這些企業是否能對客戶帶來真正的應用價值,持續幫助客戶降本增效,從而掌握持續的盈利能力。
“不管是深度學習,還是應用場景的定制化,無論企業使用的算法是什麽,只要有效果,只要有實際應用,我就願意去投。”夏志進對钛媒體App表示,AI是一種底層技術,機會在于與各領域的深度結合。
他強調,AI技術賽道未來頭部效應會越來越明顯,更多的資源,更多的品牌效應,更多的資金會聚集其中,到時候可能只有兩三家會脫穎而出。他相信,在這個過程中祥峰中國會抓住這一機遇。
祥峰中國執行合夥人夏志進
以下是钛媒體與夏志進的對話實錄:
钛媒體:目前AI技術行業處于一個什麽樣的階段?
夏志進:AI技術行業經過了五六年的發展,我覺得現在處于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下面我從技術、人才和産業三方面具體來闡述。
從技術方面來說,2012年時,整個AI技術才逐漸興起,大家都在講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然後經過了幾年的快速發展,包括增強學習等概念與算法技術等很多新的東西加入進來;最近兩三年,AI技術在基礎理論方面有了很多新的突破,比如GPT-3、AlphaFold 2、算法框架、開源等。但如今,AI技術已經變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框架,相對于幾年前來說,AI技術並不會有特別重大的改變。當然,我也不排除將來AI技術有新的突破,比如在自動駕駛與人臉識別應用領域的技術進展、小樣本量的無監督學習等,但我覺得,這些並不是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更多還是基于算法上的多重認知。
從人才角度來看,AI技術所屬的計算機行業在過去幾年積累了大量人才。如今大家對AI技術的基本理論、編程,以及現有的開源框架等非常熟悉,都不再認爲AI技術很神秘,懂的人也越來越多,各個領域裏面實現了AI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某種意義來說,這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從産業角度來看,包括深度學習框架在內的AI技術如今已應用在各行各業當中。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新的現象,比如非常火熱的自動駕駛領域。事實上,五六年前的時候,那一波自動駕駛賽道的企業非常受追捧,後來大家對自動駕駛的看法從非常樂觀、過于樂觀,轉變到非常的冷靜,大家認爲這是一個不可能在短期之內實現的東西。最近一年,外界又重新看待AI技術的實際應用,大家對AI技術看法有了一些改變,自動駕駛則被重新看好。
我覺得,雖然AI技術發展是一個相對來說長期才能實現的目標,但企業走這條路是十分正確的,大的方向把握得都還比較好。當然,醫療影像AI這塊的進展是遠遠低于預期的。一開始大家把AI技術想的過于簡單了,認爲可以取代醫生,但如今,我覺得取代醫生這個目標比自動駕駛還要遙遠一點。
钛媒體:AI技術真的只是一個配角嗎?
夏志進:我並不這樣認爲。由于AI技術在整個方案所占的比重可能不太一樣。你不能要求一個技術出來,就顛覆所有行業,AI並沒有取代所有的事情。所以,AI是不是一個配角,需要到實際情況中具體來分析。例如,在智能駕駛領域,AI肯定是一個主角,不管是從算法設計的提升,還是計算能力的提升,它都是主角;但在制造業領域,利用機器視覺使得傳統制造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這其中AI可能更多的還是一個加成,並非唯一決定性因素。
钛媒體:祥峰中國如何在AI創新技術領域進行布局與投資?
夏志進:我們在AI領域投資的公司類型主要分爲兩大類:一是AI技術的應用,在某一領域AI與自動化/機器人/軟件等技術相結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第二類是AI的賦能技術,即更強大的計算芯片、數據處理平台以及更底層的AI算法創新等。
祥峰中國主要關注早期項目,一直以來,我們以中長期結合的穩健投資策略爲主。早期技術投資風險相對較高,因爲有些技術本身還在不斷發展、叠代過程中,應用的場景不盡明朗,很難預測在3~5年內形成多大的規模,所以,我們判斷的主要依據在于技術本身的發展潛力,在一個領域的某個階段裏面是否值得去投資。例如,在看好光子計算技術的前提下,去年7月,祥峰中國就投資了光子AI芯片企業曦智科技。
我尋找這些早期企業的秘訣就是,一個是我們要對企業所用的技術、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要比別人要做的更多,了解的更早;其次,我們通過校友等行業圈層,或者通過自身關系網找到企業,能給讓我們在早期接觸到這些企業的發展。所以這兩點會幫助祥峰中國能夠抓到一些早期的項目。
最近兩年,我們更多去看AI技術的應用,包括AI的計算機視覺(CV)技術與機器人相結合,AI與農業相結合等。最近,祥峰中國也投資了農機無人駕駛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中科原動力”。
另外,汽車AI芯片將是祥峰中國接下來會關注的投資賽道之一。除了已經投過的企業外,我們非常願意去了解傳感器芯片,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但我覺得,這個行業還沒到“騰飛期”,距離全面量産、普及還有一段距離。
钛媒體:最近幾年,有許多AI技術型企業開始出海到國外,你怎麽看待這一現象?
