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清晨,新加坡加冷盆地水域,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史稱“加冷獺吼”。此次戰爭最奇異的地方在于,交戰雙方都不是“人”!
左濱海幫屬于防守方,右碧山幫屬于進攻方
是的您沒有看錯,確實不是人,而是兩支由水獺組成的軍隊。交火雙方是新加坡當地著名的“黑惡勢力”,一邊碧山幫,另一邊則是濱海幫。之所以稱其爲“軍隊”,是因爲在長達一個小時的交戰過程中,雙方都用到了多種戰術,在遠處觀戰的新加坡平民還總結出了相應的戰鬥隊形。
水獺戰術圖
碧山水獺先是和濱海水獺在加冷河中心地帶近身肉搏。其間,雙方都切換了多種陣型。數分鍾後,濱海幫敗下陣來,隨即戰場轉移到河邊的草坪。碧山幫乘勝追擊,雙方在草坪上你追我趕。最終,濱海水獺通過加冷河遁走,逃回了棲息地——濱海灣水庫。整場戰鬥並無獺員傷亡。
“加冷戰役”是近一年來爆發的最高級別沖突,碧山和海濱兩股勢力的恩怨可以說是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末期,兩個家族的矛盾就埋下了伏筆。
這一切的發端還要從1995年說起。當初的新加坡可跟現在“花園城市”的標簽一點都不沾邊,城市處處都堆積著垃圾、汙水橫流。從這一年開始,李光耀政府開始對城市環境做出了大刀闊斧的治理和改革,之後的數年間,早已絕迹的野生動物也陸陸續續在新加坡重現。
李光耀
1998年,一對水獺夫婦帶著孩子們,從大馬邊佳蘭途徑大德光,沿著海岸線,遷徙到了新加坡南部的芽籠地區。已經快50年沒見過水獺的新加坡人民,一見到這些可愛的小家夥們,一時間就沸騰了!
水獺搬家路線
于是,在新加坡全境的精心呵護之下,水獺家族日益壯大。經過數年的繁衍生息,逐漸衍生出一個又一個水獺家族。其中最強大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碧山幫。
碧山幫興起于碧山社區,在首領碧山老爹的率領下,順著境內的加冷河一路南下,統一了聖安德烈教堂、卡蘭公園、家麗灣等地的多個水獺聚集地,征伐四方才有了今天新加坡頭號“黑勢力”的地位。在教父碧山老爹的帶領下,碧山幫所到之處,無往不利!1998年至2005年間,碧山幫獺丁日漸興旺,占據著新加坡水獺屆的絕對統治地位。
但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在碧山幫絕對制霸下的新加坡,悄悄出現了一股外來水獺勢力。
2013年某日,一對遠渡重洋的水獺夫婦出現在了被碧山幫占據的加冷河區域。一開始,只有水獺夫婦和3個兒女,但是經過2年時間的繁衍生息,這一小股勢力已經發展成爲能與碧山抗衡的新勢力,人稱“濱海幫”。
與碧山幫相似的是,在濱海內部也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教父——“濱海老爹”。在濱海老爹的帶領下,濱海獺衆猥瑣發育,已經有隱隱蓋過碧山幫的勢頭。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2015年3月某日清晨,雙方大戰突然爆發。
碧山幫和濱海幫,各出動了20只兵力,在加冷河“交火”。這是雙方的首次交火,濱海方面作爲後起之秀,連碧山幫一次沖擊都扛不住,很快敗下陣來。一時間,濱海水獺通過水路和灘塗逃遁,被碧山幫驅趕到了900米開外的海水淡化工廠才作罷。
爲了擺脫碧山幫的壓制,濱海老爹率領衆獺展開了長達5公裏的跋涉,遷徙到了濱海灣大草場附近。新家園水草豐美,爲濱海幫提供了優越的生長環境,它們也獲得了繼續猥瑣發育的條件。
不幸的是,在2017年6月,濱海幫傳來了濱海爸爸誤食老鼠藥離世的消息。雪上加霜的是,碧山幫也在這個節骨眼發現了濱海幫的新棲息地。雙方第二次“交火”就此展開。
面對碧山幫的“屠戮”,濱海幫依然像之前一樣,走不過一招。眼見濱海幫就要失去大草場的領地的時刻,人類出現了。或許是濱海幫被欺負得太可憐,四周觀戰的群衆只能通過跺腳、無能狂怒、制造噪音嚇走了交戰的水獺們,濱海幫再次獲得喘息的機會。
