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暨南大學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被聘任爲潮州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 資料圖片 |
饒宗頤登高一呼,樹起“潮學”大旗。 受訪者供圖 |
饒宗頤策劃創辦《潮學研究》並擔任主編。受訪者供圖 |
近日,暨南大學潮州文化研究院成立,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被聘任爲潮州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長。
潮學研究的花園中又冒出一朵鮮花。《潮州文化叢書·第一輯》出版,2021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潮州文化研究”重點委托項目申報工作正式啓動,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潮州文化研究基地在韓山師範學院揭牌……此前一年,“潮州文化”成爲熱詞,而熱度背後是乘勢而上的這股東風,是曆代學者做學問的“冷板凳”。學問無窮,因而薪火相傳,代代接力,生生不息。
策劃:達海軍 許利榮
采寫:肖燕菁
借東風,熱爐竈
202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潮州視察並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
潮州古城的“一橋、一樓、一街”遊客如織,從團體到個人,各界如探寶般走進潮州文化這一礦藏,熱度帶來的支持自然蔓延至學術研究。
潮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李雪君盤點著近一年來的潮州文化研究進展:5月13日,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潮州文化研究基地揭牌;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華南師範大學、韓山師範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屆“潮州文化論壇”暨“潮州文化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將在10月22日舉辦;2021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潮州文化研究”重點委托項目申報工作正式啓動,項目通過省社科規劃辦平台向全省發布申報通知,全省共135個團隊報名……這些有資金支持、落到實處的項目是對于潮州文化研究最直接而有力的推動。
東風非憑空而起。從高校的區域文化研究者到民間的傳統手藝人,都能明顯感覺到對地方文化的關注度連年上升。“最近這幾年,潮州文化研究的宏觀環境更好,可以說,中國人民在曆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有這麽強大的文化自信。”韓山師範學院曆史文化學院兼潮學研究院院長陳海忠認爲,根源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潮州文化,因其獨特的氣質及其在海外華僑華人社會中的強大影響力,使人們更加體會到潮州文化的魅力。
馬來西亞柔佛潮州八邑會館名譽會長陳再藩認爲,僑批時代過去後,如今是海外潮人與原鄉聯系的新階段。9月23日,馬來西亞柔佛潮州八邑會館的線上潮語清談節目《厝邊頭尾世界闊》迎來第七場,馬來西亞柔佛潮州八邑會長陳周平、副會長孫彥彬及陳再藩通過直播平台與潮州市李偉雄鄉長及楊錫銘鄉長對談《潮來潮往十四載》,回顧新山潮人與原鄉過去頻密的交流互動所取得的成果,並展望未來兩地潮人合作方向。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志賢提出,在學府之外,潮團、潮州會館等民間團體開始紛紛關注文化領域,雖然不一定符合學術規範,但本身在文獻搜集、整理、研究上有很大貢獻,同樣推動潮學研究的發展。
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景熙認爲,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海外華人華僑有明顯的“再華化”傾向,對祖國的向心力增強,與原鄉的聯系增加,而聯系首先是通過文化達成。
振臂一呼,群聲響應
在東風來之前,早有人埋頭在腳下的鄉野耕耘,在亂世中守一張書桌。