夏志進:我認爲,如今中國新一代科技公司創始人的視野觀,比之前更加開拓,不再局限于國內的市場需求。比如我們投資的一家企業,其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海外市場,包括日本、歐洲、美國等國都有客戶,而且也達到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不止是服務于企業端的公司,包括消費端的公司,也有出海的發展動力。例如這兩年特別火的掃地機器人,超七成都是中國公司生産,並且在海外有便捷的電商渠道,能給順利在全球落地銷售。中國在技術上面有些創新速度也會很快,創新速度再疊加上傳統的供應鏈優勢,把好東西做到更有性價比。
所以,我覺得這可能是一波非常有意思的機會,甚至會給中國的創業思路帶來很大的促進,在全球的舞台上企業展開競爭。這就叫“內銷再出口。”
钛媒體:你認爲AI芯片未來該如何發展?
夏志進:實際上,AI芯片在雲端計算領域的市場需求量很大,接下來可能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不管是訓練、推理型AI芯片,還是通用型GPU、DPU、IPU等概念形式的芯片。我認爲,中國需要有自己的雲端計算芯片,而非依賴于美國公司。我不期望于投資的所有芯片企業都會成功,但只要有一兩家能給跑出來,我覺得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另一方面,終端或邊緣側的AI計算芯片我也十分看好。因爲AI技術在終端應用會越來越多,未來各種各樣的設備可能都需要AI芯片的支撐來提高算力水平。當然,我們現在還不確定最終的搭載形式,到底是集成化,還是單片型AI芯片。我覺得邊緣計算領域很複雜,每個終端都有不同的算力需求。
钛媒體:最近芯片熱、造車熱,有些AI公司轉換賽道至火熱的風口行業,你認爲企業需要“向風而走”嗎?
夏志進:我認爲企業不停的追風口是一個勞而無功的事情,你總跟著別人屁股後面,很難有更大的新成就。當然,有些AI技術型初創企業到達一定的規模,有自己的資源,希望重新聚集到新的行業、賽道,但在這其中肯定會流失一部分客戶,丟掉以前的強項,大家也不喜歡。企業如何把自身業務往前推進,進行前瞻性布局,然後找准一兩個點深入到産業當中去,則應該是企業的發展重點。
钛媒體:AI公司難以順利上市的原因是什麽?
夏志進:我覺得目前這幾家(提交招股書)的AI公司,大家可能诟病最多的是其業務模式,或者是盈利能力,擔心是否會持續向好發展。其實背後是由于AI技術越來越普遍,門檻也越來越低,很難靠企業所謂非常厲害的人臉識別技術,去撬動整個項目。
當然,最後這些企業會不會變成拼技術以外的一些能力,我覺得這非常有可能。所以,這些AI技術企業的上市要重新估所在的賽道,而市值也會隨之降低,低于預期,很難與一級市場的融資估值相匹配。最後造成,這些企業一旦進入科創板,大家就要看你的幹貨,你的賺錢能力,能不能講一個更大的故事,實現不到千億美元的市值規模。我認爲這的確有點難。
钛媒體:相對于前幾年投資這些AI公司來說,如今是不是找項目更難了?
夏志進:是的。之前聽到說企業做AI技術,VC都投了,沒那麽糾結。但最近這兩年,我們都會看得更仔細一些。一方面,我希望能夠看到這些企業是否能對客戶帶來真正的、持續的價值。幫助客戶降本增效;第二個就是看這個市場空間是否是持續的,夠大的。這樣的話,我們才可以看這家公司是否有持續的盈利能力,投資判斷會更穩妥一些。
現在,我們是把AI這個技術概念放在一個更大的應用框架下面,就是看這些企業能否幫助傳統行業降本增效。不管是深度學習,還是應用場景的定制化,無論企業使用的算法是什麽,只要有效果,只要有實際應用,我就願意去投。
我認爲,未來AI技術賽道頭部頭部效應會越來越明顯,更多的資源,更多的品牌效應,更多的資金會聚集其中,到時候可能只有兩三家會脫穎而出。我相信,在這個過程中,祥峰中國會抓住這一機遇。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