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東史志》2016年第3期】 作者:陳友義 方仰祺
方潮盛銅鑼是一種久負盛名、遠銷海內外的潮汕樂器。豐富的文化含量、鮮明的地方特色、高超的制作技藝,使方潮盛銅鑼享有“潮州民間禮樂聖器之花”的美譽①。本文試就方潮盛銅鑼的産生、曆史發展、制作技藝、文化作用、社會影響作粗略的探討與闡述。敬請專家學者指正。
一
銅鑼是樂器中的一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曆史。明清時期,鑼被廣泛應用于戲曲音樂、舞蹈音樂和傳統吹打樂中。一般鑼都是銅制的,因此鑼又稱爲“銅鑼”“響器”。銅鑼在清中期後傳至潮州,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曆史。潮州銅鑼以方潮盛銅鑼最負盛名。
清道光年間,潮安縣浮洋鎮仙庭鄉方氏第十七代孫方明治到福建連城縣謀生,拜當地一位銅鑼師傅爲師,學得鑄銅鑼的技藝,後回鄉創辦小作坊,獨家制作銅鑼。因其産品上乘,銷路甚廣,創辦銅鑼鋪的舊址至今仍留下“仙庭銅鑼城”的美稱。後爲供銷方便,方明治遷作坊于浮洋墟新埠頭,鋪號“方潮盛”。自此,作坊生産日益興旺,主要産品有鑼、钹、鈴等類。
清光緒年間,方潮盛銅鑼已享譽潮汕地區,其銅器的制作品種日益增多,規模不斷擴大,間接推動了潮劇、潮樂的發展。
方潮盛銅鑼技藝由方明治傳給方君圃,民國初年傳至方學基。方學基以制作工藝更精湛,銅鑼音色更美、聲幅更大、無雜音、經久耐用而更有聲譽,尤以首創深波(低音銅鑼)、曲鑼(高音銅鑼)爲著,使潮樂、潮劇的打擊樂器配搭完整、豐富,爲潮樂、潮劇界所稱道。
潮汕淪陷于日軍時,百業衰敗,方潮盛銅鑼鋪被迫停業,抗戰勝利後才恢複生産。1948年,方學基逝世,銅鑼店由其子方俊仕、方俊惠、方俊哲三人相繼經營。
爲擴大生産,方俊仕的兩位叔父另立門戶,辦起“方潮豐”和“方潮茂”兩家銅鑼鋪,但因“潮盛號”技藝高超,經營有方,用戶十分信賴,國內顧客爭相購買“方潮盛”銅器,海外客商更是認准“方潮盛”字樣。因此,“三水歸一河”,“潮豐”和“潮茂”兩家作坊又並入“潮盛”號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百業興旺,方潮盛銅鑼複辦成廠,且越辦越好。1956年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中,該廠納入公私合營,當年末被改爲國營企業,廠名“潮安縣地方國營方潮盛銅鑼廠”,廠址在潮安浮洋中興街,方俊仕任技術廠長。1969年,銅鑼廠移往庵埠,時逢“文化大革命”“破四舊”運動,不准用私家鋪號,方潮盛銅鑼廠被迫改名爲“潮安縣國營銅鑼廠”。1984年,方俊仕舉家從庵埠回浮洋辦廠。
方俊仕鑄造銅鑼的技巧獨特,修音定音超群,在潮汕及閩南一帶有“銅鑼王”之美譽。潮汕民間流傳一些方俊仕與方潮盛銅鑼的故事,其中以“一錘定音”故事最令人津津樂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福建诏安一個潮劇團的大深鑼(俗稱深波)的音質沙啞了,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無濟于事,後千裏迢迢慕名前來潮州浮洋請方俊仕修理。方師傅一聽試音便知道此鑼在劇烈顫抖時被人突然用掌強按中部,使聲波驟止,剩余的沖擊力瞬間改變傳播方向,嚴重幹擾了外環域的傳線路,從而導致音質紊亂沙啞。方師傅因要趕制別人的鑼件,二話沒說,拿起定音錘,對准受傷的環域反其道而槌之,像追打跳蚤一樣向銅鑼中間靠攏,最後一錘向中間重擊,便對鑼主說:“好了,請交100文錢。”來人拿起鑼一試,聲音不再沙啞了,複原如初,音色如新。但轉念一想,我做一夜戲,嗓子都唱破了,手腳都累酸了,僅得30文錢,你三兩下錘就要價100文,鑼錘太重了。他只付了幾文錢就要走。方師傅見他沒按價付款,也不惱,只微歎一聲,一手拿過大深鑼,對准底部一槌,手掌強按對面,這大深鑼又沙啞了。來人照葫蘆畫瓢,學著方師傅的動作,有板有眼地敲打,可大深鑼還是老樣子,聽得自己都十分厭煩。方師傅可憐他滿頭大汗,便勸道:“我爲了學會這技術已經打破了好幾個鑼,花了幾千個日日夜夜,收你這100文,補不上我用掉的鑼錘。你若嫌貴,等你把這大鑼打爛了,到時技藝學不到,鑼又壞了,得不償失啊。”來人深感愧疚,重請方師傅修鑼,方師傅又是剛才那幾下,鑼聲又铿锵如舊。來人大驚失色,佩服得五體投地,感歎道:“果然不同凡響,閩粵絕無僅有的一錘定音高手啊!”以後他逢人便講,方俊士及方潮盛銅鑼的聲名遠揚。