潮籍語言學家、博士生導師詹伯慧認爲,沒有饒宗頤這麽一位大奇才大學者的擘畫和統籌,作爲地域文化中異軍突起一支的潮學的興起及其持續發展,幾乎可以說是不大可能的。
饒宗頤出生于1917年的潮州,舊承家學,父親饒锷是潮州首富,也是學者,勤于治學,立志編撰《潮州藝文志》。然而1932年,年僅42歲的饒锷因病去世,彌留之際留下完成《潮州藝文志》的心願。時年15歲的饒宗頤爲完成父親的遺志,開始了三年的爬梳鑽研,最終修訂完成《潮州藝文志》。已故著名潮州學者蔡起賢譽之爲“一部潮學開創性巨著”。
饒宗頤對潮學發展居功至偉,但從《潮州藝文志》的編撰可看出,在饒宗頤之前,地方已有饒锷等賢達對潮州地方曆史文化進行研究,如編著潮州鄉土曆史、地理教科書的翁輝東與黃人雄,數次主持編修地方志的學者溫廷敬等。
陳景熙認爲,饒宗頤是潮學研究的集大成者,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性總結。饒宗頤以潮學研究起家,之後這位天才式的學問家在文字學、敦煌學、詞學、史學、民俗學等多個領域均有高深造詣,仍不忘潮學發展。方言學家、中國語言文學二級教授林倫倫認爲,潮人本身對其鄉土文化,有著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1989年11月18日,在澳門召開第五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饒宗頤在會上發言:“我們如果真的有誠意去發揚潮人的傳統文化……(就)應該做出一些有建設性的行動,例如設置某種有計劃有意義的學術性基金和獎金,來鼓勵人們去尋求新的智識,繼承唐代常、韓兩位地方刺史‘興學’的精神,與海外培養一些人才,發展某些學術研究,這樣才能使潮人傳統文化有更加燦爛的成果。我想各位必會同意我的建議而努力去促其實現的。”
1990年11月,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爲國際潮學研究領域中第一家專門性學術機構;1991年1月,韓山師範學院中文系設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後更名爲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即潮學研究院前身;1991年8月,民間學術團體潮汕曆史文化中心創建。
1991年,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以“潮州曆史文獻與文化學術”爲專題在汕頭大學召開第十一屆年會暨潮汕曆史文獻與文化學術研討會。饒宗頤認爲,此次會議將潮州曆史文獻與文化學術的研究提升至全國性的層次。1993年12月,在香港潮州商會支持下,“首屆潮州學國際研討會”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饒宗頤發表著名的《潮州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學”》一文,正式提出“潮州學”這一概念。同年,饒宗頤策劃創辦《潮學研究》並擔任主編。之後1997年、1999年,汕頭大學與韓山師範學院相繼承辦潮州學國際研討會。2005年,在澳門舉行的第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上,潮團領袖、潮商陳偉南提議成立國際潮學研究會。
據暨南大學教授甘于恩、周洪濤《20世紀90年代潮汕文化研究概述》一文,20世紀90年代,在內地、香港刊物上,潮學研究者發表的文章約1200篇。
陳海忠歸納饒宗頤提出的“潮學”:潮學是以潮州地區人文現象爲研究對象的專門學問,是涉及曆史學、文學、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現代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學科,是一門具有鮮明國際性特色的學問。
“以海外潮人的研究爲例,此前海外潮人依附在海外華人概念下,沒有專門開辟領域研究。而如果我們要深入研究潮人,就要使其成爲獨立的學術領域,至少是能夠與與其他學術領域進行獨立對話的,才能夠進入到更大的學術平台。”李志賢說。
薪火相傳,弦歌不辍
陳景熙碩士研究生階段跟隨林倫倫學習漢語言文字學,博士階段跟隨中山大學曆史系教授、潮籍學者陳春聲學習民間曆史文獻學。陳景熙認爲,從饒宗頤到陳春聲、林倫倫、黃挺,潮學的發展離不開一代代學者的耕耘。而他從事潮學研究的原因有自身對于潮汕文化本身的自覺與自信,也與他從曆代學者們研究成果中得到的養分有關。
