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誕生至今已有40余億年,生物從無到有,繁衍進化,無數物種已經成爲曆史。物種更替本就是自然規律,但那些因爲巨大的地質或氣候變化導致的大滅絕有哪些呢?以下爲大家盤點一下。
奧陶紀大滅絕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奧陶紀(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該紀是古生代的第二個紀,開始于距今5億年左右,延續了大約6500萬年。依據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的數量,這次生物大滅絕被評爲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
奧陶紀分早、中、晚三個世。奧陶紀是地史上海侵最廣泛的時期之一,世界許多地區都廣泛分布有海相地層。奧陶紀氣候溫和,淺海廣布,世界許多地區(包括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被淺海海水掩蓋,海生生物空前發展,較寒武紀更爲繁盛。在奧陶紀廣闊的海洋中,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榮,生活著大量的各門類無脊椎動物。除寒武紀開始繁盛的類群以外,其他一些類群還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其中包括筆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藓蟲和軟體動物等。第一次物種大滅絕中,約85%的物種滅亡,27%的科與57%的屬滅種。依據滅種的生物分類的屬的數量,被評爲五次大滅絕事件的第二位。直接原因是岡瓦納大陸進入南極地區,影響全球環流變化,導致全球冷化進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時期,海面大幅度下降。古生物學家認爲這次物種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在大約4.4億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陸地曾經位于南極,當陸地彙集在極點附近時,容易造成厚厚的積冰–奧陶紀正是這種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整個地球的溫度下降了, 冰川鎖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豐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壞了,除此之外,奧陶紀末期4億多年前英國還發生了3次大規模8級火山爆發,可能也導致了全球變冷,並殺死了大量生物,最終導致了85%的物種滅絕。
泥盆紀大滅絕
泥盆紀(Devonian period),地質年代名稱,古生代地第四個紀,約開始于4.05億年前,結束于3.5億年前,持續約5000萬年。泥盆紀分爲早、中、晚3個世,地層相應地分爲下、中、上3個統。,泥盆紀古地理面貌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地改變。表現爲陸地面積地擴大,陸相地層地發育,生物界地面貌也發生了巨大地變革。陸生植物、魚形動物空前發展,兩棲動物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地成分也顯著改變。泥盆紀是脊椎動物飛越發展地時期,魚類是當時最高級的生物並且相當繁盛,理所當然的是當時海洋的主宰者,各種類別地魚都有出現,故泥盆紀被稱爲 "魚類的時代"。
此次滅絕的科占當時科總數的30%,滅絕選擇性地發生,滅絕的海生動物達70多科,其滅絕情況可能比陸生生物更爲嚴重。這次滅絕事件的時間範圍較寬,規模較大,受影響的門類也多。當時淺海的珊瑚幾乎全部滅絕,當時赤道淺水水域的珊瑚礁則是全部滅絕,深海珊瑚也部分滅絕,層孔蟲幾乎全部消失,竹節石全部滅亡,浮遊植物的滅絕率也達90%以上,腕足動物中有三大類滅絕,無颌魚及所有的盾皮魚類受到嚴重影響。陸生植物以及淡水物種,比如原始爬行動物,也受到影響。
很多科學家認爲造成這次大滅絕事件的原因,是一次與奧陶紀末相似的全球變冷事件。根據這一理論,晚泥盆世的大滅絕是由岡瓦納大陸的另一次冰川作用引發的,巴西北部這一時期的沉積物中有證據支持這一假設。此期間的彗星撞擊事件曾被認爲可能是這次大滅絕的誘因。
二疊紀大滅絕