二
方潮盛銅鑼廠産品十分豐富,有深波、蘇鑼、馬鑼、鬥鑼、月鑼、挂鑼、車鑼、京鑼、曲鑼、加冠鑼、虎獅鑼、廣钹、佛钹、床頭钹、鬥欽、大丁欽、欽仔、佛鈴、音罄、響鍾、大銅鍾、號頭(大唢呐)、銅臼等二十多個品種。尤以曲鑼、深波的定音功能最爲精良。
方潮盛銅鑼的制作,必須經過擇料、熔銅、過模、打坯、煉坯、定型、淬火、修容、定音等工序。銅模成形之前沒有彈性,需要經過師傅百般錘煉,才有柔軟之感,繼而點音成“器”。
制鑼師傅在制作銅鑼
打制銅鑼是一門技藝很高的手工工藝,除了掌握配料比例,一個銅鑼從制胚到成品,至少要捶打一千次,經過四次入爐、三次出爐捶打、一次剪邊、幾次冷卻,才做出雛形,而後還要進行平衡、修音、車齊、抛光、修飾,最主要的還是要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捶打銅鑼時的一錘定音。精細的潮州樂器,與精致的鑼鼓工藝,相輔相成。
方潮盛銅鑼是潮州民間打擊樂器的泰山北鬥,民間諺語雲:少一弦亦歌,少一鑼無樂。2009年,“浮洋方潮盛銅鑼制作技藝”被確定爲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據悉,定居在美國的一位潮籍人士獲悉浮洋的銅鑼制作工藝講究、音質良好、經久耐用,便推薦給洛杉矶證券交易所,定制了一套由12面銅鑼組成的響銅樂器,包括雙車、大钹、小钹、大鬥、月鑼、蘇鑼、加冠鑼、銅铮等,價值達30萬元。現在,方潮盛銅鑼每天都在美國洛杉矶證券交易所被撞響③。新加坡、泰國、越南、柬埔寨、意大利等地的潮州會館也使用方潮盛銅鑼。而今,世界各地都有方潮盛銅鑼聲響起,令潮人倍添榮譽感。
三
方潮盛銅鑼傾注著方氏家族的心血,凝聚著潮汕人民的智慧,是一筆珍貴的曆史文化遺産,有其豐富的曆史文化價值,被廣泛地應用于潮汕文化中。
其一,方潮盛銅鑼廣泛地應用于潮州音樂中。
潮州音樂古樸典雅、優美抒情,音傳千古,被譽爲“唐宋遺音”“中原古韻”“華夏正聲”⑤。
潮州鑼鼓樂在潮州音樂中占有較大的分量。鑼的名目繁多,有鬥鑼、蘇鑼、深波、月鑼、欽仔、臍鑼等。月鑼重不足100克,蘇鑼則直徑近米,重達20公斤。在各種鑼鼓組合中,通過鑼具不同組合的音色、音量和節奏對比,表達不同的意境和情緒。每件鑼具都有固定音高,蘇鑼是5,大鑼是2,臍鑼是3,深波是1,多件鑼器配搭起來,協和動聽。蘇鑼因引進蘇州鑼得名,深波是潮樂特有的打擊樂器,直徑64厘米,邊寬約14厘米,用竹片夾布團做鑼槌,定音爲F調或2,發音渾厚、深沉,富有余韻。
潮州大鑼鼓是潮州音樂的主要品種之一,以粗犷雄壯、氣勢磅礴、熱烈奔放而著稱,常用于節日喜慶、盛會、遊行等大場面。它蘊含著鮮明的潮汕地方民間色彩,善于營造歡樂喜慶的氣氛,是大型喜慶活動必不可少的娛樂。潮州大鑼鼓以大鼓爲指揮中心,配上潮汕特有的銅制打擊樂器——深波、欽仔、大鑼4—36面,大钹2—18對(大鑼、大钹多少視實際情況而定),小钹、亢鑼、月鑼和管弦樂隊所組成的一種合奏形式。通常用大、小唢呐作爲領奏樂器。在潮州音樂中,潮州大鑼鼓最爲普及,流行面最廣。潮州音樂所應用的銅鑼,大都是方潮盛銅鑼。
與剪紙、嵌瓷一起並稱爲“潮陽三大瑰寶”的潮陽笛套音樂,也離不開銅鑼的配合,所應用的銅鑼,必是方潮盛銅鑼。
其二,方潮盛銅鑼廣泛地應用于潮劇、潮州木偶戲、潮州民間舞蹈。
潮劇、潮州木偶戲、潮州民間舞蹈等,皆需要鑼聲的伴奏。如普甯“紙影戲”,有負責打擊樂(鑼鼓)的,則要手負責打鼓,腳打钹,頭撞深波,這樣,配合鑼鼓、音樂、唱腔,猶如一台小戲。潮劇、潮州木偶戲、潮州民間舞蹈所應用的銅鑼,大多是方潮盛銅鑼。
其三,方潮盛銅鑼廣泛地應用于節日、盛會、慶典中。
春節這個中國最隆重的傳統喜慶節日裏,潮汕人總是情不自禁地舉辦遊街、遊藝、遊標旗等活動,鑼鼓喧天,普天同慶,沉醉在歡樂的喜慶之中。
元宵節,潮汕總會舉辦隆重熱烈的遊花燈活動。遊花燈時,必有一較具規模的大鑼鼓班開道,尾隨一班簡單的花燈鑼鼓,民間俗稱“龍頭鳳尾”,大大增添了節日喜慶氣氛。