1985年,林倫倫從中山大學碩士畢業,到汕頭大學中文系任教,完成《潮汕方言考釋》一書,後憑借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潮汕方言語法研究”的成果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青年語言學家獎(後更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呂叔湘語言學獎)。黃挺研究方向爲社會史、文化史、區域史,曾主持數個國家級、省級重要課題,著有《潮汕文化源流》《潮汕史》等著作。
“黃挺、陳平原和我現在成爲了老一代了,應該說是承先啓後的一代吧。”林倫倫說。在林倫倫這一批學者之前,潮汕地方文史界的老先生是潮汕文化研究的重要群體,往往出于自身興趣愛好和鄉土情懷做些掌故性質的研究。
林倫倫認爲,這些年來,變化最大的不是某個研究者的研究水平,而是從個別研究者的單打獨鬥到成規模成學科的研究。
陳景熙出生于1972年,自認爲是林倫倫這一代“老先生”帶出來的“學徒”,此前也擔憂過潮學研究者斷層的問題,如今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弟弟妹妹”加入,“越來越多遵循學術規範的研究人員繼續進入到潮學領域,而且研究人員梯隊在年齡層次上有連續性,梯隊分布比較均衡,整體而言是讓人覺得很欣慰的一個現狀”。
2019年在新西蘭奧克蘭召開的第十三屆潮學國際研討會上,陳海忠做總結:一批在國內外著名高校、研究機構的青年才俊已成爲潮學研究的主力,他們的學術志趣將主導未來潮學研究的走向。與上一輩的潮學研究者相比,他們對該學科基礎理論體系的掌握更加系統,更擅長使用外文文獻或用英文寫作。這有利于提升潮學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的對話能力,提升潮派學者的影響力。
林倫倫表示,這些中青年博士、教授從學術理論到研究方法都有創新之處,相信能做出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
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講師李國平今年完成在德國萊比錫大學漢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回國。對于李國平這一代學者而言,鄉土情懷不再被那麽經常提及,更關鍵的在于自身的興趣與價值判斷。李國平關注的領域是民間信仰,他對學術研究的理想狀態是結合田野調查與曆史文獻對某一對象進行研究,希望能夠走出書齋體驗,又能回到書齋鑽研。經學術訓練後養成批判性思維,再反思自己原先所熟悉的本土文化,李國平慢慢走進潮學研究這個領域,但他並不以地域爲局限,“跟著自己的問題,判斷哪一些問題比較有學術價值,然後再去展開研究。”
登高望遠,天地闊
在《潮州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學”》一文中,饒宗頤寫道,具見潮州文化若幹特殊現象,已不僅是地方性那樣簡單,事實上已是吾國文化史上的重要環節與項目。饒宗頤認爲,國家的曆史研究應該從地區做起,假如不從地區做起,就沒有辦法寫成比較可靠而且可以傳之永久的全國性曆史。
2003年8月在韓山師範學院舉辦的“曆史人類學講座系列”,陳春聲做《從地方史到區域史——關于潮學研究課題與方法的思考》主題演講,提出潮學研究要超越地方史的傳統。“我們這些做中國史研究的人、做中國社會和文化研究的人,總是希望我們這樣的研究,最終對整個中國曆史的重新建構或者重新理解,會有一些幫助。同時,我們也希望在辛辛苦苦做了那麽多的研究之後,這樣的工作可能與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主流,可以有一些對話,可以參與到一個更大的學術共同體的一些共同關注的問題中去。”
比較饒宗頤與陳春聲的表述,陳景熙認爲二者核心的東西是一樣的,“其實就是不要畫地爲牢,不要站在潮汕看潮汕,更不要站在潮汕某個市來看潮汕。”
如何理解作爲社會史分析工具的“區域”?潮州、潮汕、潮州府、潮州人,這些基礎概念該如何界定?在民間輿論場上,潮汕三市總是爭論不休,但對于學術研究而言,大部分學者都認爲應在具體語境中看待、使用,不必糾結于特定名稱。林倫倫認爲,“該怎麽用就怎麽用,該怎麽寫就怎麽寫,不必強求一致。心中不存芥蒂,園地自然不必修藩籬”。當學者對所研究的對象、時間、層面都清晰、明確,區域概念也自然明了。
從饒宗頤時代,潮學研究即已開始注重海內外兩端,潮學研究者有意識地將潮學放在中華民族、國際性的背景下進行考察。陳平原認爲,必須把國內各地、港澳台以及東南亞的潮人疊加起來,潮汕重要性方才可能得到某種呈現。“我之所以勉力出任暨南大學潮州文化研究院的院長,是希望爲潮學研究搭建較大的平台,保留衆聲喧嘩的局面,而又呈現大致方向,這樣才能加強辨識度,便于走出去,參與國際及國內主流學界的對話。”