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發生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0%的物種滅絕,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這次大滅絕導致三葉蟲、海蠍以及重要珊瑚類群全部消失。陸棲的單弓類群動物和許多爬行類群也滅絕了。 這次大滅絕使得占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讓位于新生物種類, 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爲恐龍類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科學界普遍認爲,這一大滅絕是地球曆史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裏程碑。其他各次大滅絕也沒有使生物演化進程産生如此重大的轉折。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終結了三葉蟲:一種統治海洋長達三億多年的生物,曆史上最爲嚴重的一次,卻也是最具意義的一次。由于絕大多數物種都已滅絕,地球上的物種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更新換代,地球史也從古生代進入到中生代。經曆了這次洗牌,在進入三疊紀之後,爬行動物成爲地球上的絕對統治者,而恐龍、哺乳動物也開始出現。地球生命在經曆這次重大的打擊之後,又重新上路,向著更爲高級、更具智慧、適應能力更強的形態不斷進化,爲最終人類的出現奠定著基礎。
關于這次大滅絕原因有不同的猜想主要包括:隕石撞擊、氣候改變、大氣成分改變、火山活動等,當然也可能由于某一個事件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當時地球生物走上了絕路。
三疊紀大滅絕
三疊紀(Tri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它位于二疊紀(Permian)和侏羅紀(Jurassic)之間。始于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了約5000萬年。這次物種大滅絕幫地球改變了它的面貌,從三疊紀起,陸相沉積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國及亞洲其它地區都有大量分布。古氣候方面,三疊紀初期繼承了二疊紀末期幹旱的特點;到中、晚期之後,氣候向濕熱過渡,由此出現了紅色岩層含煤沉積、旱生性植物向濕熱性植物發展的現象。植物地理區也同時發生了分異。
2.03億年前,地球正處于三疊紀晚期,此時的地球與現在的有很大不同:所有陸地連在一起,形成一塊超級大陸:盤古大陸(泛大陸)。但這塊超級大陸即將分裂。軟流圈的岩漿活動異常劇烈,在其中形成巨大壓力,最終岩漿噴湧而出,大量岩漿由于不明原因,從美國東部以及加勒比地區噴湧而出,在地表形成一道長約2500千米,寬50米的裂縫,把盤古大陸分成兩半。岩漿噴發伴隨大量有毒氣體及二氧化碳,並且使全球氣溫急速升高,摧毀了大部分植物,大量動物因爲含氧量降低及食物匮乏而死亡。災難後20萬年地球進入大規模冰期並持續了10萬年。
這次滅絕事件造成當時70%的物種滅絕,還造成盤古大陸分裂。在這場浩劫中,鳄類動物遭到重創,波斯特鳄、靈鳄、楔形鳄、狂齒鳄、角鳄都滅絕了,但一些鳄卻存活到了現在。恐龍在這場災難中獲益最大,它們迅速成爲地球霸主,統治了地球1.38億年,最終在第五次物種大滅絕消亡。哺乳動物的祖先大帶齒獸也頑強的活了下來,它們的後代在恐龍滅絕後統治了地球。
白垩紀大滅絕
白垩紀(Cretaceous Period,Cretaceous) 中生代最後的一個紀,始于距今1.37億年,結束于距今6500萬年,其間經曆了7000萬年。無論是無機界還是有機界在白垩紀都經曆了重要變革。位于侏羅紀之上、新生界之下。白垩紀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沒程度最大的時期,在此期間北半球廣泛沉積了白垩層,1822年比利時學者J.B.J.奧馬利達魯瓦將其命名爲白垩系。白垩層是一種極細而純的粉狀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積,主要由一種叫做顆石藻的鈣質超微化石和浮遊有孔蟲化石構成。
白垩紀因歐洲西部該年代的地層主要爲白垩沉積而得名。白垩紀位于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BC1億4500萬年(誤差值爲400萬年)前至6500萬年前(誤差值爲30萬年)。發生在白垩紀末的滅絕事件,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
白垩紀的氣候相當暖和,海平面的變化大。陸地生存著恐龍,海洋生存著海生爬行動物、菊石、以及厚殼蛤。新的哺乳類、鳥類出現,開花植物也首次出現。白垩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這一次大滅絕事件將長達1.6億年之久的恐龍時代終結,海洋中的菊石類也一同消失。約三分之一的科屬滅絕。其最大的影響在于消滅了地球上處于霸主地位的恐龍及其同類, 爲哺乳動物及人類的最後登場提供了契機。
關于這次大滅絕最通常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撞擊能量相當于相當于1億兆噸TNT當量,爲地球所有核武器爆炸總量的1萬倍,大量物質進入大氣,地球溫度迅速降低,植物死亡,進一步導致各類動物的滅絕。
大規模的集群滅絕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約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但集群滅絕對動物的影響最大,而陸生植物的集群滅絕不像動物那樣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