端午節,潮俗稱爲五月節,賽龍舟是其主要習俗之一。龍舟競賽時,有大小各式“十音船”,內置十音鼓樂、點心、茶擔。競賽時,劃槳壯漢坐兩邊,中間是一位擊鼓的總指揮,稍前面有一位負責打鑼。這樣鑼鼓齊鳴,有節奏的敲打,激發選手們的幹勁。
其四,方潮盛銅鑼廣泛地應用于潮汕民俗活動。
潮汕人“做功德”,必用方潮盛銅鑼。“做功德”亦即做道場,是爲死者超度亡靈的儀式。這種儀式,從古潮州流傳至今。府縣志對此也多有記載,如清乾隆《潮州府志》載:“無不用僧尼鼓樂,徹戶聲喧。”而其中的鼓樂大有講究。據史料記載,要配備全套鑼鼓(蘇鼓一個、銅鑼四面、馬鑼一個、鑼畔一個、大小钹各兩副,配以瑤琴、胡琴、唢呐、吹笛),前來念經以解救倒懸的一種迷信風俗活動⑥。此外,潮汕人出殡時,也必須以一人敲打銅鑼前行。“做功德”奏鑼鼓樂、出殡時敲打銅鑼,是以隆重的儀式爲親人告別,爲逝者超度。
潮汕人族祭,也使用方潮盛銅鑼。祭祀遠祖,祭拜之日淩晨寅時,祠堂裏紅燭高燒,燈火輝煌,鳴鑼告衆。
潮汕民間隆重的遊神活動,必用方潮盛銅鑼。遊神是潮汕地區一種非常流行而極其隆重的民間節俗活動,又稱“營老爺”。“老爺”出行時,最先是“洗安路”,馬頭鑼在前頭。進行時,邊敲鑼邊大聲宣布“老爺”出遊日期,較大型遊神一般有鑼鼓隊。以“安濟聖王”“三山國王”爲先,跟隨在後面的,就有標旗鑼鼓隊;標旗後是潮州大鑼鼓,由16名一色衣著的俏俊女郎敲鑼開道。鑼槌統一結上紅綢,敲鑼時有章有節,銅鑼後面是指揮全套鼓樂的景鍾大鼓,大鼓兩側是大钹、小钹各兩副,加上小鑼、欽仔成爲一隊指揮中心。大鼓之後是深波(一種厚重的銅鑼)和馬頭鑼(蘇鑼),總稱“武畔”,“武畔”之後是“文畔”,包括大小唢呐、二十八節大微、揚琴、古筝、木琴、琵琶、橫箫、直箫等近30件樂器⑦。
作爲有“潮州民間禮樂聖器之花”美譽的方潮盛銅鑼,不僅在潮汕本土開花結果,而且還走出國門,産品遠銷各國。“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而“有潮人集居的地方,一定會有銅鑼。”
伴隨著潮人移居海外,方潮盛銅鑼流播到世界各地,尤其是潮人相對集中的東南亞。移植于馬來西亞的新山市、已成爲馬來西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營老爺”習俗,鑼聲鼓聲陣陣,多麽熟悉,多麽親切,總是有力地喚起海外赤子的思鄉之情,成爲聯結海內外潮人的文化紐帶。世界各地的潮劇、潮樂,總是響起铿锵有力的鑼鼓聲,有效地承載著潮汕文化,和平地與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
當下,汕頭被確定爲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加強文化交流、推進文化合作,推動文化傳播,意義重大,更是任重而道遠。方潮盛銅鑼作爲“潮州民間禮樂聖器之花”,如何再現昔日風采,再創潮汕文化輝煌,爲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傳播作出應有貢獻,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科學謀劃,積極應對。
注釋:
①余亦文、王培瑜、陳纖:《近現代潮汕音樂》,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頁。
②仙庭譜志編修組:《仙庭譜志》,1995年。
③黃幼華、林偉練:《浮洋銅鑼響徹美國證券所,方潮盛銅鑼産品遠銷世界各地》,大華網,2005年10月24日。
④陳友義:《潮汕文化藝術》,2015年,第9頁。
⑤陳卓坤、王偉深:《潮汕民間禮儀》,香港公元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6頁。
⑥劉志文:《廣東民俗大觀》(下卷),廣東旅遊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頁。
(作者單位:汕頭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