馬來西亞槟城一個潮州人的聚落,從全球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海上絲綢之路的視角下研究,同樣大有可爲。潮州人如何來到這裏?與其他民族如何交流?與原鄉如何聯系?其間搭建了怎樣的交通網絡?陳景熙認爲,潮人的流動以及與其他民族的交互是潮學研究應關注的問題。
陳春聲認爲,如果我們只是機械式的、像做拼圖或者像疊積木那樣,每一個地方的學者,都把這一個地方的區域史的研究做好了,我們才會有一個新的中國曆史的解釋的話,那麽,這個工作是永遠也不會有結果的。“當我們用某一種特定的方法重新解釋一個區域的曆史或一個區域社會文化的時候,其實已經在一個比較根本的層面上,一個合乎學術規範的、有深度的、有對話能力的層面上,改變了你對整個中國曆史的看法。”
海外求學階段,李國平最大的感觸是國外漢學學者的“他者視角”。“我們做研究最終的目的是要理解中國文化、理解中國,但因爲我們本身就身處在這樣的文化氛圍裏,所以很少會去思索這個問題。當跳出中國文化的圈子,換一個角度看自己的學術研究,也會思考原來的理解是否公允、是否正確。”陳景熙也提到,目前大部分潮學研究者都是潮汕人,自然有其優勢在,但也需要注意時刻提醒自己,避免過于自我中心來觀照某個現象,以至于沒有辦法很理性客觀地來進行學術探討。
■聲音
而立之年潮學研究的未來
若從饒宗頤1989年在澳門召開第五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倡議潮人研究潮州曆史文化開始算起,潮學研究已過了而立之年。饒宗頤在上世紀90年代樹立起的“潮學”大旗交給了下一代的潮學研究者,學術基金的來源、研究方法的使用,都已産生變化。風華正茂,潮學研究未來的發展,有哪些需要關注的問題?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平原:“十幾年前我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得以深入觀察香港潮商會的活動,注意到他們與當地學界的良好互動,包括直接或間接地資助潮學研究。國內也有類似情況,只是相對零散些。對于今天的潮學研究者而言,來自潮商團體的資助變得不那麽重要。可我依舊看好潮人的這種學/商互動模式,它提供了資助學術的另一種可能性,且管理不太嚴苛,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限制,更爲靈活多樣。更爲重要的是,此舉反過來讓潮商團體因不斷地資助教育與學術而親近風雅,進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變得更有文化趣味。”
方言學家、中國語言文學二級教授林倫倫:“目前潮學研究的隊伍力量還不夠強大。大部分撰寫論文參加潮學研討會的作者,是研究別的專業的,寫潮學的論文,是應時而作,不能算是潮學研究者;另一方面,熱心潮學研究、撰寫文章者衆,但真正符合論文寫作要求者寡,因爲能讀完碩士、博士,受過真正的學術研究和學術論文寫作訓練的人數還是遠遠不足。《潮學研究》雖然在漢學界同行中具有較高的評價,但未入C刊,受限于科研管理辦法導向的評定標准,作者惠賜的高水平論文不多。”
韓山師範學院曆史文化學院兼潮學研究院院長陳海忠:“海外有大量潮學研究相關文獻,特別是外文的文獻還沒有得到有效系統的整理,特別是保存在日本、英國、荷蘭和美國的檔案,還有保留在泰國、馬來西亞等的外文文獻,這些都有助于研究海外華僑華人。其次,對潮州文化品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的是王陽明的心學,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很大的空間。”
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景熙:“杜經國教授在此前擔憂潮學研究人才後繼問題,提出過建設潮學碩士點。雖然幾十年來潮學研究未斷代,但杜經國教授的擔憂不無道理。長遠來看,潮學要海納百川,接納不同學科的人才,但如果能夠有一個穩定的平台,能保證潮學研究團隊的碩博人才培養,才能不斷把潮學研究這個領域做大做強。”
另外,我們可以多關注閩粵贛邊界這樣一個區域。同處在閩南文化下,潮州學與泉州學的互動還太少,從雷州半島到海陸豐,甚至海內外的閩南文化與潮州文化,都有許多研究的空間。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志賢:“今天我們看到一些年輕學生,借鑒了不同學科的研究方法,在文獻之外,利用田野調查等方法,探討源自潮汕原鄉的宗教來到海外之後,經過什麽樣的變化,跟海外地區其他的社會因素互動,又如何影響到原鄉,這是有國際視角的表現。新馬泰地區這樣一個多元種族的社會背景下,潮學研究有很大空間,希望之後潮學研究能夠推廣至西方學術界與其進行交流。”