別看濱海幫被碧山幫虐的灰頭土臉,它們在面對其他家族時卻是無往不勝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加坡一哥”碧山老爹的壽終正寢被濱海幫得知,這才有了開頭一幕的火並。
雖然頂著可愛的皮囊,但水獺其實有個“水下平頭哥”的外號。不是在幹架,就是在去幹架的路上,是當之無愧的淡水頂級捕食者。水獺呆萌的外表下有一顆好戰的心,而且戰鬥力非凡。誰要是敢入侵它們的領地,哪怕是大好幾倍的鳄魚,對它們來說,也沒有撤退可言。水獺生性膽小、謹慎,同時也非常靈活、聰明。它們趾間長了厚厚的蹼,是挖洞的能手。一般水獺白天會在洞穴中休憩,夜晚才是它們的獵食時間。
曾經,有攝影師捕捉到,在亞馬遜流域生活的南美大水獺獵殺鳄魚的珍貴瞬間。除了鳄魚,“臭名昭著”的食人魚也是食物。而水獺之所以能夠戰勝鳄魚,完全是智商上的碾壓。
水獺和鳄魚短兵相接時,它會利用自己身體的靈活性,繞道鳄魚後方,對脖頸處進行攻擊,通過尖牙利爪在堅硬的鳄魚皮上制造一個缺口。然後,在水下與鳄魚進行纏鬥。鳄魚雖然有極強的爆發力和咬合力,但是釋放技能的冷卻時間過長,往往經過幾分鍾的“扭打”,鳄魚就會敗下陣來,成爲水獺的“盤中餐”。
除了靈活的走位,水獺還是“善于利用工具”動物。有動物學家通過觀察發現,幾乎每個水獺都擁有一塊石頭,用于砸開螺或者蝦蟹的外殼。它們有時候還會抛砸石頭進行遠距離攻擊。老年水獺也會在不狩獵時和未成年水獺練習互相投擲石頭,據說是爲了保持頭腦和身體的靈活。
據統計,目前在新加坡定居的水獺有18個家族,以碧山家族和濱海家族的獺口最爲龐大。從品種上來看,主要可以分爲江獺和亞洲小爪水獺。這兩個品種的水獺都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有明確的家族成員分工模式,而且領地意識極強。一旦獺群中的雌性和幼崽受到其他家族水獺或者其他種族的欺負,那沒啥好說的,幹就完了。
水獺雖然外表蠢萌和氣,但“頂級獵食者”的稱呼可不是浪得虛名。曾有人統計,1875年到2010年期間,共有39起水獺襲擊人類事件被報道,其中66%的肇事者被證實患有狂犬病。而且在這39起事件中,北美水獺爲主導的占到了77%,另外發生地的數據顯示有38%的事件發生在佛羅裏達州。
曾經有一位鐵人三項的女運動員——普魯多米,在穿越河水進行訓練時,被一只暴躁的水獺攻擊。當即不得不暫停訓練,前往醫院進行救治。治療時,發現其身上一共有25處傷口,有的已經嚴重發炎。
受傷的運動員
可能有很多人在網上看到了水獺可愛的一面,一時間,在全球興起了一陣飼養水獺的風潮。曾經曼谷海關在機場截獲一個泰國女子,攜帶10只水獺幼崽入境。就是爲了將水獺賣給日本當地的“水獺咖啡屋”。令人無語的是,早在2012年日本就宣布本土水獺滅絕,究其原因竟是濫用農藥。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活體動物在運送過程中,是會有較高的死亡率的。除此之外,水獺現在在全球範圍內也是瀕危的野生動物。並不適合人工繁殖,甚至是作爲寵物。
在新加坡,由于近年來對環境治理卓有成效,逐漸有其他地區的水獺遷徙至此。新加坡的居民們,在保持對水獺的喜愛之情同時,也十分注意將人類的活動範圍與小家夥們的活動範圍區分開來,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和平相處的目的。
在我國,水獺被列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不允許私人飼養的。而把水獺當做寵物,可能也不是什麽明智的選擇。
首先,水獺和人類的作息時間不同,它們喜愛晝伏夜出,其次,水獺需要磨牙,經常會制造噪音以及損壞一切它們認爲可以磨牙的東西;其三,水獺身上攜帶的細菌和與生俱來的異味,也是大多數人類可能無福消受的。
比起將可愛的水獺據爲己有,不如爲它們創造更好的野外生存環境,後者無疑更能體現人類對它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